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o26co2+12小时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5哦+2co2+精力(2)co二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二的产生情况。

(3)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乙醇)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实验装置:二、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1)酵母培养基的制备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 (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2)探测公司2一代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上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喷雾精华的生成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实验现象与分析(1)现象:甲、乙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混浊,装置甲混浊快且程度高。

装置乙中的b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装置甲中的a溶液不变色。

(2)分析:① 酵母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② 酵母在有氧条件下比在厌氧条件下释放更多更快的二氧化碳;③ 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分解葡萄糖生成酒精。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选自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是在学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结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一步理解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和类型,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知识作以必要的知识铺垫。

本节教材在简要介绍细胞呼吸概念之后,设计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方法,主动建构知识和概念。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本章节的教材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有较多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本节教学运用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以及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

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通过同桌讨论,师生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变量,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

产物C2H5OH的检测需要排除由C6H12O6造成的干扰,这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舍弃对C2H5OH的检测。

另外,采用朗威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CO2的含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室内数字化设备带来的便捷。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另外培养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XXX1、教材分析2、教学思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本节教学运用了问题导学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创设情境,并通过有氧、无氧呼吸实验演示等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研究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这样就为后面研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

通过探究,培养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3、讲授目标知识目标:能阐述细胞呼吸的概念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

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5、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装置,学案。

布置学生课前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5.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CO2、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产生的,照旧在无氧产生的呢?”引入课题:探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件展示课题)5.2以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实验方法、步骤的探讨提出问题→作出假定→设想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换→再探讨通过提问学生,讨论,最后确定本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酒精和CO2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作出假定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问题作出公道的假定。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或同步)知识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或同步)知识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实质: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2)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提供了丰富的中间产物及多样的途径。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1)酵母菌: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①CO2的检测: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程度越高,产生的CO2越多;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变成黄色的时间越短,产生CO2越多。

②酒精的检测: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注:创造酸性环境条件时,使用95%~97%的浓硫酸。

)2.实验装置图:(1)甲装置:检测有氧呼吸装置。

A瓶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通入气体中的CO2,保证C 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乙装置:检测无氧呼吸的装置,接E瓶前,先将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使D瓶中的氧气先消耗掉,以确保E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3.产物检测与实验现象4.(1)实验装置: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为何不设置对照组?提示: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而是通过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

(2)无关变量控制①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②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③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提示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第3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第3节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有 酒精(,C2H5OH) 同时也产生少量的CO2。
条件
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
(酸性)重铬酸钾变色情况
有氧
无氧
5、实验结论:
❷反应式: 有氧呼吸:
C6H12O6 + 6H2O + 6O2 酶
6CO2 +12H2O + 大量能量
反应式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O2 +2C2H5OH + 少量能量
1、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 属于 兼性厌氧
单细胞 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菌。酵母菌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通过测定
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作用的类型。
2、实验方法:
对比试验: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 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现象的关系。 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

有氧呼吸:
呼 吸
反应式
C6H12O6 + 6H2O+ 6O2 酶 6CO2 +12H2O + 能量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O2 +2C2H5OH + 能量

判断正误
× (1)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即可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 (2)根据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可以确定CO2产生量的多少( ) × (3)酒精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 )
6、 课堂小结:

究 酵
有氧呼吸
CO2、 H2O

呼吸方式
菌 细
无氧呼吸
C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one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0
1
物质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共同点: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
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掉呼吸所产生的_C__O_2,红 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植物细胞呼吸吸收的_O__2量。装置二 中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植物细胞呼吸吸收的__O_2_量__与产 生的_C_O__2_量_的差值。
2.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实验现象 装置一液滴 装置二液滴
结论
不动
不动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 种子已死亡
三、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1.测定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装置与原理
(1)装置
(2)指_O_标_2吸_:_收_细_量_胞_来呼表吸示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_C__O_2_释__放__量_或 (3)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_O_2,释放_C__O_2,C__O_2_被 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水滴 _左__移__。单位时间内液滴_左__移__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2.物理误差的校正 (1)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__遮__光_处理,否则植物 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2)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 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__消__毒_处理。 (3)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 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_灭__活__(_如__将__种__子__煮__熟_,) 其他条件均不变。
(3)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注入已编号1、2的 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 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中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及分析】
(1)现象:(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浑浊,装置(甲)浑浊 快且程度高。2号试管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 (2)分析:①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CO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素养要求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c级)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得实验,掌握实验得原理、方法与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自主先学】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得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澄清得,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量得多少,辨别酵母菌得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得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得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得硫酸铬。

2。

实验装置3.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得配制取20g新鲜得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与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得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得产生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得锥形瓶、(3)检测洒精得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得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得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

1g重铬酸钾得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得颜色变化、4、实验现象5①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得CO2;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得;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教案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 教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素养导引1.生命观念:运用物质与能量观,说出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科学思维:构建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曲线模型。

3.科学探究:分析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个装置图,明确两者的区别。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①方法: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②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锥形瓶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 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1)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但甲装置混浊程度高。

(2)2号试管中溶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

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细胞呼吸产物:①有氧条件:产生大量CO2。

②无氧条件: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思考]A装置中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保证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以进行有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1.概念:条件氧气参与,酶催化底物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能量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2.主要场所——线粒体:(1)结构。

①为线粒体外膜。

②为嵴:由内膜向内折叠形成,使内膜的面积大大增加。

③为线粒体基质。

(2)特点。

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4.过程:[思考]有氧呼吸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写成ATP吗?提示:不能,因为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被学者称为保护大脑的清道夫,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1.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版
10
②、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
1)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
Ø 条件适宜(25~35℃ ,pH3.0-7.5)
Ø 给予充足的养料-葡萄糖
2)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
浑浊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蓝色
(BTB)
绿色
3)如何比较产生CO2产生的多少?
整理版
黄色
1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整理版
1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C6H12O6

(丙酮酸)
2CH3COCOOH + 4[H] + 能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2CH3COCOOH + 酶 6CO2 + 20[H] + 能量
6第H三2O阶段:
线粒体基质
24[H] + 6O2 酶 12H2O + 能量(大量) 线粒体内膜
2、酿酒也用到酵母菌。酒是酵母菌 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
整理版
6
一、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整理版
7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1、酒精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产 生的(有氧?无氧?) 2、CO2是在有氧的情况下产生 的多还是无氧的情况下产生的多?
1
2
A组酵母菌培 养液2mL
B组酵母菌 培养液2mL
整理版
18
实验结论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了 大量的CO2。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 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整理版
19
整理版
20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 + 6H2O酶 6CO2 + 12H2O + 能

整理版
2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比较:
项目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条件 区别 氧 化
产物
细胞质基质、线 粒体(主要)
需氧、酶等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需酶
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二氧化碳 或乳酸
释能 较 多
较少
联系
①两者第一阶段相同即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酸(糖酵解)②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整理版
14
进行实验
步骤一: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10g酵母菌+240mL5%葡萄糖溶液
A组
B组
整理版
15
整理版
16
分析结果
CO2的检测:
两组装置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 都有CO2产生
装置(A)浑浊快且程度高,说明 有氧条件产生的CO2多
如果用BTB检测,结果会怎样?
整理版
17
酒精的检测
得出结论: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 0.5mL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有氧 产生 大量CO2 无氧 产生 酒精
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
整理版
8
①、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1.探究酵母菌是否既能有氧呼吸又能无氧呼吸 2.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能否产生酒精 3.探究酵母菌有(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4.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哪种方式产生的
CO2更多
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实验组
组A:有氧条件 组B:无氧条件
自变量
整理版
不同细胞呼吸方式
因变量
9
②、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
1)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 2)鉴定有无CO2产生? 3)如何比较产生CO2产生的多少? 4)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 5)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②、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
4)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
重铬酸钾溶液 橙色 酸性条件下 灰绿色
5)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有氧条 件
整理版
12
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创设无氧条件?
先封口放置一会
无氧条件
酵母菌溶液
B组
澄清石灰水 或(BTB)
整理版
13
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
酵母菌干粉、5%葡萄糖溶液 锥形瓶若干(500mL)、橡胶塞若干、打孔器、 玻璃管若干(有弯曲和直的)、橡胶管若干、小 型气泵、10%NaOH溶液、大烧杯、温度计 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酸性重铬酸钾 溶液
整理版
3
牛刀小试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1、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2、都需要酶
3、都需要氧
4、都产生ATP
5、都生成丙酮酸
6、都产生二氧化碳
整理版
4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 Nhomakorabea细胞真菌,在有氧、无氧
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便于用
来探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整理方版 式。
5
讨论
1、我们用酵母发面,从而面包和馒头 比较松软,用手掰开有许多空隙,为什 么?酵母菌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什么条件 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