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合集下载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解析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解析

《艺文志》系据刘向、刘歆父子之《别 录》、《七略》著录而成,是我国现存最 早的目录学文献。 内容分“六艺”、“诸子”、“诗赋”、 “兵书”、“数术”、“方技”六略,也就 是六大类。共收书38种、596家。每“略” 有总序,每家之后有小序。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 乖:违背、背离 大義乖。故《春秋》分爲五,《詩》 分爲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 從衡,真僞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 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以愚 患:担心、忧虑 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愚:使……愚昧 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 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曰: 喟然:叹息的样 “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 子 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 策:策府 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 謁者:掌管晋 见的近待 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
《容成陰道》二十六卷 《務成子陰道》三十六卷 《堯舜陰道》二十三卷 《湯盤庚陰道》二十卷 《天老雜子陰道》二十五卷 《天一陰道》二十四卷 《黃帝三王養陽方》二十卷 《三家內房有子方》十七卷
阴道:古代房中术
右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 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 際,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爲 之節文。傳曰:“先王之作樂,所 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則和平 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殞性 命。
《黃帝內經》十八卷 《外經》三十七卷 《扁鵲內經》九卷 《外經》十二卷 《白氏內經》三十八卷 《外經》三十六卷 《旁篇》二十五卷 右醫經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 陰陽、表裏,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 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 和之所宜。至齊之得,猶慈石取鐵, 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瘉爲劇,以 生爲死。
起:阐发、启发 箴——针 齐和:齐:同 “剂”。指药物 的配方和洽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用药如用兵》释译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用药如用兵》释译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用药如用兵》释译课文内容:本序概述春秋以降文化思想及书籍文献的发展演变,重点介绍了汉代对残破、散佚书籍的收集、整理情况。

《艺文志》的《方技略》部分主要记述了医药、养生书籍的流传情况和内容特点。

“艺文志”,即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开史志目录之先河。

昔仲尼没有微言经,七十子丧而大義乖【1】。

故《春秋》分五,《诗》分四,《易》有敷家之傅。

戢国微衡,真偶分乎【2】,睹子之言纷然殽3】。

至秦患之【4】,乃燔诚文章【5】,以愚黔甘【6】。

淡興,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廣開献之路。

迄孝武世,缺简脱,聖上帽然而祸曰【8】:"朕甚焉【9】!"於是建藏书之策,置寓书之官【10】,下及诸子傅欲【11】,皆充秘闲【12】。

至成帝特,以鲁麒散亡【13】,使锅者隙晨求遗耆於天下。

韶光禄大夫别向校笑停、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丧;太史令尹校数衍;侍髻李柱圆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颠倏其篇日,撮其指意【14】,而奏之。

會向卒【15】,哀帝使向了侍中奉車都尉歆卒父巢【16】。

款於是鹚军耆而奏其《七略》【17】,故有《姆略》,有《六葵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贵略》,有《衔数略》,有《方技略》。

今则其要,以儒篇籍【18】。

“微言大义”指儒家大义:六经的要义,重要的义理。

【1】微言:含义精微的言论。

经书中关于人伦、社会的重要义理。

乖:差错;违背(原义),错乱。

分争:分辩争执。

【2】从衡:纵横错杂,指政局错综复杂。

从,同“纵”;衡,通“横”。

【3】殽(xio)乱:混乱。

殽,“淆”的异体字。

【4】患:为……而忧虑。

【5】文章:此指书籍。

黔首:百姓。

【6】愚:使……愚昧无知。

【7】"书缺"二句:书简残缺脱落,礼乐衰败崩溃。

【8】喟(kul)然:感慨貌。

【9】闵:担心,忧虑。

写书之官:抄写书籍的机构。

【10】策:策府,又作“册府”。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易》有数家之传:传注《易经》的 有数家之传:传注《易经》 春秋》分为五:指传注《春秋》的有左丘明、 《春秋》分为五:指传注)春秋》的有左丘明、 (一 《 有施仇、孟喜、梁丘贺等数家,今皆佚。 有施仇、孟喜、梁丘贺等数家,今皆佚。 公羊高、谷梁赤、邹氏、夹氏五家,今存前三家。 公羊高、谷梁赤、邹氏、夹氏五家,今存前三家。 (zhuàn):解说,注释。 传(zhuàn):解说,注释。 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微言: 没:“殁”的古字。 (一) 隐含精深意义的 的古字。 微言: 言论。 隐行也” 言论。微:“隐行也”。
昔仲尼没 微言绝 七十子丧而大义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 丧而 春秋》分为五, 分为四, 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 七十子:指孔子 大义:要义, 七十子:。战国从衡,真伪分争, 大义:要义,要 有数家之传。 《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 弟子七十二贤者, 旨背离, 戾也” 背也” 乖:“弟子七十二贤者, ,背离, 戾也”,“背也” 。此指六经之 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 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 举其成数, 要义, 举其成数,故言 要义, 抵触,不一致。此处意为分歧不一。 抵触,不一致。此处意为分歧不一。即儒家的 以愚黔首。 字在古代不当乖巧讲。 以愚黔首。 字在古代不当乖巧讲。 。 七十。 思想学说。 七十 思想学说 (“乖” 。 乖张” 出乖露丑” 如“乖张”、“出乖露丑”。)
(一)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 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 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 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 遗留在民间的书 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 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 相当,严重。 颇:很,相当,严重。 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 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 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汉书艺文志(4)

汉书艺文志(4)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班固1.熟悉《汉书·艺文志》的基本内容2.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常用词词义。

1.作者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

他博学能文,继承父亲班彪的遗愿,私修《汉书》,被告发入狱,经其弟班超上书明帝陈情,获释后任兰台令史,明帝令其继续编纂《汉书》,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初稿。

后因出征匈奴,受谋反牵连,再次入狱,死于狱中。

2.作品《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自高祖刘邦至王莽四年达二百余年的历史。

《汉书·艺文志》是当时国家藏书的总目,是我国第一部史志图书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专著。

是班固以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和《别录》为依据编写而成的。

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

共收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余卷。

本文写作的显著特点,是运用正反对比的修辞手法。

若在阅读中多加留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第一自然段为总序2.第二~第五自然段为“方技略”(即方技类)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种书目及大意本文概述了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流传保存状况和刘向父子奉诏校书的情况。

介绍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的书目,并阐明含义和作用。

语解释♦合纵:指战国时苏秦说服六国联合抗秦。

♦连横:指张仪说服六国解合纵之约分别事秦。

此喻政局错综复杂。

1.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使动用法)2.每一书已,向则条其篇目。

(名词作动词,分条列举)3.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名词作动词,完成)4.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

(意动用法)5.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6.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名词作动词,依次排列)①于是建藏书之策。

(公布)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阐发)③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

(“假”凭借。

“因”依照)④以通闭解结,反之则平。

(同“返”,恢复)⑤以热益热,以寒增寒。

汉书·艺文志序2

汉书·艺文志序2

1、原:推原;探究根源。 2、起:阐发。 3、度:揣度。 4、假:凭借。
5、因:依据。 6、反:同“返”。使…恢复。 7、及:至于。 8、际:会合。 9、节文:节制修饰。 10、寿考:寿命长久。 11、述:遵循。
(三)《方技略》的总序。扼 要论述方技的作用和载录方技书 籍的目的。
1、守:职守。 2、晻昧:湮志》序及方技略
班固(32-92),陕西咸阳 人,东汉史学家。《汉书》初稿 历时二十年,后班固获罪死于狱 中,其妹班昭完成《天文志》和 八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传 记体断代史,分12纪,8表,10 志,70列传,共100篇。
(一)本段系“艺文志”总序。 “艺文志”是当时国家藏书总目, 也是现存最早的文献目录专著, 它是以刘向、刘歆的《七略》和 《别录》为依据编写而成。本段 概述先秦学术思想和汉代搜求遗 书及分类整理图书的情况,着重 记载刘向父子奉诏校书概况。这 是西汉前学术史和目录学史大纲。


概述秦汉以来图书典籍的播 迁经过,记载刘向父子奉诏校书 的概况。《方技略》分医经、经 方、房中、神仙四种。每种先列 出书目,然后在小序中概括阐明 其含义及用途,最后在总序中对 方技的学术渊源、作用等作总结。
1、没:死亡。
2、燔:焚烧。 3、败:弊。指弊政。 4、书:文字。 5、简:书简。 6、闵:忧虑,担心。
7、诏:帝王命令。 8、条:分条列举。用作动词。 9、会:适逢。 10、卒:完成。 11、删:节取。
(二)《方技略》包括医经、 经方、房中、神仙。各类都有小 序,分别介绍和阐明其含义、意 义。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本文节选自《汉书》,标题另加。作者班 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二十三岁时, 以父亲班彪的《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为基础,撰 著《汉书》。有人上书告他私改国史,下狱。弟 班超上书力辩,得释。后汉明帝知其著述之意, 召为兰台令史,典校秘书,奉诏续述父著。历时 二十馀年完成初稿。所馀《天文志》和八表由其 妹班昭(曹大家)和同郡马续完成。
(三)
《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 《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 《五藏六府癉十二病方》四十卷 《風寒熱十六病方》二十六卷 《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 《五藏傷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 《客疾五藏狂顛病方》十七卷 《金瘡瘲瘛方》三十卷 《婦人嬰兒方》十九卷 《湯液經法》三十二卷 《神農黃帝食禁》七卷 右經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总:汇总,汇集。《说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 (一) 文》:“總,聚束也。” 目录书。原书已佚。
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尉歆卒 父業。歆於是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 有《輯略》,有《六藝略》,有《諸子 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 《術數略》,有《方技略》。今刪其要, 以備篇籍。 六艺略:经学与史学类。指易、诗、书、礼、
《汉书 · 艺文志》是《汉书》的“十志” 之一,后人简称“汉志”。 《汉书· 艺文志》是在刘向、刘歆父子 《别录》和《七略》的基础上编纂而成,是 当时国家藏书的总目录,也是我国现存第一 部官修群书目录。 本文节选了《艺文志》的“序”和“方 技略”两部分。
没:“殁”的古字。 (一)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 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 《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 乖:“戾也”,“背也”,背离, 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 抵触,不一致。此处意为分歧不一。 以愚黔首。 (“乖”字在古代不当乖巧讲。 如“乖张”、“出乖露丑”。)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三)房中
概括介绍房中术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容成:相传为黄帝的大臣,最早发明历法。 阴道:古代房中术。 务成子:即务成昭,舜的老师。 汤,盘庚:均为殷商君王。 天老:相传为黄帝三公之一。 天一:即天乙。成汤之名。殷王朝的创建者。 百八十六卷:今计为一百九十一卷。以上所列 八家之书均已失传。





盪意平心:净化意念,平定心境。盪, “荡”的异体字,洗涤。 同死生之域:把死与生的区域视为相同。 同,意动用法。 怵惕:恐惧。指对死的恐惧。 诞欺怪迂:荒诞、欺骗、怪异、迂曲。 “索隐行怪”句:寻求隐秘之事,奉行 怪异之道,后世有效法这样做的。我不 做这样的事。 述,效法,继承。
结语 总述方技的作用和著录方技的目的
第二段 (一) 医经 概括介绍医经的内容和作用
Βιβλιοθήκη 右:以上。古书竖写,从右向左,故以 右为上。 二百一十六卷:所记为一百七十五卷, 少四十一卷。故颜师古说:“其每略所 条家及篇数,有与凡总不同者,转写脱 误,年代久远,无以详知。” 原:推原,探究根源。名作动。 落:通“络”。



七略: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系统目录。 由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完 成。 辑略:颜注:“辑,与集同,谓诸 书之总要。”据后人研究《汉志》, 每略叙文即取《辑略》而成,换言 之,《辑略》是各略大序的汇集。 删:选取。颜注:“删去浮 ,取 其要旨也。”段玉裁《说文注》: “凡言删剟者,有所去即有所取。”


《春秋》:据传是孔子所作,是我国最 早的编年史书。它按年代记载各诸侯国 的历史事件,斟酌用词,常在一字之中 暗寓褒贬之义,后人说它讲的是“微言 大义”。因此《春秋》一书的注解较多, 有《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另有邹氏、夹氏的书 已失传。故曰“《春秋》分为五”。 《诗》:《诗经》或称《诗三百篇》。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汉初传解《诗 经》的有毛、齐、鲁、韩四家。仅存毛 诗一家。世称《毛诗》、《毛传》。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掌握文中重点语句的今译;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变化等古汉语语法现象。

2.掌握《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方技略》的大致内容。

3.了解汉代图书典籍的分类整理情况。

[教授方法]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为辅。

[教授学时]3学时[教学内容]一、生僻字燔朕歆疝瘅拙黔乖陨怵二、繁体字滅鐵條總縱劑憂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1、昔仲尼没()而微言绝。

2、战国从()衡()。

3、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4、原人血脉、经落()、骨髓。

5、辩()五苦六辛。

6、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

7、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8、以瘉()为剧。

9、反()之于平。

10、犹慈()石取铁。

11、《五脏六腑痺()十二病方》。

12、聊以盪()意平心。

13、今其技术晻()昧。

四、重点词语1、(仲尼)没2、从衡3、燔(灭)4、(之)败5、书(缺)6、闵(焉)7、诏(光禄大夫) 8、条(其篇目) 9、会(向卒) 10、卒(父业) 11、删(其要) 12、右(医经) 13、原(人血脉) 14、起(百病) 15、用(度) 16、度(箴石) 17、假(药味) 18、因(气感) 19、辩(五苦) 20、反(之) 21、及(失) 22、中医 23、(之)际 24、节文 25、寿考 26、怵惕 27、索隐 28、行怪 29、(有)述 30、(一)守 31、晻昧 32、序(方技)五、指出语法现象1、以愚黔首。

2、向辄条其篇目。

3、以备篇籍。

4、同死生之域。

5、生生之具。

六、今译1、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2、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3、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作者简介]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后汉书·班固传》
[著作介绍]
本书是《汉书》中载录古书目录的部分,是当时国家藏书的总目,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目录书。

是东汉明帝时期班固以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和《别录》为依据修撰而成的。

目录学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科学。

“目”的含义是篇目,即一书的篇和卷的名称。

“录”指叙录,即对一书的内容、作者生平事迹,对书的评价,校勘经过等,作扼要的介绍的文字,二者合起来称为目录,或曰书目。

一个完整的目录,大致包括书名、卷数、作者、版刻、提要、分类诸项内容。

[目录的作用]
1、提示指导读书学习的门径
2、可了解图书文献的某些基本情况
时代、作者、卷数,分类排纂,内容提要,版本情况等
3、可了解科学文化的成就及学术的渊源与流派
4、是收集、发掘、整理和研究中医药文献的钥匙,也是确定科研课题准备有关资料的指南
《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三百种医籍录》、《中国医籍考》
微言:含义深远精要的言论
七十子: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春秋》: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编年体春秋经。

记载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242年的历史。

战国从衡:战国时期,秦据关西,六国在关东,苏秦说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张仪说六国解合纵之约以事秦叫“连横”。

当时列国形势,或纵或横,变化激烈。

闵:忧虑;担心
《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

”杜注:“闵,忧也。


《汉书·武帝纪》:元朔五年(前124)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说文》:“删,剟也。

”段玉裁注:凡言删掇剟者,有所去即有所取。

……删取,犹节取也,……删其要,谓取其要也。

《汉书·李寻传》:“落脉通”颜注:“落,谓经络也。


石:砭石。

颜师古注:“即石箴也。

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


痹——痹症颜注:“风湿之病。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疝——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多伴有气痛的症状,故称“疝气”“小肠气”等。

颜注:“心腹气病。


《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王冰注:“瘅,谓热病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颜师古注:“瘅,黄病。


《说文》:“瘅,劳病也。


五藏伤中——谓五脏被刺伤。

《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疾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食禁:
清·叶德辉说:“康赖《医心方》二十九引《本草食禁》云:正月一切肉不食者吉,二月寅食不吉,五月五日不食麞鹿一切肉,即此书也。

疑古本附《本草》后,故云《本草食禁》。

”一说,食禁当为“食药”。

《周礼·医师》贾公彦疏引此云:《神农黄帝食药》七卷。

水火之齐:指寒凉温热的药剂。

又,姚明辉认为:制剂有水火之不同。

凡药,火制四:煅、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

此制剂各有所宜也。

《左传·昭公元年》:“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

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

’”
芝菌:神仙家养生服饵之法。

颜师古注:“服饵芝菌之法也。


芝—灵芝菌—芝类
王应麟《汉志考证》:“黄氏曰:《神农经》,五芝久食身轻,延年不老。

先秦之世,未有称述芝草者,汉以武、宣世始以为瑞。

《黄帝内传》,王母授《神芝图》十二卷。

《水经注》,黄帝登具茨山,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

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国语·晋语》:“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韦昭注:“止其淫惑,是为医国。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