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DOC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DOC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背景介绍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主要来源之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瓦斯气体,这对于煤矿的生产和矿工的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因此,对煤矿的瓦斯综合治理至关重要。

目的本文档旨在探讨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并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主要内容目前,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已经成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风管理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其核心是要保证通风系统的完善和健全,确保矿井、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不超标。

通风系统应合理设计,通风设备应健全,排风孔要设置在瓦斯容易聚集的位置,保证瓦斯能及时排除。

2. 煤层采掘技术提高煤层采掘技术水平是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

采用优化的采煤方法,如细分割即将长壁采煤井的回采面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小面进行开采,能够有效地降低瓦斯返放和抽采难度,减少工作面积压瓦斯的风险。

3. 传感器监测釆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对瓦斯区域进行连续监测,巡查瓦斯涌出点和排放管道是瓦斯管道投资的一部分。

传感器主要监测瓦斯浓度、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气压等,确保安全生产。

4. 瓦斯处理当瓦斯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应当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如瓦斯抽采和利用。

煤矿瓦斯可用于发电、热水或燃料,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收益。

5. 员工培训煤矿瓦斯安全是每一个矿工都应该关注的话题,因此要进行员工培训,使他们了解瓦斯的性质、危害等,并掌握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是矿业生产安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

通过通风管理、煤层采掘技术、传感器监测、瓦斯处理和员工培训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生产的质量,提高煤矿的竞争力。

11426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11426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效果分析

11426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何文龙(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摘 要为加强谢桥煤矿11426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在该工作面实施Y 型通风的基础上,采用穿层钻孔抽采、工作面顺层钻孔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底抽巷回风立眼封闭抽采相结合的瓦斯抽采方法,对各种方式的瓦斯抽采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实践表明,采取综合的抽采方式对工作面瓦斯进行治理,效果较为理想,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瓦斯抽采 治理效果中图分类号 TD71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19.08.035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Gas Control Effect in 11426 Working Face He Wen-long(Safety Technology Center of Anhui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Bureau,Anhui Hefei 230088)Abstract : In order to strengthen gas control in 11426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of Xieqiao Coal Mine, on the basis of Y -type ventilation in this face, gas extraction methods combining cross-layer borehole extraction, borehole extraction along the working face, buried pipe extraction in goaf, air extraction in bottom drainage roadway and closed-off extraction in vertical hole are adopted to make statistics on the effect of gas extraction of various modes. Practice shows that comprehensive gas extrac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in gas control at working face,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mine safety production.Key words :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gas drainage treatment effect收稿日期2019-04-10作者简介 何文龙(1978-),男,安徽省亳州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矿用安全产品检验检测。

浅论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浅论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Ab ta t Ito c d t h s fro ri a e r n g y tm ln esa tc n lg sr c nrdu e ote ueo ofdan g ,d a a esse ao gt e m eh ooy,tec a a ea d gb gsi o rh n ief ho .Re o — i h h o l c n o a nc mp e e sv a in f s cv cywok t ov h p e OT ra d rtr i g a g rbe ,a d a he e o d rsls r r os let eu p rC Ie n eu nar a g u ep o lms n c iv dg o eut. l s
2 1 3 顶板走 向钻 孔 间距选 择 . .
1 1 采煤 工作 面及 其 回风 流 中瓦斯 分析 .
采煤 面及其 回风 流 中的瓦斯 积聚 或超 限 的原 因 , 主要存 在于采煤面落煤时段煤壁瓦斯 的大量 涌 出及 浮 煤散 发的瓦斯 。因此 , 采煤 工作 面 的瓦斯抽 放 治理技 术应视 为采 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和控制手段 的关键技术 措施 。
对 于高 瓦斯 矿井而 言 , 井下 采煤工 作面 的瓦斯抽 放治 理技术是一 项重 要工作 。因此 , 大采 煤 工作 面 加
的瓦斯检测 、 瓦斯 管理 、 瓦斯抽放等治理技术 是确保矿 井 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 的一项非常重要 的措施 。
1 采 煤 工 作 面 的 瓦 斯
为 了更 有效地抽 出采 空区高浓度 的瓦斯 , 板走 顶 向钻 场应 布置在 预抽煤层上部 , 与煤层 间距 保持平行 , 待采煤 面推进 至抽 放 区域 时 , 采空 区顶板垮 落后 产生 诸 多裂隙 , 抽放钻孔 通过裂 隙将采 空 区积 聚 的瓦斯抽

矿井区煤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的实践

矿井区煤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的实践

( )邻近层瓦斯抽 放治理开采层 瓦斯 含量偏高 的采煤工作 2
面落煤瓦斯效果不佳 。 ( )邻近层瓦斯抽 放钻孔 的终孔位 置距工作 面回风巷水平 3 距离 为 1~ 7m, 2 2 距煤层顶板为 2 ~ 8m为宜 。 2 2
过抽排 管路 排至地 面 , 工作面 回风巷瓦斯 浓度 降至 06 . %以下 , 确
量 22 / i, 空 区埋 管抽 排 纯量 25m/ i ) . m3 n 采 4 m . 3 n。 m
2 I4 1 X 3 煤 工 作 面 瓦 斯 治 理 方 法 及 效 果 0采
根据重 庆院 2 0 0 6年 1 2月编制的《 晋城煤业集 团寺河矿二号 井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及 矿井瓦斯涌 出预测 报告》 可知 , 井下采用
单 个钻场内进尺 1 0 0m。 4 该工 作面邻 近 层瓦斯 抽放 浓度 为 3 %,标 态抽 放 纯量 为 5
1 .5 m3 n 03 / mi 。
通过 上述 分 析 可 知 :
24 采 空 区埋 管 瓦斯 抽 排 .
() 1 矿井 I x煤本煤层瓦斯含量偏 高 ,工作 面落煤 瓦斯 也是
制约安全 生产 的主要矛盾 , 回采之前需进行本煤层瓦斯预抽。 在
工 作 面 采 用 本煤 层 预 抽 和 邻 近层 瓦 斯 抽 放 后 , 风 量 配 17 0m3 n 回风巷 瓦斯浓度为 06 %一 .1 严重制约 了工作 5 / , mi .5 07 %, 面的安全生产 , 因此 , 虑在 工作 面 回风巷安装一 趟抽放管对采 考 空区瓦斯进行埋管抽排 ,使部分 由采 空区涌人 回风巷的瓦斯 经
根据矿井 I x煤瓦斯治理经验 , 确定 采用顶板高位 钻孔对邻 近层瓦斯进行抽放 ,采用本煤层预抽对 工作面煤体进 行瓦斯预 抽, 采用采 空区埋管对采空 区瓦斯进行抽排 , 解决采煤 工作面上

高瓦斯综放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高瓦斯综放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关 键词 : 瓦斯治理 ; 高瓦斯工作面; 综合抽放
中图分 类号 :D 1 T 7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7 — 08 21 ) 05 — 5 1 2 1 (0 10 06 0 6 9 4—
Co r h n ie Co to t o so si mp e e sv n rlMeh d fGa n
14 ai ol n , ao suc f a mi i n mon f a mi inw r a a zd ae nte 5 0i J x C a Mie m jr o re s s o ada u t se s o e nl e .B sdo ni n og e sn og s e y h
Ga s u l c a ie o g l wi o a vn sy F l me h nz d L n wal t T p Co lCa ig y h
S La U i—wa g n
(Sax F ni ut n h nhn o o , t. Z ounSax 02 0 ,C ia hni ex ii eZ eg agca C . Ld , uq a hni 3 65 h ) R a Mi l n
sau fv n i t n s s m n a xr c o n t e mi e a s c nr l d b o r h n ie me s r s i cu tt s o e t ai y t a d g s e t t n i n ,g swa o t l y c mp e e s a u e l — l o e ai h o e v n d n a x r ci n b s g b r h l s p e r l g f l s ie i e ly n n w n i ei e i o d a s o i g g se t t y u i o e oe ,u p r d i i ed ,p p l a i g a d s i g p p l n r a w y f a o n ln i n n ln w l,u p rc r e n a r i a e r a w y swe sb n r a i g arf w i n wal n c e sn i o g al p e o ra d g sd an g o d a sa l a y i c e sn i l n l g l a d i r a i g ar n l o o n l u p y t p e o rb o a fn . y t a u e rb e o a a g n u p rc r ra d r tr f w s p l o u p r c r e y lc a s B e me s r st e p o l m fg s g u e i p e o e n eu n o n l h h n ar a a o v d a d w r i g s f t n ln w lw se s r d Hih e ce c n i h y ed o o r d ci n iw y w ss le n o k n ae y i o g a a n u e . 【 f i n y a d h g il fc a p o u t l g i l o i a s u l n g sy f l y—me h ie o g alw t o o lc v n r e l e . c a z d ln w i tp c a a i g wee r a i d n l h z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基本规定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基本规定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基本规定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基本规定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第一条总则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5m3/min、或者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采煤工作面,必须编制瓦斯综合治理设计。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规定第三条采煤工作面概况(一)采煤工作面参数采煤面上、下顺槽标高,始采、收作位置,采煤面走向长度、工作面长度、煤层厚度、采厚、煤层倾角,可采储量。

(二)邻近采掘状况本煤层周边采掘活动现状,邻近煤层采掘活动现状。

(三)生产安排采面投产、收作日期,采煤工艺及预计日产量。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计(一)瓦斯参数地质勘探和本块段或相邻块段实测的瓦斯参数,包括测定点标高,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吸附常数等;本煤层邻近已采块段的瓦斯涌出量,涌出量梯度,涌含比。

(二)瓦斯涌出量预测分析瓦斯来源,预测方法有模拟法和分源预测法,一般要求采用分源预测法,瓦斯涌出量预测具体方法见附件一。

(三)预测结果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

第五条瓦斯综合治理设计(一)类似块段情况本矿本煤层邻近已采典型类似块段的瓦斯治理情况。

(二)瓦斯治理方法选择根据预测的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并结合矿井瓦斯治理实际效果,选择相适应的瓦斯治理方法。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且现场具备条件的,选择Y型通风治理瓦斯。

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10m3/min的,采用顶板走向钻孔抽采。

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为:10~20m3/min的,采用顶板走向钻孔为主,倾向钻孔、上隅角埋管等为辅的综合抽采措施。

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为:20~50m3/min的,采用以高抽巷、底抽巷(穿层钻孔)、上下顺槽倾向穿层钻孔、顺层钻孔等为主,上隅角埋管为辅的综合抽采措施。

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Q50m3/min的,除采用以上抽采技术措施外,还应考虑采用地面钻孔进行抽采。

(三)通风设计通风方式(Y型通风必须明确充填工艺、材料,钻孔布置参数等),巷道断面,风量计算(按集团公司已下发的风量计算方法计算),进回风路线。

3412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案设计及应用

3412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案设计及应用

942021年第4期3412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案设计及应用连慧刚(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山西 吕梁 033000)摘 要为解决贺西煤矿3412工作面掘进和回采期间瓦斯治理问题,结合工作面瓦斯、煤层赋存情况,设计巷道掘进前超前预抽瓦斯、巷道掘进期间本煤层瓦斯抽采方案、工作面回采期间初采前工作面裂隙带抽采及回采期间上隅角抽采瓦斯方案。

通过现场应用实践,工作面瓦斯抽采纯量达到6.31 m 3/min ,瓦斯预抽效率达到了43.1%,为工作面正常掘进和回采提供保障。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抽采方法;抽采效率中图分类号 TD71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21.04.034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Gas Comprehensive Control Scheme in 3412Working Face Lian Huigang(Hexi Coal Mine, Shanxi Fenxi Mining Group Co., Ltd., Shanxi Lvliang 033000)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gas control during the driving and mining of 3412 working face in Hexi Coal Mine, combined with the gas of working fac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coal seam and analysis of gas source, the scheme of gas drainage in advance before roadway excavation, the scheme of gas drainage in this coal seam during roadway driving, the scheme of gas drainage in fracture zone of working face before initial mining and gas drainage in upper corner during mining period are designed. Through the field application practice, the pure amount of gas drainage reaches 6.31m 3/min, and the gas pre drainage rate of working face reaches 43.1%,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gas drainage standard during the working face driving and mining.Key words : coal face; gas control; extraction method; extraction efficiency收稿日期 2020-10-19作者简介 连慧刚(1988—),男,山西长治人,2012年7月毕业于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煤层气抽采技术),助理工程师,现在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贺西煤矿从事瓦斯治理工作。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设计会审单位技术科:安监处:调度所:机电运输管理一科:抽采通风区:综采一队:信息工区:通风副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会审意见2341(3)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设计一、工作面概况2341(3)工作面位于F5逆断层上盘东二下部采区,东部为F5逆断层,南部为13-1煤层实体;西部为东二下山采区系统巷道,北部为2341(3)收作面;对应下部2371(1)工作面已回采(2010年10月收作)。

工作面标高为-585~-638.8m,走向长1139.1~1121.1/1130.1m,倾斜宽174.5m,煤层倾角5 o~16 o /9o,煤层厚度4.23~6.7/5.78m,可采储量1506201.7吨;本面13-1煤层赋存稳定, 13-1煤:黑色,以粉末状、片状为主,半亮型。

平均厚5.78m;工作面局部发育1~2层夹矸,厚0.44~0.75m。

我矿13-1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和自然发火性,爆炸指数37~40%,自然发火期3~6个月。

二、瓦斯涌出量计算采用分源预测法计算2341(3)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

根据公式:q=q本+q邻q本=K1*K2*K3*K4*K5*(M/m)*(X0—X c)q邻= K6* q本式中:q—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本—本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q邻—邻近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m3/t)K1—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全部垮落法取值=1.2K2—工作面残煤瓦斯涌出系数,取值=1/工作面回采率K3—掘进工作面预排瓦斯影响系数,取值=(L-xb)/L,式中L为工作面长度,b 为巷道宽度,x为预排系数,x=3~4K4—不同通风方式的瓦斯涌出系数(U型通风取值=1.0,Y型通风取值=1.3~1.5。

)K5—本煤层抽采瓦斯影响系数,取值=1.1~1.5,具体:顺层孔抽采取值=1.05~1.1;老塘埋管取值=1.2~1.3;顶板或穿层钻孔取值=1.2~1.3;巷道抽采取值=1.2~1.4;综合抽采取值=1.3~1.5K6—邻近煤层抽采瓦斯综合影响系数,我矿13槽一般取0.15M、m—本煤层的煤层厚度与回采高度(m)X0、Xc—本煤层的残存瓦斯含量(m3/t),一般取Xc =0.15 X0根据资料分析,2341(3)底抽巷(标高-630m)对13-1煤层实测瓦斯压力4.7Mpa,含量9.6m3/t;因该面保护层2371(1)工作面已于2010年9月收作,截止2012年3月2日,被保护层工作面2341(3)工作面的预抽率为76.7%,残余瓦斯含量4.5m3/t,残余瓦斯压力0.28Mpa,该面抽采方式为综合抽放,因此计算得出:该面瓦斯涌出量为:q本=1.2×(1/0.95)×…(174.5-(5.4+5.4)×4)/174.5‟×1.0×1.3×(5.78/5.78)×(4.5-0.15×4.5)=4.1m3/t根据分源法分析邻近块段的瓦斯涌出量;q邻=0.15×q本1.3=0.15×4.1=0.6 m3/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采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
孙善研
(黑龙江龙煤矿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该文介绍了利用顶板走向抽放、沿煤层抽放系统技术,对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进行综合治理。

解决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瓦斯超限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高位钻孔顶抽底抽高抽巷道
中图分类号TD712+.54文献标识码C
O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gas coal face
Sun Shan-yan
(Heilongjiang Coal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Ltd.Dragon,Heilongjiang,Qitaihe,154600)
Abstract Introduced to the use of roof drainage,drainage system along the seam technology,the coal face and gob gas in comprehensive fashion.Recov-ery work to solve the upper corner and return air gas gauge problems,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gob gas high drilling field elevation drill field top pumping at bay high pumping roadway
对于高瓦斯矿井而言,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治理技术是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加大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测、瓦斯管理、瓦斯抽放等治理技术是确保矿井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1采煤工作面的瓦斯
1.1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分析
采煤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积聚或超限的原因,主要存在于采煤面落煤时段煤壁瓦斯的大量涌出及浮煤散发的瓦斯。

因此,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治理技术应视为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和控制手段的关键技术措施。

1.2采空区瓦斯分析
瓦斯主要构成部分为甲烷,由于甲烷比空气重量轻,所以采空区瓦斯的运动呈向上部逐渐递增的发展态势。

采空区中的瓦斯还通过煤岩体的裂隙不断向采煤面上隅角移动,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与超限,从而造成瓦斯事故发生。

因此,治理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应从治理现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着手,切断涌向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源的通路,以减少涌向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量。

2采空区瓦斯抽放治理技术
根据本井田煤层赋存条件及井下实际情况,采空区瓦斯抽放治理技术主要有顶板走向钻孔抽放(俗称:高位钻孔)、高抽巷道。

2.1顶板走向钻孔技术
2.1.1顶板走向钻孔设定理论
*收稿日期:2011-09-29
作者简介:孙善研(1984-),男,汉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学士学位,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矿业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抽出采空区高浓度的瓦斯,顶板走向钻场应布置在预抽煤层上部,与煤层间距保持平行,待采煤面推进至抽放区域时,采空区顶板垮落后产生诸多裂隙,抽放钻孔通过裂隙将采空区积聚的瓦斯抽出。

不仅减少上隅角瓦斯积聚,还可以减少涌向采煤面的瓦斯量。

2.1.2顶板走向钻孔层位选择
钻孔最佳层位应使抽放钻孔布置在采空区冒落带的上部与裂隙带的下部为佳。

七台河矿区煤厚一般为1.0 2.0m,冒落带厚度一般为3 10m,设定顶板走向钻孔布置距离煤层高度在15 20m为宜。

2.1.3顶板走向钻孔间距选择
目前,七台河矿区采煤面走向长度一般在300 800m,工作面长度一般在120 150m,钻场间距应由钻孔深度决定,大部分矿井配备ZDY-3200S型钻机,适用于煤(岩)层钻孔,钻孔深度200 400m,每个钻场布置6 8个钻孔,钻孔呈扇形分布,以5ʎ左右的放射角施工。

两个钻场间距确定原则为前一个钻场终孔位置应超出后一个钻场开孔位置20m左右。

这样可避免抽放盲区,以便于更好的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根据现场实践,顶板走向钻孔抽放在七台河西部新兴煤矿、新建煤矿等广泛应用,瓦斯抽放率最高可达到40%以上。

新建煤矿三采区90#右六区段普采工作面使用此项抽放技术,其上隅角瓦斯浓度由0.8%降至0.5%左右,而且降低了工作面的配风量,控制住了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的现象,确保工作面的稳产高产。

2.2高抽巷道技术
2.2.1高抽巷道设定理论
高抽巷道的应用是建立在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的理论之上的,来应对瓦斯涌出量较高的采煤面且顶板岩性强度不够,使得顶板走向钻孔不能正常抽取采空区瓦斯的情况。

为更大程度上抽取采(下转第187页)
较高,受矿井环境约束较小。

井下集中式系统制冷主机离制冷点较近,冷损失较小,效率较高;但该系统对适用环境的要求较高,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井下冷水机组需采用煤安认证设备,目前只有某些厂家生产的进口井下冷水机组具备煤安证。

实践表明,井上集中式和井上、井下联合集中式系统适用于制冷负荷较大的工程,投资也较大;井下集中式适合于制冷负荷较小的工程,投资较小。

井上、井下联合集中式系统适用于改扩建工程,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和管道。

3机械制冰降温技术
机械制冰降温技术是利用地面制冰场制取的粒状冰或泥状冰,通过风力或水力输送至井下的融冰装置,与井下冷冻循环水进行直接热交换,实现矿井降温。

制冰降温技术由于利用冰的溶解潜热进行降温,所以在同样冷负荷的条件下,向井下的输冰量仅为输水量的1/4 1/5,使管道投资费用降低,且不存在过高静水压力和冷凝热放困难等问题,主要电动设备均在井上,不需要防爆,能较好适应矿井的安全要求。

虽然冰制冷系统可以应用于较大的矿井降温系统,但是由于制冰效率低,造成系统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得该项技术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空气压缩式制冷降温技术
空气压缩式制冷为理想气体的逆向循环系统,高压气体绝热膨胀时,对膨胀机作功,同时气体的温度降低。

其循环型式主要有:定压循环,有回热的定压循环和定容循环。

与液体气化式制冷相比,空气膨胀制冷是一种没有相变的制冷方式,所采用的工质主要是空气。

由于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制冷工质的致冷能力小,并且单位制冷量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较高。

因此,空气压缩式制冷在矿井降温中很少应用。

5结束语
加强通风、改革通风方式、避开局部热源、预冷进风风流等优化通风系统的方法在我国矿井热害治理中应用较为成熟,隔绝高温围岩、冰冷却降温技术和水冷却技术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冷水机组降温技术在国外进行得比较早,相对也比较成熟。

各种降温方式均有一定的适用性和限制性,应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选用经济高效节能的降温系统。

(上接第185页)空区的瓦斯,将抽放钻孔改进为全岩巷道,巷道一侧与回风道连接,另一侧与采空区连接并形成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通过高抽巷道流入回风道,从而降低了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

2.2.2高抽巷道层位选择
与高位钻孔一样,高抽巷道设定在采空区冒落带的上部与裂隙带的下部为佳。

巷道断面按实际情况设定,一般不超过8m2,高抽巷道与回风道连接处设调节风门,可随时对采煤面的瓦斯变化作出调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高抽巷内布置高位钻孔可对采空区瓦斯起到综合治理的作用。

此项抽放技术也应用于七台河西部矿区高瓦斯煤矿,并且收到显著的效果,经现场效果检验,高抽巷道内瓦斯浓度最高可达1.4%,大幅降低了回风巷中瓦斯超前的可能性。

3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治理技术
3.1沿煤层钻孔设定理论
高瓦斯采煤面在推进时煤壁会涌出大量瓦斯,造成采煤面瞬时瓦斯超限,由于采煤面对风量限制的要求,在不能增加风量的条件下,只能通过降低瓦斯涌出量的办法,来降低工作面风流中瓦斯含量。

在不影响采煤面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对工作面提前进行煤层抽放,来降低采煤面落煤时煤壁涌出的瓦斯量。

经现场实践得到了显著的效果。

按煤层钻孔布置位置不同,又可分为顶抽和底抽两种,顶抽,即:在采煤面上巷布置钻孔,沿煤层向下打钻顶抽;底抽,即:在采煤面下巷布置钻孔,沿煤层向上打钻,此方法常用在采煤面上巷条件不好时实施。

3.2沿煤层钻孔间距选择
钻位间距按照煤层中瓦斯涌出量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一般为10 30m,钻孔呈扇形分布,以10 15ʎ范围内的放射角施工,孔深60 100m,每个钻位可布置4 6个钻孔。

当采煤面推进至最近钻位时,及时封堵此钻孔,保证抽放系统不发生短路。

4总结
上述为采煤工作面综合抽放系统论述,为解决采煤面及回风流中瓦斯、采空区积聚的瓦斯超限问题提供了有效地措施及经验数据。

在施工钻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孔位置,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得到抽放效果。

选择合理的钻机能够节省生产成本,选择合理的开孔孔径、抽放管路等使得整个抽放系统更加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