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及解读

主备人:张福玉

一.目标确定

(一)课标解读

《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教材分析

1.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及语文园地。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读者能从文本中获得熏陶和启迪的基本保证。

2.文本解读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共8个词语,一组与房屋、处所有关,一组与洞穴有关,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其中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厨、厕”等9个生字,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来识字。

“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两项学习内容。第一项是9个有关“笑”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读一读、演一演中认识不同情状的笑,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第二项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说话时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情。

“我的发现”编排了6个词语,每个词语都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泡泡语直

接提示这些词语的结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字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弟子规》节选,第一段话选自《谨》篇,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穿戴和放置衣物的规范;第二段话选自《信》篇,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内在修养,在衣服饮食方面不要攀比。

“我爱阅读”选编了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法也会不一样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喜欢阅读,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对于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有认识,第一次用这个特点来帮助识字。有关不同情状“笑”的词语和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是有所积累的。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简单看法,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法就会不一样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

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9个生字,了解厂字旁、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

2.根据书中给出的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3.主动调动以往词语学习的经验,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类词语的意思。

4.背诵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理解文本意思。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读读《好天气和坏天气》,理解老人说的话。

(五)重点难点

1.借助词语学习累积的经验,积累“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中的词语。

2.自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读懂文章内容,理解内涵。

二.评价设计

评价内

评价设计评价标准容

目标1、

3

指名读、开火车读以及男女分

组读的方式检查字词认读情况;能

结合以往生字学习经验,谈谈识字

方法以及构词规律,检测生字掌握

情况。

准确无误的读出词语,并主动交流识字方法的

为★★★;能通过生字学习后准确认读词语的为

★★;经过学习后,能认读绝大部分词语的为★

等;只能认读个别词语的为D等。

目标2

倾听学生朗读,给予实时评

价。

能关注句子的情感变化,读出恰当语气,声音响

亮的为★★★;能准确读出句子语气的为★★;

能关注句子语气变化,基本读出语气的为★;关

注不到句子语气变化的为D等。

目标4

学生诵读弟子规,交流句子意

思。同桌互读,检测“我爱阅读”

的朗读情况;围绕文章内容的学

习,交流自己的想法,检测学生对

文章的理解情况。

能准确诵读弟子规,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结合文章谈体会为★★★;能背诵弟子规,理解

关键词句的意思,大致理解文章的内涵为★★;

基本能背诵弟子规,读懂文章内容为★;不能熟

练背诵,只能简单阅读文章,了解大意为D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学习了第五单元的四个故事,从中明白了凡事要多动脑、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的道理。希望大家在园地的学习中也能多动脑、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

二、识字加油站,快乐探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习厂字旁的字。借助拼音,读准词语,自己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一听。

2.观察词语,交流发现。

(1)学生自主发现:都是厂字旁的字;都与房屋、处所有关。

(2)借助形旁,了解字义:

“厂”是象形字,出示石崖图片。你们看,古时候的人很聪明,他们选择崖面前凸,崖底凹进去的地方居住。在造字的时候,古人用横表示崖顶,可以遮雨,用撇表示墙壁,可以挡风。所以,你们刚才发现以“厂”作偏旁的字,大都与房屋、处所有关。

(3)借助声旁,识记字音

大家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这是一组很明显的形声字,理解了形旁的意思,再借助声旁就很好记忆了。(呈现方式:形旁变红,观察声旁)

方法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厂字旁的字,先借助拼音读准词语,再通过观察,发现可以借助形旁了解字义,借助声旁识记字音,这是学习形声字的好方法。

自主学习穴宝盖的字。学生自学第二组词语(读准字音、观察发现、记住生字)。检查字音。指名读,正音。“窿”在词语“窟窿”里读轻声。

交流发现:“穴”也是象形字,看图能猜出它的意思吗?穴——岩洞,洞穴也就是地洞或山洞的意思。

以穴宝盖作偏旁的字,也大都与洞穴有关:

“窟窿”这个词我们在哪个故事里学过?那你们一定知道它的意思——洞;孔。

“窑洞”的“窑”,穴宝盖下面是个“缶”字,是瓦器的意思。窑就是烧制砖瓦陶瓷器的地方。窑洞是在山崖上挖的洞,很早的时候,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地势,在山崖上挖洞居住。

用动作表示什么是“窄”,它的反义词是——“宽”,那“窄小”的反义词就是——“宽大”。

比较“穴”字和穴宝盖的写法,你们发现了什么?撇和捺变成了两个小点,整个偏旁写得很扁,给字的下半部分留出位置。

(6)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3.游戏——“生字找朋友”

将8个词语打散成16个字,让学生读准生字,然后两两组成词语,再将词语读准。

《设计意图:本部分学习厂字旁的字。借助拼音,读准词语。借助形旁,了解字

义。自主学习穴宝盖的字。学生自学第二组词语读准字音、观察发现、记住生字,这样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伙伴互助学习,我的发现

过渡语:这组词语跟你们交上了朋友,大都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课件上留下“洞穴”),只有“洞穴”意犹未尽,还想介绍其他的小伙伴们给你们认识呢。你们看,他们来了!

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强调“诲”的读音为四声。

2.观察词语,发现特点。

(1)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呢?(这些都是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词语的意思和词中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2)指名读泡泡语,看看说了几层意思?看,学习小伙伴也和你们有同样的发现呢!

(3)其他词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交流其他词语。预设学生说“教诲”和“伙伴”有难度。(“诲”的意思是老师和长辈教导孩子。“伙”是指古时候士兵在行军打仗时,十人共一锅吃饭,同火的人互称“火伴”,后来演变为伙伴、同伴。)(4)拓展延伸。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欢乐、奔跑、跳跃、寒冷、喜爱、美丽、窟窿……)

(三)师助点拨提升,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再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

你们积累的词语可真不少啊!又一群词语宝贝来和我们交朋友了,它们来自哪个家族,你们看出来了吗?(“笑”家族)从你们的表情看,“笑”家族的宝宝们很受欢迎啊!

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指名读,正音,“涕”读四声。

3.观察词语,发现特点。

仔细观察这组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词语字数不同、笑的表现方式不同)具

体说说有什么不同?

微笑、狂笑——笑的幅度有很大不同。

傻笑——笑得没有意义,不受控制。

笑眯眯、眉开眼笑——笑在眉眼部位的表现。

笑呵呵、哈哈大笑——笑在嘴部、声音方面的表现。

破涕为笑——强调的是情绪的变化快、反差大。理解“涕”的意思。

捧腹大笑——突出大笑时的动作。理解“捧腹”的意思。

4.表演游戏:你做我猜。

(1)原来“笑”有这么多表现方式啊,你们选择一两个词语和同桌相互演一演吧!

(2)同学们都演得这么好,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我做你猜。请一个同学到老师这里抽取一张词卡,将词卡上的词语表演给大家看,大家来猜他演的是哪一个词,猜中了还要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5.拓展延伸

你们还知道“笑”家族的其他小伙伴吗?(苦笑、嘲笑、讥笑、满面笑容、哭笑不得等)我们的语言多么丰富啊,原来“笑”有这么多种,还有些带“笑”的词语并不表示愉快的情绪呢。

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识字加油站”认识了厂字旁和穴宝盖的生字,在“我的发现”和“字词句运用”中积累了不同形式的词语,大家要牢牢掌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部分。

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第二题: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试试怎样读更好。

1.练读句子,做到正确流利

2.重点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师:这三句都是写人物说的话,今天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方法,把这样的句子读得更好。注意这个句子中的加点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连蹦带跳”是小马说话时的动作,表现出他的心情很快乐。“怎么不能?”的意思是“当然能”,表现出小马的自信。)咱们读句子的时候要把这种快乐和自信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3.根据提示语,练读后两句话

师:抓住下面这两句话中加点的部分,你们一定也能读得更好,读完后结合加点字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难为情”是小马说话时的神态,表现了他不好意思的心理。“……”表示说话吞吞吐吐,也能体现出小马的心理状态。

引导比较:上一句话中,小马说话时快乐而自信,我们读得很欢快。这句话还能那么读吗?那该怎么读?

4.第三句

带点词语“和颜悦色”中“颜”和“色”指脸上的表情,和颜悦色是一种什么表情呢?(和蔼喜悦)我们试着把老师和颜悦色的感觉读出来!

小结:通过这三句话的练读,我们知道了在读人物的对话时,不仅要关注语言,还要留心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这样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把他说的话读得更好。

三、课堂交流,日积月累

1.了解《弟子规》

这次我们要积累的语段节选自《弟子规》,《弟子规》是古代学童日常生活的规范,咱们每天都会背诵弟子规,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啦!

老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读明白: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诵读文字,我们就能渐渐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1)导学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方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归纳出穿戴和放置衣物的规则。》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用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的方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归纳出穿戴和放置衣物的规则。

穿戴衣物的规则——帽子必须戴正,扣子必须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合脚,鞋带要系紧。

放置衣物的规则——帽子和衣服,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要乱放乱塞,导致弄脏。

(2)自学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出示句子和重点字词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归纳出应该注重德学才艺,不比衣服饮食。》注重德学才艺——与人相比,只能比品德、学问、才能、技艺,如果不如别人,就要勉励自己,发奋图强。

不比衣服饮食——如果衣着打扮、饮食方面不如别人,没有必要难过、自卑。

4.熟读成诵

5.小结:这两段话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要注重自己的德学才艺方面的修为。

《设计意图:》

四、我爱阅读

1.联系生活,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故事是《好天气和坏天气》,出示课题。说说在你们的心目中,好天气和坏天气是什么样的?

2.根据问题,提取信息:默读故事,边读边思考:故事中写了哪几个人?他们对好天气和坏天气的看法是什么样的?(问题一)

3.自主阅读:

(1)读1-8段,交流:说说大儿子和小儿子对天气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大儿子是卖蜜饯的,晴天果脯干得快,雨天果脯容易坏。小儿子是卖雨伞的,雨天雨伞很好卖,晴天雨伞不好卖。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是从自己的需要来看天气的。

小结:看问题角度不一样,看法就不一样。

(2)读9—12段,交流: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天气的看法又是什么样的?

老奶奶急得哭,因为担心雨天大儿子不能晒果脯,又担心晴天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所以觉得雨天、晴天都是坏天气。

老爷爷说的“倒过来想”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要看对儿子不利的天气,而要看对儿子有利的天气。晴天站在大儿子的角度看,雨天站在小儿子的角度看,这样晴天、雨天就都是好天气了。

4.交流看法:换个角度看问题,看法就不一样。

5.小结:

《设计意图:事实并没有改变,但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看法就不一样,甚至相反。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我们会变得更宽容、更有智慧、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厨房厕所车厢大厦……

洞穴窟窿窑洞窄小……

好天气和坏天气:换个角度看问题。

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研修心得体会2018年12月22日-24日,我参加了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研修班,聆听了七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学习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吴江林老师的精彩报告《基于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我们对“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是对学习目标的评”。吴老师提出三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学习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让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评价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呢?我做了深深的反思。 一、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学习目标规定了我们在课堂上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也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而,设计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

学设计”的应有之意。 第一,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在宏观层面上规定了国家对该学科质量标准的要求,是我们“基于标准教学”之本,是设计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它是学习目标制定的大方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方向。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第二、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意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设计学习目标的参考,也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但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载体。这就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强调的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的教育思想。忽略了这一点,学习目标的设计会偏离主题。 第三、把握好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依据学情设定,了解学生一开始的认知起点、认知原点,知道学生“在哪儿”,这是其一;其二,还要注意搜集不同学生学生经过自主学习、预习所达到的“新原点”证据,把握学生“到哪儿了”。不弄清这些,学习目标的设计也会偏离方向,讲课时就会多讲或漏讲,可能讲了一些没有必要的知识,也可能有些该讲的知识却没有讲到,

最新第九单元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关系。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 评价任务:在环节1中,借助观察、比较、演示和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 评价方式:在全班交流时倾听。 2.针对目标2: 评价任务:根据理解,小组内交流、分享,借助以前的知识与方法动脑思考,厘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观察、对比、思考、提炼、概括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新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评价方式: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展示交流时倾听。 3.针对目标3: 评价任务:在“练习拓展”环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出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并解释其道理,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评价方式:自主练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题西林壁评课_教案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评课 本文是关于题西林壁评课,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评析】 一、“实” 实效性、有效性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追求的最终目标。本课的教学无疑是切实有效的。 1、关于字典的运用。字典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本课中,老师花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两次利用字典:一是用部首查字法从字典中查出“缘”,重点理解“缘”字第四、五画的名称,二是通过查字典区分“岭”“峰”意义的不同。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2、关于知识的拓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要理解本诗的意思。教者拓展的“到底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以及介绍有关庐山的古诗和最后对苏轼的词的歌唱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美” 语文是美的,尤其是经典的古诗。 1、古诗的韵律美。古诗具有韵律美,适合朗读与吟诵。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理解时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多次安排学生自主诵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朗读热情。 2、古曲的意境美。教学时,教者有机地将四首古曲贯穿全过程,尤其时由学生自主选择后的配乐吟诵,更增添了诗味,使诗意更深远。 三、“活” 1、学生的自主。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选择学习的方式,研究的途径以及诵读的内容和古曲的名称。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轻松。 2、形式的多样。诗意的理解,教者没有拘泥于简单的讲解,而是有效地采用写、画、查、读、议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去学习、去发现。所以“一堂课就是一湖春波荡漾的活水。” 【教师简介】:李伟忠,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副校长,1990年毕业于南通

师范学校大专班,2000年江苏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该同志是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师范学校客座导师、南通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员、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优秀学员,曾获南通市、启东市教学基本大赛一、二等奖,2003、2004年两次获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近三年来,在《小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探索》等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汇报稿2019.3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例“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的一致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匹配程度)。它包括目标指引下的三层含义:一是教-学一致性;二是教-评一致性;三是评-学一致性,这三个因素两两存在一致性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构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所有涵义。右边这个图形是教-学-评三因素理论模型。 “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期相关研究已经给课堂带来了相应的变革: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到走向核心引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始于目标,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繁琐走向有序开放。所以,我们必须走到目标导引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设计中来,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简单的说,“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评价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即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价,也是对学习目标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怎样设计评价任务: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3)如何根据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学习让学生更容易更快更安全到那里?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了,在边教、边学、边评价的过程中,对教与学的信息进行收集、判断并不断改进,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不论一课时,还是一单元,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课程标准是“目标确定”“评价设计”“教学展开”的基础;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学生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目标的确定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再如

评课该用怎样的标准教学设计

评课该用怎样的标准教学设计 What kind of standard teaching design should be used in course evaluation

评课该用怎样的标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评课是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本教案根据说课评课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时下,公开课诸如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名目繁多,层出不穷,而每次开课后一般都要进行评课。在评课时,教师们大都能畅所欲言。可我发现,评课时教师的意见,往往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有些是截然相反的。争论时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而争议却常常没有结果。屡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对一堂课评价标准不一样,即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每个人的尺度都不相同。那么怎样的一堂课才是好课呢?评价一堂课又有什么基本的要求呢? 20xx年12月xxx大学叶澜教授接受《厦门晚报》记者的专访,她对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载 于20xx年12月16日《教育版》,)我觉得这对中学教师很有借鉴意义。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

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 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 学习中去。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 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 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 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 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 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 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 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叶澜介绍,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 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 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 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叶澜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 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 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

七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评一致性教案设计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一、课标标准: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写作1.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2.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任务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在知识积累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圈点勾画、朗读、默读等阅读训练方法,也已学习过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语言,学生欠缺的是设身处地体会人物情感,在对环境描写的理解中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写作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写作教学该项工作对提升初中生综合语文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初中生今后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评价任务:赏析例文导入新课,点引学生兴趣,做好铺垫;出示目标,

语文园地五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及解读 主备人:张福玉 一.目标确定 (一)课标解读 《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教材分析 1.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及语文园地。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读者能从文本中获得熏陶和启迪的基本保证。 2.文本解读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呈现了两组共8个词语,一组与房屋、处所有关,一组与洞穴有关,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其中带有厂字头、穴宝盖的“厨、厕”等9个生字,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来识字。 “字词句运用”编排了两项学习内容。第一项是9个有关“笑”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读一读、演一演中认识不同情状的笑,理解并积累表示笑的词语。第二项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读出说话时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情。 “我的发现”编排了6个词语,每个词语都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泡泡语直

接提示这些词语的结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字义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弟子规》节选,第一段话选自《谨》篇,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穿戴和放置衣物的规范;第二段话选自《信》篇,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内在修养,在衣服饮食方面不要攀比。 “我爱阅读”选编了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法也会不一样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喜欢阅读,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对于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有认识,第一次用这个特点来帮助识字。有关不同情状“笑”的词语和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是有所积累的。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简单看法,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法就会不一样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 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厨、厕”9个生字,了解厂字旁、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 2.根据书中给出的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3.主动调动以往词语学习的经验,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类词语的意思。 4.背诵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理解文本意思。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读读《好天气和坏天气》,理解老人说的话。 (五)重点难点 1.借助词语学习累积的经验,积累“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中的词语。 2.自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读懂文章内容,理解内涵。 二.评价设计 评价内 评价设计评价标准容

怎样有效的评课

怎样有效的评课 有课堂就有艺术,有艺术就有评论,于是评课也就孕育而生。看过许多关于评课的文章,虽然条条框框很多,我们可以一一对照,但细细读来,觉得好像都很空洞,理论性很强,没有实际操作意义。我们可以把评课进行简化,从最基本的——老师、学生、课堂着手,简简单单评课堂。 一、看老师是否心中有目标 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要心中有目标,环环有目标,要非常明确自己的每一个环节要给学生什么,要得到怎样的效果,自己要进行充分的预设,这样教学起来才会游刃有余。教师心中有目标,教学时会更加自信,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我们评课前可以先问问执教老师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感觉到目标定位清楚的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收放自如;反之,执教老师目标定位模糊,课堂杂乱无章,犹如一盘散沙。老师心中有目标是一堂课的基础,是一堂课的核心。 二、看学生是否有所得 我们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一切为了学生。确实,我们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学生,那我们看一堂课最关键的是否也要看这一堂课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发展了什么,语言上的,情感上的,不必要去进行测试,我们听课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很容易就会觉察到。现在,我们好多的课故弄玄虚,看似犹抱琵琶半遮面,其实早已一览无疑在心中。这样的课堂学生也已经习惯了,他们知道如何迎合老师,替老师把戏唱完,其实这些内容学生早已心中有数,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只是陪着你浪费了40分钟时间。所以,对于不讲就懂的内容也不用再涉及,而要讲一些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能有所得的内容。一堂课,学生有所得,是我们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看课堂是否是真实的课堂 课堂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只有与学生真心交流,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真正的交流场所,老师才能真正地融入学生。哪怕你的教案不是那么精彩,哪怕你偏离了教案,但只要你与学生真心交流,我想,这样的课堂就会让人感觉舒服,就会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真正学会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作秀课堂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为那样的课堂,只会给学生埋下虚伪的种子,真实的课堂才是教育的常青藤。所以,我们评课者一定要抓住这棵常青藤,因为只有真实的才是最美的,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让我们简简单单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简简单单。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一种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所以,新课程评课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向以学评教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看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把“教”与“学”的双方纳入到评价的视野之中,既要评课堂上教师教的情况,又要评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情况。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教师是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提倡主体性教学,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鼓舞和激励他们主动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一堂课的整个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设计模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成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

教导处听评课活动总结

听评课活动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1学期)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听评课活动。本次活动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引领,35名授课教师精心准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次听评课总结如下: 一、考勤情况: 刘惠玲缺1次,王汉涛缺1次,武静缺1次,周淑红缺1次。 二、各教研组经过集体听课、量化打分,按20%比例评选出优质课的老师有: 语文组:嵇丽琼刘静妮 数学组:张凡杨彩丽 英语组:韩晓菲赵晓琼 政史地组:梁莹李巧梅 理化生组:侯小红 综合组:温宏伟 以上每人责任制积分奖励0.5分。 三、活动取得成绩: 1.上课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语言准确,条理清晰,环节齐全,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过渡自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破有力,展示出了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

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2.老师课前准备充分,能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处理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重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融合,注重重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课堂知识容量大。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能普遍运用问题探究等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示相应的“问题材料”,能够较好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重视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科的特点。文科教学注意指导学生阅读,以阅读促理解。理科教学重视实验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4. 课堂教学教态自然大方,语调亲切,有的还十分诙谐、风趣,能并不断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师生互动,注重讲练结合,把枯燥、抽象的知识较好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受到了学生欢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九年级老师能将新课内容与中考考点链接,进行答题技巧指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化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

《皇帝的新装》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4)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研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6课。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这些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 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无论是作者扣人心弦的叙述,还是那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都将使学生 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理想观,提高文化品 位和审美情趣、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好教材。 3.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确地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 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 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 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领会主旨的 深刻内涵,复述课文,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根据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夸张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评价任务】 (1)针对评价目标一 设计三个问题一个活动,用一些词语概括《皇帝的新装》一文语言留给你的深刻印象吗?有关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来勾连、概括,全文的情节其实就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我们来看看各色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人物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 (2)针对评价目标二 设计一个问题,皇帝在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事呢?试以“游行大典结束之后”为题给本文写一个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动画片段, 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来到童话屋 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谈一谈对童话的认识, 说一说对安徒生的了解,在学生回答补充之后,教师投影出示作者,作品 及文体知识简介。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学生了解童话,积累文学知识而设计的,同时训练 学生的说话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文赏评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因此本册的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以片断教学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多样性,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自由地走近习作的初始阶段。 三年级孩子刚刚进入习作的门槛,教学目标要求本年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孩子习作的自信心。因此我上课伊始就以孩子最喜欢的动画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给这节课开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课堂上我结合范文“找饿”引路,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内容的要求。通过让学生摆玩具,创设玩具情境,来大胆想象故事情节,并且做充分地口头表述,为下节课的写作奠定基础。然后我又拿出一节课让孩子当堂习作,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把自己的构思写下来,在习作过程中对于孩子出现的共性问题我进行分类集中引导,提出修改意见,让他们进行自改,而对个别习作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习作,去除畏难心理。 在正式进行赏评之前,我先衔接习作指导课中的玩具情境,把学生很快地拉回到他们所创设的童话世界中,然后我就引领学生赏评一篇优秀习作,在赏评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互评表和回忆习作内容的要求要帮助学生抓住赏评要点,掌握习作评价的方法,

在赏评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紧接着我出示了学生习作中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通过这些新颍的题目,又抽拽出一些孩子的习作,不但可以给孩子作文命题方面找到范本,打开思路,还可以继续对习作进行全面的赏评,可谓一举两得。在学生交流佳作的过程中,我对孩子渗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和点拨,有意浮现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即大胆想象,完整叙事,描写生动有趣。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本单元选入的四篇小说,都是从明清时期的经典长篇小说中节选的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纲》讲述英雄传奇,《范进中举》描绘儒林世相,《三顾茅庐》演绎历史故事,《林黛玉进贾府》展现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学习这个单元,要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探究其性格形成的原因;结合具体描写,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精彩片断之一。全文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采用对比手法,生动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乡邻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漠。范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将自己的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范进终于在垂老之年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功名,狂喜之下他疯了,疯的很丑陋,也很可怜。范进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民族的悲剧。 3.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朗读水平有很大提高,整体感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的意识已具备,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这篇小说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对比,认识封建社会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世风。 2、通过品读人物对话、动作的细节把握范进、胡屠夫的性格特点。(重点) 3、通过赏析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片段,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了解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难点)

《肥皂泡》教学设计评课

《肥皂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准备:课前吹肥皂泡的工具;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带着学生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感觉怎么样?(高兴)像

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题《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遇到生字词看准多读两遍,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标上记号。(可以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小组交流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一名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4、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搅拌溶化玲珑骄傲渡过婴儿 悬念娇软蘸水屏住呼吸 5、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梦幻泡泡) 四、读中品味、深入探究。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评课

因数和倍数 南通市虹桥小学季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动手操作活动丰富感性认识,建立乘法与倍数、因数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本质内涵,能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和智慧学习的理性价值。 3、丰富数学课堂生活,重建数学课堂文化,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12个小正方形、学生作业纸、学号牌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1、看屏幕,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 2、学生活动: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并在作业纸上用一道算式表示摆法。 3、学生汇报摆法,电脑出示。 4、归纳摆法,并板书算式。 5、介绍因数和倍数,引入新课。 (评:教师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在操作中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促成学生对倍数、因数的认识,提升、巩固学生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6、举例内化:(1)每位学生写一道算式,让同桌说因数、倍数。 (2)老师出示:4×4=16 18÷6=3 让学生说因数、倍数。 (评:教师通过提问学生不容易想到的例子:4×4=16,18÷6=3,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进行,也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做好伏笔。) 7、变式拓展:电脑出示数字百宝箱,让学生从这5个数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因数和倍数说一段话。 二、探索找因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 2、师巡视,收集学生作业。 3、结合学生作业,总结写因数的方法。 (评: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设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

《语文园地一》教学评一致性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解读 主备人:燕冉、孙洋洋 一、目标确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现代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标解读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共安排5个版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通过公园导览图,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识记10个生字;“字词句运用”第一题给短语补充合适的词语,并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的发

现和感受,帮助学生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通过语言增强学生对春天的感受;第二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每个问题的重点;“书写提示”呈现了两组半包围结构的字,归纳出两类包围结构的字撇、捺的书写要伸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引导学生在读背的同时感受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我爱阅读”编排的是拟人体童话散文《笋芽儿》,课文形象地讲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1.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这4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语文园地一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对“注意重音”的小结与运用。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十个生字。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3.能根据正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 5.能背诵《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6.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五)重点难点 1.能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十个生字。 2.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3.能通过自主阅读《笋芽儿》,发挥想象并理解内容,简单说出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二、基于目标的评价设计 达成教学目标1和4: 1.通过男女分组读和开 火车朗读的方式检查词语认读情况;通过介绍识字方法检测会认字的掌握情况。 2.通过展台评价学生所写生字,检测生字书写情况。进行确定性的评价。 评价有助于树立信心,能产生思维碰撞, 实效。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案例 发表时间:2020-04-02T10:30:32.9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作者:代红朱永丽[导读] “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期相关研究已经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应的变革。 案例背景: “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期相关研究已经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应的变革。“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的一致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匹配程度。“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教学设计遵循的路线是“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首先制定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然后根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用以评估诊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后才是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内嵌评价任务,通过有序的环节帮助学生追求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 下面我将以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位置与分布》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教学评一致性的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学设计: 第一步:制定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教材分析】 本章以东北地区为例,主要从位置与自然环境,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产业分布三部分让学生认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区域的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了东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人口及城市分布,最后结合区域条件分析其产业分布特点,指出其发展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重点:影响东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因素。难点: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综合思维。【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具备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能够分析归纳简单的地理规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本节课复习东北地区,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归纳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师可以结合图文信息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呈现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教材、校内外资源和学情分析(依据目标叙写ABCD原则) 1.运用东北地区地图和资料,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通过阅读地图,总结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 3.通过对比学习,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影响工农业发展的因素。第二步:设计评价任务根据目标1设定评价任务1目标1.运用东北地区地图和资料,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评价任务1: 1.在东北地区图上填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临海、邻国的位置。 2.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并描述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目标2设定评价任务2

如何听课评课教学设计

如何听课评课教学设计 How to listen and evaluate teaching design

如何听课评课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评课是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形式,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本教案根据说课评课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听初二年级青年教师莫勤勤英语颗有感。全节颗学生发言总人次共计91次。E.其他理念: 1、看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要看老师是否向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 2、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质量的提高才会自然而然。 3、坚持个性既成功。 4.不断挑战自己,超越别人,崇尚竞争,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If I Were a Teacher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be kind to my student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 would look on them as my younger brothers or sisters.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work hard and make each of my lesson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I would let my students learn a lot of new things in a light and happy way.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do my best to help my student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with their study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