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大全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用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连接时,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汇总

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汇总

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汇总热传导(一)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器材:方座支架、酒精灯、火柴、蜡烛、铁条(钢锯条)、烧杯、热水、热传导实验材料盒等实验步骤:1、用蜡烛油把火柴棒固定在铁条(钢锯条)上,将其固定在方座支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铁条一端;2、烧杯内倒入热水,把热传导实验材料盒内的各种材料同时放入烧杯内。

实验现象: 1、离酒精灯最近的火柴棒先掉下来,离酒精灯最远的火柴棒最后掉下来;2、铁棒、铜棒、铝片等金属材料变热最快,玻璃棒、瓷勺、橡胶棒、布条等变热很慢或几乎不变热实验结论1、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2、金属类材料是热的良导体,玻璃、塑料、木头、瓷、棉花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热对流实验名称热对流( 二)实验器材: 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木屑、实验步骤;1、把烧杯内倒入冷水,放在三脚架上加热;2、把少许木屑放入烧杯内,观察木屑的运动。

实验现象:木屑接近杯底时就会上升,到达水面后又会下降。

木屑在水中不停地上下翻滚实验结论:热在液体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物体吸热能力(三)实验名称物体吸热能力实验器材:卡纸、墨汁、易拉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黑白卡纸分别包裹两个易拉罐(用墨汁涂抹即可做成黑卡纸);2、在两个易拉罐内倒入同样多的水,测量水温,做好记录;3、把两个易拉罐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4、过一段时间后同时测量水温,完成记录表。

温度对比项目初始温度实验温度白色有易拉罐黑色易拉罐实验现象:黑卡纸包裹的易拉罐内水温高,白卡纸包裹的易拉罐内水温低。

实验结论: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它们会生热吗(四)实验名称它们会生热吗实验器材:温度计、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冰块、泡沫塑料、秒表实验步骤:1、选择几支温度计,读出初始温度,做好记录用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泡沫塑料等分别包裹2、在1分钟、3分钟、6分钟时各读取一次温度数据,填写记录表。

温度时间℃材料0分钟1分钟3分钟6分钟棉花毛皮塑料泡沫实验现象:温度计的温度没有变化实验结论;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冰块、泡沫塑料等物体不会生热。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

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

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1. 灯泡的实验在进行灯泡的实验时,首先要准备一只新的灯泡、一个电池和一根导线。

我们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然后将另一端的导线分别连接到灯泡的两端。

当我们闭合电路时,灯泡会亮起,这是因为电流通过导线流向灯泡,使其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电流的流动原理。

2. 水的沸腾实验在进行水的沸腾实验时,我们需要一台加热器、一些水和一个温度计。

首先将水倒入加热器中,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随着加热器的加热,水温逐渐升高,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这是因为水在100摄氏度时会发生相变,变成水蒸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水的沸腾过程。

3. 漏电的实验漏电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流的流动路径。

我们需要一只导电的物体(如一个金属钥匙)、一个电池和一根导线。

首先将导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然后用导线的另一端触碰导电物体。

当导线触碰到导电物体时,电流会通过导电物体流动,导致电流的漏电。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流动路径。

4. 吹气球的实验吹气球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气体的性质。

我们需要一只气球和一些醋和小苏打。

首先将一些醋倒入气球中,然后在气球口部加入一些小苏打。

当小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生气体,导致气球膨胀。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气体的膨胀性质。

5. 水的密度实验水的密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密度。

我们需要一些水、一个容器和一些物体(如金属、木头等)。

首先将水倒入容器中,然后将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

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物体会根据其密度的不同,漂浮在水面上或沉入水中。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6. 铁的氧化实验铁的氧化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的氧化性质。

我们需要一些铁制品(如铁钉)、一些水和一些氧气。

首先将铁制品浸泡在水中,然后将其暴露在空气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制品会发生氧化反应,表面会出现锈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金属的氧化过程。

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科学实验

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科学实验

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科学实验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实验必背上册1. 实验名称:水的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变化及原因。

所需材料:水、冰块、锅、火源。

实验步骤:1.1 将水倒入锅中,放在火源上加热,观察水的变化。

1.2 将冷水倒入另一个锅中,放在冰块上观察。

实验结论:水在加热时变为汽体,凝结时变为冰体。

2. 实验名称:物体的升降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升降现象。

所需材料:石头、绒线、桶、水。

实验步骤:2.1 将石头系在绒线末端,将桶放满水。

2.2 将石头放入水中并观察。

实验结论:比水轻的物体会浮起,比水重的物体会沉入水底。

3. 实验名称:物体的热传导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所需材料: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热水、冷水。

实验步骤:3.1 将金属勺子和塑料勺子分别放入热水中。

3.2 将金属勺子和塑料勺子分别放入冷水中。

实验结论:金属能快速传导热量,冷热水中的勺子按材料热传导性能有不同反应。

下册1. 实验名称:水能传导电流实验目的:验证水对电流的导电性。

所需材料:电池、电线、电灯泡、水。

实验步骤:1.1 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用电线连接到电灯泡上。

1.2 将电线末端放入水中,观察电灯泡的亮暗情况。

实验结论:水有一定的导电性,可以使电灯泡亮起。

2. 实验名称:空气的压力实验目的:观察空气压缩后的现象。

所需材料:气球、吸管、塑料瓶。

实验步骤:2.1 将气球固定在塑料瓶的口上。

2.2 用吸管往气球中吹气。

实验结论:吹入气球的空气会增加气球内部的压力,使气球膨胀。

3.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

所需材料:钟表、绳子、木梁。

实验步骤:3.1 拉紧绳子,将钟表固定在绳子上。

3.2 用手指敲击钟表,观察声音传播的情况。

实验结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较慢。

以上是新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下册必背的科学实验完整版。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

4年级下册的科学的8个实验
实验一:水的循环
材料:碗、水、透明塑料薄膜
步骤:将一碗水放在太阳底下,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碗口,观察
几个小时后,可以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汽,沿着塑料薄膜凝结成水滴,
最后滴回到碗中。

实验二:植物的吸水能力
材料:鲜花、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水杯
步骤:将鲜花放入水杯中,加入食用色素,观察几个小时后,可
以看到花叶逐渐变色,说明植物通过根部吸水的过程。

实验三:磁铁的吸引力
材料:磁铁、铁钉、纸片
步骤:用磁铁吸引铁钉和纸片,观察不同距离的磁铁对物体的吸
引力,了解磁性物质的特点。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
材料:弹簧、空瓶、纸盘
步骤:在空瓶口放入弹簧,用纸盘盖住瓶口,敲击瓶身,可以听
到不同声音的传播效果,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实验五:光的折射
材料:玻璃杯、水、吸管
步骤:将玻璃杯中注满水,用吸管观察水中的图形,移动吸管时,可以看到光线发生折射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六:空气的占有率
材料:气球、电吹风
步骤:用电吹风吹气球,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了解空气的可压
缩性和占有率。

实验七:力的作用
材料:弹簧测力计、各种物体
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实验八:温度的变化
材料:温度计、冰水、热水
步骤:用温度计测量冰水和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变化,了解不同温度对物体的影响。

通过以上八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科学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操作,享受实验过程中的乐趣。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

实验一:浮力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浮力和沉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盆水,放入一些小玩具或金属块。

2. 观察小玩具或金属块在水中的状态。

它们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3. 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对浮力的影响。

4. 记录观察结果,并思考浮力和沉力的原理。

实验二:植物的生长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实验材料:土壤、花盆、小植物种子。

实验步骤:1. 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让其湿润。

2. 播种小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浇水。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5. 思考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如阳光、水分和养分。

实验三: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实验材料:烧杯、火源、水。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水开始冒泡并沸腾的时候。

4. 记录水的沸腾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5. 思考水沸腾的原因和液体在受热时的特性。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这些实验既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和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假设并写下预测结果,通过实验后的对比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实验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因此,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应该得到重视,为学生打下科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总结:科学实验在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大全
四年级下册(10个)
●实验名称:温度计的秘密(1、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器材: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皮塞、染色酒精、烧杯、热水、画有刻度的白纸板、纸胶带
实验目的: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在烧瓶内灌满酒精,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内。

再将白纸板粘贴在玻璃管上,刻度面向学生。

2、将烧瓶放进烧杯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热水,可明显看出玻璃管内酒精的液面不断升高。

3、将烧瓶取出,随着瓶内酒精慢慢冷却,其液面又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倒入的热水温度不宜过高,防止酒精沸腾,酒精可以红墨水染红。

●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开水
实验目的: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2、把锥表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观察气球发生什么变化?
3、把锥形瓶取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器材:铁垫圈、木板、铁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实验目的: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在木板上钉两个铁钉,使两个铁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

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

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注意: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名称:认识岩石(3、认识岩石)
实验器材:岩石标本实验盒
实验目的: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
实验步骤:
1、打开岩石标本实验盒或拿出自己采集的不同种类的岩石。

2、用手摸摸每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观察它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用刀片、手指甲刻划岩石,测试其硬度,每块岩石的颜色又是怎样的?
3、观察岩石的内部。

用锤子敲开每块岩石,看一看,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有小沙粒掉下来吗?
4、在每块岩石上滴一盐酸,冒泡吗?
●实验名称:土壤的成分(7、土壤里有什么)
实验器材: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土壤
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

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沙和很细的黏土。

3、烧干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溶解于水的物质,如盐类。

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现象:冒烟,有气味,烧过后颜色变浅了,说明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实验名称:土壤的种类(8、土壤的种类)
实验器材: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铁架台
实验目的:探究三种土壤的特点。

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铁架台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观察渗水的情况。

实验结论: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土渗水适中,保水性能适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11、认识光)
实验器材:三张硬卡纸、蜡烛、小刀、长木板
实验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

2、把硬卡纸固定在长木板上,距离要相同,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

3、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

4、调整硬卡纸,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

实验现象: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

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实验名称:光的折射(13、筷子“折”了)
实验器材:透明的玻璃杯、白色的薄纸、剪刀、尺子、彩笔、手电筒、水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

实验步骤:
1、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

2、将纸右半边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

把纸贴在杯的外壁。

3、让手电筒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

4、在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注意:手电筒的光线不要垂直射入,否则会发生偏折。

实验分析:倒入水后,光点的位置会偏移,原因是倒入水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实验名称:自制彩虹(14、彩虹的秘密)
实验器材:黑色卡片、剪刀、镜子、橡皮泥、白色卡片、手电筒、碗
实验目的:探究彩虹的成因。

实验步骤:
1、在黑色卡片上方剪一条水平的隙缝,折起卡片的底部,使卡片能立起来。

2、在碗里倒入半碗水。

将镜子倾斜45度放在碗里,使之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用橡皮泥固定住。

3、把黑色卡片立起来,细缝正对着镜子,并将白色卡片放在它前面。

4、让手电筒的光透过细缝照在镜子上。

调整光柱、碗和白色卡片的相对位置,直到能在白色卡片上看到彩虹。

实验分析:镜子与水构成的三角形形成了一个棱镜。

当光线通过棱镜时,每种颜色的光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从而弯曲成不同的角度,白光被切分为一个光谱,所以就能够看到反射在白色卡片上的彩虹了。

●实验名称:测量重力(21、测量重力)
实验器材:测力计、钩码、各种被测物体
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实验步骤:
1、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处。

2、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钩码,把钩码提起。

注意不能让挂钩的上部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相平。

3、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4、不用刻度已被损坏的弹簧测力计。

5、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