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GPS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使用进行深入研究,掌握GPS的工作原理、定位原理和精度控制方法,以及GPS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和限制。
二、实验原理。
GPS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
这些卫星以6个轨道面,每个面上有4颗卫星的方式分布在大气层之外的轨道上,以提供全球范围的导航服务。
GPS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可以实现三维定位和速度测量。
三、实验内容。
1. GPS接收机的基本使用,打开GPS接收机,等待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定位,观察定位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2. GPS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GPS定位实验,观察信号强度、遮挡物、大气层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3. GPS定位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场景模拟,测试GPS在城市、山区、森林等不同环境下的定位效果,并对比不同场景下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GPS定位精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会导致信号弱或者反射,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2.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高楼大厦的遮挡和信号反射,GPS定位精度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定位结果可能出现偏移。
3. 在山区和森林等复杂环境中,GPS定位精度也会受到影响,但相对于城市环境,精度可能会更高一些。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GPS的工作原理和定位精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合理选择使用场景,以获得更准确的定位结果。
同时,GPS在城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定位技术进行辅助,以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六、参考文献。
[1] 赵云. GPS定位精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 测绘工程, 2015(2): 15-21.[2] 李明. GPS技术在城市环境下的应用研究[J]. 地理信息科学, 2016, 18(3): 45-52.[3] 王强. GPS定位技术及其在森林环境中的应用[J]. 林业科学, 2017, 29(5): 78-84。
gps实验报告

gps实验报告GPS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GPS定位技术,对GPS接收机进行测试,验证其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对GPS信号的接收情况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的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它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三维定位、速度和时间信息。
GPS系统由24颗运行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以特定的轨道和时间间隔发送信号,接收机通过计算这些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GPS接收机放置在开阔的空地上,确保周围没有高楼或其他遮挡物,以保证接收到的信号来自卫星而非其他干扰源。
2. 启动GPS接收机,打开GPS接收机的电源,等待其自动搜索卫星信号并进行定位。
3. 数据采集,在接收机显示屏上记录下当前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并记录下时间。
4. 移动测试,在不同的位置重复步骤2和3,以验证GPS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开阔的空地上,GPS接收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到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信息。
在移动测试中,随着移动位置的变化,GPS接收机能够实时更新定位信息,且定位精度较高。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验证了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证明了GPS定位技术在开阔空地上的可靠性。
然而,在城市高楼林立或密林深处等遮挡物较多的地方,GPS 信号的接收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位方式。
六、参考文献。
1. 徐明,李华. GPS原理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 王强,刘明. GPS技术应用实例分析[J]. 测绘通报,2015,(6),78-82.七、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本次实验中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上即为本次GPS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gps测量实验报告

gps测量实验报告GPS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和地面接收器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地理测量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探索GPS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了解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GP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GPS接收器进行测量和定位;3. 掌握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和处理方法;4. 分析GPS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优势。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的装置包括GPS接收器、计算机和地图。
实验步骤如下:1. 将GPS接收器与计算机连接,并安装相应的软件;2. 在开阔的地面上放置GPS接收器,确保有良好的视野;3. 打开GPS接收器和软件,开始测量;4. 在地图上标记测量点,并记录GPS接收器显示的经纬度数据;5.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多个点,并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 GPS测量的精度: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GPS测量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GPS测量的精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卫星的数量和分布、天气条件等。
2.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GPS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卫星信号的传播延迟、地球大气层的影响、接收器的误差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3. GPS测量的应用:GPS测量在地理测量、导航、航空航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GPS测量,我们可以确定地点的经纬度坐标,进行导航和定位,帮助航空和航海等行业的发展。
4. GPS测量的局限性:尽管GPS技术非常先进,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楼、山谷、森林等地区,GPS信号可能受到阻塞或干扰,导致测量的精度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局限性。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GPS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GPS标准实习报告5篇

GPS标准实习报告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5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YZ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日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了很多关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知识。
我选择在XYZ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习,是希望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自己在GPS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XYZ科技有限公司的GPS标准化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学习和熟悉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调研和分析国内外GPS标准和规范。
3.参与制定GPS标准的技术方案和规范。
4.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收集并整理GPS标准的资料和文档。
5.参与GPS标准化工作的会议和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GPS标准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参与制定GPS标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调研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同时,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技巧。
四、实习总结和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应该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建议公司在GPS标准化工作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GPS标准的制定水平。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报告,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GPS标准实习报告精选5篇(二)小结报告:GPS测量实习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XX测绘院一、实习目标及内容本次GPS测量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GPS测量原理、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1. 学习GPS测量原理和基本知识;2. 实地进行GPS测量操作,包括收集数据、设置基准点、测量控制点等;3. 学习GPS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后处理以获取精确的测量结果;4. 分析和总结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gps定位实验报告

gps定位实验报告GPS定位实验报告引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它利用地球上的卫星系统来确定特定位置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GPS定位的原理和精度,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GPS定位原理GPS定位原理是基于三角测量的原理。
GPS接收机接收到来自卫星的信号后,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出距离。
通过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GPS接收机可以计算出自身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差,并根据这些距离差进行三角测量,从而确定自身的位置。
二、实验设备与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台GPS接收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首先,将GPS接收机与笔记本电脑通过USB线连接,确保接收机与电脑之间的通信畅通。
然后,打开接收机的电源,并在电脑上打开相应的GPS定位软件。
接下来,等待接收机与卫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足够的卫星信号。
最后,记录下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信息,并与实际位置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GPS接收机的定位速度相对较快,一般在几秒钟内就能够获取到足够的卫星信号进行定位。
通过与实际位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GPS定位的准确性非常高,误差一般在几米以内。
这证明了GPS定位技术的可靠性和精度。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GPS定位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高楼大厦、山脉和树木等物体可能会阻碍卫星信号的传播,从而导致定位的不准确。
此外,天气条件也可能对GPS定位的精度产生影响。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大雨或大雪,卫星信号的传播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四、GPS定位的应用GPS定位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GPS定位技术在导航领域被广泛使用。
无论是在汽车导航系统中还是在手机导航应用中,GPS定位都能够帮助人们准确地找到目的地。
其次,GPS定位技术在物流和运输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物流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调度运输车辆,提高物流效率。
GPS实验报告

实验一:GPS静态测量实验实验目的: 1、掌握天宝GPS接收机的操作。
2、掌握GPS静态相对定位数据采集方法。
3、掌握卫星预报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数据传输与后台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习任务:对已有控制点进行多时段静态测量实验步骤:●放置脚架,对中整平,安置好仪器。
●量取天线高●打开接收机电源,接收机跟踪大于4颗以上卫星时,卫星指示灯慢闪;打开数据记录灯;此时开始记录数据。
(注:一定要保证数据记录灯亮,否则没有记录数据)●认真填写外业记录表●结束测量时,先关闭数据记录灯,再关闭接收机电源。
2. 静态数据内业处理(1)接收机的数据传输关于外业观测数据的传输,比较特别的是,Trimble 5700接收机的数据传输需要安装Data Transfer数据传输软件才能实现传输。
(2)将trimble接收机的数据文件转成RINEX格式安装好Convert to RINEX软件后,运行,选择好要转换的trimble数据文件,如图:点击“编辑”,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选择观测方法为“护圏的中心",并根据外业观测记录表,填好初始天线高,点击“改正”即可.设置完成后,就是进行格式转换了。
(3)HGO软件,新建项目,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如图:(4)处理基线观测残差序列图和基线处理这一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查看基线的残差序列图来初步判断该基线的质量好坏。
质量控制只作为了解,是基线解算质量的三个恒量标准,即比率(ratio)、均方根(RMS).我们主要通过屏蔽某段信号或者某颗卫星的信号来使得ratio 值和 RMS值增大,ratio值越大越好,信号好的话,ratio值一般在50—100之间.RMS值越小越好,信号好的话,RMS值一般会在0.005左右。
如图:未屏蔽信号前:ratio值为16,RMS值为0.0062屏蔽信号,修复完成后,ratio值为99,RMS值为0.0045.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屏蔽卫星信号时,必须保证同一观测时段必须有不少于4颗卫星。
GPS卫星定位实践报告

GPS卫星定位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本次实践旨在通过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使学生了解GPS原理和应用,增强学生对GPS卫星定位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践过程1.实验仪器与材料(1)GPS接收机: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位置信息的设备;(2)电脑或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和显示GPS定位结果;(3)地图软件:用于显示实时位置和导航。
2.实验步骤(1)连接GPS接收机与电脑或移动终端设备;(2)打开地图软件,确认GPS设备已连接;(3)点击定位按钮,等待GPS设备获取卫星信号;(4)在地图上显示当前位置,并尝试进行导航。
三、实践结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成功连接了GPS接收机与电脑,并打开了地图软件。
开始时,由于接收机与卫星的距离较远,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获取卫星信号。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我们终于成功接收到了卫星信号,并在地图上显示出了当前位置。
在获取到位置信息后,我们还尝试了进行导航,通过地图软件提供的导航功能,我们成功完成了一段短程导航。
四、实践感想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对GPS卫星定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GPS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计算出接收机的准确位置。
在现代生活中,GPS已经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地图软件实时获得自己的位置信息,在行驶、旅游等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导航功能快速找到目的地,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们意识到,在GPS定位中,获取卫星信号是至关重要的。
卫星信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卫星信号较弱的情况,导致定位过程较慢或不准确。
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卫星定位技术的便利性,并增强了对GPS设备使用和维护的重视。
总结起来,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学习到了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还提高了在使用GPS设备和地图软件方面的实践能力。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为将来更好地使用GPS卫星定位服务做好准备。
GPS控制实习实验报告

GPS控制实习实验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 GPS 控制实习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 GPS 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 GPS 接收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学会如何处理和分析 GPS 测量数据,从而提高我们在测绘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原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
它通过接收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接收机所在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GPS 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多个卫星的距离测量值以及卫星的位置信息,采用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来解算出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三、实习仪器与设备本次实习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_____牌 GPS 接收机若干台、三脚架、对中杆、数据传输线以及配套的处理软件等。
四、实习内容与步骤1、外业观测选点:根据测量任务和现场环境,选择视野开阔、周围无高大障碍物、远离强电磁干扰源的地点作为 GPS 控制点。
相邻控制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便于后续测量工作的开展。
架设仪器:将 GPS 接收机安装在三脚架或对中杆上,确保仪器平稳、对中、整平。
打开接收机电源,设置好相关参数,如观测时段长度、采样间隔、卫星高度角等。
观测:按照预定的观测计划,同时开启多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
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接收机的工作状态,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内业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将外业观测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线导入计算机中。
数据预处理:使用配套的处理软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检查数据质量、剔除异常观测值、修复周跳等。
基线解算:选择合适的基线解算模式和参数,对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
解算完成后,检查基线的质量,如基线长度、方差比、中误差等,确保基线结果符合精度要求。
网平差:以已知控制点为起算数据,对整个 GPS 控制网进行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GPS静态定位数据采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练习GPS天线的整平、对中、安装;
2. 练习GPS接收机静态系统配置与连接;
3. 了解GPS接收机静态系统参数设置;
4. 掌握GPS接收机测站信息采集与设置;
5. 熟悉GPS接收机静态数据采集观测信息评价方法
6.通过课程实验,加深对卫星导航定位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熟练
掌握GPS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能独立完成GPS数据后处理工作,得到可靠的点位坐
标
二.实验仪器
1.华测X90接收机一台
2.脚架一个
3.电池一个
4.基座一个
5.2米钢尺一把
三.实验内容
1.认识华测X90 GPS接收机的各个部件。
2.掌握GPS接收机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法。
3. 熟悉GPS接收机前面板各个按键的功能。
4. 熟悉GPS接收机后面板各个接口的作用。
5.学会使用GPS接收机查看天空GPS卫星的分布状况、PDOP值以及测站经纬度。
6.学会使用GPS接收机采集数据,并给采集的数据编辑文件名;学会GPS接收机天线
高的输入方法。
四.实验步骤
1、GPS接收机安置
a). 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
b).天线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3mm。
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气泡应居中;
c).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
对于定向标志不明
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
每次应按此标记安置仪器。
d)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先量取天线高,结束后再量一次天线高,取平均值作为该观测时段的天线高
2.华测GPS X90的使用
a)按下电源键开始观测
b)常按切换键直至切换到静态观测
c)各接受机同时开始观测,观测45分钟左右,关机结束观测任务,整理仪
器
X90 接收机的按键和指示灯说明:
①电源健:按一秒即可开机,长按三秒即可关机
②切换健:刚开机时,主机默认为RTK模式,如果做静态就要通过切换健进行切换:常按住切换健,此时电台灯长亮,等电台灯不亮,即可松开表明已切换到静态
③电池指示灯:长亮表示有电,如果不停的闪烁,表示电量不足
④卫星指示灯:每隔5秒连闪几次,表示有几颗卫星
⑤电台指示灯:做RTK时,电台指示灯会一秒闪烁一次
⑥数据采集灯:每隔几秒闪一次,表示在纪录数据,闪烁的间隔即是采样间隔
3.数据传输
用华测随机软件进行接收机数据的传输
4.数据处理
a)任务的建立
打开电脑“开始——程序——华测静态处理——静态处理软件”或者直接打开桌面上的快捷方式。
b)坐标系统的建立
新建任务时,虽然坐标系统已经选定,但可以对于中央子午线或者是投影高等可能需要相应的改动或新建。
点击“工具”——”坐标系管理“,如下图操作:
c)数据的导入
项目建完后,开始加载GPS数据观测文件。
选择“文件”-“导入”,compass 可以导入下图多种格式的数据
d)数据检查
数据导入后,检查相应点的点名,仪器高,天线类型等等,对于有问题的数据要及时更改,
然后通过“检查”——“观测文件检查”,对于里面,个别点,点名命错等就可以
查出来,重新命名,然后再反复查看,“观测文件检查”直到没有为止。
e)基线的处理
数据检查没有问题之后,点击“静态基线”——“处理全部基线”,等基线全部
处理完后,对于“Radio”值比较小的进行单独处理,至少保证Radio值大于3以上,当然处理的越大约好,最大为99.9
处理完后会出现一些误差较大的不符合要求的基线可以进行以下处理
①基线处理设置
通过“基线处理设置”,增大或减小数据采样间隔或卫星的截止角,其他为默认,当采集的数据时间较长时,不如两个小时以上的可以把采样间隔加大,对于卫星数据较多,可以适当增大截止角。
然后再单独处理一下这条基线。
②删除不好的数据,右击基线,出现”属性”,在“观测数据图”里删除不好的数
据或者时间比较短的数据,确定后,然后再单独处理这条基线
③对于各别基线如果怎么处理都不能大于3时,可以不让其参与基线处理及网平差,具体操作是,右击基线——属性——把”参与基线处理及网平差”的复选框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