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中英合作护理教育项目-上海市教委

合集下载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5.17•【字号】浦卫基层〔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工作方案》的通知浦卫基层〔2024〕4号委机关各处室、社区卫生指导中心、新区卫生学校、新区医学会、新区医务工会、各区属综合性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3〕7号)、《关于全面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浦府办〔2023〕33号)文件精神,为切实提升社区全体人员服务能力,依托赛训结合,加强岗位练兵,特举办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现将《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5月17日“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根据《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3〕7号)、《关于全面提升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浦府办〔2023〕33号)文件精神,拟于2024年开展“浦东新区社区卫生医技医术大比拼”技能竞赛(以下称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带练,持续加强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与浦东新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理论、操作、临床思维、科普演讲等类别的技能竞赛,加强全员岗位练兵,选拔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技能标兵,展示优秀家医服务团队风采,全面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夯实以全科医学临床诊疗服务能力为重点的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软实力,为国家级、市级相关典型选树及技能竞赛培育和输送种子选手。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公布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名单的通知-沪卫科教[2012]012号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公布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名单的通知-沪卫科教[2012]012号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公布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名单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公布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名单的通知(沪卫科教〔2012〕012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区县医疗卫生单位学科建设工作,提升区域卫生的软实力,市卫生局开展了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评选工作。

全市共收到医学重点专科申报87项,根据“水平与绩效优先、兼顾单位和学科布局”的原则进行评审,特别对5+3+1的医院在同等绩效下予以优先支持。

经专家初审与复审,最终确定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医学检验科等42个专科列入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A类),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等21个专科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B类)。

列入A类建设计划的重点专科建设启动经费原则上不低于100万元,由区财政予以资助。

列入B类建设计划的专科作为市重点建设培育项目,建设经费为50-100万元,可由区财政和专科所在医院予以共同资助。

市卫生局将采取后跟踪、后评估、后资助方式对重点专科建设给予有效支撑,并在人才梯队建设、市局级研究课题立项与成果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请重点专科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主动落实建设计划,确保按既定目标重点实施。

市卫生局将定期对重点专科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督导与反馈,有效促进本市区域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力争出成果、出人才、出成效。

附件:1.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名单(A类)2.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名单(B类)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附件1: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项目(A类)序号申报单位专科名称专科负责人立项等级1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医学检验科谭龙益A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妇产科陈雄A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眼科赵婕、陆豪A4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介入诊疗专科刘诗义A5消化内科王玉刚A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肿瘤专科丁罡A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学陆骅A8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张蓉A9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薛锋A10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微创中心张学利A11脑血管病专科王少石A12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专科王亚光A13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包家林A14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曹云桂A15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陈跃宇A16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影像医学强金伟A17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泌尿外科XXXA18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骨科(手及上肢外科)徐文东A19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内分泌科李益明A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放射介入科王忠敏A2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放免检验科项明洁A22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施国伟A23急诊医学科邓星奇A24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大东A25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褚立希A26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专科高勇A27上海市东方医院心脏外科刘中民A28上海市东方医院急救创伤科李钦传A29泌尿外科姜宁、王国增A30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余波A31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外科刘卫东A32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杭晶卿A33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眼科张兴儒A34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彭文A35急诊科王毅鑫A36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创伤骨科潘福根A37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汤彦A38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徐萍A39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顾水明A40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脑卒中康复专科杨坚A41妇产科程忠平A42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胃肠外科王强A附件2:新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项目(B类)序号申报单位专科名称专科负责人立项等级1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消化内科王虹B2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任传成B3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创伤骨科王秀会B4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普外科黄东平B5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金惠根B6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产科罗仪B7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针灸科沈丽华B8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应小燕B9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B10上海市市北医院肿瘤专科倪克樑B11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妇产科王萍B12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张黎明B1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重症医学科曹同瓦B14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围产医学专科舒群B1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通外科B16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糖尿病专科于雪梅B17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妇产科赵文霞B18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皮肤性病专科王国江B19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麻醉科史东平B20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消化内科樊晓明B2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中西医结合肾病B——结束——。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卫生平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卫生平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卫生平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5.03•【字号】沪卫科教〔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卫生平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上海市人才计划管理办法》(沪委人〔2023〕4号)、《关于印发〈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卫生平台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卫人事〔2023〕73号)、《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现将2024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卫生平台申报推荐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申报人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爱国奉献精神,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一)拔尖项目1.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掌握所在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前沿动态,在重大疾病预防、诊治和医学科技创新方面有一定贡献,带领优秀创新团队积极组织或参与预防与临床新技术研发,投身重大疾病救治和预防工作,推动本学科持续发展;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二)青年项目1.对本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有扎实基础,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有突出的发展潜能,具有较好地了解、学习所在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能力;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3.同等条件下,完成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者优先。

二、申报管理1.申报人只能选择东方英才计划一个子项目、一个平台申报。

2.下列人员不在申报范围:(1)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人才高峰工程入选者,不可申报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2)白玉兰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青年项目和东方英才计划团队、领军、创业、教师项目的入选者,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尚在支持期内的,以及市卫生健康委人才项目入选者尚在支持期内的,不可申报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3)白玉兰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青年、浦江项目和东方英才计划团队、领军、创业、教师、拔尖项目的入选者,以及市卫生健康委人才项目入选者尚在支持期内的,不可申报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4)担任局级及以上领导职务,且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领导(市管干部)。

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

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
作方
名称
地址
邮编
法定代表
职务
电话
传真
主管单位
境外
合作方
名称
注册国或地区
法定地址
法定代表
职务
合作方式与内容
外方
资金投入
专业课程
(门)
占拟合作
开设专业
课程的比例
其他投入
中方
资金投入
课程
(门)
其他投入
教学组织
安排
招生地区
招生对象
收费标准
合作期限
教师来源
中方教师

外籍教师

校舍(场地)
平方米
主要设施
姓名
性别
年龄
国籍
(地区)
任职
情况

(理)





(理)



(理)

职务
姓名
性别
年龄
国籍(地区)
任职情况
管理人员构成
中方主管
部门意见
市涉外涉
台意见
评审组
意见
合作办学项目申请表
机构(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填表日期:
联系人:
电话:手机或BP: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表
项目(机构)名称
拟设地址
办学性质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办学建制
□独立设置
□非独立设置
□二级学院
□合作办专业
□一般短训班
办学层次
□研究生□大学本科
□大专□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
拟设专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方合

2024年医疗机构与教育学院联合培养计划

2024年医疗机构与教育学院联合培养计划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医疗机构与教育学院联合培养计划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作宗旨与目标1.1 合作宗旨1.2 合作目标第二条:合作范围与内容2.1 合作范围2.2 合作内容第三条:合作期限3.1 合作起始日期3.2 合作结束日期第四条: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4.1 医疗机构的权利与义务4.2 教育学院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人才培养计划5.1 培养目标5.2 培养方案5.3 培养流程第六条:教育资源共享6.1 资源共享内容6.2 资源共享方式第七条:合作成果的归属与分配7.1 成果归属7.2 成果分配第八条:保密条款8.1 保密内容8.2 保密期限8.3 违约责任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9.1 争议解决方式9.2 争议解决地点9.3 争议解决机构第十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解除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变更10.3 合同解除第十一条:违约责任11.1 违约情形11.2 违约责任第十二条:合同的履行与监督12.1 履行方式12.2 履行地点12.3 监督机制第十三条: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3.1 解除条件13.2 终止条件第十四条:附则14.1 合同的解释权14.2 合同的修订14.3 合同的签署地点与日期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作宗旨与目标1.1 合作宗旨:双方通过共同培养计划,实现医疗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教育水平,促进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的紧密结合。

1.2 合作目标:共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推动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

第二条:合作范围与内容2.1 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医学教育、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科研创新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2 合作内容:共同开展医学教育项目,共享医疗教育资源,进行医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等。

第三条:合作期限3.1 合作起始日期:2024年1月1日3.2 合作结束日期:2029年12月31日第四条: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4.1 医疗机构的权利与义务:1) 负责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临床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2) 参与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3) 对教育学院培养的医学人才进行临床实践和技能培训;4) 保障教育学院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教育部关于同意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同意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同意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5.07.12
•【文号】教发函[2005]90号
•【施行日期】2005.07.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教育部关于同意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
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通知
(教发函[2005]90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事宜的函》(沪府函〔2005〕30号)收悉。

根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有关精神和总体方针,经研究,同意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同时,撤销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建制。

希望新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加快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尽快实现实质性融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上海市和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术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
二○○五年七月十二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3.04•【字号】沪卫医〔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 现将《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3月4日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2024年,上海市医政医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持续优化资源供给布局、强化行业基础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抓好医疗安全管理,不断推动本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主要工作要点如下:一、聚焦重大战略任务,促进优质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1.推进创建国家医疗中心,新建一批临床重点专科。

创建1-2家国家医学中心,加强现有国家医学中心能力建设,带动全市医学科学发展与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支持市级医院和区级医院新建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提升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开展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启动新一轮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规划研究论证。

2.加快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

深化医联体建设,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构建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探索医疗、人员、运营、信息一体化管理,推动门诊号源、检查检验、住院床位等医疗资源向社区下沉,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推进区域分级诊疗。

强化区属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为区域内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重点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胸痛、卒中等急症、重症服务能力,打造成为辖区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消毒供应、互联网医院等综合集成平台,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医联体中的牵头核心功能定位。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上海市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废止)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上海市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废止)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上海市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废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局•【公布日期】1993.11.25•【字号】沪卫医教(93)字第33号•【施行日期】1993.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正文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上海市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工作的通知(废止)沪卫医教(93)字第33号各区、县卫生局、高等医学院校、企业局及有关单位:为了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改善护理专业队伍的学历结构,推动本市护理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现有护理专业技术队伍现状,我局研究决定并经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简称“市考委”)批准,开展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简称“高护专业”)专科的自学考试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高护专业”专科自学考试学历为大学专科层次,主考学校是上海医科大学。

主考学校的任务是制订考试计划和考试大纲,参与命题和评卷,安排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及培训辅导教师等。

2、由我局与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联合设点“高护专业”专科自学考试领导小组,在“市考委”的领导下,负责审定本专业考试计划、考试大纲、试题、评卷标准及实践性环节的考核标准等。

3、报考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护理学专业毕业,年龄在30周岁(含30岁)以上的临床或在教学单位工作的具有护师或相应职称的护士长或教学业务骨干,采取个人报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具体方法见招生简章。

4、为帮助学生自学,提高学习效果,根据市考委有关规定,由我局委托并组织有关医学院校和有条件的学术团体按统一要求开设辅导班,对考生进行理论课辅导,并落实实验、实习课教学及安排毕业实习,根据有关规定与条件,委托上海英姿国际护理服务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学处、第二军医大学教务部、上海职工医学院、中华护理学会上海分会、上海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六个单位开设辅导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美合作护理教育项目2010年度工作报告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美国鲍勃.琼斯大学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举办的三年制大专层次的“中美合作护理教育项目”本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教育与教学2010年度“中美合作护理教育项目”有07、08、09、10级4届学生,本年度教育与教学工作稳步开展。

1. 2010年度“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基本情况(1)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基本情况(2)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基本情况2. 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师“中美合作护理教育项目”教学计划和各课程大纲由中美专家和教师共同协商制订,英文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程(46%的课程)由美籍教师执教, 中文课程和一部分专业课程(54%的课程)由资深中方教师执教。

美方引进的护理课程与美国本土的护理教学要求基本保持一致,中方开设的课程达到中国高职护理教育的要求。

本年度,参与“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教学的长期驻校的美方必修课教师17名(占教师总数的35%),中方必修课教师30名(占教师总数的65%)。

本年度,“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继续开展教育部提倡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引进多名临床一线的骨干护理人员参与护理专科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临床兼聘教师还利用到学校教学的间隙到美方教师课堂听专业课,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并了解了国外的护理教学理念与技术。

本年度2个学期课程设置与授课教师统计如下:2009-2010学年第2学期中美合作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授课教师一览带*#号的科目为中外联合课程, +号前课时为外籍教师执教, +号后课时为中国教师执教。

如4+2,则外籍教师执教4课时,中国教师执教2课时2010-2011学年第1学期中美合作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授课教师一览带*#号的科目为中外联合课程, +号前课时为外籍教师执教, +号后课时为中国教师执教。

如4+2,则外籍教师执教4课时,中国教师执教2课时二.教学资源引进与质量监控与保障1. 教学资源引进:(1) 美方为项目学生开设的课程中引进23门课程,并将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课程采用美方的教学大纲,实行双语教学。

本年度美方派遣17名教师,全英语讲授上述课程内容。

(2) 美方为项目学生开设的课程中引进原版教材21种,作业要求用英文完成,考试采用英文试卷,采用讲授与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2. 质量监控与保障根据合作办学协议,“中美合作护理教育项目”教学管理委员会定期开会,修订适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并督导、监控教学质量。

美国鲍勃.琼斯大学的护理系负责人Mary Lamb 女士担任护理专业外方主任,与中方护理专业主任一起共同制订国际化的护理学科管理模式,推行与国际化的大学护理系管理制度;修订双语护理教学计划,尽可能地融合中外护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整合现有的中外护理师资资源,使之达到最优化配置;进一步推进中外护理教师的教学交流,使其互相取长补短,以利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外护理教学的优势。

学校还借助“外脑”,依靠加盟本校“国际护理教育委员会”的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挪威等国的8所知名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共同制订培养国际护理人才的国际化标准,交流国际护理教育的动态,研讨护理教育理念与方法,在护理研究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并为本校护理教学发展出谋划策及参与中美合作项目的教学质量评估。

三. 收费、支出、财务盈亏情况本项目严格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有关规定执行财务制度,财务运行状况良好。

(参见《2010年度中美合作护理项目专项审计报告》)三.招生工作1. 招生宣传与广告由学校招生办公室通过上海市教委批准的渠道统一发布招生信息。

(参见《2010招生简章实样》)2. 10级“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招生情况四.重大事项和办学成果1. 我校“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美方负责人、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玛丽莱姆博士荣膺“2010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共同主办,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网的支持的“2010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日前结束。

入围此项活动的20名候选人之一,我校“上海市东方学者”玛丽.莱姆博士,在网络票选中以24346票、排名第五的优势成为当选的10名“2010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之一。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对代表“职业教育组”参选的3位候选人之一的玛丽.莱姆博士这样评价:“她是上海市东方学者中唯一的外国人。

作为护士,她曾经掌管着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作为博士,她的护理批判性思维研究独树一帜;作为教师,她创造了‘美国国家注册护士执照考试’合格率100%的奇迹。

12年前,她因中美合作来到上海。

在这片改革的热土上,她找到了实现自己更大人生价值的舞台,12年坚持不懈把上海护理教育带出国际水准。

而今,她依旧在为创新中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上海护理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据悉,“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自2003年起举办至今,每年评选出10位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志愿服务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历史上,除玛丽.莱姆以外,只有3位外籍人士获得此项殊荣。

2.“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开创“院校联合、工学结合”新局面-以“东方班”的方式订单培养高素质护理技能人才2010年7月15日,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市东方医院“院校合作、工学结合”战略合作伙伴签约、揭牌仪式在东方医院举行。

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浦东新区卫生局局长孙晓明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

市发改委及市卫生局、市教委、浦东新区卫生局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我校、东方医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部)主任等出席仪式。

仪式由东方医院党委书记孟馥主持。

我校校长巫向前和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代表双方就“院校联合、工学结合”战略合作伙伴签约。

市教委印杰副主任与浦东新区张恩迪副区长为我校的东方医院教学基地揭牌。

刘中民院长与巫向前校长为“东方班”揭牌,并互聘专家。

“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美方负责人担任东方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东方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彭幼清担任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

在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以冠名“东方班”的方式在“中美合作护理专业”订单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高素质护理技能人才。

东方医院将以“东方奖”投入奖教、奖学金,“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的学生除学习、生活、实习津贴外,优秀学生更可以获得包括各类竞、技赛在内的各类奖学金、海外游学资助。

同时,学校和东方医院先期互聘教学和临床专家,互相进入对方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带教安排、实习大纲、学生评价等工作,将进一步把院、校双方的国际化发展、服务理念落到实处,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3.参与举办“2010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国际护理技能大赛”及赛前培训为以更好的服务迎接世博会的到来,推动上海的护士和护理专业学生进一步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和沟通能力,2010年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的“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举办了“2010迎世博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国际护理技能大赛”,有26个成员单位和国际护生代表队参赛。

“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国际护理技能大赛”是目前全市护理行业规模最大的护理技能与专业英语竞赛。

比赛形式参照了“世界护理技能竞赛”的模式,由我校“中美合作护理专业”负责人、上海市“东方学者”玛丽.莱姆博士担任大赛的执行总监,“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的美籍护理教师团队担任评委和扮演比赛用“标准病人”,考核选手基于比赛场景(具有不同护理问题的病人)的评估能力、交流能力、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对护理人员在真实的英语医院环境中的专业英语实战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考评手段。

为切实协助各集团成员单位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及确保“2010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国际护理技能大赛”的顺利举行,“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的美籍护理教师团队还为各单位的参赛人员举办了专门的“护理专业英语培训班”,高级培训班结业的护理骨干与教师获得了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颁发的“护理专业英语培训师证书”,成为各成员单位人员专业英语培训的储备师资。

4.“中美合作护理专业”三、四、六级英语考试和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1)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通过率统计(2)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通过率统计5.07级“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就业率100%6.长期留学生招生资格与外国留学生实习基地建设2010年1月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招收长学制外国留学生资格”,以“中美合作护理专业”为平台,进一步树立“护理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提供国际承认学历和美国注册护士执照考试服务,招收接受护理教育的长期留学生,使其可以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就业或继续深造,进一步扩大国际学生的规模,拓展国际卫生职业教育市场。

2010年9月我校“中美合作护理专业”负责人、上海市“东方学者”玛丽.莱姆博士在仁济医院、东方医院2010年6月-10月进行了的“蹲点”。

开始对医院的带教方法进行改良,她手把手传授临床带教美国式临床带教方法,即:学生将教材医院的医疗记录作对比,寻找临床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差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试点,现已开发设计了临床评价表、操作评价表、教师打分表等一系列文件和实施标准,并已建立“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美籍教师定期到临床巡视制度,协助临床教师带教“中美合作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外籍学生。

2010年4月我校公费派遣仁济医院优秀临床带教到美国鲍勃.琼斯大学及其教学医院参加“临床带教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今后将分期分批组织同类培训,着力建设一支业务精、外语好的留学生临床带教师资队伍。

7.建设“国际护理实训中心”为达到全美护理联合会(National League of Nursing)对“护理专业”认证的要求,计划建设“国际护理实训中心”,专供“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使用,目前正在设计方案。

8.短期国外交流生9.学生出国交流10.06级中美班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我校第三届上海市教委正式批准的“06级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于2010年6月毕业。

2010年6月19日“06级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毕业典礼”在我校400人报告厅隆重举行。

我校党委副书记沈岳奋同志和美国鲍勃琼斯大学代表Mary Lamb女士出席了毕业典礼,与会的还有06级全体学生及家长和07级中美班学生。

Mary Lamb女士代表鲍勃.琼斯大学为全体06级毕业生颁发了美国鲍勃.琼斯大学的学分认可证书。

11. “中美合作护理专业”学生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五. 下一年度工作规划2011年是“十二.五建设”的开局之年,工作规划如下:1. 继续做好“中美合作护理教育项目”的各项常规工作(包括招生、就业、教育教学、教学资源引进、质量监控与保障、财务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