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上海护理学会2008Oct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CCU病房中的应用

浅 谈 结 肠 造 瘘 口 术 后 的 护 理
崔 丽伟
【 摘要 】现在 由 于手 术的 需要 , 需要 结肠 造瘘 的 患者越 来 越 多, 于这 些 患者给 予 合理 有 效 的护 理 可 以使 他 们树 立 战胜 病 魔 的 信 心 。 复全 面 的 对 恢
身 心健 康 。 【 关键 词】结 肠 ; 瘘 ; 遣 护理
5 体会
要 使患 者处 于一 个 接受 治疗 的最 佳 心理 状态 , 言 是 心理 护 理 的 主 语 要手 段 。 与患 者 的交 谈 过 程 中建 立 良好 的护患 关 系 , 在 对患 者 提 出 的 问 题, 我们 都 耐 心 的给 予解 释 , 情 绪不 佳 的 患者 , 们 宽容 忍 让 , 免 与 对 我 避 患者 发生 争 执 。 礼貌 用 语 贯 穿于 整 个 护理 过 程 。 我们 根 据不 同年 龄 阶段 的患 者 , 予不 同 的 称 呼 , 温 和 的语 言 、 给 用 微笑 的 面 容与 患 者 沟通 , 免 避 直 接 呼 叫床号 , 使患 者有 亲切 感 。
医学 信 息
2l ̄5 第2卷 第5 oo 1 1 3 期
临床护理
以人 为本 的护 理 理 念 在 C U 病 房 中 的应 用 C
闵存 丽
【 图分类 号] 4 3 6 中 R 7 . 【 献标 识码 】 文 B 【 章编 号] 0 6 1 5 ( 0 0 0 文 1 0 — 9 9 2 1 ) 5—0 2 — 0 27 1
1 人 性 化 的 护 理 行 为
我 们建 立 了“ 绿色 通 道” 心脏 重症 病人 由 1 0急 救 中心 直 接送 入 我 , 2 科 。 们 准备 好 各种 抢 救 设备 , 救 药 品 。 种 物 品处 于应 急 状 态 。 者 我 急 各 患 人 院时 , 士热 情 接待 , 护 及时 了解 患者 的 状态及 心 理要 求 , 患者 介 绍 医 向 院环 境 , 主管 医生 , 任 护士 。 绍住 院规则 , 除 患者 思 想 顾虑 。 者 的 责 介 解 患 需要 , 就是 我们 的需 要 。 了提 高 护理 质 量 , 范 护 理人 员 的 行 为 , 们 为 规 我 科 室 制定 了 “ 个之 前 ”① 帮助 在患 者求 助之 前 ; 解 答在 患 者 询 问之 六 , ② 前 ; 服 务在 患 者要 求之 前 ; 沟通 在 患 者 治疗 之 前 ; 巡 视 在 呼 唤红 ③ ④ ⑤ 灯 闪 烁之 前 ; 质控 在 问题发 生 之前 过“ ⑥ 通 六个 之 前 ”的制 定 , 实施 , 体 现 了一 切 以 患 者为 中 心 的服 务 宗 旨 。 们 把每 一 件 事情 都 做 到 实处 , 我 为 患 者 提供及 时 , 效 的帮 助 , 患者 在 治 疗 的过 程 中感 觉 到 温 暖 , 意 。 有 使 满 另 外 。 士应 举止 端 庄 、 护 稳重 , 抢救 病 人时 不慌 不乱 , 熟练 操 作 , 才能 使 病 人 产生 信任 感 。 此 , 们 C U 病 房 配 备 了经 验 丰 富 、 术 较精 湛 的 医 为 我 C 技 疗 队伍 。
我是一名专业护士——中华护理学会ICU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淑媛访谈

天好起来 , 我们很有成就感 , 心里也很 高
兴 。 我可 以 明 确 地 说 , 找 护 理 专 家 , 要 就
记
者: 听说 您被 评 为 20 0 7年 度 全
国先 进 卫 生 工 作 者 , 贺 您 。 祝
记
者 :I U的 工 作 有 什 么特 , 7 C 4 .
找香港的陈永强先 生 ; 找专 业护士 , 要 算
记
者 : 听过 您 的讲 课 。 道 您 对 我 知
作 。18 年 赴 瑞 士 专 门学 习冠 状 动 脉 外 92 科 术 后 监 护 、d J 心 外 术后 监 护 及 人 工 ,k 机 械 辅 助 循 环 。 回国 后 北京 安 贞 医 院 成 立 重 症 护 , 担 任 护 士长 , 直 到 今 我 一
我刘 淑嫒 一个 。 记 者 :护 理 专 家与 专 业护 士 有 本 质 上 的 不 同吗 ? 您 与 陈永 强先 生 有过 专
业上的合作吗?
刘淑媛 :认 真工作是我 的本份 ,评 “ 先” 或许是对我工作 的一种鼓励吧 。 但我 更 在乎 患者是 否满意 。
记
刘淑媛 : 接着上一个话题来说吧 。 我
刘淑媛 : 也许是领导看我工作负责 , 比较 放心 吧。不过 ,我挺喜欢这个工作
维普资讯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m m -
一
…
一
…
; …
。 一 |
;
|
b
|
_
"
…
★ 0 9 @★ 9
{ ‰ … … ’
的 ,也 从 未 想 过 要 换 一 个 医 院 或 者 换 一
ICU危重患者使用微量泵持续给药的护理探讨

不移动,务必讲究各种垫物或支撑物的质地,硬度,安放位置,着力点和固定点,使之既不影响呼吸,也不影响静脉回流,更无软组织受异常压迫或牵拉。
同时,手术体位摆放所需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是否得体,直接影响手术野的暴露,手术所需的时间等。
传统体位垫通常内由泡沫,细沙,海绵等填充,外用医用橡皮布缝制而成,但在摆放体位中不透气,皮肤组织易受损,橡皮布光滑,在手术过程中易移位等,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我科把改良的体位垫用于体位的摆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骨科手术1500例,侧卧位950例,侧俯卧位100例,平卧位350余例,胸科手术950例,侧卧位800例,平卧位150例,神经外科786例,泌尿外科498例,肛肠,会阴手术670例,其中应用传统体位垫1800例,应用改良体位垫1654例。
2 材料与方法用医用棉布缝成20cm×20cm,20cm×30cm,40cm×60cm大小不等的布袋,把荞麦壳装在里面,量的多少视手术需要装口袋容积的2/3满和完全装满,封闭袋口,外面套一个大小相等的清洁布袋用于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中。
3 临床应用3.1 在侧卧位和侧俯卧位中,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需要用卡板将患者的耻骨联合和骶尾部固定,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征的改变;避免压迫股静脉,诱发静脉血栓的形成。
同时患者的腹式呼吸也会减弱。
不宜过松,由于手术操作的牵拉,助手的挤压,容易造成患者身体来回移动,皮肤受损;手术野的改变。
因卡板较硬,面积较小,如直接固定接触患者的身体,容易造成皮肤,血管,神经等的损伤;加之现在的手术床大多是欧洲或美国进口的,手术床的尺寸较长大,对于大部分患者在侧卧时,卡板与身体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较难固定牢。
鉴于这些因素,在用卡板固定患者的身体时,用自制的沙袋放在患者的身体与卡板之间,防止患者身体直接接触卡板,同时避免身体过于前俯前曲和后仰,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专科护士个人总结(精选8篇)

重症专科护士个人总结(精选8篇)重症专科护士个人总结篇120--年科室在医院的领导下,根据总局创建“医院管理年”的重要布署,以及卫生厅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本院相关责任细则,全科同志同心协力,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科室管理方面、业务技术水平方面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做到依法执业,规范行医。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年轻的科室,也是一个年轻人居多、病员情况危重、代表医院重症治疗水平科室。
科内医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现有9名护理人员已经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学历,另有3人正在参加护理大本学习,在职医生均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并考取了执业医师上岗证,做到了人人持证上岗,所有人员都具备相应执业资格证书,无超范围执业现象发生。
二、严格执行和健全医疗核心制度,狠抓医疗环节质量管理。
能坚持24小时连续应诊及首诊负责制,认真执行ICU工作制度、抢救制度、出诊制度、转科制度、会诊制度、三级医师查房等制度。
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切实做好病历书写工作,切实做好患者知情同意工作。
三、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
各种检查应用规范、适应症明确,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
四、切实加强急诊科能力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本科所有医护人员自觉、认真、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培训,参加全院各种学术会义。
抢救设备齐全、完好、适用,急诊药品齐全、无过期,摆放位置固定,设专人保管。
危重病人到诊后立即能展开抢救,院内急会诊10分钟内能够及时到位。
五、确实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并落到实处。
本科已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组建了应急医疗救治队伍,积极开展急救队伍的专业培训,使各项应急救护能力掌握到位。
加强急救物品、器械、药品、仪器管理工作,做到每日清点、检查、按期保养,班班清点交接,确保机器运转正常,处于备用状态,各类物品、药品完好率100%,保证抢救各环节不出差错,全年无因急救物品不全或仪器运转不良影响病人抢救事例。
上海市护理学会《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团体标准解读

上海市护理学会《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团体标准解读徐婷婷;吕剑虹;王祝平;陈兰;潘文彦;邵小平;罗雯懿;张伟英
【期刊名称】《上海护理》
【年(卷),期】2024(24)5
【摘要】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了《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方法》团体标准,规范了成人和儿童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方法,包括基本要求、监测对象、测量通路、测量方法、操作要点、导管维护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
文章对标准中给出的建议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各类医疗机构护士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该标准。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徐婷婷;吕剑虹;王祝平;陈兰;潘文彦;邵小平;罗雯懿;张伟英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两种不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方法应用于儿童的效果比较
2.中华护理学会成人肠造口护理团体标准要点解读及思考
3.2021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团体标准申报工作已完成
4.2021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及团体标准申报工作已启动
5.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人误吸的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肺炎专家共识

主要标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脓毒性休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
诊断标准:
A 满足
1 条主要标准
或
次要标准
•呼吸频率 ≥ 30 次 / 分 •PaO 2 /FiO 2 ≤250 •多叶、段性肺炎 •意识障碍 / 定向障碍 •氮质血症 (BUN≥20 mg/ dL, 7 mmol/L) •白细胞减少症 (WBC ≤4000/ uL) •血小板减少症 (PLT≤100,000/ uL) •低体温 ( 中心体温 ﹤ 36 ℃ ) •低血压,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3
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分层两大评分模式5-7
PSI与CURB-65是目前肺炎严重程度分级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模式,且被 多个国家CAP诊疗指南所推荐,用于患者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
美国
5. Mandell LA,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7 Mar 1;44 Suppl 2:S27-72. 6. Miyashita N, et al. Intern Med. 2006;45(7):419-28.
37.4% 33.7%
34.5%
ICU-肺炎
30% 20% 10% 0%
16.2%
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
发生率
死亡率
对2007-2012年间的344篇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ICU-肺炎病死率高达37.4%以上,相关诊疗措施亟待改善。
1. Zhang Y, et al. Int J Infect Dis. 2014 Dec;29:84-90.
执行 建议
• 临床医生可采用CUBR-65评价标准快速评估肺炎患者病情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联合参考CUBR-65与PSI评价标准评估患 者疾病严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ICU综合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风险模型的建立1 (1)

Logistic analysis of ICU
lan,CHENDong—e,HUANG Hai-yah.The
AffiliatedXiehe
Hospital
ofTonal Medical
(31.425+2.61lXl+&188Xz--2.677X3+7.474X 4“312X5_v6.153X6)】,
其中P值越接近于1,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可能性越大;P值 越接近于0,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可能性越小见表3。 4.预测模型的评价。将包含常数项与6个变量的模型以 概率值0.5作为交界点,得出的预测值与实际数据结果显示:
score
income,education degree,primary disease,character type,A-
was
and
et
a1.Case・control study
used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ata of ICU
sydrome.Firstly.single factor sion
Prac Nuts。November 1st
2009,V01.25 1塑坐!n
・49・
ICU综合征是危重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 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I临床综合征,它是伴随社 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危重症诊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一 种疾患【1.:1。它不仅加重患者的既有疾患,还明显延长ICU监 护时间,影响患者预后。而目前国内ICU医护人员多关注患者 生理疾病的诊治,对ICU综合征关注较少,对其相关因素分析 不够全面,不能制定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2007年6-9月本研究收集所有入住我科的危重症患者的相 关资料,以分析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风险模 型,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7年6—9月所有入住我科的危重症患者 232例,年龄15—8l岁,平均年龄(62.5±17.2)岁,本组患者中 有24例在ICU治疗期间死亡,另有7例患者在结束ICU治疗 时意识未恢复,实际进入本研究的患者201例,男72例,女 129例。呼吸系统疾病38例,神经系统疾病11例,消化系统疾 病63例,妇产科疾病19例,循环系统疾病17例,运动系统疾 病31例,其他疾病33例。其中接受呼吸机治疗者94例。 2.方法。数据采集包括:(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在入住 ICU即刻,由当班护士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收集,包括年龄、 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家庭收入、医疗费报销情况、是否 有家庭成员缺失、原发病、患病时间、性格类型,其中性格类 型根据张伯源主持的全国性协作组修订的A型行为类型量 表测查I 31;(2)疾病危重情况,由经治医生每日行APACHE
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中 国现 代 医 药 杂 志 2008年 1O月 第 lO卷 第 l0期 MMJC,Oct 2008 V01 10,N0.10
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 的急救与护理
毛 燕 琴 朱 霞 明
多 发 伤 是 指 在 单 一 致 伤 因 素 作用 下 ,人 体 相 继 或 同 时 遭 受 两 处 以上 部 位 的损 伤 ,其 特 是 病 情 重 ,变 化 快 ,发 展 迅 速 ,易 漏诊 ,且 多 合并 休 克 。因此 处 理 上 较 网难 ,死 率较 高 , 临床 上 给 予 及 时 有 效 的 救 护 刻 不 容 缓 。现 将 我 科 2005年 1 月~2007年 l2月 救 治 的 ll8例 多发 伤 合 并 失 血 性 休 克患 者 的急 救 护 理体 会 报 道 如 下 。
现 、
2 结果
所 有 病 例 中 ,抗 休 克 失 败 、死 17例 ,74例 抗 休 克 同 时 积 极 术 前 准 备后 手术 ,27例 抗 休 克 成 功 后 转 入 ICU进 一 步 监护 治 疗 。
3 急救 与 护 理
3.1伤 情 评 估 及 初 步 处 理 患 者 入 院 后 即 迅 速 对 其 进 行 仞 步 的病 情 判 断 ,并 协 助 急救 医 师 积 极 救 护 ,、抢 救 时 遵 循 “先 救 命 ,后 治 疗 ”的 原 则 ,立 即 监 测 生 命 体 ,包 括 Ⅱn压 、心 率 、意 识 、睛 孔 等 ,了 解 患 者 的 呼 吸 、循 环 状 态 ,判 断 患 者 伤 情 ,同 时 准备 急 救 药 品 、抢 救 器 械 ,积 极 作 好抢 救 准备 。对 疑 _ 彳『颈 椎 损 伤 患 并 .应 预 防 性使 用 颌 托 同 定 ,防止 颈 部 位 置 移 动 ,加 重 颈 椎 损 伤 而造 成 严 重 后 果 ;四肢 骨 折 及 骨 盆 骨 折 患 者 应 及 时 爽 板 定 .防止 【f『L管 神 经 损 伤 。 3.2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严 重 多 发 伤 患 者 常 冈 呕 吐 或 分 泌 物 过 多致 呼 吸 道 梗 阻 ,休 克 时 更 易 引 起 窒 息 ,需 及 时 川 吸 引 管 吸 除 r J舁腔 内 的 分 泌 物 、 吐 物 及 m凝 块 等 异 物 ,常 须 使 患 者 头 向 一侧 偏 斜 ,必要 时 行 气 管 插 管 ,甚 至 气 管切 开 。行上 述 处 理 时 须排 除颈 椎 损 伤 需 注 意 的 是操 作 中使 用 的 吸痰 管 的外 径 不应 超 过 气 管 导管 或 套管 内径 的 1/2,每 次 吸痰 时 间不 超 过 15秒 , 力不 大 于 19.6kPa,吸痰 管 插 入 深 度 要 趔 过 气 管 导 管 0,5~1.0cill,先 收 入 ,再 接 通 负 ,边 退 边 旋 转 吸 引 ,每 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范畴 包括病危者、家属、重症护理 同事、及重症护理工作环境
目标:确保有效的互动及最佳的患者照 顾结果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重症护理发展
认可护理人员在重症护理 贡献及角色,促进与医师间 的合作
AACN 重症护理专业标准
Quality of Care 照顾品质 Individual Practice Evaluation 个别实践评
价 Education 教育 Collegiality 同事间合作 Ethics 道德 Collaboration 共同合作 Research 科研 Resource Utilization 资源应用
引导重症护理发展的理念
Synergy Model (Villaire, 1996): 叙述护士与病人间的相互关系 病人的特质促使护理能力的发展,以便能
提供整体的、修复的照顾,促使病人达到 最佳的护理结果
Synergy Model: 护理胜任能力
Clinical judgment 临床判断 Advocacy 建言 Caring practices 关怀的实践 Collaboration 协和性 Systems thinking 系统思维 Response to diversity 多元性的反应 Clinical inquiry 临床的质疑 Facilitation of patient and family learning
8. Life-long learning 终身学习
9. Optimized talent and resources 扩展 能力及资源
10.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创新及创 造
Nurses create a healing, humane, and caring environment
神经外科手术后重症护理床开始,而后有 CCU及在芝加哥建立早产儿单位 1970年发展共性重症监护室
适当的ICU环境能促 90s (3)
Surfactant therapy 肺表面张力素治疗 Antenatal Steroids 产前激素治疗 Folate to prevent NTDs 叶酸预防神经管道缺损 Improved survival of micropremies 微小早产儿提
医疗技术与仪器发展促进 特别的重症护理单位建立
Contemporary Critical Care 现代 的重症护理
多医疗梯队的照顾 : physician intensives, specialty physicians, nurse, advanced practice nurses, and other nurse clinicians, pharmacists, RT, PT, OT, social workers, clergy, child life specialist
照顾的连续性 Continuum of care from one setting to another (连接医院到家庭、社区)
专科医师
ICU相关人员
ICU 护士
伤口护士
深切治疗专家 微生物学家
ICU病人
院感护士 营养师
临床心理治疗师
医学社工
物理治疗师
职业治疗师
ICU Patient and Family
是病人及家属学习的促进者
Synergy Model: 环境 Environment
1. Value 价值官 2. Respect 尊重 3. Knowledge 知识 4. Ethical 道德 5. Collaboration 协作 6. Diversity 多元化
7. Leadership 领导
材料可及性 ICU病人出院后的随访与康复,如何降低ICU出
院病人的再入院或急诊再使用率?
重症疾病照顾与家属压力
重症单位家属需求: 1。 需要离重病家属近(Keske,1992),病室
要有足够空间容纳家属 2。家属需要舒适感:情绪与生理舒适,等候室
空间、医疗进程报告
护理人员工作在重症单位的压力(符合、单位设 计、休息时间与场所,环境舒适感)
医疗梯队合作 适应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及高科技所
带来的道德冲突 临终关怀与护理 远距医疗与护理
重症护理中所重视的护理议题
降低ICU院内感染发生率(管道、呼吸机、抗 生素-降低自身免疫力)
ICU 陪客与家属看护问题 ICU 护理成效及指标 入住 ICU指标及病情严重度评价 ICU管理:财务、仪器、费用平衡、新技术与
临床重症监护新进展
徐丽华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世界健康基金会 (Project HOP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重症监护发展
1950 年照顾脊髓灰白质炎病人 1960 年开始麻醉恢复室 1960 开始Johns Hopkins Hospital 3-bed
ICU 护理重视议题
重症医疗与护理趋势
重症病人复杂性增加 老年病人有慢性疾病及多器官问题、留院时
间长、费用增加、增加重症护理的负荷。 重症医疗费用昂贵,占据大部分的医疗预算 重症护理护理人力不足,病人住院时间缩短、
评价护理成效与结果
重症医疗与护理趋势-(2)
重视病人安全、临床护理指引、以循证 为基础
重症单位病人的经验
沟通困难 疼痛 口渴 吞咽困难 焦虑 失去控制 忧郁 害怕 缺少朋友及家属
被约束 觉得被拖累 无法活动舒适 睡眠困难 寂寞 思想死亡或有滨死
升存活率 Nitric Oxide therapy 一氧化氮治疗 Fetal Therapy 胎儿治疗 “Back to Sleep” reduced SIDS “平躺”预防婴儿
悴死症发生
by Dr. Avroy Fanaroff, 2001
AACN Defines Role of Critical Care Nurses 定义重症护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