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口岸简介
目前中俄边境口岸的位置和种类

中俄边境目前口岸情况目前中俄边境已开通的主要陆运和水运口岸共22个,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三个省(区)。
其中:黑龙江(15个口岸):漠河、黑河、孙吴、逊克、嘉荫、萝北、同江、抚远、饶河、虎林、密山、绥芬河(公铁两用)、东宁、富锦内蒙古(5个口岸):满洲里(公铁两用)、黑山头、室韦、二卡吉林(2个口岸):珲春(公铁两用)上述口岸中,满洲里、绥芬河、珲春为共、铁路两用口岸。
满洲里是中俄边境,也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满洲里—后贝加尔期克设立时间:满洲里铁路口岸于1901年正式开通,满洲里国际公路口岸于1998年投入使用。
中国最大的边境陆路口岸,口岸货运量始终雄居全国同类口岸之首,2005年进出口货物达到1752万吨,出入境人员181万人次。
二卡—阿巴该图设立时间:二卡公路货物运输口岸1994年1月27日正式开通。
黑山头—阿巴该图设立时间:黑山头双边公路客货运输口岸1990年正式开通,口岸年货物吞吐量150万吨,室韦—奥洛契、加林达设立时间:1991年2月1日正式开通,过货量将达到60吨/万吨/年、额量20万人次/年、交通工具进出境10万辆次/年。
设立时间:1994年1月正式设立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可同时停泊千吨货轮10艘,已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换装,年货物吞吐量可达20万吨。
该口岸除明水期开展水上船舶运输外,冰封期还可开展冰上汽车运输。
漠河口岸——加林达设立时间:1993年9月1日正式设立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黑河—布拉戈维申期克设立时间:1992年正式设立为双边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孙吴—康斯坦丁诺夫卡设立时间:1994年1月正式设立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四季镇港江面水丰宽阔,为天然深水港,枯水期也可停靠千吨驳船。
建有综合性客货栈桥式码头及粮食、石油、煤炭、木材专用码头,可同时停靠五个千吨级驳船作业,装卸及相关设备齐全,年吞吐量30万吨。
除明水期开展水上船舶运输外,冰封期还可开展冰上汽车运输。
逊克—波亚尔科沃设立时间:1990年3月正式设立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日。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简介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简介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虎林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东北屋脊”。
以下将从虎林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北邻鸡西市、密山市,南濒绥化市,东临双鸭山市,西接抚远县。
全市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地处松嫩平原和长白山脚下,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格局。
二、自然资源虎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90%,其中包括了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
此外,虎林市还是重要的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基地,有着丰富的矿产储量。
三、经济发展虎林市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农业方面,虎林市拥有较大的耕地面积,主要种植谷物、油料、蔬菜等农作物,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工业方面,虎林市依托矿产资源,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煤矿、铁矿、化工等工业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业方面,虎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人文景观虎林市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虎林市孙中山纪念碑是当地的重要标志,纪念碑庄严肃穆,成为了纪念伟人的重要场所。
此外,虎林市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例如古建筑群、民俗村落等,展现了虎林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结: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
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支柱,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
虎林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希望通过对虎林市的简介,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
虎林概况

中俄边境口岸

中俄边境口岸1、(一)满洲里(铁路)后贝加尔期克(铁路)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和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后贝加尔斯克区后贝加尔斯克市。
该对口岸为国际铁路客货运输口岸。
2、(一)满洲里(铁路)后贝加尔期克(公路)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和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后贝加尔斯克区后贝加尔斯克市。
该对口岸为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3、二卡阿巴该图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二卡和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后贝加尔斯克区阿巴该图。
该对口岸为双边公路货物运输口岸。
4、黑山头阿巴该图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黑山头和俄罗斯联邦赤塔州普里阿尔贡斯克区旧粗鲁海图。
该对口岸为双边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5、室韦奥洛契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室韦和俄罗斯联邦赤塔州涅尔琴斯科扎沃德区奥洛契。
该对口岸为双边公路货物运输口岸。
6、室韦加林达室韦加林达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漠河县连嵛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斯科沃罗季诺区加林达。
7、呼玛乌沙科沃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呼玛县呼玛和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施马诺夫斯克区乌沙科沃。
该对口岸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明水期进行船舶运输,冰封期进行汽车运输。
8、黑河布拉戈维申期克黑河布拉戈维申期克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区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该对口岸为双边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9、孙吴康斯坦丁诺夫卡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孙吴县四季屯和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康斯坦丁诺夫卡区康斯坦丁诺夫卡。
该对口岸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明水期进行船舶运输,冰封期进行汽车运输。
10、逊克波亚尔科沃该对口岸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逊克县奇克和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卡区波亚尔科沃。
该对口岸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
明水期进行船舶运输,冰封期进行汽车运输。
虎林高铁规划

虎林高铁规划
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政府与黑龙江省亿融投资有限公司于第二
届中俄博览会上正式签署协议,将新建一条中国虎林市与俄罗斯列索扎沃茨克之间的跨境国际铁路并开通铁路口岸,这将为中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再添加一条新的铁路通道。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区,与俄罗斯之间有3045公里的边境线,是中国对俄贸易额最大的省份,也是中国对俄贸易的主要发展地区;虎林市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医药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
据虎林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虎林市政府与黑龙江省亿融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后,将按照协议新建中国虎林至俄罗斯列索扎沃茨克国际铁路并开通铁路口岸,线路全长57.1公里,该段线路总投资额为131889.79万元人民币,中国国内段接轨站为国铁虎林站,经新建口岸吉祥站,跨松阿察界河,经欧焦耳那亚到列索扎沃茨克站,该线路中国国内段虎林至吉祥全线长35.6公里,俄罗斯境内线路长为21.5公里。
该负责人表示,基于新建的口岸为平台基础,虎林市政府还将在市内新建智慧型的物联网跨境物流枢纽基地,占地约5平方公里,总投资为90亿元人民币,该跨境物流枢纽基地功能包括物流、工业、科技、金融、商业和文化等,建设完工后将成为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全新的大型跨境综合贸易区。
穿行边城领略“虎林”美景

穿行边城领略“虎林”美景作者:刘吉盛来源:《新农村》2016年第11期虎林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且相对集中,大都分布在虎头旅游经济开发区内,被规划专家定性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处非城市中心型旅游资源集合区。
境内荟萃了塞北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大农业等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等7个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
并拥有驰名中外的珍宝岛、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秀美如画的乌苏里江、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虎头关帝庙、乌苏里江第一塔、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虎”、祖国夏日最早见到日出的神顶峰、北方奇绝千亩荷塘月牙湖等一大批高等级旅游资源。
“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这是满语的译音,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
虎林曾经是蔓榛林莽的“北大荒”,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十万解放军转业官兵会聚于此,才进行开发建设,使沉寂万年的亘古荒原变成阡陌相连的丰壤良田。
这里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南麓,乌苏里江的左岸。
完达山脉横贯虎林北部,形成屏障,南部、东部是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区。
西北以完达山支脉的老龙背、将军岭为界与宝清县交界;东北以七里沁河为界与饶河县毗邻;西部以白龙山脊为界与密山市接壤;东以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
这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生态环境优越。
境内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森林、草原、湿地和水域所覆盖,天蓝、地净、水清,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这里的自然原始之美,首推蜿蜒千里的中俄界江——乌苏里江。
她幽蓝壮阔、清纯秀丽,两岸隰肥野沃、树茂泉清,流出了一派好风光。
每当鱼汛时节,波光潋滟,帆影点点,渔舟唱晚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
传唱于世的《乌苏里船歌》即颂此江。
在江左重镇、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虎头,有建于清雍正年间、被誉为“东方第一庙”的关帝庙;有日本关东军修建并夸耀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的虎头地下军事要塞遗址,全国最大的专题博物馆已落成;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内鸥鹭争飞,鸟呜山幽。
俄罗斯口岸大汇集

俄罗斯口岸大汇集(一)俄罗斯列索扎沃茨克口岸列索扎沃茨克市是俄罗斯远东的一个边境小城,,建于1938年毗邻中国黑龙江省的县级市虎林,与虎林口岸隔河相望,间距8公里,俄远东大铁路横贯列索扎沃茨克,北通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南联符拉迪沃斯克(海参崴)市。
中俄界河松阿察河上架设的中国虎林---俄罗斯列索扎沃茨克口岸大桥,是目前国内最长的陆路口岸大桥,日过货量可达700辆车次。
已开通虎林至列索扎沃茨克三日、七日游。
盛产曲柳,椴木,柞木等软硬杂林木,是滨海边区木材加工业的中心,生产的木材产品主要是:锯材、胶合板、家具、装配式房屋、木桶、雪橇、刨花板和木纤维等。
(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口岸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俄罗斯阿穆尔州州府,它位于结雅河与阿穆尔河汇合处,与中国黑河市仅一江之隔,两市之间的江面宽度最窄处仅750米,是阿穆尔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口岸,市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23万。
属季风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雪,1月份气温可达零下24度至32摄氏度;夏季凉爽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不超过21摄氏度木资源十分丰富,黄金、煤炭、铁矿、木材储量巨大,在远东地区占第一位,石油、天然气、陶土的储量也十分可观。
布市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非常完善,功能齐全。
该市是阿穆尔州的教育中心,现有高等院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12所,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有“学生城”之称。
前苏联著名的宇航员加加林就诞生在这里。
该市是阿穆尔州的工业中心,采矿、造船、电力、食品、轻纺、木材加工是主要工业部门,占全州工业产值的1/4以上。
主要企业有:伏特加酒厂、酒精厂、肉类联合加工厂、面粉厂、木材加工厂、造纸厂、火柴厂、家具厂、阿穆尔"五金工人"厂、矿山设备和磨碎机厂、阿穆尔电表仪器厂、电器厂、船舶修造厂、机械修理厂等。
粮食、牛奶和肉的产量很大、布市及其所在的阿穆尔州都是俄罗斯著名的粮食产地,有俄罗斯“远东粮仓”的美称。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地方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地方口岸经济快速发展虎林市人民政府市长孙永成虎林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口岸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在黑龙江省南起绥芬河、北至同江长达600公里的沿边开放带上,虎林口岸正处于中点位置,具有一岸对两区(俄滨海边疆区和哈巴边疆区)、辐射半径大的特点,是一个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全天候开放口岸。
近年来,虎林高度重视地方口岸经济的发展,将其作为第一战略,举全市之力发展,使之成为了全省众多口岸中的佼佼者。
自1992年正式开关以来,口岸过货量累计实现94.8万吨,年过货量最高实现15万吨,过货额最高实现5102万美元,并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口岸,特别是大米出口连续6年居全省口岸首位。
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中俄双方联系紧密,沟通渠道畅通,关系十分融洽。
通过发展口岸经济,加强了与俄方对应边境城市乃至哈巴和滨海边疆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双方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了牢固的互利、互信和友好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和睦共处、共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和边境稳定。
二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服务意识强,通关环境良好。
自开关以来,坚持多元化筹集资金,滚动式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注重调动口岸联检等服务部门的积极性,实行政策性引导,使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宽松,为口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建基地,拓市场,走合作双赢之路。
充分利用中俄双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互补优势,积极寻求合作的最佳点,在国内建立蔬菜、木材加工、方便饭等生产基地,实现了在合作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合作。
结合虎林实际,纵观全省口岸,推动地方口岸经济发展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地方口岸经济发展,就要在完善政策、搞好扶持上下一番功夫。
边境地区因历史原因普遍存在交通设施不发达、工业基础差、经济发展慢等不利因素,加之多数口岸起步晚、实力弱,这就需要国家和省在政策、资金、人才及信息等方面给予一定地倾斜,从而筑牢地方口岸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地方口岸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林口岸简介
虎林口岸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陆路客货运输口岸,处于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中部,辐射俄罗斯伯力、滨海边区
4市7区21镇,人口近百万,区位十分优越。
通过虎林口岸进入俄罗斯境内,可就近取道海参崴和纳霍德卡港到达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直接打入亚太国际经济循环圈,参与国际经济大协作。
虎林口岸自1993年正式开通以来,不断完善口岸设施,努力改善通关环境,不仅有完备的联检查验设施,而且有中俄边界上最大的永久性界河大桥,年过货能力达260万吨,过客100万人次。
近年来,口岸过货量连续多年达到15万吨以上,已经成为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口岸。
一、口岸两地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虎林市口岸位于虎林市区东南58公里处的吉祥(北纬45°33′3″,东经133°19′6″),与俄罗斯马尔科沃口岸相对应。
1989年国务院国函[1989]25号文件正式批准开放虎林口岸;90
年代初期,苏联政府经对远东地区中苏边界42个可能开设口岸的地点进行了实地踏查、调研后,认定虎林--马尔科沃口岸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过货潜力,应尽快开通并予以重点建设。
1992年9月10日,口岸利用俄方搭建的舟桥开始临时过货;1992年10月,中俄两国外交部正式换文确认开通虎林――马尔科沃口岸;1993年5月18日,虎林――马尔科沃口岸正式开通。
虎林市交通便利,境内已形成了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省级公路贯穿虎林市全境,市内外公路网稠密发达,公路等级较高,市域内公路通车总里程1543.6公里,境内有哈东铁路线经过,铁路旅客列车每天往返5趟,货运列车往返9对。
列市地处滨海边区和哈巴边区的结合部,距滨海边区首府海参崴352公里,距哈巴边区首府哈巴罗夫斯克市401公里,交通便利,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与之并行的远东公路贯穿列市。
列市是远东铁路的枢纽站,市内的鲁日诺车站是远东铁路三大编组站之一(乌苏里期克、比金、鲁日诺),日货物编组能力达11万吨。
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远东干线公路,向北延伸可以深入俄罗斯腹地,辅射独联体及东欧各国;向南通过海参崴和纳霍得卡港出海可达韩国、日本。
二、口岸两地经济及资源互补性较强
虎林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全市耕地总面积450万亩,年均粮食产量在120万吨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马尔科沃口岸对面的滨海边疆区是俄木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森林面积约1230万公顷,森林总储备约17.5亿立方米。
与我市乌苏里江、松阿察河相邻的达里涅列饮斯
克区、列索扎沃钦斯克(市)区是远东地区水曲柳、柞木、榆木、桦木的主产区,列市及周边市区每年通过该海关报关向中国出口原木约500多万立方米。
滨海边疆区木材加工及采掘业比较发达,但粮食、副食品、轻工业品短缺。
虎林市充分依托双方较强的经济及资源互补性开展对俄贸易。
自1992年9月开始临时过货至2007年底,虎林口岸共进出口货物1071058吨,实现进出口额122892万美元,出入境人员111953人次,出入境车辆67498辆次。
其中,2002年过货额达15.1万吨,2007年进出口额达57312万美元,为历史最好水平。
为促进口岸的发展,自开通以来,一是不断完善了口岸功能。
1995年7月20日,松阿察界河大桥正式剪彩通车;1996年7月22日虎林至列市客运班车正式开通;2000年4月22日,虎林--马尔科沃口岸开始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2006年6月28日,虎林--列市边境旅游正式开通。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措施。
虎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口岸、边贸、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扩大口岸过货促进边贸发展的若干规定》,实行“轻税薄费”等优惠政策。
我市还积极向上级先后争取了大米出口经营权、边境小额贸易经营动态管理及出口外汇核销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市政府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负责的口岸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口岸工作的领导和综合管理,引导和协调各成员单位强化口岸服务。
专门成立了虎林--列市口岸工作混合委员会,双方定期举行互邀例会。
三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虎林口岸出口品种现已扩大到包裹、小百、建材、岩棉、砖瓦、机械、镀锌板、大米、水果、蔬菜、装饰材料、儿童玩具、服装等,进口品种扩大到木材、
水产品、山产品、废旧金属等,实现了进出口商品品种的多元化。
我们积极鼓励支持边贸企业进口木材,2001年虎林口岸进口木材达14936吨,2002年达32160吨,2006达21452吨,2007年达30146吨。
成为我省东部重要的木材进口口岸。
四是对俄出口绿色食品。
目前,珍宝岛牌绿色大米在俄远东地区市场已成为名牌产品,销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罗斯腹地大城市。
1998-2004年,虎林口岸共对俄出口绿色大米348320吨,连续6年列全省口岸大米出口量首位。
2006-2007年,出口包裹、小百、服装量猛增,累计达68156吨,占二年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三、虎林口岸基础设施齐备,过货潜力巨大
10余年来,虎林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在虎林镇内建起6层口岸办公大楼2614m2。
二栋住宅楼4800㎡附属设施有400m2车库,400m2战士营房,91m2边检食堂。
在口岸现场建成1614m2
的口岸办公楼,附属设施有259m2车库,78m2锅炉房,45m2自来水房。
修建了250m2的双向四车道货检厅。
修筑了1640米长的二级口岸过境公路,架设了从858农场8连到口岸现场的6公里万伏高压线路。
特别是1993年口岸开通后,由俄方倡议、俄方规划设施、俄方施工建设、中俄双方共同投资96万美元修建了目前中俄边境上最大、也是黑龙江省边境迄今为止唯一的永久性公路桥梁――松阿察界河大桥(长207.08米,宽13.96米),保证了虎林口岸不受流冰期干扰,可全年过货。
虎林口岸设施日通车能力700辆次,年过人能力100万人次,年过货能力260万吨。
为适应虎林市对俄贸易发展的需要,2004年,虎林市大规模、全方位的启动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551万元修建了1640延长米的二级水泥路面口岸过境公路,工程于2004年7月下旬完工并通车;虎林市德升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设5万平方米的口岸现场仓储,该公司现已投资1000万元。
2005年我市实施了1000平方米的口岸旅检大厅扩建项目,将客检出境入境通道进行分设,工程现已全部完工。
扩建后的旅检大厅年满负荷客检能力达40万人次。
虎林市运输公司争取到省发改委投入3038万元,在我市修
建了占地78900平方米的海关监管仓库基地;4900平方米的暖库现已基本建成,2006年已动工建设2万平方米的硬化地面露天货场。
我市还争取省发改委投资120万元,在口岸现场新建2.4万平方米的口岸停车场,工程于2007年7月竣工。
争取省发改委投资6000万修建虎林-吉祥口岸水泥路面,公路全长58公里,于2007年5月份动工,当年10月底竣工。
存在的主要问题:迄今为止,对面马尔科沃口岸仍在沿用口岸开通之初所临时使用的简易设施,条件较为简陋。
2004年以来,俄“联大”公司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但至今没有完工。
四、虎林口岸在黑龙江省口岸群中有着突出的位置
从现实和长远看,虎林口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所处的经济地理区位看,在黑龙江省南起绥芬河、北至同江的700公里沿边开放带中,虎林口岸地处南北要冲的中点位置,对面是俄滨海和哈巴两个边区的结合部,具有一口岸对两区的地缘优势。
从交通运输条件看,虎林口岸有中俄边境最大的陆路大桥,货物不受江河流冰和封冰期的影响,全天候通关,而且口岸距西伯利亚大铁路及远东干线公路仅8公里,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及远东干线公路,向北辐射远东的经济文化中心哈巴市及俄罗斯腹地及至独联体东欧各国以远,向南直通俄远东出海口海参崴及纳霍德卡港,借港出海到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融汇到东北亚经济大循环中,虎林口岸可以成为重要的中俄及欧亚海陆联运的中继站,将是黑龙江及东北地区参与亚太地区国际循环,参与开发西伯利亚资源国际大协作的重要而理想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