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图文转换之漫画教案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漫画的语言特征及艺术形式;
3.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将图像与文字结合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漫画的语言特点;
2.漫画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产生和发展,并分析漫画的作用和意义,启发学生思想;
2.教师重点讲述漫画的语言特点,比如“图说话、画意思、文字配图”,引导学生掌握漫画的语言特征;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漫画的艺术手法,比如“造型、色彩、构图、组织性等”,并让学生分析漫画家通过这些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漫画,分析漫画家在构思和创作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并结合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的漫画;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手段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漫画书籍
4.素描纸和画笔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评价内容:学生的表现和创作成果;
2.评价方法:课堂表现加主观评分;
3.反思教学:回顾本次教学情况,发掘问题和不足点,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在将介绍这一教学内容的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中,会分别讨论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结论部分将评价该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并进行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中语文教学中图文转换之漫画的教学设计,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图文转换,漫画,教学设计,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施效果,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导言本文将围绕着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展开讨论,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漫画这种形式,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漫画这一媒介来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漫画这种形式简洁直观的传播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漫画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展现出更好的学习效果。
愿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
通过漫画形式呈现的文本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漫画的图文结合形式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自主创作或欣赏优秀的漫画作品,学生还能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升语文修养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形式多样性,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且掌握漫画的制作方法;2.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漫画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写作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漫画图片或者漫画片段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漫画”,“漫画有哪些特点”,“漫画可以表现哪些内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1.学习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优秀的漫画作品或者漫画片段,分析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夸张、抽象、幽默、夸张、讽刺等等。
2.学习漫画的制作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制作方法,如画面构图、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第三步:欣赏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一些经典的漫画作品,让学生从中领悟漫画的魅力,并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四步:实践1.让学生动手制作漫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所学到的漫画制作方法,动手制作一幅属于自己的漫画作品。
2.组织漫画创作比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比赛,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五步: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总结中强调漫画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制作方法,以及漫画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方面。
2.学生的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漫画作品,包括制作方法、表现形式、创作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和指导。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漫画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更好地发挥语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漫画的历史渊源,掌握漫画的基本绘画技巧;(2)学习分析和欣赏漫画作品,提高对漫画作品的鉴赏能力;(3)学习漫画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漫画的创作技巧。
3.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通过创作漫画,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漫画作品鉴赏与创作技巧的教学;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融入到漫画创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漫画的历史渊源与基本绘画技巧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漫画的历史渊源,介绍漫画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漫画的起源和发展趋势,了解漫画的特点和魅力。
教授漫画的基本绘画技巧,包括线条构图、动态表现、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漫画作品的分析与鉴赏选取经典的漫画作品,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教导学生分析漫画作品的内容、形式、表达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漫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文学作品与漫画融合的创作选取一部文学作品,例如《草原之歌》、《红楼梦》等,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转化为漫画形式,通过绘图和文字的结合,展现文学作品的魅力与内涵。
4. 漫画创作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创作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创作动力和成就感。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1. 电子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设备,用于播放漫画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学资料的展示和讲解;2. 书籍资料:教材、辅助教材、经典漫画作品等,用于学生的阅读和参考;3. 艺术绘画用具:画纸、颜料、画笔等,用于学生的漫画创作。
2024版图文转换漫画教案

旨在通过图像化的表达,使得信息 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同时增加读 者的阅读兴趣和体验。
应用场景及优势
应用场景
图文转换漫画可以应用于教育、科普、 广告、宣传等多个领域,如教材、课 件、海报、宣传册等。
优势
图文转换漫画具有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吸引力强等优势,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 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作品特点
人物形象可爱生动,场景表现丰富多样,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学生作品欣赏与讨论
讨论
如何更好地表现童话故事的奇幻色彩和情感氛围?线条和色彩的 运用有哪些技巧?
作品二
学生B的《历史故事》图文转换漫画
创作思路
选取中国历史故事中的著名事件,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历史人物和事 件。
学生作品欣赏与讨论
作品特点
人物形象鲜明有特色,场景表现恢弘大气,情感表达深刻感人。
漫画创作流程
详细介绍了漫画创作的整个流程,包 括故事构思、角色设计、场景绘制等 环节。
图文转换技巧
通过实例演示了图文转换在漫画创作 中的应用,包括文字分镜、对话框设 计等技巧。
学生作品点评
对部分学生的漫画作品进行了点评, 指出了作品中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改 进建议。
学生对本次课程反馈意见收集
学生对课程内容表示满意,认为图文转换在漫画创作中具有很大的实用 价值。
故事线索设置与推进
1 2
线索设置 设置明确的故事线索,引导读者跟随故事发展。
悬念与伏笔 巧妙设置悬念和伏笔,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
3
节奏把控 合理安排故事情节的起伏和高潮,保持故事的紧 凑性和吸引力。
05 图文转换漫画教 学案例分析
优秀案例展示及点评
案例一
图文转化漫画类教案

图文转化漫画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熟悉高考漫画题型,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观察漫画,解读漫画。
2、指导学生说明漫画内容,提炼漫画的寓意。
3、探究掌握漫画作文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漫画内容和寓意探究漫画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侧重对象和隐含信息,这幅画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揭示一个主题,就是漫画。
导入新课——图文转换之漫画。
二、介绍漫画:屏幕呈现文字,重点了解划线部分。
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漫画重点知识点:漫画性质(幽默性、讽刺性)、漫画手法(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和目的(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三、了解考查形式:描述画面和揭示寓意。
四、描述画面:首先学习如何说明漫画内容,屏幕呈现漫画《等待》,让学生明确要求。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幅漫画,认真思考。
明确:(题目是《等待》,整个画面结构分两部分,左面是一位溺水者露出的一只手,等待有人来救援;画面右面,是岸上的一群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在等待英雄的出现,以便第一时间拍摄到新闻)。
说明漫画内容小节,屏幕呈现:1、题目2、注意分析漫画的要素,还要客观描述3、要注意说明顺序。
(板书——题目、元素、顺序)五、揭示寓意:了解过如何说明漫画内容后,接下来学习如何揭示漫画内涵。
屏幕呈现漫画,明确要求。
引领学生按照刚才的思路,寻找漫画的构成要素(一棵大树,两棵小树)、要素细节(左边小树细小瘦弱,右边小树歪斜倾倒),再引导学生思考侧重表现对象(大树)。
审图画面后,学生小组讨论漫画画面意是什么,透过画面意,还要深入讨论这幅漫画揭示的深刻内涵。
提问(明确:画面意——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蔽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内涵意——当今社会父母过度呵护、溺爱孩子出现很多弊端,要给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
)通过这幅漫画的学习,让学生思考到底该如何揭示漫画内涵。
提问学生,明确(观察漫画构成要素,找准侧重对象,理解画面意,展开联想由物及人,有画面到生活,揭示内涵意。
2024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漫画题基础知识•图文转换技巧指导•实战演练与互动环节目录•拓展延伸与课后作业01课程介绍与目标漫画题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技巧,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和应试能力。
漫画题是图文转换中常见题型,能够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漫画题在图文转换中重要性了解漫画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准确理解漫画的寓意和内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漫画题。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漫画题概述、漫画题解题技巧、漫画题实战演练和课程总结。
时间安排本课程计划用时2小时,其中漫画题概述用时30分钟,漫画题解题技巧用时45分钟,漫画题实战演练用时30分钟,课程总结用时15分钟。
02漫画题基础知识漫画题定义及特点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或幽默性质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或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
特点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手法夸张,形象生动;针砭时弊,讽刺性强。
常见类型及解题技巧类型讽刺类、褒扬类、哲理类等。
其中,讽刺类漫画最为常见,多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刺和批评。
解题技巧第一步,读懂画意画旨。
先仔细研读漫画,包括标题文字和图片中的文字;然后,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把握漫画的寓意。
第二步,联系生活现实。
将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及问题。
第三步,明确答题范围。
根据设问要求,明确答题范围和角度,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
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漫画《如此宣传》。
该漫画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某些商家虚假宣传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解题时,首先要读懂画意,明确商家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其次要联系生活现实,指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最后要明确答题范围,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该现象的原因和危害。
图文转换漫画教案

图文转换漫画教案教案标题:图文转换漫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文转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图文转换的技巧,将文字材料转换为漫画形式。
3. 学生能够通过漫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学生对图文转换的概念,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例子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2. 解释图文转换的定义和重要性。
强调图文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示范:3. 展示一个简单的例子,将一个段落的文字内容转换为漫画形式。
解释每个步骤和技巧,如选择主要信息、绘制关键场景和角色等。
练习:4. 提供一篇适合年龄和学习水平的文章,要求学生将其转换为漫画形式。
鼓励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添加适当的对话和表情等。
分享和讨论:5.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拓展活动:6.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一本书、一部电影或一个历史事件,并将其内容转换为漫画形式。
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评估:7. 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图文转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使用评价表格或记录学生的观察笔记。
教案扩展:-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漫画风格和技巧,如黑白漫画、彩色漫画、简笔画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漫画表达情感和想法,例如使用符号、表情和动作等。
- 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挑战,例如要求学生将一本故事书转换为漫画连环画。
教案注意事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难度控制。
-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传统的表达方式。
- 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机会,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文转换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授课者:时间:2016年12月9日班级:高三10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查形式;掌握描述漫画和揭示寓意
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练习,把握漫画题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漫画的兴趣,提升对生活中形象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
描述漫画和揭示寓意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难点】描述漫画和揭示寓意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
【教学方法】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漫画题目是高考常考的一项,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出题人一般会以什么形式考查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1、2010年江西卷: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不超过65个字)
2、2013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2分)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要求:与标题有内在的联系,不超过15
个子。
(2分)
3、2016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4、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简要描述漫画的内容。
(2)根据漫画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超过18个字。
明确:漫画类的题型有五种:①画面描述②揭示寓意③拟写标题④编拟公益广告⑤作文。
{设置意图}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考查形式。
二、初步感知
1.漫画的内涵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三、深入把握
过渡:了解完漫画之后,下面我们进入具体的学习。
首先来看下如何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1.题型一:画面描述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摹出来。
(1)以例带析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60字左右。
展示学生作业和参考示例,学生评价不足之处。
作业一:岸上扛着摄影机和手举话筒的人正在等待救援者的到来,河中的一双手正等待着被救援。
(兰似娟)——说明顺序不当;
作业二:一个人溺水等待救援,一群传媒人员报道着事件,但并不下水救援,也在等待其他人去救援。
表达了现如今媒体人员捕风捉影、只懂抨击他人的病态。
(杨丽)——没抓关键元素及细节,无需揭示漫画寓意;
作业三:一个人溺水了,将一只手伸出水面求救,溺水者正在等待有人能救起他。
岸边一群人拿着摄像机和话筒望着另一个地方,等待有人能来救溺水者,自己能捕捉到一幅见义勇为的画面。
(陈思婕)——语言要简明,要客观描述画面;
参考示例:漫画左边是一位落水者伸出的一只手,等待别人来救他;右边岸上有一群记者,或扛着照相机,或拿着话筒,在等着拍摄救援的场面。
{设置意图}评价得失,有的放矢。
(2)规律小结
由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试着得出如何描述画面内容的解题要领:
①观察画面,看构图要素有哪些?(人或物等)
注意要素的细节,如人物的神态、衣着、动作、行为等。
②注意要素说明的顺序、关系;
或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或由因到果等。
③客观描述画面;
不可添枝加叶,不可主观想象;
{设置意图}在解答例子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层面——解题规律的总结。
(3)牛刀小试
07四川卷《大扫除》从而让学生明白说明漫画内容就是要细读“画中画”。
参考答案:这幅名为《大扫除》的漫画中两位同学正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
{设置意图}当堂练习,反馈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题型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过渡:丰子恺有句话——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漫画最主要的存在价值还在于它画面背后的意义。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透过画面读懂漫画的内涵、寓意。
如何读懂呢?有两点需要我们把我。
(1)解题思路
①审读画面,找准讽刺或赞扬的对象或行为。
主体是谁?——干了什么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该如何做?
②联系现实,运用想象联想,揭示本质。
a、画面→生活;
b、物→人;
c、人→一类人
{设置意图}明确解题方法。
(2)以例带析
07四川卷《大扫除》看漫画,揭示漫画寓意。
提示学生:审读画面,注意人物的行为,把握侧重对象。
寓意:讽刺了社会中不以身作则的干部(或讽刺社会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设置意图}当堂练习,攻破教学难点,反馈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温馨提示:
①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不就事论事。
②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警示”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四、牛刀小试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描述它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穷人与富人》)
画面内容:一个穷人站在岸上专注地钓鱼,身旁的竹篓里已装满了鱼;对岸,一个富人正在用超长的鱼竿钩走穷人的鱼篓。
寓意:漫画讽刺了社会中某些上层人士玩弄手段、巧取豪夺、不劳而获的丑恶行径。
{设置意图}当堂练习,攻破教学难点,反馈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研究——漫画作文
过渡:利用相关方法、技巧读懂漫画,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好语用题中的漫画题,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
接下来我们对漫画作文做个简单的探究。
1.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刚出壳的鸡》的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刚出壳的鸡》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设置意图}学生明白把握漫画的寓意是关键。
2、漫画作文写作思路小结
①审读漫画,找准对象;②揭示寓意,提炼主题;③拟定题目,列出提纲;
④组织语言,认真书写。
六、布置作业
高考必刷题P48第5题和P49页第6题。
{设置意图}巩固知识点。
七、板书设计
图文转换之漫画
描述画面:观要素、明顺序、客观描述;
揭示寓意:抓对象、联系现实;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2017年高考备考专题语言表达中的一个考点。
从根本上说,漫画与文字的转换题综合考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画面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回顾早上的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1.课前对学生的情况把握比较充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预设比较到位。
因为高三10班是年段的平衡班,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够扎实,语文素养尚待提高,所以我将整体课堂的着墨点放在激励他们的积极参与性上。
2.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讲究循序渐进。
每一个小知识点大体采用“分析——归纳——巩固”的形式,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点的同时形成理论层面的认识,并在练习中巩固对知识点的把握。
3.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语言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在生成性和鼓励性上发力,即对他们答案进行针对性的客观评价,并且具有鼓励性。
尤其是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以平等的姿态交流提示,提示性语言富有亲和性。
5.作为一堂优质课来讲,这节课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因为舍不得将略讲的内容大胆舍弃,使得教学重点内容过于匆忙。
其次,由于准备内容较多,造成学生训练、讨论交流时间安排上欠充分,学生展示较少。
总之,这节课还有不少遗憾,在以后教学中我会尽力改正不足,向老教师虚心求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