分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占格及用法

标点符号占格及用法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用法,还要注意它们的规范书写:1.凡是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都应该在原稿纸上占一方格,写在空格的左方。
①句号、逗号、顿号约占四分之一空格。
②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约占二分之一空格。
2.标号大致分为两类,一般都占两格地位。
①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并各占一格。
②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破折号的一直横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居中。
3.标点符号的转行①点号的功能是表示语气和停顿,必须紧接在原语句后面,如已写到一行的最后一格,应把标点贴着格的框线挤着写下去,不能提行写在下一行的开头。
②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可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两处。
③引号和括号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4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如果恰在最后一格时,可以溢出格外,因为标点不能成为一行之首。
4、以下情形,一格内可有两个标点符号。
既表示对话时,冒号、前引号;句号、后引号。
例如我大声喊:“妈妈,我真得很着急!”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加标点:○1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2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
○3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4胡适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以上个例句中,似乎都有总说与分说部分,但为什么第○1○2句用冒号,而第○3○4句用破折号呢?又如何辨析呢?(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第○1○2句冒号后面的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一一叙述。
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第○3○4句都是对前面的注释,故用破折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 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 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
“不做”的自由。
“还有让它‘流芳’百世 吗?”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 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 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③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
⑵分号(;)
①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 间的停顿。例如: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 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 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 命,则害了革命。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 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 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 无情。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④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 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 用引号。
2、破折号(——)
⑴、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 部分。例如: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 的名册,懒散地在正门口——好象 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 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 有门路的带工……
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⑵、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 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 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
“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 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 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 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 放在引号里面。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 岛的诗句:“只在此山 中,云深不知处。”
5、书名号(《》<>)
标点符号在行末

. 。
标点符号在行末、行首的使用规则: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不能出现在行首;
换而言之——引号、括号、书名号等的前半部分不能出现在行末,后半部分不能出现在行首;
逗号、句号等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后半部分如出现在行首,就将它退回到上行末的格子外;
引号、括号、书名号等的前半部分如出现在行末,就挤在倒数第一、二格之间。
另注意:
当逗号和前双引号同时出现时,共占一格;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标点符号都能共占一格:
逗号和前双引号同时出现时,共占一格;
冒号和前双引号共同出现时,共占一格;
引号、书名号相遇时,并不共占一格。
标点符号在原稿纸上如何占格
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用法,还要注意它们的规范书写。
1.凡是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都应该在原稿纸上占一方格,写在空格的左方。
①句号、逗号、顿号约占四分之一空格。
②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约占二分之一空格。
2.标号大致分为两类,一般都占两格地位。
①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并各占一格。
②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破折号的一直横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居中。
3.标点符号的转行①点号的功能是表示语气和停顿,必须紧接在原语句后面,如已写到一行的最后一格,应把标点贴着格的框线挤着写下去,不能提行写在下一行的开头。
②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可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两处。
③引号和括号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
标点符号的占格

标点符号的占格
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用法,还要注意它们的规范书写:
1.凡是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都应该在稿纸上占一方格,写在方格的左方,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①句号、逗号、顿号约占四分之一方格,居左偏下。
②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约占二分之一方格。
2.标号大致分为两类,一般都占两格。
①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后,并各占一格。
如后双引号“””、后单引号“’”,写在方格的左上角;如前双引号““”、前单引号“‘”,写在方格的右上角;如正书名号“《”、正单书名号“<” ,写在方格靠右边线的中间;如反书名号“》”、反单书名号“>” 写在方格靠左边线的中间。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②省略号的六个圆点、破折号的一直横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居中,中间不能断开。
3.标点符号的转行
①点号的功能是表示语气和停顿,必须紧接在原语句后面,如已写到一行的最后一格,应把标点贴着格的框线挤着写下去,不能提行写在下一行的开头。
②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可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两处。
③引号和括号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所有的标点符号虽都写在方格内,但位置不尽相同,但它们每一个都须占一个方格,而不能拿一标点与一字共占一方格,也不能拿一标点与另一标点共占一格。
另注意:逗号和前双引号同时出现时,共占一格;冒号和前双引号共同出现时,共占一格;引号、书名号相遇时,并不共占一格。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其中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9种。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对这些标点符号的含义及使用规范作出了详尽的阐释和规定。
下面就申论考试中常见的标点符号进行说明。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一般放在句末,表示末尾的停顿、疑问或强烈的语气。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写在字行中斜下方,均占一个格子。
2.顿号、分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写在字行中斜下方。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写在字行正中央。
顿号与分号在申论考试中均表示并列关系,起到与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同样的作用。
顿号与分号各占一个格子。
如2014年国考(副省级)试卷第二段材料写道:“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就业模式、保障体系等,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担忧恐惧、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里认同不够,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其中,“价值观”、“就业模式”、“保障体系”表示并列的存在问题的领域,“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担忧恐惧”、“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里认同不够”表示并列的问题的具体表现,“焦虑”、“恐惧”、“迷茫心理”表示这些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3.冒号、破折号冒号通常在公文写作中用在称呼语后边,也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等词语后边、总说性话语的后边、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或引出解释、说明。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也用破折号表示。
冒号和破折号在申论中通常起解释说明或提起下文的作用,写在字行正中央。
冒号占一个格子,破折号占两个格子。
如2011年国考(市地级)试卷第一段材料写道:“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带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很难逃脱被关停的命运。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标点符号的种类7种点号及其形状9种标号及其形状、位置1.句号用法正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请您再说一遍。
误是句子而不断句。
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
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
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
2.逗号用法正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用在主谓之间。
例:梦,就是理想。
用在比较复杂的宾语之前。
例:我的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三百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和八重樱。
用在句首状语之后,如果需要也可用在主语之后的状语后面。
例:突然,门被风吹开了。
用在联合短语之间。
例:她兴趣很广,什么唱歌呀,跳舞哇,打球啊,她都喜欢。
用在独立语的前面或后面,或前后都用。
例:在这位伟人诞生的第二年,即1871年,出现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用在倒装的两个句子成分之间。
例:河边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黄的,粉的。
7.用在分句之间。
例:我不晕船,我爱海,我更喜欢看见海的咆哮。
误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
例: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
(“笑声”和“歌声”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嬉闹声”后的逗号应删去。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用分号。
例: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靠理论来指导。
(“来源于实践”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应用冒号。
4.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
5.该停顿的地方没用逗号。
3.问号用法正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反问句也要用问号。
选择疑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句末用问号(如“是······,还是······?”)。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用法归纳+书写规范(图示)

标点符号用法归纳+书写规范(图示)
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学生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甚至出现“一逗到底”的情况,作文誊写时随意占格。
老师总结了小学阶段需要熟练掌握的标点符号11种的用法及书写规范,请转发给每一个学生。
用法归纳
书写规范
☞点号的一般书写格式
1.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2.问号、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标号的一般书写格式
1.引号、书名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上引号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并要紧贴标示的文字;下引号写在格子的左上角,也要紧贴所标示的文字。
上引号和下引号各占一格。
书名号前一半写在格子的右半格,后一半写在格子的左半格,两部分各占一格。
括号的写法与此相同。
2.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
☞点号和引号、书名号合用一格的情况
☞标点符号在行末时的变通书写格式
1.行末点号的变通写法如下图所示:
由于要避免点号出现在下一行之首,故挤在上一行最后一格书写。
2.行末标号的变通书写
(1)省略号和破折号: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格。
为避免破折号和省略号因换行而断开,故挤写在上一行末。
(2)引号和书名号的行末变通书写:
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上引号和前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末,所以采用和下字挤占末格的写法。
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下引号和后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首,故采用和前字挤占在行末一格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将句号改成分号。
5、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 也用分号。
例: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 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 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与被选 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人除外。
课堂练习
1、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 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 他就以权力相诱。
并列分句内的停顿用分号。 (已满足先逗号后分号的条件)
2、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 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 饱;三、有经济头脑。等等。
分项列举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词 “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 分,在“等等”的前边也要用分
四、分号使用作用: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 前后两部分之间、分项例举的各部分之间的停顿。
1、简单分句之间误用分号 2、句中没有逗号却直接用分号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4、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 5、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分号使用。
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
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
8、梁吴芬的《爱,在回望中渐渐美丽。》一文很好 地解读了《背影》这篇文章。
9、张宝石的《孟子“偷换概念”了吗?》一文发表 在《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10、周保华的《在慢慢读,欣赏啊!》对《诉肺腑》 进行了详细分析。
后书名前不能点,叹号问号又 破例
11、《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聚焦》栏目深受 读者欢迎。 12、要想受教育,可以去看《焦点访谈》。 13、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 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括号复习口诀总结
1、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
2、括号注释说明读时可省去,但 破折号注释说明不可缺。
3、句内括号紧贴被注释词语或短语 后。
4、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括号 内注释语句句末可用点号。
课堂练习
1 、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 喊:“抓住他!”随即窜出几条黑影,向我冲 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 也晃起来(载重自行车)。
句内括号,括号紧贴被注释 词语或短语之后。两个括号 应分别紧贴在“瓜果、蔬菜”
和“有些作物”的后面。
4、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括号内注释语句句 末可用点号。 例: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 子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 有“即兴”。)
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括号内注释语句句末可用点 号。
考试名称不用书名号,将两 个书名号改成双引号。
2、活动主题不用书名号
活动主题不用书名号,将书 名号改成双引号。
例: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 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 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3、栏目名称不用书名号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 出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 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栏目节目也加引?
书名号复习口诀总结
1、考试名称不用书名号。 2、活动主题不用书名号。 3、栏目名称不用书名号。 4、计划不用书名号。 5、丛书与单位,不用书名号。 6、专业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 7、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
引文是间接、不完全引用时,句 末点号放在引号之外。
3、补充说明:引文末尾使用问号叹号的句子, 无论是直接、间接引用,完全、不完全引用,均 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例:①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 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吗?”
②墙上写有“只生一个好!”的标语。
4、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例:老师教导我们:“你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
3、出版社除了《读书知识》和《认识》两种杂志。 (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 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
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括号内注释语句句末可用点 号。
七、书名号使用
1、考试名称不用书名号 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 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考试——《博 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引号复习口诀总结
❖ 1、直接、完全引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 2、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
不用点号。 ❖ 3、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 4、转述不用引号。
六、括号使用: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句内括号: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或短语,括号 就紧贴着被注释的词语或短语之后。 注意:后半括号前除问号 叹号外不用任何标点, 即注释文字句末不用点号除问号和叹号。
句内括号,括号紧贴被注释 词语或短语之后。括号应紧 贴在“铁驴”的后面。
2、出版社除了《读书知识》和《认识》两种杂志 (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 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 干译著。
句内括号注释内容如果是一 句话或一段话,这句话或这 段话末尾不用点号除问号和 叹号。
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 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 虐”的目的。
简单分句,分句间用逗号,不 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号。
2、并列分句内有逗才能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 之间才用分号。将分号改成逗 号。
例: 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 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 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 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将两 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
句号。
4、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 要用分号
例: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 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 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
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 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
课堂练习
1、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 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 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是 没骨气人” !就够味。
引文末尾使用问号叹号的句子,无论是直 接、间接引用,完全、不完全引用,均应
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括号注释说明与破折号注释说明 的区别,括号注释说明读时可省 去,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性, 但破折号注释说明不可缺。应将 破折号删除。
3、句内括号紧贴被注释词语或短语后。
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 (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 (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栏目名称不用书名号,将书 名号改成双引号。
4、计划不用书名号
例: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 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 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计划不用书名号,将书名号 改成双引号。
5、丛书与单位,不用书名号。
例:《布老虎丛书》是受到《人民日报社》广泛推广 的一部丛书。
❖ 8、看到小孩天真烂漫的表演(多可爱的小天 使啊!),大家都忘记了以前的疲劳。
后括前边不能点 不能加句逗问号叹号又例外
9、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 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 下午再说。”
引文不完全引用,只作为整个大句的 一部分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之外。
10、老师说过,下课后把教室打扫干净,把门窗 关好。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引号里面还有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 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5、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
不用引号。 例: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
❖ 6、 我看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 样读法。),只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
❖ 7、看到前面似乎熟悉的身影(也许根本不认 识),他贸然去拉她的手。
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或段落,括号就要放在 句末点号之后。 注意:括号内注释是一段话,句末可用点号。
考点精讲
1、不是注释说明性文字,不用括号。注释说明性文字不 影响整个句子意思,读的时候可以省去。 例: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体现邮购者: 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 所购的书名、册数 )。
号。将句号改成分号。
分号复习口诀总结
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 2、并列分句内有逗才能分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4、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
用分号 5、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 间,也用分号。
五、引号使用
1、直接、完全引用,句末点号放在引 号内。引文是直接、完全引用,引号前 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例:李老师教导他学生说:“一定要采 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丛书与单位,不用书名号, 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6、专业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
专业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 将书名号改成单引号或去掉。
例:《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 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 专业课程。”
7、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
例:《〈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发表于2004年11 月5日。
2、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 点号。 引文是间接、不完全引用时,
句中引文句末不用点号。 例:①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
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 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例: ②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诗句“朱门酒 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