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阅读训练课内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第二单元课内、课外阅读训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藤野先生》中的两个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
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
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束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受了他的影响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和奶奶在院子里中了几株牵牛花。
细长的藤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
早上牵牛花迎着朝霞开放,有深红的、浅红的、蓝色的、紫色的,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可爱极了!奶奶搂着我,亲亲我的小脸,笑着说:“你是奶奶最喜欢的一朵小牵牛花。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第________句写藤和叶子,第________句写花。
(3)用直线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从“你是奶奶最喜欢的一朵小牵牛花”中,我知道了( )。
①文中的小朋友也像牵牛花一样好看②奶奶对孙子(女)十分疼爱2.课(kè)内(nèi)阅(yuè)读(dú)。
雨(yǔ)停(tínɡ)了(le) ,天(tiān)上(shànɡ)有(yǒu)一(yì)座(zuò)美(měi)丽(lì)的(de)桥(qiáo)。
爸(bà)爸(ba) ,你(nǐ)那(nà)把(bǎ)花(huā)用(yònɡ)的(de)水(shuǐ)壶(hú)呢(ne)如(rú)果(ɡuǒ)我(wǒ)着(zhe)它(tā) ,走(zǒu)到(dào)桥(qiáo)上(shànɡ) ,把(bǎ)水(shuǐ)下(xià)来(lái) ,那(nà)不(bù)就(jiù)是(shì)我(wǒ)在(zài)下(xià)雨(yǔ)吗(mɑ)?你(nǐ)就(jiù)不(bú)用(yònɡ)挑(tiāo)水(shuǐ)去(qù) 田(tián)了(le) ,你(nǐ)高(ɡāo)兴(xìnɡ)吗(mɑ)?(1)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多么_________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_________。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在文中横线上写上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2)这段话是对翠鸟________的描写,主要写了羽毛、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3)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翠鸟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作者对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
我瞥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何等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同党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摩登。
它另有一张白色的长嘴。
1)“我”和母亲要去干什么?那天的天气怎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请你写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选文中呈现了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请你用选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小鸟。
3.课外阅读。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
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末大,体重只有1.5克—2克。
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仿佛花丛中的颗颗流星。
你刚想看清楚是甚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
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
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外阅读训练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外阅读训练题课内阅读理解(一)猎人海力布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háo hào),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éi mò)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用“\”划去括号里的错误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乌云密布(描写云的)狂风怒号(描写风的)倾盆大雨(描写雨的)3.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1)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2)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3)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5.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动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6.海力布变成石头的原因是()。
A海力布偷听了鸟儿们商量避难的对话。
B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小女儿,贪财得到一块宝石。
C海力布听到动物说大山将要崩塌,他把消息告诉了村民,让村民搬家。
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8.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课内阅读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直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起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融)化了。
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1)画去括号里错误的字。
(2)在文中找出人们生活艰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到人们生活这么艰难,你想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语段,完成练习。
石头就简单多了,它们只需不断变硬、变重。
它们是最先完成的东西。
风刚开始很安静,就好像它根本不存在似的,突然,不知怎么地,它发现自己可以吹。
(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石头学习________,风学习________。
(2)我猜,还会有星星学习________,雨学习________。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古代有一位帝王,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这“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
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
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寒是热。
为此,他曾经一天里中毒70次,幸亏他及时吃下解毒药,才没有被毒死。
神农摸清了百草的药性,配成药方,传给后人。
于是,人类有了医治病痛的办法,能更健康地生活和劳动。
一次,神农尝了“断肠草”。
这种草有毒,他来不及吃解药就死了!神农是为人类的健康而死的,人们永远纪念他。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神农对人类的哪个贡献?()A.发现“五谷”B.教人们耕种和收割C.发现草药,配成药方(3)最能体现神农品质的成语是()A.勇往直前B.光明磊落C.堂堂正正D.舍己为人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苹果落地牛顿是个大科学家,他从小就热爱科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第一自然段用传说故事开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选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试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①针对文中加点的“约”字,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说得对?小明:“约”是大概的意思,如果没有这个字,句子的意思就和事实不相符了,有“约”字反而体现了数据的准确性。
小红:应该把这个“约”字删掉,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约”是大概的意思,有了“约”字,句中的数字就是个大概的数了,也就不准确了。
②选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和“约”字的表达效果相同?请你在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自然段中的“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________”一词意思相近。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人类能否像登上月球一样成功登陆太阳。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1)如果将这个场景拍摄成电影,我会抓住________的细节进行拍摄,因为这样可以突出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母亲给“我”钱,第二自然段却写了另一个女人,这是否多余?为什么?(3)选文第四自然段中“立刻”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母亲塞给“我”的不仅仅是钱,还是________。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你妈是谁?”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
(2)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3)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第二单元课内外阅读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一.《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这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
这粒豆子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盘绕着它向上生长。
它的确在向上长一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仔细一 ( ) 愉快一( ) 的确一()暖和一( )2.在文段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母亲“不相信”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豌豆苗生长和小女孩恢复健康活力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一句祝福的话送给小女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小女孩为什么这样对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母亲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表面上是为了使豌追不被风吹断,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它的确在向上长一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阅读训练课内(一)阅读《海燕》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9分)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般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
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
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
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
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
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
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1、选段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仔细阅读选段,用原文的词语回答问题。
(3分)(1)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飞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憩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段是如何描写海燕在海上憩息的情形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3、有同学认为,把“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一句中的“二只,三只,四只”删掉,会显得更简洁一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3分)4、“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这段中两处用了“从容”一词,请结合选段,说说这两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5、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还要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6、小小的燕子已经成为中国古曲文学中的一个鲜明的意象。
以燕子为题或借燕子抒情的诗文很多,请调动你记忆的积累,写出两句描写燕子的古诗词。
(2分)(二)阅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
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
他指摘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
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我的不满增加了。
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
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
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
这激怒了我。
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
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
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
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
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
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
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
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
同时,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
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账,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
我母亲完全不识字。
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
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
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选择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
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
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
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
关于这引起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
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
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10、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1分)恫吓()驯服()11、默读选段,用简练、概括的语言归纳选段的内容。
(2分)12、你是如何看待少年毛泽东“反抗父亲”的故事的?(2分)13、父亲要“我”读一些像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而“我”却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除经书以外的书籍,这样的描述有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4、从文中寻找、品味用得好、有特色的词语,想想为什么用得好?依照下面的示例,进行品析。
(2分)示例:“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
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品析]这段话中“党”一词用得极有特色,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的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故事,而且也符合说话者政治家的身份。
15、为什么毛泽东认为《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西游记》等“禁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仅仅是“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吗?(2分)16、与毛泽东所处的少年时代一样,我们也正处在读书的年龄,曾经有人将读书归结为三句话: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你认为这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什么含义?(3分)(三)阅读《骆驼寻宝记》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21分)①骆驼一进关,清风徐徐,送来了一阵阵泥土的温馨和花朵的芬芳。
走出关口,豁然开朗,只见一片好风光: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
草坪后面,是花团锦簇的花坞,春夏秋冬四季的花都在开放。
花坞前面是一道清清的小溪,它淙淙潺潺地唱着欢乐的歌,流进了一个水波粼粼、银光闪闪的大湖。
湖面的尽头是隐隐的青山,峰峦起伏,像座翡翠的绿屏风。
屏风上,点缀着无数红花,老远望过去,又像一张“万绿丛中点点红”的风景画……②骆驼尽情欣赏着自然界的美,忘记了饥渴,也忘记了踏上寻宝古道以来的辛劳。
忽然“哗啦”一声,湖面涌起一股水柱,从里面走出一位十分标致的仙女。
她笑盈盈地向来自远方的骆驼问候,还从珍宝盒里取出一串漂亮的珍珠项链奖给他。
骆驼说自己已经有了驼铃,这个装饰品用不上。
仙女又拿出一块雕着骆驼肖像的金牌。
表彰骆驼长期以来在沙漠里驮人载货的功劳。
骆驼说他在沙漠赶路得到过大家的帮助,这块奖给个人的金牌他不能要。
仙女又拿出翡翠、玛瑙、琥珀、水晶、珊瑚,还有夜光璧、金刚钻、绿宝石和猫儿眼,任他挑选。
可是骆驼对这些值钱的东西都看不上眼,不是不合用,就是对大家没有多大好处,于是很有礼貌地一一谢绝了。
仙女觉得骆驼更加可爱了。
她笑吟吟地问他究竟要寻什么样的宝。
骆驼说,这地方实在太美了,要是有个宝能把他居住的沙漠变成这个样子就好了。
仙女笑了笑:“你的愿望不会落空的。
”说着,她身子一步步地往后退,刹那间不见了。
③骆驼实在困倦了,不知不觉在软绵绵、绿茵茵的草坪上趴下来睡着了。
他朦朦胧胧地觉得那位神秘的仙女又从湖面上飘然而来,劝他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安家落户。
骆驼说,如果留在这儿享福,而扔掉了吃苦耐劳改造家乡的志气,就等于“得宝失宝”,他不能这样做。
仙女笑了。
她本是想试探试探骆驼的,听了这话,心中充满了敬意:“您的故乡有像您这样热爱家乡、正直无私的好公民,今天的沙漠,明天就会是万紫千红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仙女尊重骆驼,把“你”改称“您”了。
“好吧,您喜欢的宝,都在这篮子里了。
路远,我送您一程。
”骆驼正想说:“谢谢!别送了……”话还没说出口,奇怪的事情突然发生了,他的身体被云层托在空中,只听耳边风声呼啸,转眼间,他已经平衡地降落在戈壁滩南面的一个绿洲上了。
骆驼很高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④燕子在南飞的路上无意间望到了骆驼,只见他长颈上系着红绸巾,两座驼峰中间搁着玲珑精致的篮子。
燕子动了好奇心,想要看看骆驼到底寻到了什么“宝”。
他回环往复地低飞在驼峰上空,看了又看,大为惊异:在篮子里面放着的只不过是一些保水源、耐盐碱的胡杨,沙地造林的沙枣,耐旱、耐碱、耐寒的罗布麻,以及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和骆驼刺的种子。
燕子愣住了,嘘!这算什么宝?他转念一想,便醒悟过来了。
骆驼寻到的不是使自己养尊处优的宝,而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⑤鹦鹉听说骆驼寻到了真正的无价之宝,羡慕得要死,她追问燕子:“难道是《天方夜谭》里苏丹皇冠上的那颗夜明珠?”燕子鄙夷地说:“你太小看他了!世界上什么样的人寻什么样的宝。
骆驼寻的是变沙漠为绿洲的宝!”鹦鹉又惊愕又惭愧,脸蛋涨得通红,拍拍翅膀,没趣地飞走了。
⑥这时候,骆驼和他的同伴们,正越过一道道长长的沙梁……9、给下面画线的字注意。
(2分)翡翠()玛瑙()琥珀()珊瑚()10、第①段共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湖、________等五样景物,作者是按________的顺序描绘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一种)(3分)11、第④段中的感叹词“嘘”表达了燕子怎样的心情?(2分)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里的“得宝失宝”中前一个“宝”指的是_________,后一个“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分)13、仙女拿出各种各样的珠宝让骆驼随意挑选的目的是什么?仙女对骆驼的看法有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4分)14、作者写燕子和鹦鹉有什么目的?燕子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4分)15、能够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文章表现了骆驼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四)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7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0.请在横线上填出诗的最后两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分别象征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诗人不用“珠圆玉润”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有什么用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你是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诗的结尾用省略号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全文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五)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