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五音戏表演特征分析

音戏的唱词风趣幽默 , 乡土气息浓郁 。 五音戏的声母 、 韵母 、 发音和音调 均与淄博和济南 的方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 五音戏 所用 韵辙 分为十三韵辙 和十八个韵部 , 与其他戏曲相 比, 五音戏的突出之处在于方言人韵 。 五音戏具有婉 转甜美的演唱风格 , 其 中最为著名的 “ 云遮月” 唱法是利用真假声结合再加入较多的鼻 腔共 鸣而形成 的。 五音戏
子” “ 唱地摊 ” “ 盘凳子 ” “ 五人班 ”等 阶段发展来 的。在 山东 中部一 直流 传着 “ 听见肘 鼓子 唱 , 饼子
贴 到 门框 上 ” “ 听说 肘 鼓 子来 , 跑掉 了绣 花鞋 ” “ 肘
术成绩的主要标志 , 一个戏 能否站得住脚 , 能否
流传 , 经久不衰 , 决 定 因素 是 它 有 没 有脍 炙 人 口 的‘ 唱” , i 2 0 。 唱 腔是 戏 曲音 乐 最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是 戏 曲的灵 魂 , 包 括声 腔 和唱词 两部 分 。五 音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4 . 1 O
俚曲和 民间时调俗曲形成了一些 曲牌体 唱腔 , 例
[ 作者简介 】 陈阳 , 女, 山东 淄博人 , 山东理工大学音 乐学院副教授 , 音乐 学硕士。
9 7
如至今仍存 在于五音戏 中的[ 逗歌 ] 、 [ 茉莉花 ] 、
NO V. 201 7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0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五 音 戏 表 演 特 征 分 析
的舞台表现风格类似 于越剧般柔美温 和 , 舞台动作 细腻到位 , 充 分表达人物内心活动 , 成 功地 塑造 了一系列娇柔
浅谈琵琶曲《春蚕》的演奏技巧李峥

浅谈琵琶曲《春蚕》的演奏技巧李峥发布时间:2021-11-19T02:27:25.918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1月上作者:李峥[导读] 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琵琶曲《春蚕》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充满魅力的音乐风格已经成为当代琵琶音乐的一部重要文献。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李峥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摘要】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琵琶曲《春蚕》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充满魅力的音乐风格已经成为当代琵琶音乐的一部重要文献。
笔者在本文中注重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对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风格特点的论述说明了此曲的风格特点;第二部分则主要是从演奏技术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说明了技术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演奏基础是很难以表现出演奏技巧的。
【关键词】琵琶;《春蚕》;创作背景;风格特点;演奏技巧一、琵琶曲《春蚕》的创作背景(一)音乐风格从《春蚕》这首作品的创作上看,此曲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把民族音乐素材得以充分的发展和运用。
其次就是从此曲演奏技法的角度看,运用了较多现代琵琶演奏技巧,如小扫、食指摇、人工泛音等,丰富了琵琶的音色。
第三就是从此曲所要表现的音乐思想看,意在赞美那些为社会默默做出贡献的人们[],赞扬他们的“春蚕”精神,实际上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赞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能够使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奋勇前进,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春蚕》是一首具有现代民族音乐特点的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琵琶佳作。
(二)音乐分析此曲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通过不同的音乐旋律和各种技巧的组合分别刻画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其中第一部分(1-7)小节为自由节奏,建立在降E调上,此段主要表现了新疆牧羊人迷人悠长的鹰笛的音色[],从音阶的运用上看,主要是运用了七声音阶,尤其是注重三、五、七级音的运用,体现出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音阶体系的特点。
教学简讯-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教学简讯第2期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主办2005年4月22日本期目录●国家有关教学工作文件中宣部等四部门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教学工作信息1、山东省高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韩进宏、沈玉凤两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理工大学第一届校级教学名师3、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近期教学工作4、教学督导员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情况通报●学院(部)教学工作交流1、美术学院:召开200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大会2、经济学院积极开展教师教学研讨活动3、工程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双证制”与教师素质“双师型”办学模式的探索●教学论坛1、许绍彭: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2、朱秀德:谈教与学的互动3、刘云燕:我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国内外教学工作信息1、全国高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研讨会讯2、调查显示8成大学教材存在错误,3成教材版本过时《教学简讯》电子信箱:jxjx@电话:2786607【国家有关教学工作文件】中宣部等四部门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近日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意见。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把军政训练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为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积极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
状声字谱研究

其它器乐演奏所无法比拟的。
阁》,开始两小节为 3/4 拍子,3—6 小节为 4/4
(一)鲜明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更 拍子与 2/4 拍子交替进行,第 9 小节为 5/4 拍
是锣鼓乐的灵魂,锣鼓乐若离开了节奏便无 子,第 10、11 小节为 4/4 拍子,12、13 小节又
法存在。但是,节奏离开了旋律,却能独立演 成 5/4 拍子,14—17 小节,2/4 拍子与 3/4 拍
文字“乙”或“一”。这三部分按照一定节奏有 音响,这要靠敲击者在熟悉和掌握一个地区
组织、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状声字 民间打击乐特色的基础上去正确理解、运用、
谱。
创新和发展。
状声字有两种,一种是单纯音响的状声
状声字谱中的成语和衬词是根据当地语
117
2011
艺术·文化
言特点和读谱习惯而设立的一些锣鼓术语和 仓”,其基本节奏是: “XXXX X XXXX X| OX
奏。如: “古如 仓 古如 仓 | 一仓 一仓 一个 的。它打破了正常的节奏运行,改变了正常的
118
2011
艺术·文化
强弱关系,使锣鼓曲在演奏中增强了活泼感 和种子。锣鼓句由若干锣鼓点组成,一般是两
和流动感。如《扁鼓歌诀》主题乐句:卜仓冬 小节,有的是三小节或四小节。在 4/4 拍子 2
仓 | 卜仓冬仓 | 卜仓冬 仓仓 仓冬 仓 | 卜仓冬 中,往往是一节成一句。因为状声字谱在记录
国音乐史上屡见不鲜。唐代以前记写弹琴指 声字是指一件或一组相同击乐器在敲击相同
法和弦位的文字谱,唐代燕乐半字谱和曹柔 部位时发出的音响,如大鼓为“冬”,中低虎音
首创的减字谱即是;元代以十二律的律吕名 锣为“匡”,苏锣为“仓”,手锣为“林”或“令”,
浅谈俚曲情感表现的多样性

朽 ; 此相 对 应 的是 大 量表 现 了下层 人 民 的 困苦 生 活 , 热情 讴 与 并
歌 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富贵神仙》 《 如 《 、磨难曲》 《 、寒森曲》 《 、增 补幸云曲》 , 等 其中《 磨难曲》 为这类作品的优秀代表。 《 难 曲》 磨 描写 的是 张鸿 渐 因替屈 死 的范生 鸣冤 , 而遭 受卢 龙
一
切 语 言文 字 , 未有 无趣 而 可 以感人 者 。趣 非独 于诗 酒 花 月 中见
之 , 属有 情 , 圣 贤 、 杰 之人 , 凡 如 豪 无非 趣人 ; 、 、 、 之事 , 忠 孝 廉 节 无 非趣 事 。知 此者 可 与论 曲 。” 此说 与俚 曲相 同 , 曲中 的人物 、 俚 故
县 令迫 害 , 浪在外 数 十年 , 流 历经 坎坷 磨难 , 又 甲科 高 中锦归 故 后
里 的故 事 。“ 有十 万枉法 赃 , 况且 是库 里又 欠 三万账 , n J 三 收 J_ J J- n
大粮 , 短少 的票子 几千 张 。” 漓尽 致地 表 现 了卢 县 令 凶残 、 拿 淋 贪
本 文通过 分析 聊 斋俚 曲情趣表 演 多样 性特 点 , 讨 它的 艺术 表现 探
手法, 以及 艺术表 演形 式 与途径 。 关键词 : 斋俚 曲 ; 聊 情感 表现 ; 曲牌 ; 唱 演
中图分 类号 : 0 . I 73 2 7 文献标识 码 : A
聊 斋俚 曲是 有故 事 有人 物 , 容说 唱 、 戏剧 于一 体 的一 种 艺术 形式 ; 以明清 俗曲为 主要声 腔 、 现一 代人 文精 神 的 、 称 通俗 是 体 堪 演唱之最 的俚 曲 。它 以平 民百姓 日常生 活 内容为 主线 , 述 百姓 演
建吏治 的黑暗统治 , 或抨击腐朽 的科举弊端 , 或鞭笞虚伪 的封建
综合院校舞蹈编导教学方法论

在讲授 “ 舞蹈创 作 心理 学 ” 门课 程 时 , 这 曾用 以下
测试 方法 给学 生 做 过一 些 心 理 素质 方 面 的测 验 , 就是 培养 学生思 维 能力和 想象 能力 的有效 方法 。 测题 : 太 阳 …… 月 亮 …… 森 林 …… 大 海 “
… …
舞蹈 艺 术创 造 的 思维 能力 和 想 象 能力
住 了舞 蹈题 材 、 舞蹈 结构 、 舞蹈语 言等方 面 的舞 蹈
测验 结果 : 致有 三 种 类 型 。下 面 选择 其 中 大 两种 具有代 表性 类型 的答卷 为介 绍 :
例 1 太 阳一 温 暖 , : 月亮 一 温柔 , 林一 神秘 , 森
大海一 宽 阔 , 、 、 我 你 他一 人与人 之 间的关 系 。
l8 0
森 林 与大海 相 距很 远 。虽 然他们 彼 此都 给对
方 寄去 了一 百零 六 封 情 书 , 他 们 都 还不 曾欣 赏 但
编 导 的《 手观 音》 千 就是 以敦 煌 石 窟 中 的“ 手 观 千 音 ” 为原 型 , 用 佛 教 丰 富多 彩 的 手势 , 像 运 营造 出
生 , 高学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能力 和 创造 性 想 象 能 提
力 。如 中 国艺术研 究 院舞 蹈研 究所 胡尔岩 研究 员
操 作能力 。这 其 中又 包 含 了坚 实 的舞 蹈基 础 、 全 面的编导 理论知识 、 编导 技法 和艺术修 养等 , 只有 这样 才能 培养 出高 水平 的舞蹈创 作人才 。 6 J
也 能 学 到 和掌 握 非 常 好 的 编 舞 方 法 创 造
[ 中图分类号]J2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0 0 2 1 )50 0 .3 6 20 4 (0 0 0 .180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及演唱

黄自先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清唱剧《长恨歌》和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怀旧》,一生创作了九十四首作品,包括室内乐、交响乐、艺术歌曲、合唱歌曲等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将诗歌、演唱和钢琴伴奏三位一体巧妙的互相融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欣赏性。下面通过其中两部作品来简单分析一下黄自先生的作品特征。
浅谈黄自艺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曲及演唱
摘要:《玫瑰三愿》这首作品虽然短小但是非常完整有层次,两段体形成鲜明对比,起承转合衔接的非常紧凑,第一段描写玫瑰花开的灿烂美好,第二段描写面对凋零的花朵而发出的强烈的愿望。形象生动,旋律优美,钢琴和小提琴伴奏和谐,和声织体表现有层次有力度,节奏和节拍的掌握都非常完美,使这首作品经久不衰,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演唱会的必唱曲目。
二、《玫瑰三愿》的特征
《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时的作品,创作于1932年,黄自看到校园内玫瑰凋零,凄惨落寞的场景而又处战乱时期,心中感慨而作。填词为龙沐勋,歌中唱到:“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干下,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整个作品短小精炼,借物喻人,借玫瑰的命运来比喻那些红颜薄命的女子,发出心中的三个美好愿望,希望芳华常在。其伴奏采用钢琴伴奏和小提琴,借助小提琴优美悦耳的音色来增添作品的抒情性。作品是两段体结构,第一段用重复的歌词来表达玫瑰花开的那么绚烂美好,钢琴伴奏用和玹衬托式,主旋律线条清晰,和歌唱的旋律相得益彰,与小提琴旋律形成和谐统一。
演唱从弱起,第一段基本用弱、中弱的力度来演唱,缓缓的深情的将我们带入情景之中,到“烂开在碧栏杆下”,之后进入第二段。第二部分钢琴伴奏左手变为分解和弦,演唱部分旋律也进一步展开,更具流动性和抒情性,表达玫瑰花的三个美好愿望,到第三个愿望“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是作品的最高潮,特别是“红颜”两字是演唱时最强的部分,声音的力度和歌唱的情绪都要非常饱满,语气方面也要特别强调,吐字要有力,把最后一个愿望满怀激情而热切的表达到位,实际要表达的是在日本军队践踏下,祖国江山受摧残,妇女们在战争环境下饱受煎熬,这样的时局下发出的内心的呐喊和美好愿望。在这一句“凋谢”唱完后是无限延长的空拍,是对玫瑰花三个愿望表达之后的内心的无限感慨和意味深长的沉默,演唱到这里一定要把握好人物的内心情感,中间的空拍,一段沉静,在这里无声胜有声,内心的各种感慨和意味深长汇集起来,之后缓缓的唱出最后一句“好叫我留住芳华”,需要一字一字很有力的说出来,语气要强调。字头、字腹、字尾都要说好,每一个字的字头都要咬住,自腹的韵母要标准清楚,字尾要归音,字的位置要统一。在“芳”这个字上又是无限延长的时值,由弱到强到弱,仿佛所有的感慨都归结到在这个“芳”字上,最后唱出“华”字。由强到很弱,意味深长的结束。
浅谈古琴的表现内容

作者简介 :刘海莉 ( , 女, 山东淄博人 ,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 1 9 7 0—)
6 1
之, 杂佩以问之 。 知子之好之 , 杂佩以报之 。 ” ( 《 国 ) 风 · 郑风 · 女曰鸡鸣 》 《 雉朝飞 》 的作者据传是战国时期齐国的牧犊 讲的是他 自 己 孤 独 的 感 情 生 活 。 这 个 放 牧 老 子, 人, 一年到头放牧打柴 , 清晨起来看到田野中雉鸡 触景生情 , 继而感叹自己孤身一 成双成对的飞过 , 虽 已 是 人 到 暮 年 却 尚 未 有 妻, 生 活 贫 苦, 感叹 人, 自己还比不上雉鸡美满幸福 。 于是取 《 诗经 》 中的 “ 雉之朝 ? , 尚 求 其 雌” 为 题, 以此诗为歌辞 创作了这首琴歌 。 《 腪乃》 是 一 首 汉 族 古 琴 名 曲。 琴 谱 在 明 代 《 西麓堂琴统 》 中有记录 。“ 腪 乃” 本来指的是渔家 号子或划桨摇橹的声音 。 这首琴曲表现的是船夫 旋律中多次出现了纤夫拉纤时 拉纤的劳动场景 , 的劳动号子 , 并 一 次 比 一 次 激 动。是 很 有 深 度 的 一首 琴 曲 , 形象而生动的表现了船夫的劳动 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 古琴是中国 古 老 弹 拨 乐 器 , 作为音乐艺术 , 它具有很强 一直处于尊贵的地位 ,
] 1 3 1 5 的历史性 、 哲理性 、 文学性 [ 。 它 在历史 上一 直
其内容丰富多彩 。 谱有上千首 , 一、 表现普通人民的生活 、 思想 《 关雎 》 是《 诗 经 · 国 风》 中 一 首 诗 歌, 表现的 用弹琴鼓 是君子见到窈窕 淑 女 后 产 生 爱 慕 之 情 , 瑟来 追 求 对 方 , 打 动 对 方, 表 达 爱 意, 这种追求爱 情的方式既 高 雅 又 浪 漫 。 诗 歌 为 : “ 关 关 雎 鸠, 在 河之洲 , 窈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参 差 荇 菜, 左右流 之 。 窈窕淑女 , 寤 寐 求 之。 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 悠哉悠哉 , 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 , 左右采之 。 窈窕 淑女 , 琴 瑟 友 之。 参 差 荇 菜, 左 右 筽 之。 窈 窕 淑 女, 钟鼓乐之 。 ” ( 《 国风 · 周南 · 关雎 》 ) 《 渔歌 》 描述 了 渔 夫 捕 鱼 的 生 活 场 景 , 表现了 渔民 们 辛 勤 劳 作, 自 食 其 力,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 度, 其旋律明朗带有歌唱性 。 《 女曰鸡鸣 》 是《 诗 经 · 国 风》 中 一 首 诗 歌, 描 述的是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 , 共分为两段 , 第一段 描述的是天快亮了 , 鸡鸣报晓 , 妻子提醒丈夫将有 野鸭 、 大雁飞过 , 早点起来去打猎 。 第二段描述的 是妻子把丈夫打 来 的 猎 物 做 成 美 味 佳 肴 , 并且一 夫 妻 二 人 弹 琴 * 瑟, 和 谐 静 美, 边吃 一 边 喝 着 酒 , 感情融洽 , 想要长长久久的这样生活下去 , 一直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编辑:方子玉)
26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教育硕士,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王赛(
1984-
),女,淄博市第五
中学音乐教师,声乐演唱硕士。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音乐。性恶论决定了由人性需
要而产生的乐是一种动物式的欲望,所以要用
“礼”来加以节制、规范。荀子为了体现他“以道制
欲”的观念,往往同时宣扬“礼”与“乐”,将二者并
举。荀子认为,人们需要音乐来表达喜怒哀乐。
所在,真善美是乐的全部。“乐善则善善,乐美则
美美”,任何一种乐都首先是以美来吸引冲激人们
的心灵以引起反响的。没有美的元素,乐就不成
其为乐。音乐的魅力、威力、活力不仅是以善化
人,更重要的是以美化人。然而对只重善而不重
美这一非理性思想倾向,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使真善美在乐中三足
统“礼乐文化”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都是应该发
扬光大的。礼、乐并举的音乐思想,不但对中国古
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今天仍有它非常积极的
现实意义。它对学校的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有重
要的启发、支撑、保证作用,尤其在当前和谐社会
的构建中,礼乐并举的音乐思想依然是人们养成
良好社会行为的规范,仍然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
度,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礼制的向善。用礼乐来实现对百姓的
管理,可以起到法制等强制力量所不能起到的作
用。故而荀子在《乐论》中指出:“故先王贵礼乐而
贱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宪命,审诗商,禁淫
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
也。”从古代的圣王对靡靡之音的鄙视、对雅、颂之
乐的重视,可以窥见音乐对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礼乐正声对巩固阶级和社会统治的重
要作用。
四
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形成,都无法脱离音乐
的重要影响作用。礼乐制度和礼乐教育对于任何
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传
的永动力、恒活力。
荀子在继承与总结前人的音乐思想基础上,
他的音乐思想又有别于前人并有所突破和发展。
荀子主张用音乐引导人民,以礼乐治理国家,即
“礼、乐并举,内外兼治”。荀子重善轻美的音乐思
想的局限性在于淡化乃至忽视音乐的审美功能。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不能真正
进入音乐的审美境界。诚如魏晋时阮籍作《乐论》
功能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道德教化。《荀子·乐论》:“故听其雅、颂
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
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
正焉,进退得齐焉。”可见,音乐教化功能极大,好
音乐既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欣赏水平,也有利
于加强统治者对团体、社会,民族、国家的统治。
2.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向善、移风易俗,但“夷俗邪
音”和“郑卫之音”等民间音乐易使人们的思想陷
入混乱,所以必须以“风”、“雅”、“颂”之乐作为引
导,既让音乐带来快乐、美好的感受,又能有所节
制而不产生放荡、邪恶的气氛。荀子所指出的音
乐的政治教化功能,对于改善人性本恶所带来的
音乐弊端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
荀子的音乐思想精妙深远,笔者认为,其主要
表现情感,协调人际关系。《荀子·乐论》: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
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可见,音乐能
够构筑起一个人际和谐和心灵沟通的平台。
3.
维护统治秩序。《荀子·乐论》:“礼也者,
理之不可易者也。”礼制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制
指出:“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
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昔者圣人之
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即音乐
之美在于自身,音乐之所以美,乃由于它们能传达
自然的声音,尤当音乐能应天地之节,表达先于人
而存在的“天籁”时,这种声音就是“乃天地至和之
音,是音乐中最美的声音”。真善美是音乐的本质
鼎立,善美在乐中并蒂双秀、双峰并峻。所以,在
继承和学习荀子的音乐思想时,一定要坚持古为
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学习继承,在
学习继承中批判。我们要发扬壮大其中庸的审美
标准、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等优良元素,摒弃其乏
美可陈的重善轻美的不良成分,使荀子的音乐思
想更好的适应现代音乐的发展需要,使现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