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绘本《大卫,不可以》
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倾听,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认识主人公大卫。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学会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若干份,每个幼儿一份;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导幼儿关注主人公大卫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部分:(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大卫在故事中的不当行为,以及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
(3)情景扮演: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 拓展部分:(1)绘画活动: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大卫,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讲述故事:让幼儿尝试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情景扮演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兴趣,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遵守规则、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经历。
2. 开展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九、课程设计思路:本节课以绘本《大卫不可以》为载体,通过观察、讨论、情景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和掌握遵守规则、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旨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绘本中的角色,了解故事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意识,懂得“不可以”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
2. 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大卫、妈妈等。
3. 理解“不可以”的原因,培养幼儿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情节,认识角色。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学会遵守规则,懂得“不可以”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及相关图片。
2.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粉笔。
3. 准备大卫、妈妈等角色的手偶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卫、妈妈的手偶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学习规则:教师结合故事内容,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懂得“不可以”的原因。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并遵守这些规则。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故事,传递故事情节和知识点。
2. 互动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卫、妈妈的手偶或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学习规则:教师结合故事内容,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大卫不可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大卫的行为特点。
2. 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规范,懂得“不可以”的意义。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内容。
2. 主人公大卫的行为特点及其改正过程。
3.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知主人公大卫的行为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懂得“不可以”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若干份,方便幼儿阅读。
2. 准备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和重点知识点。
3. 准备教学道具,如小熊玩具、拼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大卫的行为特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主题。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大卫的行为特点。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改正大卫的不良行为,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行为规范。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明白“不可以”的意义,并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行为规范。
6.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不良行为,并提出改正措施。
7.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绘制一幅大卫改正不良行为后的画面。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3.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关于大卫改正不良行为的故事。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体会妈妈对大卫的爱。
3.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大卫的行为和妈妈的反应。
2.帮助幼儿体会绘本中传递的亲情和爱。
(二)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对大卫的批评也是一种爱。
三、教学准备1.《大卫不可以》的绘本。
2.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展示大卫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小男孩,你们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3.引出绘本《大卫不可以》。
(二)阅读绘本1.教师一页一页地展示绘本,生动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大卫的动作和表情。
3.适时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和回答。
(三)理解内容1.与幼儿一起回顾绘本的主要情节。
2.提问:“大卫都做了哪些不可以的事情?妈妈是怎么说的?”3.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大卫的爱。
(四)讨论交流1.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大卫,你会怎么做?”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
(五)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并说“妈妈,我爱你”。
2.在阅读区投放更多关于亲情的绘本,供幼儿阅读。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对大卫的形象和行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妈妈的爱时,部分幼儿还存在困惑。
今后可以在教学中加强情感引导,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亲情的温暖。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多给幼儿一些自主观察和表达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精选7篇)教案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
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大卫,不可以篇1活动目标:1. 学习绘本不同方式的呈现,感受绘本特质,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 通过绘本阅读,体验妈妈的辛苦与爱,从而增进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卫,不可以》幻灯片活动过程:一、观察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你你们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吧。
师:这个小男孩他叫大卫,咦!他正在干什么?师:如果你看到,你会对他怎么说?(你们看,这几个字“大卫,不可以!”就是这本绘本的题目。
)师:你觉得这句话可能会是谁说的?师:大卫的妈妈做了什么动作?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妈妈的生气时的动作。
▲我们来学一学咦?大卫做了很多惹妈妈生气的事情,让我们走进大卫家去看看吧!二、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猜测。
【天哪!大卫,不可以】师:呀!大卫怎么了?师:妈妈会怎么说?好,让我们学学妈妈的语气赶紧跟大卫说吧!师:大卫这么脏,妈妈会让他去干什么?(洗澡)【不行!不可以!】师:你们看大卫是怎么洗澡的?浴缸里都有些什么?(游泳圈、鲨鱼、玩具轮船)师: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水的声音)师:大卫这样洗澡可不可以?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对大卫说?小结:大卫连续做了两件错事,妈妈可真的有点生气了。
【大卫,快回来!】师:可没想到大卫又做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远处好像传来了是什么声音?(笑声)师:大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大家觉得这么可笑?师:来看看大卫怎么了?这样做可不可以?那我们赶紧把他叫回来。
(大卫,快回来,大卫,快回来!)【大卫!不要吃了!】师:好不容易把大卫叫回来了,可是,你们看…师:哇!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师:这些东西都在哪里呢?师:原来是大卫的大嘴巴呀!这个大卫一下子吃得也太多了吧!师:看到大卫这个样子,妈妈会怎么说?(大卫不可以吃这么多)师:大卫一下子这么多东西吃进去,肚子会怎么样?(不舒服、拉肚子、肚子疼)师:看,大卫又给妈妈添麻烦了,即使这样,不过妈妈还是很爱他。
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5篇

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5篇第一篇: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以及母爱的温暖,教学准备:幻灯片、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又调皮的时候吗?你们调皮的时候会做什么?2、有位美国的小男孩他和你们一样非常调皮他的名字叫大卫,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吧!3、出示大卫头像:大卫长得什么模样?二、阅读理解故事1、出示大卫妈妈这是谁呢?(大卫妈妈)做这个动作表示妈妈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生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原因让妈妈那么地生气。
2、分段读绘本3-5页看图一师:大卫为什么这么脏,他会把家里弄成什么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看图二师:大卫在干什么?妈妈会对大卫说些什么?看图三师:洗好澡的大卫是怎么做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呢?3、看绘本6-8页整体看6-8页师:谁来说说,吃饭的时候大卫做了些什么事情,妈妈又会对他说些什么?4、看绘本第9页师: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让大卫回房间睡觉,大卫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丰富词:垂头丧气)5、看绘本第10页师:大卫怎么样扮演飞人的?他为什么会想到扮演飞人?妈妈会说什么?5、图11:师:又发生了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谁来说说。
6、图12:师:花瓶打碎了,大卫感到怎么样?(紧张、害怕、难过、后悔、委屈)你们猜猜看,这时候妈妈会对大卫说些什么呢?7、讨论:你觉得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说出理由(顽皮、可爱)妈妈又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呢?你觉得妈妈爱大卫吗?8、图13:闯祸的大卫伤心、难过、后悔、懊恼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对大卫说“不行,不可以呢?” 小结:大多数的时候妈妈的批评也是爱。
三、完整欣赏绘本:师:我们把《大卫,不可以》的故事,一起完整的来看一看,说一说吧!全书用得主色调是橙色也有生气的意思。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大卫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学会遵守规则。
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不犯大卫的错误。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大卫的图片、画纸、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椅,光线适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向他们展示大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卫的表情和动作。
2. 主体活动:a)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大卫的行为,以及为什么大卫被妈妈说不可以。
b)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大卫行为的看法,引导幼儿认识到大卫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c) 情景模拟:让幼儿分组,模拟大卫的行为,讨论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
3. 延伸活动:a) 绘画:让幼儿画一画大卫,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大卫遵守规则的场景。
b)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大卫,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大卫学会遵守规则的过程。
五、作业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学会遵守规则,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自我反思:让幼儿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大卫的错误行为,如何改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认真听讲。
2. 情景模拟: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大卫行为的不可以。
3. 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表现出大卫遵守规则的场景。
七、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细节内容。
2. 大卫行为的不可以及其原因。
3.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八、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教案

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四、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的纸质版或电子版。
2. 准备投影仪或大屏幕,以便展示绘本图片。
3. 准备与绘本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关系。
3. 展示:展示绘本中的重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内容。
4.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强调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故事接龙:学生分组,每组轮流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海报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海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分享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2. 让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老师翻书,与幼儿分享:吃很多食物图、挖鼻子图、打棒球图
师:梁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看看这个页(孩子没有提及到的重点分享页)
(打棒球图)这个页大卫又做什么调皮的事呢?在屋子里打棒球合适吗?会有什么后果?(打烂东西)应该在哪里打棒球?妈妈看到了会说什么?
环
节
四:
四、教师结合PPT,完整欣赏故事。
师:“现在呢,梁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完整的看一下这个故事。
环
节
五:
五、情感升华,感受妈妈的爱。
1.教师小结
师:“大卫就是这样一个小调皮,他经常会做一些让妈妈说‘不能够’(出事字卡)的事情。其实妈妈是想提醒大卫,要守规矩,其实妈妈还是怎么样子的?还是很爱(出事爱的字卡)大卫的对不对?
师:“如果你是妈妈,你也会像大卫妈妈一样说句什么话”?
环
节
二:
二、自由阅读。(5分钟)
1.幼儿回位置阅读图书,教师巡回观察引导。
师:“下面,梁老师请小朋友自己去看图书,看大卫还做了些什么让妈妈说不能够的事情,好吧?让我们走进大卫家去看看吧!”(回位置阅读)
环
节
三:
三、逐一理解图书内容,引导幼儿对绘本内容实行大胆猜测。
[重点和
难点]
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到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故事绘本PPT课件。
2.字卡:不能够、爱。
3.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图书(彩印)。
活动过程
环
节
一:
一、导入活动:
1.观察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图书,名字叫做《大卫,不能够》,而我们在图片上面看到的这个小男孩就是大卫,你们看看他正在干什么?”
1.分享阅读的发现。
师:“小朋友们刚才自己看的这本图书叫什么名字呀?那你有没有认真看,看看大卫做的哪些事情是你最想提醒他,告诉他不能够的?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2.幼儿翻开分享页,PPT屏幕点出大图片,引导孩子大胆猜测。
(1)(够糖图)大卫在做什么?他是站在哪里?(椅子的边缘)这样子做你觉得怎样啊?(很危险)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是妈妈,你会对他说什么?嗯这样子做太危险了,我们要大声跟他说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大卫,不能够”。
番禺区北城幼儿园公开课例教案
故事绘本:《大卫,不能够》
适龄对象:4——5岁
教学详案
涉及领域
语言、德育、健康
课时建议
25分钟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夸张的画面,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尝试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故事绘本,并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
3.感受故事幽默诙谐的风格,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浓浓的爱。
4.体验妈妈浓浓的爱的情感。
(1)引导孩子猜想大卫的心情。
(2)猜想:妈妈还会爱大卫吗?
师:调皮的大卫一直在惹妈妈生气但是妈妈每次都原谅了他,你们觉得这次妈妈还会原谅大卫吗?妈妈还会一样爱他吗?
(3)揭晓答案:出示(伸手图)如果你是大卫,你听到妈妈说说“宝贝,来这里”你会怎么做?咦,大卫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呢?谁来模仿一下。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就像妈妈抱一样,张开他的双手)后来怎么样呢?(拥抱图)谁抱着大卫呢?(妈妈的手紧紧地抱着大卫)他的表情是怎样的?(闭着眼睛在妈妈怀里,嘴角都是笑眯眯的),这个时候妈妈就说(指着书本字):大卫乖,我爱你……。
2.幼儿看图说出封面看到的事。
(1)教师从大卫动作的讲述到动作模仿实行引导,进一步了解大卫的这个调皮行为。
(2)说说为什么这样做不能够。
3.观察第二幅图,加深孩子对大卫的理解,引出妈妈生气图。
4.播放PPT(妈妈生气图):妈妈了一句什么话?看看妈妈的动作是怎么样子呢?你觉得妈妈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生气)猜猜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呀?(大卫做错事情了)
(2)(泥巴图)哇,你看到了什么?大卫怎么把自己弄得这么脏呢?你们有没有把自己弄得像大卫这么脏呀?妈妈看到了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会说什么呢?大卫现在需要干什么呢?
(3)(洗澡图)看看大卫是怎么洗澡的?这样做对吗?不对也能够说“不能够”,为什么不能够呢?
(4)(光身图)大卫在干什么?(太羞羞脸了)不穿衣服跑出去玩,这样做行吗?也能够说“大卫,不能够”,所以妈妈就要叫“大卫,快回为什么做了惹妈妈生气的事情后,妈妈还是会那么爱我们呢?
小结:现在你知道了吧,妈妈提醒你是因为妈妈想你养成好习惯,做个守规矩的小朋友,其实妈妈在提醒我们说“不能够”(字卡)的时候,她也是爱(字卡)我们的。妈妈爱我们,我们也当然爱妈妈
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惹妈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