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早读 材料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

三、诗文名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苏轼《惠州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 6.苏轼《惠州绝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7.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杜牧《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语文早读材料( 语文早读材料(1)
• • • • • • • • • • • • •
一、常见多音字 lià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1.量[量li ng] 酒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liá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ng]丈量 [量li ng]丈量、量地、量身高、量具、估量、掂量。 liang]有些动词后的 有些动词后的“ 读轻声:打量、 [量liang]有些动词后的“量”读轻声:打量、思量 2.绿 [绿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lǜ]绿色、碧绿、青山绿水、桃红柳绿。 绿色 绿林” 绿营” [绿lù] : 绿林” “绿营” ] :“绿林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3.处 [处chǔ] 处士;处于;相处;处方;处治;处子、 chù]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 [处ch ]处所、患处、心灵深处;不当之处;人事处 4.据 [据jù]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守、据有;据事而论;单据、论据、凭据。 [据jū]拮据。 jū]拮据。 拮据 5.壳 [壳ké]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贝壳儿、脑壳儿、子弹壳儿、核桃壳儿。 qià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o]地壳 [壳qi 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

初中语文晨读(早读)材料四

初中语文晨读(早读)材料四

晨读材料(四)一、心香一瓣:1、江河是土地的血脉,涌动着无数豪情的激荡、诗意的绵长,沉淀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人文典故。

2、以爱家之心爱国,以持国之心持家。

3、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4、梦想,源自于心底的那份张扬;辉煌,成就于人生中的刻苦闯荡;希望,隐藏于黑暗中的点滴光亮。

5、朋友是远隔千山万水却如潮的思念;是忍不住时想拨的号码;是深夜长饮的那杯清茶。

6、云淡风轻,随意放飞美丽情;诗情画意,爱心在阳关下沐浴;盈盈笑语,管他哪堪泪水委屈。

7、春有百花望秋月,夏有凉风听冬雪。

8、烟花的一瞬是快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思念的一瞬是感动。

9、总在走过之后才懂得默然,总在回忆之后才懂得珍惜。

10、历尽沧桑,酸甜苦辣皆是营养;透过红尘,成败得失都是经验。

11、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

12、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就一贫如洗了。

13、有人把珍珠当成玻璃球,有人却从玻璃球里发现了珍珠——这就是眼光!14、人的能力有区别,但爱心没有大小、多少高低之分,在每一次捐赠的背后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它们都是等值的,却又是无法衡量的。

15、生活在继续,像一个人猛然跌倒了,爬起来,会有短时间的喘息;而后是慢步、快步、如果可能,还会跑步。

16、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扔,走的是路,扔的是负重。

时时心怀谦虚,心存敬畏,走好自己的路,任你密雨斜侵,我只坐拥王城。

17、我们总是在内心保留希望,保留不甘心放弃的跳动的心。

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

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里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星辰。

18、友谊就像是用金子垒砌的城堡,光芒四射比长城还坚固。

19、母爱如蚕儿吐丝,纵横交错,丝丝缕缕,倾其所有,代代相传。

20、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二、经典素材:1、【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

(完整版)语文早读经典材料

(完整版)语文早读经典材料

语文早读经典材料1、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搏。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2、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3、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4、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5、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简爱说过:“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

白朗宁说过:“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自由的价值。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8、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语文早读材料

语文早读材料
语文早读材料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攒cuán成:凑在一块儿 确凿záo:确实 菜畦qí:菜地。 桑葚shèn拗ǎo:这里是用 力弯曲的意思 敛liǎn:收拢 轻捷jié:动作轻快敏捷 书塾shú:私塾 臃肿yōngzhǒng:肌肉肿胀 yōngzh ng: 方正:正派 : 倜傥tìtǎng:洒脱,不拘束 博学:知识渊博 相宜xiāngyí:合适,符合 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 方 人声鼎沸dǐngfèi: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 锅里沸腾一样
【尖子生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 2、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 4、“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
【培优训练】
七、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解释: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可补充为“ ”;“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可补 充为“ ”。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可补充为“ ”。 省略介词: “受之天”可补充为“ ”;“借旁近与之”可补充为“ ”。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 ”。 八、解题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 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 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 之情。

高三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3

高三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3

高三语文知识积累早读材料(三)一、文言知识积累(课外阅读连载1)《乌有先生历险记》(学好本文轻松掌握高考文言文知识)原文1: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

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

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

朝廷数拜以官,不就,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

”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

因亲赴中山访焉。

勾连教材实例1.布衣:(平民,普通百姓)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布衣之怒,以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不辱使命》2.且:(副词,将要)彼且奚适也?《逍遥游》3.齿:(并列,同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师说》4.誉:(称赞,赞誉)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逍遥游》5.乎:(相当于“于”,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6.目:(看待)军中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柳敬亭传》7.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陈情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8.惟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惟务读书”)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9.数(shuò):(多次,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10.拜:(授予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陈情表》11.鄙:(边境)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12.素善:(一向与……交好)公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13.期(jī)年:(满一年,整整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2:二叟相见大说。

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

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

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延邻医脉之。

九年级语文早读系列训练材料 2

九年级语文早读系列训练材料  2

九年级语文早读系列训练材料班级姓名一.【汉字认读】妩媚(mèi) 风靡(mǐ) 积攒(zǎn) 逞(chěng)能翌(yì)日污秽(huì) 挑衅(xìn) 埋(mán)怨花苑(yuàn) 前颚(è)对峙(zhì) 灵柩(jiù) 湛(zhàn)蓝祭祀(sì) 褐(hè)色叱(chì)咤(zhà) 恍(huǎng)惚(hū) 梭(suō)镖(biāo)分娩(miǎn)二.【成语识记】络绎不绝接踵摩肩饶有风味含辛茹苦一唱一和扑朔迷离憨态可掬悠然自得悬崖绝壁心旷神怡屈指可数自怨自艾惊心动魄循序渐进呕心沥血一代天骄红装素裹扶摇直上问鼎苍穹锐不可当三.【经典诵默】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22年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

(填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秋风萧瑟,红波涌起。

”等。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古人借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登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观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024高中语文早读背诵材料

2024高中语文早读背诵材料

2024高中语文早读背诵材料一、《饮中八仙赋》《饮中八仙赋》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创作的一篇赋文。

这篇文章以饮酒为主题,描绘了八仙与李白一同饮酒的场景,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才能。

通过描绘饮酒的情景,文中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文章开篇,李白以“酒中八仙”为题,借酒作为交流的媒介,将八仙和他们各自的才能进行了描写。

文中八仙的形象栩栩如生,形象鲜明。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才能和特点,有的擅长文辞,有的善于音乐,有的擅长书法,有的精通医术,有的擅长琴棋书画,有的擅长炼丹术,有的擅长绘画。

这些形象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八仙的才能,也展示了唐代的文化多样性和文人的博学多才。

文章以饮酒为线索,将八仙和李白的交流和互动进行了描写。

通过八仙的饮酒和交谈,文中融入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文中提到了八仙中有两位“暗示有神仙”的存在,他们分别是“李右藩”的“仙才”和“韩干”“仙颜”。

通过他们的存在,李白对仙人和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人的存在和仙人的存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这篇文章在艺术形式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整篇文章以酒宴为背景,通过描绘饮酒的情景,以及八仙的才能和特点,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和骨气。

文中还融入了大量的诗词和典故,给人以文学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李白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饮酒和人生的智慧相结合,使这篇赋文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饮中八仙赋》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

它不仅展示了唐代文人的风采和才华,也蕴含了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这篇文章的创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部书被誉为“万世之宝”,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共包括二十篇,其中每篇都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言论。

这些对话和言论简洁明了,言辞精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高中语文 早读材料

高中语文 早读材料
涓滴细流,终汇江海。无论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还是默默无闻的漫长坚守,那些发自内心的选择、牵动人心的细节,让温情得以传递、精神得以传承。事实上,无远弗届的网络世界里,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从来都不是千奇百怪的搞笑段子、博人眼球的出格表现,反而是信念的坚守、灵魂的触动、精神的洗礼。正是那些或勇敢、或执着、或善良、或奉献的人或事,诠释着可爱中国、青春中国、可亲中国、魅力中国的点点滴滴。
岁月的流淌中,也会铭记静水流深。无数平凡的人、普通的事,影响着身边的一草一木,书写着时代的一撇一捺。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承载着多少人的期盼;路边早餐摊上忙碌的夫妇,慰藉了多少人的味蕾;烈日下来回巡查的保安,守护了多少人的安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都葆有崇尚正能量、激扬正能量的坚定信仰。
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的举办,画出了网上网下同心圆,奏响了网络空间正能量最强音。以此为契机,激发社会崇德向善的精神气质,砥砺网民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我们就能矗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精神高地,迸发一往无前、风雨无阻的精神伟力。
四、背诵《论语》十则,完成默写测试。
10.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三、阅读时评,背诵加粗的句子,熟读划线的段落,鼓励大家背诵下来8月27日09:40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时间的长河里,总有波涛汹涌的时刻。疫情来势汹汹,那群和病毒殊死搏斗的白衣天使们全力以赴;洪水滔滔,那群挡在人民群众前的子弟兵们冲锋向前;暴雨肆虐,那群坚守岗位的基层工作者绝不后退;脱贫不易,那群扑下身子的扶贫干部决不食言;航天路远,那群追逐梦想的科技工作者豪迈出征……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无尽的数字空间里,暖流从未断流、热情从未熄灭、精神从未消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早读材料成语1、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2、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3、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小。

望文生义,4、皓首穷经: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5、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

多含贬义。

6、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7、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8、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9、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揖,作揖,表示欢迎。

10、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1、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语见《后汉书》。

12、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13、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14、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15、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16、韬光养晦:隐匿光彩、才华,收敛锋芒、踪迹,光芒.17、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18、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19、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20、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21、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22、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23、立此存照:原义是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将来查考的凭证。

24、哀而不伤: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

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25、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文化常识1.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2.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3.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4.“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5.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是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

6.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七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

7.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8.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9.“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10.“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11.“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12.“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13.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14.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15.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6.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17.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18.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19.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20.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21.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22.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任命官职。

23.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24.“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语文早读成语26、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顾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影影绰绰:形容模模糊糊,不真切。

27、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

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28、息事宁人:指从中调解,使争端平息,彼此相安,也指在纠纷中自行让步,减少麻烦。

29、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0、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31、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2、登峰造极:指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

33、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34、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

35、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椟,匣子。

语出《韩非子》。

36、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

疮痍,创伤。

37、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愤慨。

38、火中取栗: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

39、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特指藏书很多。

40、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

形容期望很迫切。

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41、危言危行:褒义词,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正直的言行。

42、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43、蓬荜(bì)增辉:谦辞。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

也说“蓬荜生辉”。

44、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披,揭开。

45、不落言筌: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

46、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程,计算。

47、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48、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49、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50、飞长流短: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文化常识26.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27.“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28.“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29.“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

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贬官。

30.“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31.“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

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32.“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春秋》。

33.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

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34.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35.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36.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在这里仅是虚衔37.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38.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词敌人或叛逆的文书39.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40.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41.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

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42.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43.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44.“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45.“临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

46.“博士”,是对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的称呼。

47.“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

常用来指少年时期48.“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49.“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50.“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文言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