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地脚螺栓预埋偏差处理

地脚螺栓预埋偏差处理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2009-12-15作者: 冯云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设计分院冯云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设计分院)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于安装简便、施工快速等有点,水泥厂使用钢结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轻钢结构厂房。

在钢结构施工的时候,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地脚螺栓的预埋。

因为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厂房的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

1.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根据与基础混凝土施工的前后关系,分为直埋和后埋。

直埋是浇筑混凝土前,将螺栓定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螺栓埋设好;后埋是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埋设螺栓孔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插入螺栓,二次浇筑混凝土。

直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均匀,整体性强,抗剪强度高;缺点是螺栓无固定支撑点,如果螺栓定位出现误差,则处理相当繁琐。

后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螺栓有可靠的支撑点(已达到一定强度的基础混凝土),定位准确,不容易出现误差;缺点是预留孔洞部分混凝土浇筑后硬化收缩,容易与原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降低了整体的抗剪强度,使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受到影响。

现在水泥厂通常采用的是直埋地脚螺栓法。

在埋设地脚螺栓时,先根据螺栓的位置制作模具,为了精确定位,先确定基准定位,一般取柱子的形心为定位点,根据柱子形心与螺栓的位置关系以及螺栓直径在模具上面定位钻孔,钻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mm,模具比螺栓组外边缘大50mm,为了保证垂直度,可根据找平层的厚度做两块相同的模具,制作成一个具备一定厚度的盒子。

这样,螺栓穿入模具后,不会左右摇晃。

螺栓穿入模具后,上部拧一个螺帽固定,可以调节螺栓预留高度。

具体做法见图1。

D——螺栓孔直径,d——螺栓直径,L——螺栓组的螺栓间距,h——同找平层厚度图1 地脚螺栓模具图在基础短柱模板支好后,要确定模板牢固。

然后将地脚螺栓模具基准点与柱子形心定位一致,校正标高后可将模具与短柱模板固定。

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偏差处理

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偏差处理

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偏差处理钢结构厂房钢柱地脚螺栓常见问题体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地脚螺栓在基础内锚固长度不够;(2)地脚螺栓标高有偏差,外露长度不足;(3)地脚螺栓平面定位有偏差。

结合多年设计及施工配合经验,将实践中使用过的一些厂房柱脚连接偏差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地脚螺栓在基础内锚固长度不够的解决方案GB 50906—2013机械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规范第7.4.2条规定如下:“露出式柱脚基础……柱脚锚栓在基础中的埋置应满足锚固要求,埋入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25倍”,当柱脚锚栓埋置深度小于其直径的25倍时,则不满足规范要求。

建议采用以下方案进行处理:1)对于没有吊车的门式钢架厂房的柱脚多按铰接支承设计,此时根据计算,如果柱脚使用中并不承受拉力,且柱脚锚栓锚固长度不小于15d时,柱脚锚栓可不做处理。

理由如下:地脚螺栓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设计院大多是根据《钢结构设计手册》或《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的有关钢锚栓选用表按20d~25d(d为锚筋的直径)设计的。

而参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7.4条“预埋件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和20 mm”时,“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的规定,对于构造锚栓只要锚固长度不小于15d就不用修改,但要做好安装过程中钢柱的稳定保护工作。

2)当为刚接柱脚时,锚栓需承受柱脚弯矩和轴力组合作用下产生的拉力,并兼做安装过程固定用。

应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条的规定精确计算锚固长度。

若仍不满足,则可根据地脚螺栓实际应力比按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2.4条“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修正系数取设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但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不应考虑此项修正”进行锚固长度折减。

3)按照前两种方法处理仍不能满足时,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3.1条“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的规定,只要柱脚底板和基础顶面之间采用灌浆料填实空间的宽度大于5倍地脚螺栓的直径时,可将基础灌浆层厚度计入总锚固长度。

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

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

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是指在钢结构安装中,地脚螺栓的安装允许存在一定的偏差范围。

这个偏差范围是由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的相关信息。

钢结构地脚螺栓是指连接钢结构柱、梁和地基的螺栓。

在钢结构建筑的安装过程中,地脚螺栓的安装是关键的一步。

钢结构地脚螺栓的安装允许偏差范围,是指在地脚螺栓的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情况,这些偏差情况是可以允许的,只要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偏差范围内即可。

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的范围一般是指螺栓角度、中心距、张紧力等方面的允许误差。

具体来说,在螺栓角度方面,允许误差一般为2度;在螺栓中心距方面,允许误差一般为±5mm;在螺栓张紧力方面,允许误差一般为30N。

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的设定,是考虑到钢结构建筑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例如地基的情况、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的存在,并不会对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在安装过程中仍需要尽可能减小偏差的出现。

钢结构地脚螺栓的安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钢结构地脚螺栓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钢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安装,不得随意更改安装位置和方式;其次,对于施工人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责任心;最后,在钢结构地脚螺栓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品质的螺栓,确保其质量可靠。

总之,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允许偏差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安装过程中的偏差。

相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可能减少钢结构地脚螺栓安装中的偏差情况,确保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脚螺栓施工问题及整改措施

地脚螺栓施工问题及整改措施

地脚螺栓施工问题及整改措施地脚螺栓施工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一:螺栓材质选择不当•问题表现:螺栓的材质不适合特定的施工环境和负荷要求,导致施工过程中螺栓强度不足或容易生锈。

•整改措施:–螺栓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根据施工环境和负荷要求,选择适当的螺栓材质,如碳钢、不锈钢等。

问题二:螺栓预埋不准确•问题表现:螺栓的预埋位置和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安装困难、对齐问题以及后续施工影响。

•整改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螺栓预埋,确保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等,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

问题三:螺栓安装不规范•问题表现:螺栓安装过程中存在固定力不均匀、螺纹损坏或过度紧固等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以及结构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使用正确的安装工具和设备,如扳手、扭力扳手等,确保螺栓的正确安装。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螺栓的预加载、紧固力度控制等操作。

问题四:螺栓防腐措施不到位•问题表现:螺栓在施工完成后未进行防腐处理,易受腐蚀和氧化影响,减短使用寿命。

•整改措施:–对于暴露在空气中或具有腐蚀性介质环境下的螺栓,应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

–使用防腐剂、涂层或合适的防腐材料进行螺栓表面的处理和保护。

问题五:螺栓检测不完整•问题表现:螺栓安装后未进行全面的检测,可能存在紧固力度不足或存在缺陷的情况,容易导致设备或结构的不可靠。

•整改措施:–在螺栓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确保螺栓的紧固力度和质量。

–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超声波测厚仪、力矩扳手等进行检测。

以上是针对地脚螺栓施工问题及整改措施的一些列举,希望能够引起注意,改善施工质量,确保螺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施工时,务必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检测和维护。

问题六:螺栓固定不稳定•问题表现: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或脱落,导致设备或结构的不稳定。

•整改措施:–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如使用垂直套筒、锁紧螺母等,确保螺栓的稳定固定。

地脚螺栓埋设方法

地脚螺栓埋设方法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于安装简便、施工快速等有点,水泥厂使用钢结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轻钢结构厂房。

在钢结构施工的时候,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地脚螺栓的预埋。

因为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厂房的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

1.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根据与基础混凝土施工的前后关系,分为直埋和后埋。

直埋是浇筑混凝土前,将螺栓定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螺栓埋设好;后埋是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埋设螺栓孔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插入螺栓,二次浇筑混凝土。

直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均匀,整体性强,抗剪强度高;缺点是螺栓无固定支撑点,如果螺栓定位出现误差,则处理相当繁琐。

后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螺栓有可靠的支撑点(已达到一定强度的基础混凝土),定位准确,不容易出现误差;缺点是预留孔洞部分混凝土浇筑后硬化收缩,容易与原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降低了整体的抗剪强度,使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受到影响。

现在水泥厂通常采用的是直埋地脚螺栓法。

在埋设地脚螺栓时,先根据螺栓的位置制作模具,为了精确定位,先确定基准定位,一般取柱子的形心为定位点,根据柱子形心与螺栓的位置关系以及螺栓直径在模具上面定位钻孔,钻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mm,模具比螺栓组外边缘大50mm,为了保证垂直度,可根据找平层的厚度做两块相同的模具,制作成一个具备一定厚度的盒子。

这样,螺栓穿入模具后,不会左右摇晃。

螺栓穿入模具后,上部拧一个螺帽固定,可以调节螺栓预留高度。

具体做法见图1。

D——螺栓孔直径,d——螺栓直径,L——螺栓组的螺栓间距,h——同找平层厚度图1 地脚螺栓模具图在基础短柱模板支好后,要确定模板牢固。

然后将地脚螺栓模具基准点与柱子形心定位一致,校正标高后可将模具与短柱模板固定。

然后将螺栓用钢筋与短柱钢筋可靠连接,防止钢筋位置移动,并宜事先在螺栓下部焊接一截短钢筋,让短钢筋支撑在短柱基础的混凝土上,防止螺栓的垂直位移。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方案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方案

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方案施工准备:1、相关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将图纸看熟,看懂,并复核现场土建的施工轴线及标高是否准确。

2、按地脚螺栓的尺寸及标高,焊好#10槽钢架子。

槽钢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图1)3、在柱的承台上用钢管搭好支架,具体标高见图2。

技术措施:1、在土建进行柱钢筋绑扎前,把10#槽钢架子按照复核好的轴线放在在承台中间预留的钢筋上,用水准仪看好标高,确认后将架子焊死在钢筋上;2、将预埋螺栓吊至槽钢架子上,复核好轴线位置,并将上口标高误差控制在-5mm以内;3、再用钢管从铁板下侧穿过,和钢管架子上的平行钢管夹牢;4、全部固定后再次对其复核轴线,及时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轴线偏差;5、再通过槽钢架子上的M16螺栓对预埋螺栓的标高进行微调。

6、项目部先对每个预埋件位置及标高进行检查,确认预埋螺栓埋设无误后再报总包及监理单位验收;7、总包及监理单位的验收合格后,立即对螺栓进行保护措施。

用黄油将螺栓涂一层,再用塑料管套上固定好。

8、在钢筋绑扎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到预埋螺栓及相连的槽钢架子及钢管架子;9、钢筋绑扎完毕后,必须再次对预埋螺栓的位置及标高进行复测,一旦发现偏位现象,立即调整至原位;10、模板安装时也避免与外围钢管架子接触,安装完毕后模板不可与钢管架子接触,避免由于模板的滑动或移位引起预埋螺栓的偏移;11、在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从泵管下来时应注意不要直接冲击在预埋螺栓、钢管架子和槽钢架子上;12、振动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准碰触到预埋螺栓和槽钢支架,避免因振动引起的偏移;13、如在浇筑过程中预埋螺栓出现了偏移现象,必须立即进行调整复位;14、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要求后,才可拆除模板及钢管架子。

安全措施1、在进行预埋件埋设时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2、电焊机使用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3、吊装预埋件时人员应注意不可在危险范围内,同时必须派一个人专门看好人员通过情况,一有人通过,立即做出警示。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于安装简便、施工快速等有点,水泥厂使用钢结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轻钢结构厂房。

在钢结构施工的时候,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地脚螺栓的预埋。

因为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厂房的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

1.? 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根据与基础混凝土施工的前后关系,分为直埋和后埋。

直埋是浇筑混凝土前,将螺栓定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螺栓埋设好;后埋是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埋设螺栓孔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插入螺栓,二次浇筑混凝土。

直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均匀,整体性强,抗剪强度高;缺点是螺栓无固定支撑点,如果螺栓定位出现误差,则处理相当繁琐。

后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螺栓有可靠的支撑点(已达到一定强度的基础混凝土),定位准确,不容易出现误差;缺点是预留孔洞部分混凝土浇筑后硬化收缩,容易与原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降低了整体的抗剪强度,使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受到影响。

现在水泥厂通常采用的是直埋地脚螺栓法。

在埋设地脚螺栓时,先根据螺栓的位置制作模具,为了精确定位,先确定基准定位,一般取柱子的形心为定位点,根据柱子形心与螺栓的位置关系以及螺栓直径在模具上面定位钻孔,钻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mm,模具比螺栓组外边缘大50mm,为了保证垂直度,可根据找平层的厚度做两块相同的模具,制作成一个具备一定厚度的盒子。

这样,螺栓穿入模具后,不会左右摇晃。

螺栓穿入模具后,上部拧一个螺帽固定,可以调节螺栓预留高度。

具体做法见图1。

D——螺栓孔直径,d——螺栓直径,L——螺栓组的螺栓间距,h——同找平层厚度图1 地脚螺栓模具图??? 在基础短柱模板支好后,要确定模板牢固。

然后将地脚螺栓模具基准点与柱子形心定位一致,校正标高后可将模具与短柱模板固定。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

钢结构地脚螺栓预埋方法和偏差处理措施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于安装简便、施工快速等有点,水泥厂使用钢结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轻钢结构厂房。

在钢结构施工的时候,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地脚螺栓的预埋。

因为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厂房的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

1.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根据与基础混凝土施工的前后关系,分为直埋和后埋。

直埋是浇筑混凝土前,将螺栓定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螺栓埋设好;后埋是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埋设螺栓孔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插入螺栓,二次浇筑混凝土。

直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均匀,整体性强,抗剪强度高;缺点是螺栓无固定支撑点,如果螺栓定位出现误差,则处理相当繁琐。

后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螺栓有可靠的支撑点(已达到一定强度的基础混凝土),定位准确,不容易出现误差;缺点是预留孔洞部分混凝土浇筑后硬化收缩,容易与原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降低了整体的抗剪强度,使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受到影响。

现在水泥厂通常采用的是直埋地脚螺栓法。

在埋设地脚螺栓时,先根据螺栓的位置制作模具,为了精确定位,先确定基准定位,一般取柱子的形心为定位点,根据柱子形心与螺栓的位置关系以及螺栓直径在模具上面定位钻孔,钻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mm,模具比螺栓组外边缘大50mm,为了保证垂直度,可根据找平层的厚度做两块相同的模具,制作成一个具备一定厚度的盒子。

这样,螺栓穿入模具后,不会左右摇晃。

螺栓穿入模具后,上部拧一个螺帽固定,可以调节螺栓预留高度。

具体做法见图1。

D——螺栓孔直径,d——螺栓直径,L——螺栓组的螺栓间距,h——同找平层厚度图1 地脚螺栓模具图在基础短柱模板支好后,要确定模板牢固。

然后将地脚螺栓模具基准点与柱子形心定位一致,校正标高后可将模具与短柱模板固定。

然后将螺栓用钢筋与短柱钢筋可靠连接,防止钢筋位置移动,并宜事先在螺栓下部焊接一截短钢筋,让短钢筋支撑在短柱基础的混凝土上,防止螺栓的垂直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于安装简便、施工快速等有点,水泥厂使用钢结构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轻钢结构厂房。

在钢结构施工的时候,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地脚螺栓的预埋。

因为地脚螺栓预埋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厂房的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

1.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
地脚螺栓的埋设方法,根据与基础混凝土施工的前后关系,分为直埋和后埋。

直埋是浇筑混凝土前,将螺栓定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螺栓埋设好;后埋是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埋设螺栓孔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插入螺栓,二次浇筑混凝土。

直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均匀,整体性强,抗剪强度高;缺点是螺栓无固定支撑点,如果螺栓定位出现误差,则处理相当繁琐。

后埋地脚螺栓的优点是螺栓有可靠的支撑点(已达到一定强度的基础混凝土),定位准确,不容易出现误差;缺点是预留孔洞部分混凝土浇筑后硬化收缩,容易与原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降低了整体的抗剪强度,使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受到影响。

现在水泥厂通常采用的是直埋地脚螺栓法。

在埋设地脚螺栓时,先根据螺栓的位置制作模具,为了精确定位,先确定基准定位,一般取柱子的形心为定位点,根据柱子形心与螺栓的位置关系以及螺栓直径在模具上面定位钻孔,钻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2mm,模具比螺栓组外边缘大50mm,为了保证垂直度,可根据找平层的厚度做两块相同的模具,制作成一个具备一定厚度的盒子。

这样,螺栓穿入模具后,不会左右摇晃。

螺栓穿入模具后,上部拧一个螺帽固定,可以调节螺栓预留高度。

具体做法见图1。

D——螺栓孔直径, d——螺栓直径,L——螺栓组的螺栓间距, h——同
找平层厚度
图1 地脚螺栓模具图
在基础短柱模板支好后,要确定模板牢固。

然后将地脚螺栓模具基准点与柱子形心定位一致,校正标高后可将模具与短柱模板固定。

然后将螺栓用钢筋与短柱钢筋可靠连接,防止钢筋位置移动,并宜事先在螺栓下部焊接一截短钢筋,让短钢筋支撑在短柱基础的混凝土上,防止螺栓的垂直位移。

将螺栓加固好之后就可以取下模具进行下组地脚螺栓的安装。

地脚螺栓的固定如图2。

1——短柱基础混凝土
2——短柱主筋
3——短柱箍筋
4——地脚螺栓
5——地脚螺栓与短柱联结钢筋
6——螺栓联结钢筋
7——钢筋
图2 地脚螺栓固定图
浇筑混凝土前,螺栓上部的螺杆及螺母须抹上固体黄油后用塑料布包裹,并用铁丝扎紧。

浇筑混凝土,特别是采取泵送混凝土施工时,须避免混凝土的挤压导致地脚螺栓移位。

混凝土泵管应避免直接对着地脚螺栓浇筑,尽可能在地脚螺栓及周边30 cm范围内采取人工布料。

在使用振捣棒时,切勿在上述区域内振动过频。

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须加强对地脚螺栓的监测,用水准仪、经纬仪随时对各组地脚螺栓(特别是周围正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地脚螺栓)复核,一旦发现偏差,立刻进行校正。

2.地脚螺栓的偏差处理措施
在水泥厂的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埋设大量的地脚螺栓,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测量、操作出现错误或误差,安装固定不牢,或者浇筑混凝土时受冲击或者振动等原因,常会使部分螺栓出现过大偏差。

地脚螺栓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基础的重要部件,如果埋设偏差过大,将产生过大应力,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一旦出现过大偏差现象,应认真进行调整纠正。

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螺栓直径大小和偏差情况
等确定,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类型、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择优选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处理方法。

2.1 地脚螺栓平面位置偏差处理
当螺栓中心与设计中心线偏差在10mm以内,可以调整柱脚板的螺栓孔位置或搪(割)孔来调整,但要特别仔细,避免损伤底座。

当螺栓直径在36mm以内,偏差距离小于1.5d时,一般采用热弯螺栓法处理。

可在根部凿一条深150-200mm的凹槽,用氧气乙炔枪烘烤螺栓根部,将螺栓弯成S形(图3a),热弯时应用圆角过渡,弯曲部分应埋在混凝土中,以防转角处应力集中,因为地脚螺栓弯折或变形将会使螺栓的工作应力比正常大数倍。

加热温度应在700-800℃范围内,并应避免浇水冷却,以防螺栓变脆。

如果螺栓直径等于或大于36mm时,也可用热弯,但需在弯曲部位加焊钢板或钢筋等锚固体,其长度不小于S弯上下两切点的距离(图4b),并验算焊缝长度,使螺栓拉直和拉断等强。

1——螺栓
2——新浇混凝土
3——加焊钢板
图3 地脚螺栓平面位置偏差处理
(a)d≤36mm且偏差距离小于1.5d时;(b)d>36mm且偏差距离大于1.5d 时。

当地脚螺栓偏差很大(大于1.5d时),可采用设过渡钢框架的方法即先将螺栓割断,加焊槽钢框架,再在槽钢上加焊新的螺栓,槽钢焊缝均须计算。

将新设置的螺栓通过槽钢或下字钢与原有埋设在基础中偏差较大的螺栓牢固焊接在一起,以传递上部结构上的水平和垂直力。

框架设计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其成为一个可靠的整体
当地脚螺栓偏差过大,无法安装上部结构,或因图纸尺寸错误,预埋地脚螺栓位置、标高与设计图纸不符,或柱脚板加工误差过大时,需要将已埋设的地脚螺栓更换,另外埋设新螺栓。

此时可用钻机取出原地脚螺栓或者将原地脚螺栓截断,在原螺栓附近钻孔,重新在孔内装设化学螺栓。

2.2 地脚螺栓标高偏差处理
当地脚螺栓标高偏差为-10~30mm,但柱脚安装仍能保证其丝扣有2个螺帽的长度时,可不做处理,或者将螺帽拧紧后将螺帽与垫板以及柱脚板焊接,防止螺帽松动;丝扣高的,可加钢垫板进行调整。

如果螺栓标高偏差大于一10~30mm,无法满足安装要求时,可以采用接长螺栓的方法进行处理。

先将螺栓周围的混凝土凿成凹形坑,用同直径的螺栓,上下坡口焊对接〔图4a),或对接后再在两侧加焊帮条钢筋(图4b),但帮条不应露出短柱找平层表面,以便于钢柱安装。

当螺栓直径在36mm以内时补焊2根帮条钢筋;螺栓直径大于36mm时焊3根帮条钢筋(图4c),附加帮条钢筋截面积应不小于原螺栓截面积的1.3倍,亦不得用小于16 mm的钢筋,焊缝长度一般上下各取2.5d(d为螺栓直径〕。

或者可以采用比原螺栓直径加大1倍的螺栓,加工成内丝扣,套在原有螺栓上,也可加螺丝套或焊上套管接上新螺栓。

这种接长方法比较精确,但比较费工,并且要注意新加的套管高度不能高出短柱找平层,否则会影响钢柱的安装。

(a)坡口焊对接
(b)加2根帮条对接
(c)加3根帮条对接
图4 地脚螺栓焊接接长
如果螺栓高出设计标高很多,可以先将螺帽拧入后将上部螺纹截断,保留适当高度,并将螺帽沿螺螺纹上下拧动几遍,以保证螺纹能够通畅。

所有螺栓经复核校正后,若在短时间内不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须在螺纹上涂上固体黄油,用塑料纸包裹并用铁丝扎紧。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