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瓦斯防治之瓦斯突出的原因和规律

瓦斯防治之瓦斯突出的原因和规律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 •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 (1)开采保护区 • 区域性防突措施主要有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种。
1、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在突出矿井中,预先开采的、并 能使其它相邻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受到采动影响而减少或 丧失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为保护层。 被保护层:后开采的 煤层称为被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上方的叫上保护 层,位于下方的叫下保护层。
了采取以上措施之外还必须布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并适当 加大风量,保证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不超限和不影响 其他区域。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 三、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原因及规律 • 在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从煤、岩体内部突然(几秒钟到
几分钟)喷出大量的煤和瓦斯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简称突出。
•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其主要危害是: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 7、卸压槽 近年来在采掘工作而推广使用了卸压槽的方法,
作为预防煤(岩)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的措施。它的实 质是预先在工作面前方切割出一个缝槽,以增加工作面前 方的卸压范围。
• 8、震动放炮 • 1)、岩柱厚度>1.5m • 2)、炮眼数和炮眼布置,单列三组楔形掏槽 • 3)、装药量:f=3-4,4-5kg/m3, f=6-8,5-7kg/m3 • 4)、注意事项: • (1)撤人;(2)断电,(3)30min检查;(4)防止扩大(矸石堆
• 1)、开采保护层的作用 • (1)地压减少,弹性潜能缓慢释放; • (2)煤层膨胀变形,形成裂隙与孔道,透气性增加; • (3)煤层瓦斯涌出后,煤的强度增加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课题五瓦斯喷出的原因和规律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02 煤矿生产效率有所提高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不仅减少了工人生命财产损失, 还有助于煤矿的安全、高效、稳定生产
03 突出预测精度不断提高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精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 断提高,能够更好地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比较
物理防治
隔离带 预裂缝爆破 注浆加固等
化学防治
涂敷防爆胶 喷洒瓦斯抑制剂 空气氧化剂等
煤层构造的细则
断层
地层错动分界线, 易引起煤层破碎和
变形
岩性转换
岩性转换带附近的 煤层易发生煤与瓦
斯突出
闭合构造
易形成气体聚集区 域,是煤与瓦斯突
出的重要隐患
褶皱
煤层的褶皱程度越 大,易引发煤与瓦
斯突出
煤层地质特征的 细则
煤层地质特征是指煤层的 岩性、煤质、水文地质等 特征,本节将介绍煤层地 质特征的细则及其对煤与 瓦斯突出的影响。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预案编制单位
煤矿企业或者特别 行业单位
预案编制内容
应急组织机构、预 警建设、救援队伍 建设、应急物资保 障、应急演练等
预案编制原则
科学性、实用性、 可操作性、紧急性
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应急救援组织
在事故发生后,组 建应急指挥部,实 施事故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措施
毒气排放控制、活 埋人员搜救、通风 除尘、瓦斯抽采等
联合采掘
优点:实现了采煤和瓦斯抽采 的有机结合,降低了煤与瓦斯 突出的风险 缺点:对安全管理要求高,对 设备要求高 适用范围:适用于煤与瓦斯突 出危险性大,煤层倾角小于45 度,煤厚小于20米的区域
其他采掘方式
目前还有短壁工作面、切片工 作面、综采工作面等采掘方式。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其防治技术分析

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其防治技术分析
综 采工作 面 瓦斯 涌 出及 其 防治技 术分析
候 玉 强
( 贵州金益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 习水 5 6 4 6 0 0 )
摘 要: 瓦斯是成 煤过程 中的伴生气体 , 它源 于煤层又储 于煤层 , 一 旦开采煤炭就会有 瓦斯涌 出。瓦斯 是一种灾害气 体, 它不但污 染 环境 , 而且可 以诱发 多种形式 的灾害 事故 , 对 煤矿安 全生产具有 极大 的危害性 ; 同时 , 瓦 斯又是一种 高效 、 洁净的能源 , 合理地 开发 与 利用瓦斯 可以让瓦斯造福 于人类 。本文 以某矿 井为例分析 了瓦斯涌 出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 关键词 : 瓦斯涌 出; 防治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 T D T 1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1 5 — 0 1 8 5 — 0 2
M. , 煤在 1 1 6 0 4采面处的瓦斯含量 为: 1 2 . 6 4 m 3 / t M 煤在 1 1 6 0 4 采 面处的瓦斯含量为 : 1 3 . 6 4 m3 / t
② 上邻近 M 、 M 、 M 煤层: Q 2 = 1 0 . 9 2 x ( 0 . 4 3 + 2 . 8 ) × ( 6 1 + 1 0 0 ) = l _ 0 2 m 3 / 地表有 罗家 田湾、 马家堰村寨 、 高压 线及附近零星农户 。 该工作面运顺附近有 Z K 5 0 3 、 Z K 6 0 3地质钻孔及 J 5 — 1补勘地质钻孔 。工 作面上方有 2 抖落水洞 , 地面标高+ 1 2 9 1 . 8 3 1 m。工作面位 于一采 区上部 , 为一采 区西翼第二个 回采 工作面。南临 1 1 6 0 2工作面 ( 已回采 ) ,北临 l 1 6 0 6工 作面 ( 未准备) ; 工作 面开切眼位于 F 4支 2断层 附近 , 工 作面设 计停采线位于 回风斜井 中心线 向西 8 0 m井筒保护煤柱线处。

第四节矿井瓦斯喷出及其防治

第四节矿井瓦斯喷出及其防治

开关的地点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瓦斯浓度符合本规程规定时,方可开启。
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
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
调度室报告。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本规程第一百条规
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 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 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
• 第一百三十九条 采掘工作面 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 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 解读:① CO2无色、略带酸味、具有轻微毒性,对 人体影响是:对人的眼、鼻、口等器官有刺激作用。 • ② CO2浓度1%,对人体危害不大,人呼吸次 数和深度略有增加; CO2浓度3%,会刺激人体的中 枢神经,引起呼吸加快(呼吸次数增加2倍)而增大 吸氧量;达到7%时,严重喘息,剧烈头疼;10%及 以上时,发生昏迷,失去知觉,以致缺氧窒息死亡。 • ③ 本条主要是从保护井下工人身体健康出发。
5《煤矿安全规程》瓦斯防治部分条款解读
• 第一百三十五条: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 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查明原 因,进行处理。 • 解读:①这个规定,不是停止作业的规定,而是 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的一个隐患警告。 • ② 之所以规定为0.75%而不是1%,主要是 因为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是各个分区(采区、工 作面)通风的汇合,如果定为1.0%,也就意味着 各个分区都可以达到1.0%。而如果其中一个分区 小于1.0%,则必然另外有的分区超过1.0%,这 样不符合分区不得超过1.0%的规定。

瓦斯异常涌出危险工作面的标准确定与防治措施

瓦斯异常涌出危险工作面的标准确定与防治措施

瓦斯异常涌出危险工作面的标准确定与防治措施一、异常涌出瓦斯定义1、瓦斯异常涌出:指在采煤工作面瓦斯分布状况下,工作面某一时间点及空间点内瓦斯发生急剧增多的现象(以常煤及其他气瓦斯比大于1.2为界),突发性、急剧飞速分布。

2、采煤工作面瓦斯增大指的是常煤及其他气瓦斯的比值超过1.2,且瓦斯增大的速度大于瓦斯稳定增长的速度。

二、瓦斯异常涌出的防治措施1、分区瓦斯控制措施:为有效防止瓦斯异常涌出,应采取工作面分区瓦斯控制方法进行防治,即把采煤工作面瓦斯分布状况稳定的部分与异常涌出瓦斯部分分开;2、常煤瓦斯联锁措施:在异常涌出瓦斯部分,采取通风抽采结合联锁技术,将煤矿常煤瓦斯自动分离出来,以达到预防异常涌出的目的。

3、动态监测措施:采用煤炭采掘动态地质检测技术及现场管理手段进行瓦斯分布监测,对可能存在高瓦斯负荷面的工作面进行动态监测,保证工作面运行安全。

三、瓦斯异常涌出的标准1、《井下矿井采掘安全规程》〔2010〕32号:矿井采煤工作面正常采掘时,常煤及其他瓦斯比值不得大于1.2。

2、《矿山安全防护规程》(GB13407—2009)规定,采煤工作面有着越来越大的可能发生瓦斯异常涌出的情况,因此采煤工作面的风险较大,应以规程要求的瓦斯浓度为基准,防止出现瓦斯异常涌出的情况。

3、《制定采掘安全管理办法的原则》(ML333-2009):针对异常涌出瓦斯,采用预防和控制等原则应制定有关采掘安全管理办法,并用于安全监督检查。

四、预防、控制瓦斯异常涌出的核心措施1、遵守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分布情况,以及异常涌出瓦斯的标准;2、坚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分区,保证其正常运行;3、提升煤矿回采出瓦斯的能力,通过常煤瓦斯的联锁技术,控制瓦斯的浓度;4、加强对异常涌出瓦斯的动态监测,对潜在危险源及时进行防范。

特厚煤层沿底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其防治技术

特厚煤层沿底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其防治技术

3 特 厚煤 层 沿底掘 进 防冲与 瓦斯 治理 技术
由于 2— 3煤层 瓦斯 压力 高 , 煤层 透 气性差 , 沿底
掘进需要提前 释放煤 层 内部 地层 压力 和瓦斯 压力 , 通
现: 检修期 间 , 煤 巷 只有 两 帮和拱 部煤体 释 放 瓦斯 , 掘 进工作 面( 长度 7 0 0 m ) 瓦斯 流量达 到 4 . 5 m 3 / m i n , 随着 煤巷暴露 面积 越来越 大 , 煤 巷 四周释 放 出来 的瓦斯也放 开 采 工 艺 , 平 均 煤 厚 1 2 m, 煤巷 沿煤层底部掘进 , 掘进工 作面拱 部 以上至 少 留有 8 m厚 度的 2— 3 煤 。巷道 高度 4 m, 宽度 5 . 1 m, 采 用“ U” 型棚 + 锚杆 、 锚 索挂 网支护 , 锚 索长度 为 8 m, 锚
2 0 1 3 年第5 期
东撼晨 科_ 技
1 8 7
特厚 煤 层 沿 底 掘 进 工 作 面 瓦斯 涌 出及 其 防 治技 术
王 文 良
(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 有限公司, 河南 三 门峡 4 7 2 4 3 1 )


通 过分析特 厚煤 层沿底掘进 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 , 得出了 在采 用综掘机 割煤 时, 由于对煤体 的连续扰动 , 导致煤体应力平衡 破坏 , 发
中 图分 类 号 T D 7 1 3 . 3 文 献标 识 码 B
煤层 注水 防治技术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2 8 0 1 . 2 0 1 3 . 0 5 . 1 0 9
1 2— 3煤 层深 部 煤巷掘 进 瓦斯 地质 条件
2— 3煤层 进 入合 层 以后 , 构 造简 单 , 由北 至南 呈

矿井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

矿井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

矿井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摘要]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因其具有突发性,对生产人员的安全危害极大。

为了掌握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通过对某矿高瓦斯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及构成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分布规律。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几套措施,从而保证了该高产高效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关键词]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涌出;瓦斯防治中图分类号:td71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3-0301-01引言根据以往经验分析,瓦斯事故大多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所以总结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来源,并用于预测未采区的瓦斯涌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同时对瓦斯防治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而对煤层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工作是开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和瓦斯治理的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大及人们对瓦斯认识的不断提高,工作面瓦斯涌出越来越在高、突矿井受到重视,特别是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使得上隅角瓦斯和回风巷瓦斯屡次超限,此问题已成为影响安全生产关键因素之一。

1 高瓦斯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掘进工作面,在实施掘进工程过程中,其回风流瓦斯涌出量达到0.4m3/min时,该面即为高瓦斯掘进工作面。

鉴于高瓦斯掘进工作面的施工工艺,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及通风方法不一样等原因,经现场测试、观察、分析,基本掌握高瓦斯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

1.1 影响瓦斯涌出的因素1.1.1 开采强度和产量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与开采速度或矿井产量成正比,而相对瓦斯涌出量变化较小。

当回采速度较高时,相对瓦斯涌出量中开采煤层涌出的量和邻近煤层涌出的量反而相对减少,使得相对瓦斯涌出量降低。

实测结果表明,如从两方面考虑,则高瓦斯的综采工作面快采必须快运才能减少瓦斯的涌出。

1.1.2 风量的变化风量发生变化时,瓦斯涌出量和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由原来的稳定状态,逐渐过渡为另一稳定状态。

综采工作面邻近层瓦斯涌出规律分析及综合治理技术

综采工作面邻近层瓦斯涌出规律分析及综合治理技术
表 1 工 作 面 停产 期 间瓦 斯 测定
CH4 % I Ⅱ Ⅲ Ⅳ V Ⅵ
1 概 况
大多数研究瓦斯 治理 , 主要针对高瓦斯矿井 , 高瓦斯突 出 工 作面 , 而对低瓦斯矿井向高瓦斯矿井转变 , 次采全高综采 一 工作 面邻近层 瓦斯涌 出研究还 比较少 。本文通 过戊 8 2 2 0 - 2 3 工作面为例 , 介绍一种分 区域多测点测定瓦斯方法。 ( ) 1 该工作面的基本情 况如 下:
O : 放 瓦斯 量 ; c 抽 Q l : 位 钻孑 抽 放 量 ; e 高 L Q 2 : 隅 角抽 放 量 ; c 上 O1 : 空 区 瓦斯 涌 出量 ; 采
平 均 瓦 斯 涌 出浓 度

0085

表 2 工 作 面 停产 期 间风 速 测 定
风速 ms / l l Ⅱ Ⅲ 26 .2 Ⅳ 23 _l V 23 -0 Ⅵ 回 风 流 进 风 流 27 .0
21 工 作面 瓦 斯 涌 出量 测 定 .
影响 因素多 、 作业 区域 内瓦斯 涌出不均匀等 , 越来 越明显 , 严 重威胁 到矿 井的安全 。本文对 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瓦斯来 源、 分部 、 出动 态变化及 瓦斯 涌 出基本参 数等的测定 分析 , 涌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 取得 了良好效果。为今后研究综采工作面 瓦斯涌出规律提供可 以借鉴的方法 。
32 .4 77 .2 lo 5o 0
25 .3 83 _ 5 l 6 28 l3 _ 3
24 .7 83 _5 l4 26 13 . 7
21 .4 98 .0 l5 28 25 .8
25 .3 83 _5 l6 27 41 .5
28 .l 77 . l9 28 67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其防治邱建1,邱帅2(1.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白庄煤矿,山东肥城271623;2.肥城矿业集团公司梁宝寺二号井,山东嘉祥272404)摘要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划分为煤壁、采落煤和采空区三部分,该文分析了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规律,论述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通风系统、脉冲通风以及瓦斯抽放等控制瓦斯涌出的原理与技术的新成果。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通风系统脉冲通风中图分类号TD712+.5文献标识码ACoal face the law and control of gas emissionQiu Jian,Qiu ShuaiAbstract Coal face gas source into the coal wall,mining coal and gob off the three parts are given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gas emission.Analysis of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gas emission law,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ventilation systems,ventilation and gas drainage and other impulse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gas emission of the new achievements.Key words coal face gas emission rules ventilation system pulse ventilation白庄煤矿7105工作面,在层煤开采过程中,有过3次瓦斯异常涌出。

工作面下隅角出现瓦斯浓度达到1.8%,达到超限断电浓度,回风流瓦斯浓度达到1.0%报警浓度。

影响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机械化设备能力的发挥。

1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和涌出规律1.1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源及其计算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于煤壁、采落煤和采空区,后者又来源于邻近煤层和围岩。

前两项瓦斯涌出强度与煤暴露时间的关系类似,都可以用q=qe-βt方程来描述,式中q、q分别为煤暴露初始和t(min)时的瓦斯涌出强度,β为衰减指数。

从中可知,不论是煤壁还是采落煤,暴露初始的瞬间涌出强度最大,以后随暴露时间的增长而呈负指数关系衰减。

前两项也有不同之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煤壁有被采煤层所含瓦斯源源不断地补给,并受采场矿山压力和煤体破坏所形成的裂隙以及采煤工艺过程所控制,所以在衰减过程中因矿压与裂隙生成变化而引起的瓦斯涌出强度波动是很大的;而采落煤是无瓦斯补给源和不受矿压控制的,所以在衰减过程中无波动。

已知开采煤层的瓦斯含量时,可按下式计算开采煤层煤壁和采落煤的相对瓦斯涌出量qb=CX式中:qb-开采煤层本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X-开采煤层的瓦斯含量,m3/t;C-开采煤层在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排放系数。

*收稿日期:2011-09-02作者简介:邱建(1982-),男,汉族,山东肥城、大学学历,采矿助理工程师,从2009年起在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白庄煤矿通防区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1.2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瓦斯涌出变化特征图1是白庄煤矿开采七层煤7105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变化曲线。

在回采初期35m以内,瓦斯涌出量不大,变化也小,这是开采层的瓦斯涌出。

第一次老顶来压时,伴随着灰岩层等邻近层的卸压瓦斯涌出,形成第一个峰值,然后随着涌出时间的延长呈负指数规律衰减,显示出暴露面瓦斯涌出的特征。

以后又有数次老顶来压,又伴随数次涌出量峰值和随后的衰减,开采层与邻近层卸压瓦斯涌出量逐次叠加,有时还出现波动,但总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数值。

由于各邻近层瓦斯储量有大有小,它们距开采层有近有远,层间岩性与厚度各异,每次来压时与采空区连通的裂隙网所沟通的各邻近层卸压瓦斯的储量有大有小,时间有先有后,裂隙网的流动阻力有高有低,这就形成邻近层瓦斯涌出量伴随着围岩活动,显现出多次峰值和各邻近层瓦斯涌出量依其距开采层的距离依次叠加的特征。

图1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变化曲线2工作面瓦斯涌出的控制工作面瓦斯涌出控制的目标是消除瓦斯积聚,确保采煤工作面和采区巷道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2.1采用不同的工作面通风系统控制瓦斯采煤工作面通风是控制瓦斯浓度的基本措施,通风系统必须稳定、可靠,保证不间断地向工作面供给足够的风量;在瓦斯涌出量较大时,具备解决工作面隅角区瓦斯浓度超限问题的能力。

2.1.1U 型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大多采用U 型通风系统,其特点是系统简单、经济,适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不大的工作面,否则漏风将把采空区高浓度瓦斯集中汇流于上隅角,产生瓦斯浓度超限危险区。

2.1.2U +L 型通风系统它是一进两回的通风系统。

其中,靠近工作面的一条回风巷,其瓦斯浓度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管理,另一条经联络巷与采空区相连的称为专用排瓦斯巷,其瓦斯浓度控制在某一批准限制以内,并附加另外一些防爆安全条件下使用。

这种系统不仅增加了工作面的风排瓦斯量,而且由于瓦斯浓度分布的改变,大大改善了U 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联络巷之间的距离一般为60 100m ,该系统用风量少而排放瓦斯量大、安全可靠性提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2.1.3Y 型通风系统该通风系统是两进一回,采煤工作面的上、下巷都进风,而其中的副进风巷在采空区一段则变成回风巷,并由巷旁充填支护。

它与U +L 型系统相比,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难题,而且运煤、运料设备、供电、供水等管线在新风中,而回风巷内既无电缆、轨道,也无管路,成为专用回风巷,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2.1.4Y +L 型通风系统兼有Y 型与U +L 型的某些特点。

该系统工作面上、下风巷都进风,这与Y 型相似;它又有尾巷,这与U +L 型相似,上、下风巷都可以布置设备,改变了U +L 型系统主要机电设备必须在进风巷布置所造成的设备拥挤及阻碍进风现象。

两条进风巷提高了工作面的抗灾能力与救灾能力,提高了排瓦斯能力和综采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了产量,因此得到了推广应用。

2.2脉冲通风治理上隅角瓦斯积聚新近研制的YSMJ -5型矿用液压双旋转脉冲风扇,是治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新技术装备,它能产生具有强力扩散效果的双旋转脉冲风流,能有效地消除工作面上隅角内的瓦斯积聚。

该风扇使用液压马达驱动,由乳化液压力源做动力,不使用电,风扇叶轮由抗静电、阻燃工程塑料制造,不产生摩擦火花,运行安全可靠。

风量和旋转频率可根据消除瓦斯积聚的需要进行无级调节。

2.3利用瓦斯抽放控制瓦斯涌出瓦斯抽放是控制瓦斯涌出和风流中瓦斯浓度最有(上接第172页)将煤壁侧掩护支架拉出工作面解体,然后回收3 1架,最后拉出老塘侧掩护支架解体。

图1祁南煤矿81采区713工作面铺网使大棚支护剖面图方案3.4采空区的顶板管理随着掩护支架前移,迎头顶板自然垮落,大棚支护材料与煤壁形成三角形支护结构,实现留尾巷拆除,确保工作面拆除期间正常负压通风,避免正压通风将工作面迎头瓦斯引流入拆除硐室。

3.5支架解体升井支架拖移至拆除硐室,采用风动葫芦起吊解体,一台支架解体后装五车顺序升井。

4应用效果及应用前景该项目在713工作面拆除期间成功实施,项目实施后,工作面出架过程中缓慢下沉的顶板与煤壁形成三角形支护结构,实现留尾巷拆除,确保工作面拆除期间正常负压通风,拆除硐室及迎头杜绝了瓦斯超限现象,迎头粉尘全部引入老塘,作业环境明显改善,应用效果良好。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7711综放回撤面的应用吴少先(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沛县221611)摘要该文根据姚桥媒矿7711综放回撤面的防灭火情况,分析了该面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关键词综合防灭火技术易自燃煤层综放回撤面中图分类号TD75+2.2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he ore7711syntheses return according to Yao Qiaomei remove the surface to eradicate the state situation,has analyzed this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gnition reason,proposed“the quaternity”synthesis against fire fighting measure.Key words Synthesizes against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Easy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al bed The synthesis returns removes the surface1工作面概况姚桥煤矿7711综放面位于东六采区,工作面上部境界为7709设计面,下部为7713采空区,左部境界为以东六上山为界,右部为以袁堂断层防水煤柱线为界。

7711综放面标高为-232.8 -336.7m,水平面长186m,煤层平均厚度为5.82m,平均倾角为9ʎ,煤层硬度为中硬。

沿走向布置二条巷道,其中回风巷(溜子道)布置在-336.7m的位置,进风巷(材料道)布置在-232.8m的位置。

该面属7号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1 3个月,煤尘有强烈爆炸危险性。

该面内有二条正断层,分别为f444,∠40ʎ,H=2.5m,fL1,∠70ʎ,H =0.7m,二条正断层造成2个顶板破碎区,按支架编号分别为:17# 28#、110# 130#。

东六探巷位于工作面95# 98#支架顶板上方。

该面于2011年5月30日回采至停采线,距停采线10m时上双网、上钢丝绳,顶煤不放。

鉴于过去回收7249综放面时出现了高温点CO严重超标,被迫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等问题,在易自燃煤层综放面回撤时,*收稿日期:2011-06-30作者简介:吴少先(1973-),江苏沛县人,大学,工程师,现任上海能源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生产管理科副科长,煤层自燃发火的防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2发火原因分析(1)该面平均回采率为86.8%,采空区内遗留了大量的煤炭。

(2)该面回采临近结束时,为了保证支架回撤时的安全,工作面放煤量逐渐减小,至停采前10m左右范围内就不再放煤。

(3)该面回采临近结束时,推进速度变慢,加上支架上部顶煤破碎,为煤炭的缓慢氧化提供了条件。

(4)该面有2个顶板破碎区和1个顶板上部探巷,这3个地点的煤炭氧化会加速,因此就存在3个自燃发火隐患点。

3综合防灭火措施3.1采空区注浆利用7711材料道事先已经预埋好的3趟注浆管路进行注浆,注浆管口距停采线分别为90m、60m和3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