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合集下载

2023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

2023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

2023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____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目标:根据薄弱学校现状,制定____年的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教育资源投入1. 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保证学校能够获得足够的教学资源和设施。

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购买教学设备和教育资源。

2. 教职员队伍建设:加大对薄弱学校师资队伍的支持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同时,要建立健全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素质的提升。

二、理顺管理机制1. 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构建稳定、高效的学校领导团队。

2. 强化学校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确保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完善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三、改善教学环境1. 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加大对薄弱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投入。

确保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更新教学设备: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课程改革,配备适合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线教育设备等,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学质量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优化薄弱学校的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推行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强化学科竞赛: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或综合性竞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区和全国性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增加师生互动: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术需求和心理情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五、家校合作1. 加强家校合作机制: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和联系。

薄弱学校改造 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改造  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仍存在一些薄弱学校,这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质量严重不足。

因此,急需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以提高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2. 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条件,提升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3. 增强薄弱学校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4. 加强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改造计划,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包括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节点。

2. 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教师待遇、购置教学设备等方面,确保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

3. 教师培训,组织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为薄弱学校的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改造后的教学需求。

4. 教学资源共享,建立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合作办学、师资支持、教学指导等方式,为薄弱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5. 学校管理改革,加强薄弱学校的管理体制建设,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确保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

四、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施方案,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有所改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也将得到提升;师资力量的增强将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带动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确保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

2023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

2023年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薄弱学校,其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方案。

二、目标1. 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提升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改善薄弱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学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4. 增加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5. 加强薄弱学校的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组织和运作效率。

三、主要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a.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b. 鼓励薄弱学校的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c. 招聘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增强师资力量。

d. 增加薄弱学校的教师编制,确保每个班级都有足够的教学资源。

2. 改善教育设施和教学环境a. 对薄弱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进行修缮和升级。

b. 提高教室的灯光、空气质量等,并注重环保。

c. 提供学生家庭资助计划,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改善学习环境。

d. 建设多功能教室和学生活动中心,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3. 增加教育资源a. 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提供更多教学资源。

b. 在薄弱学校设立教育资源中心,收集和整理教育资料。

c. 与外部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在线课程和教材。

d. 举办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强化学校管理a. 对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培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b. 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

c. 建立薄弱学校改造评估机制,定期对改造成效进行评估和调整。

d. 开展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改造计划:根据薄弱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确定具体目标和措施。

2. 完善师资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招聘优秀教师,提高师资力量。

3. 改善教育设施:修缮和升级教学设施,改善教学环境。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为了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完善,我们需要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该计划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不仅要加强薄弱学校的教学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还要改善生态环境,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优秀的学习环境。

下面是对该计划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总体目标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让每所薄弱学校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教学装备。

2.提供大量的师资和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为了实现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1.改善教育设施我们将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薄弱学校的教育设施,包括图书馆、计算机室、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优化课程设置我们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优化,加强对生活中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供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我们将为薄弱学校提供由资深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开展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更好地辅导学生。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合作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校园文化节、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们将对学校的绿化和校园环境进行改善,从校内的景观、耗材、垃圾分类等方面入手,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三、实行步骤计划的实行步骤如下:1.确定薄弱学校。

2.制定改造计划,包括投入资金、改善教育设施、优化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改善等具体实施措施。

3.开展实施工作。

在实施期间中,将不断地监督和评估计划的实施,确保能够按照计划的方式在工作中开展。

4.落实计划成果。

在计划完成之后,需要对计划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如果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就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改善措施。

薄弱学校整改方案

薄弱学校整改方案

薄弱学校整改方案**薄弱学校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公平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由于各地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存在,一些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仍然较低。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整改方案,提升这些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整改目标1. 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使学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3. 加强学校的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整改措施1. 教育资源配置(1)合理调整教师编制,确保每个班级的教师人数充足。

重点关注班级人数较多的学校。

(2)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学资源投入,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工具。

(3)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接受必要的专业培训和提升。

(2)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3)加大对薄弱学科的教师招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薄弱学校执教。

3. 教育教学改革(1)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4. 管理体系建设(1)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责任。

(2)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流程,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四、整改计划及实施1.整改计划(1)制定整改计划,并明确整改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制定整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并加以详细解释和说明。

(3)将整改计划公开,并征求师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整改实施(1)成立整改领导小组,负责整改方案的具体实施。

2023年薄弱学校整改方案

2023年薄弱学校整改方案

2023年薄弱学校整改方案引言:薄弱学校是指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学校。

为了提高这些学校的整体素质、保障学生的权益,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整改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2023年薄弱学校为对象,从教学质量提升、师资培训、管理提升等方面,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

一、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体现,提升教学质量是解决薄弱学校问题的关键。

下面是我们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一些建议: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增加招聘计划,优化岗位设置,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薄弱学校。

此外,建立定期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加强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定期进行评估: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机构,定期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二、师资培训师资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培训和提升师资的质量是解决薄弱学校问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我们在师资培训方面的一些建议:1. 设立培训基地:利用现有师资培训机构和高校资源,设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基地,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

2. 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3. 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自主学习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和参与各类学习活动,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是决定学校一切工作落实的基础。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是解决薄弱学校问题的关键。

下面是我们在管理提升方面的一些建议:1. 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事务的责任和流程,确保学校内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学校领导力培养:通过培训、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学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学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学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农四师七十七团中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总体实施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项目法人:农四师七十七团填报日期:二0一二年一月四日农四师七十七团学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一、团场概况农四师七十七团位于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北纬42°55′--43°17′,东径80°50′07″--80°57′08 ″,海拔1640—3678米,东与新疆昭苏军马场相邻,西接七十六团,南临特克斯河,北部西段以察尔套山与哈萨克斯坦为界,国境线长25.5公里,东段抵中天山克特敏山脊与察布查尔县接壤。

地势北高南低。

赛因山和阔克托别山横贯中部,把团场分成南北两片,南为农区,北为牧区,东西最长18公里,南北最长43公里,总面积384.89平方公里(折合58万亩)。

团部距昭苏县城20公里,距伊宁市208公里。

(一)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19177万元,同比增长46.2%,其中第一产业9785万元,同比增长71.9%;第二产业4995万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4397万元,同比增长29.4%,团场职均收入2、3万元,团场人均1、7万元。

团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以牧业发展为辅,以发展羊、牛等多种畜牧业。

全团共有14个基层单位。

现全团人口7832人,主要由汉、哈、维、蒙等14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68%,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3 %。

全团职工人数2928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800人,占职工总数的27.4%。

2002年以后,国家实施了“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农村及农村寄宿制奖励工程,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团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从而达到科技扶贫,科教兴团,也为戍边富民,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现代化农牧团场和谐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4年薄弱学校提质改造方案

2024年薄弱学校提质改造方案

2024年薄弱学校提质改造方案____年薄弱学校提质改造方案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然而,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薄弱学校,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

为了推动薄弱学校的提质改造,本文提出了一套综合的方案,以期能够帮助这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二、整体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学校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2. 培养全面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让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

3. 增强学校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打造学校的特色教育,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增加招聘数量: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支持,增加薄弱学校的招聘数量,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

(2) 提高师资待遇:通过增加薪资福利、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3) 加强师资培训:组织专业的培训机构和高校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他们的专业素养。

(4)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 提升教学质量(1) 精选教材: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精选适合的教材,推动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

(2) 制定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

(3) 优化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4)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落实跨学科教育,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改善学校环境(1) 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投入资金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四师七十七团中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总体实施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项目法人:农四师七十七团填报日期:二0一二年一月四日农四师七十七团学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一、团场概况农四师七十七团位于昭苏盆地中部偏北,北纬42°55′--43°17′,东径80°50′07″--80°57′08 ″,海拔1640—3678米,东与新疆昭苏军马场相邻,西接七十六团,南临特克斯河,北部西段以察尔套山与哈萨克斯坦为界,国境线长25.5公里,东段抵中天山克特敏山脊与察布查尔县接壤。

地势北高南低。

赛因山和阔克托别山横贯中部,把团场分成南北两片,南为农区,北为牧区,东西最长18公里,南北最长43公里,总面积384.89平方公里(折合58万亩)。

团部距昭苏县城20公里,距伊宁市208公里。

(一)团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现行价)19177万元,同比增长46.2%,其中第一产业9785万元,同比增长71.9%;第二产业4995万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4397万元,同比增长29.4%,团场职均收入2、3万元,团场人均1、7万元。

团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以牧业发展为辅,以发展羊、牛等多种畜牧业。

全团共有14个基层单位。

现全团人口7832人,主要由汉、哈、维、蒙等14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68%,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3 %。

全团职工人数2928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800人,占职工总数的27.4%。

2002年以后,国家实施了“二期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农村及农村寄宿制奖励工程,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团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从而达到科技扶贫,科教兴团,也为戍边富民,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现代化农牧团场和谐稳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团场教育概况学校的基本情况:2007年9月团场已实现了民、汉合校,实行了一团一校。

现有学校1所,在校学生82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551人,初中在校学生269人,民族学生484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59%,寄宿制学生203人。

全校共有教学班21个,小学教学班15个,初中教学班6个,其中民族小学教学班4个,初中教学班3个。

全校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

教师中,中级职称26人,具有本科学历有30人,大专学历43人。

全团学校占地面积69906平方米,建筑面积7807平方米,其中应用于教学的校舍面积为4456平方米;硬化面积1200平方米,绿化面积5125平方米。

校园中有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楼3幢。

校园进行了整体园林规划,学校拥有1个多媒体电教室、2个微机室、1个10台电脑的校园绿色网吧,图书室藏书8831册。

二、学校布局规划情况:(一)人口变动预测及办学条件面临的问题布局规划1.人口变动预测规划2011年,团场总人口7832人,在校生854人,21个教学班,其中小学生588人,15个教学班,初中生266人,6个教学班。

根据人口自然增长和团场发展及民、汉合校的状况,至2015年,按6年人口增3.8‰计算,全团总人口增加到7993人,在校生达922人,其中,小学660人,15个教学班,初中297人,6个教学班,2010至2011学校转出学生共计115,团场民族可生三胎、汉族可生二胎、迁移工程、招商引资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指引下,按团场现行学生数(不含转出及流动)预算,学生人口同比增长数详见下表:2010-2015年团中学人数增长情况一栏表至2015年学生增长原因有三:其一、由于团场少数民族占全团总人数的37.68%,政策性允许少数民族生三胎,少数民族人口年年增高,外来打工者携子女到团场的人数越来越多,团场为进一步加强团场建设逐年吸纳外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特设岗位教师前来团场工作,团场干部职工的基数越来越大,在未来几年中,团场的在校生将逐年增加。

其二、今年,国家对边境团场的优惠政策使得在一些弃农外出打工者都纷纷返回团场务农,学生自然增加。

其三、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和国家“三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发展,内地迁入团场务农的也不断增加,其学生也随之增加。

其四、团场的招商引资,在团场建工厂不断的引入外来务工人员。

2.办学条件面临的问题规划按《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计算:因七十七团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全校小学15个班级,初中6个班,全校按《农村全寄宿制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指标》21个班级计算,学校建筑总面积应为11025平方米。

目前,学校用于教学有效面积为4456平方米11025平方米-4456平方米=6569平方米因此,至2015年学校校舍面积缺额为:6569平方米(二)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1、开水房、浴室学校自2007年9月,实行民、汉合校以来,在校学生1015人。

民族住宿学生203,现在最突出的是住校学生无法洗浴,在冬长夏短的高原边寒区学生无法正常喝上开水,都在饮用自来生水(尽管学校买了两台电烧水器,但还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喝开水的问题),冬天住校学生个人卫生无法保持,使得好多住校生因卫生条件而经常生病,夏天学生出汗多,住校学生的个人卫生无法保持干净,长期以往由于不卫生很容易致使学生生病。

因此,急需解决住校学生的洗浴问题,需投资建设150平方米的浴室开水房。

现在需建浴室开水房的建设项目投资额30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2、新建浴室开水房需购置太阳能电板(80幅*5500元=44万元)投资额44万元。

3、学生餐厅的建设项目目前,学校只有一个210平方米的民族餐厅,无法满足310名学生同时开饭,学生就餐要分批进行,给学生就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给食堂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工作强度。

住校的民汉学生全部就餐民餐,部分汉族学生不习惯民餐,也有部分因路远在学校就餐很不方便。

现需求再建一个4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在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同时,即解决一部分汉族学生的就餐,还满足了食堂工作人员、学生的共同需求。

学生餐厅建设项目投资额80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4、学生宿舍床具、炊具的购置⑴学校住校生在每年递增的情况下,需购置宿舍床具等投资额9万元。

⑵新建学生食堂需购置餐厅炊具(和面机、压面机、电烤箱、电冰箱、消毒柜、蒸饭机、豆浆机、切菜机、切肉机、洗碗机、碗筷、餐桌)等用具投资额为30万元。

5、风雨活动室的建设项目学校因处于高原地区,冬季长、雪多天冷,夏季雷电暴雨多,学生的活动场所非常缺乏,体育课经常在冬雪夏雨中进行,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现需建设一个1200平方米的风雨活动室,以满足师生的活动需求。

风雨活动室建设项目投资额240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6、水冲式厕所的建设项目(1)学校处于高原边寒地区,冬天雪多路滑、夏天雨多行走不便,学生的宿舍和校舍距离厕所较远,给学生学习及生活极为不便。

现需建设一个15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以满足学生生活需要。

水冲式厕所建设项目投资额30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2)水冲式厕所需配套设备6万元。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七十七团是一个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团场,团场职工中少数民族成分占到37.68%,少数民族职工多数以放牧为主,牧业随市场经济的影响波动较大,少数民族中贫困人数占到一定比例。

自2007年9月学校实现民、汉合校以来,学校的调整工作始终本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结合团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学校的建设规划,突出解决学校急需学生生活设施为目标,坚持“牢固、实用、够用、安全、方便学生、缺什么建什么、建一所达标一所”的原则,来确定学校的建设项目和投资需求,更以此为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对团场教育建设可持续发展作合理、长足、和谐性调整。

(2)布局调整的步骤2012-2015年,完成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完成学生生活设施等建设,使团场职工子女享受到现代化教育。

使团场职工更加安居乐业更加坚定屯垦戍边的信念。

(3)布局调整的主要措施通过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团场补贴的原则完成工程项目,以满足学生生活设施的需求。

(4)建设目标及主要任务1.建设目标紧抓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的机遇,改善团场学校办学条件,至2015年团场初中三年保留率可达100﹪,团场中、小学生在校寄宿率分别达到50%、70%、生均生活服务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寄宿生均宿舍面积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标要求。

2. 主要任务投资由中央专项和地方补贴承担,改善七十七团学校办学条件。

四、规划项目建设及投资金额具体项目详见下表:(表1-1为77团中学新建项目一览表1-177团中学新建项目一览表1-2表1-1和表2-2(489+101.5)共计:590.5万元。

五、年度实施计划(1)2012年5月学生餐厅、学生浴室开水房、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2000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音体美设备(2)2013年5月风雨活动室、床具购置、炊具购置、太阳能电板购置、风雨活动室设备(3)2014年5月(4)2015年5月其他六、保障措施1、学校改造计划兵、师、团、校实行“四级”管理目标,实行“四级”项目管理机制。

“四级”项目管理对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资金进行预算控数,团场校舍改造规划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项目领导和管理,认真扎实地做好学校改造规划制定、资金落实、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等工作。

“四级”项目管理各自具体分工承担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资产管理和校舍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和责任。

2、学校改造计划实行合法前提下把信息公开、公示公告制度。

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板报、团、师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示、公告审批的学校项目及方案,并对对教学装备类和校舍改造类项目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验收。

3、学校改造计划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对疏于管理影响目标实现的,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七、效益分析此项目作为学校生活基本设施之必需,解决了民、汉合校之燃眉之急,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缓解了学生生活用房及设施需求紧缺的矛盾,对整合教育资源,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无疑是一项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也是构建和谐团场,屯垦戍边的迫切需求。

77团中学“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完成后,解决了学生寄宿问题,大大改善团场办学条件,满足团场学生生活需求,提高了办学质量,实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战略目标。

同时,对坚定职工屯垦戍边信念,创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团场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在硬件建设及软件设施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