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探析

合集下载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1. 引言1.1 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立德树人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意识和行动力。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国家栋梁之才。

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使命。

【2000字】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些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淡化的现象,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不强,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和虚假信息的泛滥,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容易受到外界舆论影响,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些大学生为了个人发展和利益,可能忽视了理想信念的培养和坚持。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其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的关键途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与对策

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与对策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

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能力不足待提升、渠道不畅待拓展、方法滞后待改进、评价失衡待完善等现实难题。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练就立德树人过硬本领、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创新立德树人方式方法、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能力。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使命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19CX043);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19—8—37)。

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

立德树人并非抽象概念,新时代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干渠道”“核心课程”“灵魂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列宁指出,无论何种学校,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是最关键的,而思想政治方向完全由教师来决定[3]。

由此可知,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抓住思政课教师就抓住了高等教育的“牛鼻子”。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否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因此,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面临困境以及推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立德树人概念的延展脉络(一)立德树人概念历史考察立德树人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尽管表述不同,叫法不一,但古往今来莫不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古代重德,西周时期就有了“以德配天”的说法,崇德尊礼所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为我国传统文化延续创造了条件。

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探析

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探析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 2期 JOURNAL OF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总第 29期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探析赓镇卿(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6)摘要:“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教学的“立德”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而“树人”则包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

思政课教学 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 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HN(2020)02-0001-04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M 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Liao Zhen-qingAbstract:Building M 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Building M orality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clud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social virtues,professional virtues,family virtues and personal virtues. M eanwhile Cultivating Talents includes w hat kind of pers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o,how to cultivate them and w hom the cultivation is for.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to combine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and to train students to become socialist successors and capable of undertak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Key words: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fundamental task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 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 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立德树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会 主 义道 路 , 为 什 么要 进 行 改革 , 对 社 会 中 出现 的这 样 那
1 . 调整高校德育工作 的思路。当前社会的发展 , 多元 价值观的出现 , 多种思潮 的涌现 , 使得传统 的德育方法 已 经不能较好地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 , 所 以转变德育工作的 思路 , 调整德育工作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德育教育的 内容 、 方式 、 方 法 等方 面进 行 改革 和创 新 , 改 变 过 去单 纯 的 灌输式 的德育方法 , 采用适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 展德育教育 , 以更贴近学生 、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的途径 , 让学生在实践 中能深刻体验选择进而 内化为 自己的思想 道德 。 2 . 加强德育工作者的 自身素质。高校是德育工作的主 阵地之一 ,德育工作者 自身素质 的高低影响着德育 的实 效, 因此 , 高校教师无论是专职德育工作者 , 还是兼职工作 者, 或者是任课教师乃至机关职能部门的老师 , 都应担负
要渠道 , 更多 的重视德育 的课程及理论 的学习 , 忽视了德 育 工作 的实践 性 。 2 . 主观方面。学校德育着重 于正面的教育 , 而学生在 大众媒体中往往接触更多 的负面信息 , 思想观念的不成熟 使得学生在看问题时容易走极端 , 不能辩证认识 事物 。德 育的 目的是让学生形成 良好的品行 , 形成对社会 对世界对 人的正确认知 , 拥有健康 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高校是进 行德育教育 的重要 阵地和主渠道 , 培养人才 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 “ 德” , 这也是德育工作 的中心 。但 目前高校德育工 作更多地把德育当做 以“ 两课 ” 为主的课堂讲学 , 偏重于理 论, 具有“ 乏 政 治化 倾 向 ” 。大学 生作 为 有一 定 认 知能 力 的
具有 主观能动性的人 , 只有通过实践的德育教育才能让学 生去把知识 内化为信念 , 外化为行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在教育领域,立德树人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素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民族灵魂的优秀人才。

因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注重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念。

为此,学校应该注重在教育中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氛围,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三观,和尊重全人类的情感。

这种教育应该从校园的文化生活、学术讲座、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坚定道德自觉。

二、培养学生“四个意识”“四个意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思想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观念,关注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坚定为民族中心和人民中心建设服务、为推进国家繁荣、富强、和谐而奋斗的意识。

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重视实践体验学生的实践体验是锻炼他们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到了大学阶段,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学校可以安排社会调查和素质提升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和现实,让他们对社会和自己的学习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开展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课程设置,实施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思政课不应只停留在学生的初级阶段,应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让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学校应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育理论素质、因势利导掌握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27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以青海省高校为例文/徐国光(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摘要: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海省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 问题研究一、调研说明1.调研背景如何进一步加强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市城市学院、青海省警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五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2.调研目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是我省各高校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的管理方法,我们特此展开 调研。

3.调研方法此次调研我们采用的是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我们的问卷共设置了60道题,其中包括59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一式350份,将所有参与学生分成7个组,一组50份,利用调研时间带着问卷对5所高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了专门调查,回收整理后将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结论和对策。

二、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目前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

心得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立德树人(最新)

心得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立德树人(最新)

心得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立德树人(最新)2019年3月18日上午,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高中的思政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

作为高中的思政课老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挖掘课本资源,理论联系实际。

不少人认为,高中政治课谁都可以上,背背就行,假大空、没意思。

作为政治教师,把政治课上得有意思是关键。

要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密切联系实际,让政治课变成有意义的课,变成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

例如,学习“公民正确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原则”时,可以让同学们讲述大家熟知的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想象,假如此时烈火就燃烧在自己身上,大家不能动会怎样?同学们通过想象,发自内心燃起对英雄的敬重,深刻体会到邱少云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与伟大,懂得了什么叫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乃至个人生命。

课讲到这里,还要继续。

我们可以问学生,你的个人利益是什么?你面对的集体利益是什么?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了吗?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说出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做得好的或者做得不好的事例。

通过这样的政治课,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必须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要树立大局意识、树立集体观念。

又如,经济生活中有一句话: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高中政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究摘要: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在于守旧的教学理念和思想的影响,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形成极大阻碍。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进程已经是教学革新的重要要求,实现学生在学好知识理论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探究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状况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对于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具有诸多不利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尤为注重应试教育结果的重要意义。

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我,都将考入高等学府作为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

为此,高中学生长期被置于紧张的课程安排与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

强调学科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应当具有和需要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提升状况差强人意,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形成较大阻碍。

与此同时,高中教育教学过程过于强调书面化教学知识。

语文、数学、外语通常会作为学生课程教授的重点,而政治课程所具有的作用往往被学校和教师所予以忽略。

从目前政治课程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来看,很多知识点与体系仍旧停留在过去式,尤其对于时事政治的涉及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效应。

课程内容与题材的枯燥乏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甚至于产生“政治无用”的主观判断思想。

现实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状况,根本无法谈及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无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培养理念的有效落实。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究(一)将教材资源进行不断整合,使教学内容不断优化传统高中教学理念和模式,对于政治课程教学更为强调“重理论、轻实践”思想,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极产生极大难度。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落地,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得以有机会予以全面且深入的解读,对教学内容重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品质等思想要素形成不断深化与升华,并将学生与授课教师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及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元素形成密切联系,使得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能够形成开放式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 北 青 年 管理 干部 学 院 学 报 2 0 1 4年 第 2期
高 校思 想政治 理论课“ 立德树人" 的 实效性探析
郭 赞 刘 向 红
( 沈 阳药 科 大 学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1 6 )
摘要: “ 立德树人 ” 是 党和 国 家关 于人 才培 养 的核 心 理 念 , 是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 目标 所
的精神 支撑 , 是一个 民族 生命 力 、 创 造力 和凝 聚力 的源 泉 。 当今 世界 正处 于 大变 革 大调 整 时期 , 任 何 一
个 国家 都面 临着经 济发 展和 民族文 化 的 严 峻考 验 , 作 为 发 展 中 国家 的 中国 , 要 想在 竞 争 中 立 于不 败 之
地, 实 现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复兴 , 加强 对大 学生 的 民族 精神 和 时代 精 神教育 尤为 重要 。我们 应 以弘扬 和传 承 中华 优秀 文化传 统 为立足点 , 将 以爱 国主义 为核 心 的 民族精 神 与 以改革 创新 为核 心 的时 代 精神 紧密 结 合起 来 , 引导大 学生 在 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事 业 的伟 大实 践 中 , 在 时代 和 社会 的发 展进 步 中汲 取 营养 , 培 养爱 国情 怀 、 改革 精 神和创 新能 力 , 始 终保持 艰苦 奋斗 的作 风和 昂扬 向上 的精 神状 态 。
的政治 信念 。
第二 , 加 强社会 主义道 德教 育 。德 , 为人 之本 ; 德, 立业 之基 。高 校思想 政 治理论 课应 该注 重对 大学
生 进行 中华 民族传统 美德 教育 , 联 系实 际 , 贴近生活, 大 力 推进 社 会 公 德 、 家庭美德、 职业 道 德 的教 育 。
第四, 以大学 生全面 发展 为 目标 。爱 因斯坦 曾经 在 名篇 《 培 育独 立 思考 的教 育 》 中谆 谆 告诫 : “ 用 专
业 知识 教 育人 是不 够 的 , 通 过 专业 教 育 , 他 可 以成 为 一个 有 用 的 机器 , 但 是 不 能 成 为一 个 和 谐 发 展 的 人 。 ……他—— 连 同他 的专业 知识—— 就 像一 只受 过很好 训练 的狗 , 而不像 一 个和谐 发展 的人 。  ̄ , E z 3 “ 立
成 。先做 人 , 后 做事 , 成人先 成德 。高校 思政 课教 学 的根本 目标 就是 对 大 学生 进 行 道德 观 的 塑造 , 使 其 对 主流 意识形 态接受 和认 同 。社会 主义 核 心价值 体 系是社 会主 义意识 形态 的本 质体 现 , 是 兴 国之魂 [ 1 ] 。 要 完成“ 立德树 人” 的使命 , 高校 思政课 教学 的重 点就是 加 强对 大学生 社会 主义 核心价 值体 系教 育 , 把 社


加 强 社会 主 义核 心 价 值 体 系教 育
是 增 强 高校 思政 课“ 立 德 树 人” 实 效 性 的重 点
十八 大报 告 中提 出把“ 立 德树 人” 作 为教 育 的根 本 任务 , 回答 了“ 培 养 什 么人 、 怎样 培 养人 ” 这 个 人
才 培养 的根本 问题 。“ 立德 树人 ” , 德字 为先 。大 学人 才的 培养 , 不仅 是知识 的教 授 , 更 是人 格 、 人品 的养
在 。思想政 治教 育要 落 实“ 立德 树人 ” 的根 本任 务 , 就要 充分发 挥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作 用 , 提 高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 素 质 , 促 进 大学 生健 康 成
长和全 面发展 。
关 键词 : 高校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 立德 树人 ;实效性
注重大 学生诚 信 品质 、 感恩 意识 、 道德 自律 意识等 道德 素质 的培 养 。树立起 大 学生 为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复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2 —2 7
基金项目: 本 文 为 辽 宁 省教 育 科 学 “ 十二五” 规 划 大学 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专 项 课 题 “ 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 教育“ 立德 树人” 的实效性研 究“ ( 编 号: J GZ XS 1 2 0 9 ) } 沈 阳 市 委教 科 工 委 课 题 “ 高 校 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 立德树人 ” 的路径研 究” ( 编号 : S D S Z 2 0 1 4 —0 7 7 ) 的 阶 段 性 研
究成果。
作者简介 : 郭
赞, 女, 沈阳药科大学社科部副教授 , 博士 。研究方向 :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研究 。
刘 向红 , 女, 沈 阳药 科 大 学 社 科 部 教 授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思想政治教育。
5 5
兴 尽心尽 力尽 能 的责任 感和使 命感 。 第三 , 加 强 民族精神 和 时代精 神教 育 。民族精 神和 时代精 神是 一个 国家 、 一个 民族赖 以生存 和发 展
摆 到重 中之重 的地位 , 下 大力气 加强 和改进 它 。尤其 在全 球 化条 件 下 , 面对 激 烈 的 政治 竞 争 , 面对 激 烈
的文化竞 争 , 青 年学 生 的思 想道 德素质 、 科 学文化 素质 、 业 务工作 素质 如何 , 关 系到 中华 民族 伟 大复兴 大 业 的实 现 。其 中思想 政治 素质对 他们 的成 长成才 起 到方 向性 、 主导性 和关 键性 的作用 。当前 , 坚定理 想 信 念就 是要坚 持共产 主义 理想 , 坚定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信 念 , 这 是全 社 会 的共 同理 想 , 是 我 们 必须 具 备
会 主义核 心价 值体 系以及社 会 主义核 心价值 观 的 内涵贯 穿 融人 到思 政 课 的教 学 中 , 并通 过 教 学 内化 为 大学生 的 自觉 追求 , 转 化 为大学 生思想 道德 素质 的灵 魂 。当前 , 主要 应强化 以下 几方 面 的教育 。
第一 , 加 强理想信 念教 育 。理想信 念教 育关 系到 思想 政治教 育 的成败 和人 才培养 的质 量 , 必须把 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