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活动
《第三章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理解,掌握其基本化学反应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内容,并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任务。
重点掌握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的种类、性质和反应原理。
2. 实验操作:(1)制备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如硫酸亚铁、硫酸铁等);(2)观察并记录各化合物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3)进行铁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化学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总结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规律。
3. 思考与探究:(1)探究铁在不同环境下的氧化与还原反应;(2)探究温度、浓度等对铁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3)利用所学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设计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化学问题,并进行讨论与交流。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2. 实验操作部分,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注意安全操作,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3. 思考与探究部分,学生需独立思考,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探究,鼓励小组合作交流;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给教师;5. 作业应字迹工整,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 实验操作部分,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特别关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3. 思考与探究部分,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和创新性进行评价;4. 综合四、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实验技能。
同时,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给出相应的鼓励和改进意见,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实验 装置
操作 现象
实验 结论
用火柴点燃肥皂液,听到__爆__鸣____声,证明生 成了______H__2 ______
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H2,化学方
程式为__3_F__e_+__4_H_2_O__(_g_)=_高_=_=温_=_=_F__e_3O__4_+__4_H__2 __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巧判断 (1)铁在加热条件下与液态水或水蒸气均能反应。( × ) (2)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中湿棉花的作用是生成水蒸气。( √ ) (3)由于铁化学性质活泼,所以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铁单质。( × ) (4)过量的 Fe 与 Cl2 化合生成 FeCl2。( × ) (5)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H2,所以铁与水反应也生成 Fe(OH)3 和 H2。( × )
(2)FeO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Fe2O3。( × ) (3)Fe3O4 中铁的化合价有+2 和+3 价,是一种混合物。( × )
(4)Fe(OH)3 不能利用化合反应生成。( × )
(5)由于 Fe(OH)2 易被氧化,所以在制备时要隔绝空气。( √ ) (6)向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3.(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实
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装置 A 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B.装置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Fe+3H2O=高==温==Fe2O3+3H2↑ C.装置 C 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 D.点燃 D 处的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物、盐类等;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现象;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的性质。
包括但不限于铁粉、氧化铁、氢氧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等物质。
每个实验至少进行三次,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数据。
2. 观察生活中的铁及其化合物:寻找并记录生活中的铁及其化合物,如硫酸亚铁缓释片、补铁口服液、铁锈等,了解其用途和性质。
3. 知识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为什么生锈的铁制品比不生锈的更容易腐蚀?为什么在烹饪过程中使用铁锅能预防贫血?三、作业要求1. 实验部分:学生需独立完成实验,并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 观察部分:学生需拍摄照片或录像作为证据,字数不少于三张照片;3. 应用部分: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字数不少于200字。
4. 提交作业时间:作业应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数据的真实性、观察生活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的情况以及知识应用的准确程度;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作业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习效果;2. 教师可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应用,全面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现象。
在提交作业时,请同学们务必附上自己的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作业评价结果将作为下次课程学习内容的重要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积极改进。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对下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
《第三章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掌握:要求学生系统复习铁的元素性质、常见的铁化合物(如氧化铁、氧化亚铁、硫酸亚铁等)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对比分析,掌握铁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变化规律。
2. 实验操作练习:学生需自行设计并完成一个关于铁的化合反应实验,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注意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反应原理。
3.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及结论等内容。
重点描述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4. 拓展知识学习: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钢铁的冶炼、铁的防腐等,并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掌握要求准确、全面,对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深刻的理解。
2.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3. 实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数据真实可靠,分析准确。
4. 拓展知识学习要求积极查找资料,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教师的评价将基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以及拓展知识学习的效果。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实验活动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操作]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一)铁单质的还原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观察插入CuSO4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Fe具有还原性,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Fe+Cu2+===Cu+Fe2+实验(二)铁盐的氧化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加入铜片一段时间后,铜片溶解,溶液变为蓝色Fe3+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成Cu2+2Fe3++Cu===2Fe2++Cu2+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呈蓝色Fe3+具有较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2Fe3++2I-===2Fe2++I2实验(三)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加入锌片一段时间后,锌片溶解,溶液绿色变浅,最后消失Fe2+具有氧化性,能将Zn氧化为Zn2+Fe2++Zn===Zn2++Fe随着FeSO4溶液的滴入,溶液紫色褪去时,再加入Fe2+具有还原性,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成Fe3+5Fe2++MnO-4+8H+===5Fe3++Mn2++4H2O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Fe3++3SCN-===Fe(SCN)32.铁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分析反应离子方程式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Fe3+遇KSCN溶液时,溶液变成红色Fe3++3SCN-===Fe(SCN)3加入铁粉后,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再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无变化Fe2+遇KSCN溶液时,溶液不变色,故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2Fe3++Fe===3Fe2+[实验拓展]研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方法(1)如果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需要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检验两者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要求设计实验使两者发生反应时,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应地,如果预测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需要寻找具有氧化性的某一物质,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实验报告

+,# !#OPQO+,ij"
6
7 8
qST!WXJKGY rstuvlwxy
+
,
9
:
2345
=>?@A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郊的库都布高塔墙内耸立着一根高约' 直径 ), &L+) 的铁 柱$乍一看!这根黑黝黝的铁柱并不起眼!但正是它吸引着大批游客和科学家们的目 光$因为这根铁柱虽在露天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却居然一点也不生锈!堪称世 界奇迹$
) *
"*#混合溶液 9 中加入过量的铁!则铁将铜置换出来!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离
子!所以过滤所得固体8为铜和过量的铁!溶液 : 为二价铁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先生
成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放置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所以最终生成氢氧化铁
"沉淀B#$固体8为铜和过量的铁!再加入稀盐酸溶解单质铁!再过滤所得固体S为
没有!!!!!!$
充 ",# 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 23*@ 和相当量的 23!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
+ ,
#-下列装置中能较长时间看到./01* 白色沉淀的是
6
7
8
+
,
9
:
!!
9-"
:-"#
2-#'
;-"#(
-.f89gd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制备 时直接将 ./01*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由
色褪去时!再滴加*滴 A427溶液!观察现象
*-铁离子的检验
实验步骤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 )6 蒸馏水!再滴加几滴 ./25, 稀溶 液!然 后 滴 加 几 滴 A427 溶液!观察现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

(2)铁盐的氧化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3 mL FeCl3溶液 加入试管中,加入 几小块铜片,振荡, 过一会儿,观察现 象
_铜__片___不__断__溶_ _解__,_溶___液__由__棕_ _黄__色___逐__渐__变_ _为__浅___绿__色_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_F_e_3_+_具__有__氧__化___性__。 _2_F_e_3_+_+_C_u_=_=_=_= _2_F_e_2_+_+_C_u_2+
【实验过程和结论】 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单质的还原性 ①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CuSO4溶液,再将一段 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
②现象:_铁__丝__表__面__有__红__色__物__质__生__成__ ③__解__释__(_含__离__子__方__程__式__)_:___铁____的____还____原____性____强____于____铜____,__把____铜___从__溶__ 液中置换出来,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 1.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 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CuSO4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 、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 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通化县七中张浩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检验Fe3+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反思与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难点:Fe2+、Fe3+的相互转化实验准备:仪器:试管、滴管、烧杯等药品:Fe2O3,Fe3O4,FeCl2溶液(加铁钉),FeCl2溶液(不加铁钉),FeCl3溶液,硝酸、还原铁钉、KI淀粉溶液、新制氯水、KSCN溶液等教学方法:通过魔术演示把学案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Fe3+3OH=Fe (OH)3↓红褐色+-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 (OH)3 + 2、Fe3的检验+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3、Fe2+和Fe3+的相互转化《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1、观察含铁元素的试剂,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质类别,填写下表....篇二:2015-2016学年优质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铁离子的检验
实验操作
在一支盛有2 mL蒸馏水 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 稀溶液,然后滴加几滴 KSCN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 程式)
_溶__液__变__ _为__红__色__
_F_e_3_+_具__有__氧__化_ _性__。__I_-_具__有___还 _原__性__。___2_F_e_3_++ _2__I_-_=_=_=__=_2_F_e_2+ _+_I_2
(3)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 方程式)
取3 mL FeCl2溶液 加入试管中,加入几 小块锌片,振荡,过 一会儿,观察现象
加入少量FeSO4溶液,观察 _当__溶___液__紫__色__褪_
溶液颜色变化。当溶液紫 _去__时___,_再__滴__加_
色褪去时,再滴加2滴KSCN _K_S_C_N__溶__液__,_溶_
溶液,观察现象
_液__变___为__红__色_
_F_e_2_+_具__有__还__原___性_ ,
_与__酸__性__K__M_n_O_4_溶 _液__发___生__氧__化__还_
溶__液___由__浅_
绿__色___逐__渐_ 变__为___无__色_
_F_e_2_+_具__有___氧__化__性__。
_离__子___方__程__式___为__F_e2+ _+_Z_n_=__=_=_=_F_e_+__Z_n2&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酸性 _酸__性__K_M_n__O_4溶_ KMnO4溶液,然后向试管中 _液__慢___慢__褪__色__,
观察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 程式)
_2_F_e_3_+_+_F_e_=_=_=_= _3_F_e_2_+
【拓展实验】 试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在空气中久置的氯化亚铁粉末是 否被氧化?是部分氧化还是全部氧化?
提示:
实验操作
取少量在空气中久置 的氯化亚铁粉末溶于 水中配成溶液,分别加 入两支试管中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向一支试管中 加入少量KSCN 溶液,观察现象
如果溶液变为红色,说 明氯化亚铁已被氧化; 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 氯化亚铁未被氧化
氯化亚铁被氧化后生 成氯化铁,Fe3+遇到 KSCN溶液变红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实验过程和结论】 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单质的还原性 ①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CuSO4溶液,再将一段 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
②现象:_铁__丝__表__面__有__红__色__物__质__生__成__ ③__解__释__(_含__离__子__方__程__式__)_:___铁____的____还____原____性____强____于____铜____,__把____铜___从__溶__ 液中置换出来,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如果氯化亚铁已经 被氧化,向另一支 试管中加入少量酸 性KMnO4溶液,观 察现象
如果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说明氯化亚铁部分 氧化,如不褪色,说 明氯化亚铁全部氧 化
Fe2+具有还原性,将酸
性KMnO4溶液还原为 无色溶液
【问题讨论】 1.以铁屑为原料,如何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提示:(1)把从工厂取来的铁屑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 氢氧化钠溶液浸两天,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2)把铁屑取出用水洗涤,向铁屑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 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滴入 几滴KSCN溶液,若不变红,说明反应液中不含Fe3+。 (3)加热蒸发,出现大量晶体时趁热过滤,即得硫酸亚铁 晶体。
2.实验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或铁钉,目的是什么? 提示:加入少量铁粉或铁钉的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溶液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2Fe3++Fe====3Fe2+,加 入铁粉或铁钉将被氧化生成的Fe3+重新还原为Fe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 验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一
超多互动!超多素材!总有你喜欢的。为教学插上翅膀!
【实验目的】 1.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 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CuSO4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 、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 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2)铁盐的氧化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3 mL FeCl3溶液 加入试管中,加入 几小块铜片,振荡, 过一会儿,观察现 象
_铜__片___不__断__溶_ _解__,_溶___液__由__棕_ _黄__色___逐__渐__变_ _为__浅___绿__色_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_F_e_3_+_具__有__氧__化___性__。 _2_F_e_3_+_+_C_u_=_=_=_= _2_F_e_2_+_+_C_u_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一支盛有3 mL水的试 _溶__液___变__为__棕_
管中滴加几滴FeCl3溶 _黄__色___,_加__入_
液,再滴加3滴KI溶液, 观察现象,然后再向溶
_淀__粉___溶__液_
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_后__,_溶___液__变_
观察现象
_为__蓝___色_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 程式)
_含__F_e_3_+_的__溶__液___遇 _到__K_S__C_N_溶__液__时__, _溶__液___变__为__红__色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少量FeCl3稀溶液, 然后加入适量铁粉, 轻轻振荡片刻,再 加入几滴KSCN溶液,
_加__入___足__量_ _铁__粉___后__,_溶_ _液__红___色__褪__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