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PT医学课件

处理:扩容恢复血容量,抗 感染,止血,保肝,护胃,维
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症 支持治疗,有创动脉压和CVP监
测,呼吸机辅助呼吸, SIMV模式,
15
护理问题
• 组织灌注不足 • 气体交换受损 • 清理呼吸道无效 • 出血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感染 • 皮肤完整性受损 • 营养失调
16
组织灌注不足---- 与失血、失液、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2、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 3、定时监测血气变化,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 4、病人休克纠正后,床头抬高30。 5、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改善肺部感染情况
评价:入科24H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监测血气指标血乳酸水平逐渐下降,血 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正常,生命体征稳定。
18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咳痰无力有关
30
预防消化道溃疡
• 危重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性较大 • ICU病人入院后(特别是机械通气时)应常规给予预防消
化道溃疡的药物 • 减少胃酸性产物的分泌,从而减少由于胃液腐蚀、溃疡形
成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 尽早停留胃管引流胃液以避免胃酸过多刺激消化道 • 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入院后24-48小时)
4
疾病介绍
病理
早期VAP特点 机械通气≤4d 病原菌对大部分 抗菌药物敏感 如:金葡菌、肺 炎链球菌
后期VAP特点 机械通气≥5d 病原菌多为多重 耐药菌如:铜绿 假单胞菌,鲍曼 不动杆菌,金葡 菌
5
疾病介绍
VAP确诊
同时满足下 述至少2项:
胸部X线
除外肺水肿、 急性ARDS、TB、 肺栓塞等疾病。
持续提高 共同实施 经过论证 专家认可 不断发展
集束化护理 特征
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症 支持治疗,有创动脉压和CVP监
测,呼吸机辅助呼吸, SIMV模式,
15
护理问题
• 组织灌注不足 • 气体交换受损 • 清理呼吸道无效 • 出血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感染 • 皮肤完整性受损 • 营养失调
16
组织灌注不足---- 与失血、失液、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2、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 3、定时监测血气变化,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 4、病人休克纠正后,床头抬高30。 5、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改善肺部感染情况
评价:入科24H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监测血气指标血乳酸水平逐渐下降,血 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正常,生命体征稳定。
18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咳痰无力有关
30
预防消化道溃疡
• 危重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性较大 • ICU病人入院后(特别是机械通气时)应常规给予预防消
化道溃疡的药物 • 减少胃酸性产物的分泌,从而减少由于胃液腐蚀、溃疡形
成所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 尽早停留胃管引流胃液以避免胃酸过多刺激消化道 • 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入院后24-48小时)
4
疾病介绍
病理
早期VAP特点 机械通气≤4d 病原菌对大部分 抗菌药物敏感 如:金葡菌、肺 炎链球菌
后期VAP特点 机械通气≥5d 病原菌多为多重 耐药菌如:铜绿 假单胞菌,鲍曼 不动杆菌,金葡 菌
5
疾病介绍
VAP确诊
同时满足下 述至少2项:
胸部X线
除外肺水肿、 急性ARDS、TB、 肺栓塞等疾病。
持续提高 共同实施 经过论证 专家认可 不断发展
集束化护理 特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教学课件ppt

降阶梯治疗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疗程。
用药途径及疗程
0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案例分析
治疗及转归
对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经过针对性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案例一: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炎的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车祸导致重度颅脑损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20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教学课件PPT
CATALOGUE
目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案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教学总结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患者发生的一种肺炎,通常在通气治疗48小时至拔管后72小时内出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抗生素的选择与使用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在病原菌尚未明确时,根据患者病情和所在医院常见病原菌情况,选择经验性用药方案。
经验性用药
在初始治疗时,采用广谱、强效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根据结果调整为单药治疗或降阶梯治疗。
诊断及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约3天后,患者出现高热、咳嗽、气促等症状,经肺部听诊有啰音。
案例三:通过口腔插管引发肺炎的病例
0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呼吸机相关肺炎PPT课件

编辑版ppt
21
院内获得性肺炎恰当使用 抗生素的重要性
100
80
恰当
不恰当
%
60
死亡率
40
20
0 Luna, Alvarez- Rello, Kollef, Heyland, 1997 Lerma, 1997 1998 1999 1996
编辑版ppt
4
VAP 多重耐药菌(MDR)感染 的危险因素
• 发病前90天内抗生素治疗 • 住院大于或等于5天 • 社区或专科医院耐药菌的高发生率 • 存在医源性肺炎危险因素
– 发病前90 天内住院超过2天 – 就住于护理院或其它护理所 – 家庭输液 – 30 天内长期透析治疗 – 家庭伤口处理 – 家庭成员携带多重耐药病原体
• 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编辑版ppAtTS. Am J Respir Care Med 2005;1715:388
发病机制
与多种因素有关: 呼吸道及全身防御机制受损 胃十二指肠定植菌逆行移位 吸入 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 ,BF) 形成
编辑版ppt
6
呼吸道及全身防御机制受损
建立人工气道 ,直接损伤咽喉部,且跨越了 咽喉部这一重要的屏障,使气道的自然防 御功能破坏,削弱气道纤毛清除系统和咳 嗽机制,使口咽部和下呼吸道屏障功能直 接受到损害。
⑤样本必须立即送检实验室;
⑥通过PSB获得的样本在500 倍高倍视野下小于10cell s 时,应重新考虑采样;
⑦> 1 %上皮样细胞说明样本不可靠,应重新采样
编辑版ppt
20
抗生素初始治疗
兼顾病房分离的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和流行病 学 注意药物过敏和器官功能不全 不恰当的抗生素初始治疗可能导致预后不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PT课件

性菌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欧洲的一项研
究发现,836例VAP中31%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 多种病原菌导致的混合感染在VAP中占相当比例。晚近一项研
究显示124例VAP中,由单一病原菌致病的有65例(52%),另59 例(48%)为混合感染。在混合感染病例的致病菌中,42例(34%) 有两种病原菌,10例(8%)有三种病原菌,7例(6%)有四种病 原菌。
2019/8/26
8
3、影响VAP病原菌分布的因素
2019/8/26
9
3.1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易合并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 拉汉菌和肺炎双球菌所导致的VAP; 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易合并由铜绿假单胞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VAP; 创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易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VAP。
们及时准确地应用抗菌药物。
2019/8/26
12
4、VAP的发病机制
VAP发病涉及两个环节,即病原菌的 定植和误吸。
2019/8/26
13
4.1 Johanson等研究发现,微生物在口咽部的定植在气管 插管患者中很普遍,并指出细菌的定植是VAP的"前奏"。该研究 显示,ICU内213例患者中有95(45%)人在住院一周内,从口 咽部标本培养出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GNB),其中22例 (23%)后来发生VAP;而118例没有GNB定植的患者中仅4例 (3.4%)发生肺炎。下列因素如基础病情严重、住院/ICU时间 长、先前用过广谱抗菌药、营养不良、气管插管、原有慢性肺部 疾病等均增加了GNB定植的机会。气管插管破坏了上下呼吸道 之间的自然屏障,使在口咽部、副鼻窦、声门下区、牙菌斑、气 管插管气囊周围的定植菌通过误吸进入远端气道和肺。如果肺的 防御机制不能抵抗细菌的侵袭力,终将发生肺炎。
究发现,836例VAP中31%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 多种病原菌导致的混合感染在VAP中占相当比例。晚近一项研
究显示124例VAP中,由单一病原菌致病的有65例(52%),另59 例(48%)为混合感染。在混合感染病例的致病菌中,42例(34%) 有两种病原菌,10例(8%)有三种病原菌,7例(6%)有四种病 原菌。
2019/8/26
8
3、影响VAP病原菌分布的因素
2019/8/26
9
3.1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易合并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 拉汉菌和肺炎双球菌所导致的VAP; 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易合并由铜绿假单胞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VAP; 创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易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VAP。
们及时准确地应用抗菌药物。
2019/8/26
12
4、VAP的发病机制
VAP发病涉及两个环节,即病原菌的 定植和误吸。
2019/8/26
13
4.1 Johanson等研究发现,微生物在口咽部的定植在气管 插管患者中很普遍,并指出细菌的定植是VAP的"前奏"。该研究 显示,ICU内213例患者中有95(45%)人在住院一周内,从口 咽部标本培养出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GNB),其中22例 (23%)后来发生VAP;而118例没有GNB定植的患者中仅4例 (3.4%)发生肺炎。下列因素如基础病情严重、住院/ICU时间 长、先前用过广谱抗菌药、营养不良、气管插管、原有慢性肺部 疾病等均增加了GNB定植的机会。气管插管破坏了上下呼吸道 之间的自然屏障,使在口咽部、副鼻窦、声门下区、牙菌斑、气 管插管气囊周围的定植菌通过误吸进入远端气道和肺。如果肺的 防御机制不能抵抗细菌的侵袭力,终将发生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最佳防控实践PPT课件

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使 用免疫调节药物,以增强 机体免疫力。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康复。
04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案例分 析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大型医院通过严格的手卫生和呼吸道分泌物引流措施,显著降低了呼吸机相关 肺炎的发生率。
成功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口腔护理、体位引流和呼吸道管理,成功 控制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 总结词:减少口咽部和胃部细菌的定植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口腔护理、抑制胃酸 反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法来实现。
• 详细描述:口腔护理可以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少细菌定植。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同时,抑制胃酸反流可以减少胃内细 菌向口咽部的移行,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存在胃酸反流的患者,可以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胃管插入等方法来抑制胃酸反流。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 重要措施。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呼吸道管理
总结词
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呼吸道管理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至关重要。首先,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痰液 。定期为患者吸痰,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保持呼吸 道通畅。同时,对于存在呼吸困难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 ,可以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症状,保持呼吸道 通畅。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呼吸道管理措施,如定期 翻身拍背、调整呼吸机参数等,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促进患者康复。
04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案例分 析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大型医院通过严格的手卫生和呼吸道分泌物引流措施,显著降低了呼吸机相关 肺炎的发生率。
成功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口腔护理、体位引流和呼吸道管理,成功 控制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 总结词:减少口咽部和胃部细菌的定植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口腔护理、抑制胃酸 反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方法来实现。
• 详细描述:口腔护理可以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少细菌定植。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同时,抑制胃酸反流可以减少胃内细 菌向口咽部的移行,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存在胃酸反流的患者,可以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胃管插入等方法来抑制胃酸反流。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 重要措施。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呼吸道管理
总结词
呼吸道管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呼吸道管理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至关重要。首先,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痰液 。定期为患者吸痰,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保持呼吸 道通畅。同时,对于存在呼吸困难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 ,可以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症状,保持呼吸道 通畅。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呼吸道管理措施,如定期 翻身拍背、调整呼吸机参数等,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PT课件

剂量
1.0-2.0 q8-12h
GM
7mg/kg•d
2.0 q8h
TBM
7mg/kg•d
AMK 0.5 q6h或1.0 q8h 抗PA-FQS
20mg/kg•d
1.0 q8h
LVF
750mg qd
CIP 万古霉素
400mg q8h 15mg/kg q12h
2 q8h 4.5 q6h
利奈唑胺
600mg q12h
痰涂片革兰染色(每个低倍视野下的多形核白细
胞不少于25个,上皮细胞不多于10个)
微生物学培养和药敏
2024/7/14
14
Select appropriate AB
Survcillance assisted vs Strictly empirical
Depuydt PO,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 34:653–659
18
人工气道对呼吸道湿化的影响
粘膜纤毛运动受损--粘液潴留--痰痂--气 道梗阻--肺不张
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炎性改变与坏死
肺部感染
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重要!
2024/7/14
19
• 吸痰
痰液的引流
• 体位引流
2024/7/14
20
治疗
➢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和痰液的引流
➢早期恰当抗菌药物治疗
➢后期抗菌药物的调整,避免抗菌药物过量 和减少细菌耐药 降阶梯治疗
2024/7/14
15
新的诊断技术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髓样细胞表达的可 溶性触发受体1(sTREM-1)浓度
• 血清前降钙素
• C反应蛋白(CRP)
2024/7/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pt课件

+ 严格的口腔护理能降低VAP的研究很少 + 调查表明大多数护士使用泡沫拭子而不
是牙刷给气管插管病人进行口腔护理
CDC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s 2003 AACN VAP Practice Alert (美国护士协会 VAP 操作警戒完) 整最新版课件 Grap M. Amer J of Critical Care 2003;12:113-1192.1
+ 当微生物吸附在气囊表 面,会引起细菌繁殖, 然后转移至气管及肺部
完整最新版课件
29
改变气管插管气囊形状
传统 ETT通常有一个柱形的气囊。但是,人体的 气管直径在不同位置也有不同。因此,使用 传统柱形 ETT可能不可以有效的吸留/密封气 管,微量吸入仍然可以发生。
完整最新版课件
30
+ 超薄ETT气 囊是由聚氨 酯组成,可 降低皱褶形 成,降低微 量吸入
(1)发热,体温>38 ℃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以上;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109/L或 <4×109/L; (3)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 (4)气管内吸引物培养阳性。
该标准的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5%.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症状:发热 ,脓性的呼 吸道分泌物
临床 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血培养、 痰培养、纤支镜 检查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内容概要
一、概述 二、诊断及临床表现 三、发病机制 四、治疗 五、VAP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
是牙刷给气管插管病人进行口腔护理
CDC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s 2003 AACN VAP Practice Alert (美国护士协会 VAP 操作警戒完) 整最新版课件 Grap M. Amer J of Critical Care 2003;12:113-1192.1
+ 当微生物吸附在气囊表 面,会引起细菌繁殖, 然后转移至气管及肺部
完整最新版课件
29
改变气管插管气囊形状
传统 ETT通常有一个柱形的气囊。但是,人体的 气管直径在不同位置也有不同。因此,使用 传统柱形 ETT可能不可以有效的吸留/密封气 管,微量吸入仍然可以发生。
完整最新版课件
30
+ 超薄ETT气 囊是由聚氨 酯组成,可 降低皱褶形 成,降低微 量吸入
(1)发热,体温>38 ℃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以上;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0×109/L或 <4×109/L; (3)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 (4)气管内吸引物培养阳性。
该标准的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5%.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症状:发热 ,脓性的呼 吸道分泌物
临床 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血培养、 痰培养、纤支镜 检查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内容概要
一、概述 二、诊断及临床表现 三、发病机制 四、治疗 五、VAP的非抗生素防治策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 PPT课件

效果反馈与持续改进
定期反馈机制
设立定期效果反馈机制,通过会议或报告的形式,向全体医护 人员通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结果,以增强团队的 执行力和责任感。
持续改进策略
根据效果反馈结果,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指 南,不断优化和调整预防措施。鼓励创新思维, 采纳前沿技术和方法,持续提升预防措施的整 体效能。
优化呼吸机使用
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呼吸机模式,减少机械通气时 间,降低肺炎发生率。
定期维护与消毒
对呼吸机进行规范的定期维护和消毒,减少病原 体传播的可能性,保障设备安全性和有效性。
呼吸机参数调整
根据患者的生理改变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优化通气 效果,减轻患者肺部负担。
强化医护人员培训
目录页
案例分析与总结
实际案例剖析
典型病例简介
在本次案例分析中,我们选取了一名72岁患者,在使用呼吸机 治疗过程中发展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入院时因为严重的 COPD加重期,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肺炎症状。
诊断和处理过程
患者在使用呼吸机48小时后体温升高至38.5℃, 并出现咳嗽及黄色痰液,经过病原学检测,确诊 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疗团队立即根据抗生素 敏感性测试选择了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失败的案例分析
尽管预防措施普遍有效,但仍有个别案例发生 感染。分析这些案例,发现共同点在于患者基 础疾病严重,且预防措施执行不够彻底,如手 卫生不规范。
综合总结与建议
成功案例的共性
通过对多个成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案例分析,发现其共 性在于:严格执行预防措施、持续监控患者状况以及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监控体系的建立
监控制度与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诊断方法
金标准:
组织病理学有炎症反应 肺活组织培养微生物阳性
临床诊断标准(常用)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
2020/6/10
11
临床诊断标准
✓ 必要条件:胸片出现新的浸润影 ✓ 同时满足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
发热 白细胞升高或降低 脓性痰 ✓ 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75%
2020/6/10
100
80
60
温度
40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20
0
空气
鼻腔
口腔
隆突和肺泡
•呼吸道不显性失水250ml/24h
注: 绝对湿度---每升气体中所含潮湿气体的含量 (mgH2O/L) 相对湿度---在特定温度下,空气所携带的潮湿气体与达到饱和时
2020/6/10
应携带的潮湿气体相比的相对比例 (%)
19
人工气道对呼吸道湿化的影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2020/6/10
1
内容概要
概念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预防
2020/6/10
2
一、概念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48小时后 撤机拔管48小时内 新的肺实质感染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 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胸片
无浸润影
பைடு நூலகம்
≤ 240 且 无 ARDS
弥漫性(或斑 局灶性浸 片状)浸润 润
注:总分为10分,CPIS ≥ 5分提示存在VAP(机械通气情况下)
2020/6/10
14
Luna C, et al. Crit Care Med, 2003, 31:676-82
微生物学诊断
细菌浓度 保护性毛刷取痰术(Protected Specimen Brush;PSB) >103
• 晚发性VAP(机械通气≥5天):很可能是MDR细菌 所致,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 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肠道细菌属、嗜麦芽 窄食单胞菌,以及MRSA、MRSE等
• 嗜肺军团菌和真菌
2020/A6/1m0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388–416
①最近90天内住院2天以上; ②居住在护理之家或扩大护理机构; ③家庭静脉治疗(包括抗菌药物); ④ 30天内进行过慢性透析治疗、 家庭伤口护理; ⑤家庭成员携带多药耐药菌 5. 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2020A/6/m10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1:388–416
CFU/ml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achial Alveolus Larage BAL): > 104 CFU/ml 经气管内导管抽吸分泌物(Eudotracheal Aspinate ETA): > 106
CFU/ml
痰涂片革兰染色(每个低倍视野下的多形核白细胞不少于25个,上
皮细胞不多于10个)
2020/6/10
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1519-1521
3
VAP对预后的影响
Mortality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With VAP
Without VAP
2020/6/1Y0oung PJ, et al. Anaesthesia 1999, 54: 1183-97
2020/6/10
13
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参数
数值
0
1
2
+1
体温,℃ 血白细胞,mm-3 气道分泌物
≥36.5 且≤ 38.4
≥4000且 ≤ 11000
少量
≥38.5 且≤ 38.9
<4000 或 > 11000
中等
≥39.0 或 ≤36.0
大量
脓性
PaO2/FiO2,mmHg > 240 或存 在 ARDS
微生物学培养和药敏
2020/6/10
15
Select appropriate AB
Survcillance assisted vs Strictly empirical
Depuydt PO,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 34:653–659
2020/6/10
16
新的诊断技术
6
三、危险因素
Chastre J and Fagon J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 867-903
2020/6/10
7
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是否为MDR
1. 先前90天内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 2. 本次住院5天以上; 3. 社区或医院特殊病房中存在高发细菌耐药; 4. 存在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粘膜纤毛运动受损--粘液潴留--痰痂--气 道梗阻--肺不张
8
四、发病机制
✓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 ✓吸入含有细菌的微粒 ✓血行感染 ✓由周围脏器直接感染而来 ✓气管导管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
2020/6/10
9
五、诊 断
判断是否存在肺炎 依据病史(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有危
险因素)、体格检查和X线胸片等
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2020/6/10
12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
• 指标:体温、血白细胞计数、痰液性状、X线胸 片、氧合指数和半定量培养
• 总分12分,一般以CPIS大于6分作为诊断标准
• 与金标准相比其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42%
Pugin J,et al. Am Rev Respir Dis,1991; 143:1121-9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髓样细胞表达的可 溶性触发受体1(sTREM-1)浓度
• 血清前降钙素
• C反应蛋白(CRP)
2020/6/10
17
六、治 疗
➢加强人工气道的湿化和痰液的引流
➢早期恰当抗菌药物治疗
➢后期抗菌药物的调整,避免抗菌药物过量 和减少细菌耐药
2020/6/10
18
湿化的必要性
•上呼吸道具有加温加湿的作用
4
VAP病死率:24%-76%
Chastre J and Fagon J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
2020/6/10 867-903
5
二、病原学
• 早发性VAP(机械通气≤4天):多为敏感菌,如肺 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MSSA和敏感的肠道 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 形杆菌和粘质沙雷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