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理学实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鱼类应激反应》课件

《鱼类应激反应》课件
《鱼类应激反应》PPT课 件
鱼类应激反应是指鱼类在面对外界刺激时做出的一系列生理和行为反应。本 课件将介绍鱼类应激反应的定义、分类、触发因素、生理机制、行为表现、 评估方法以及减少应激反应的策略。
鱼类应激反应的定义
鱼类应激反应是指鱼类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生理和行为上的反应。这些反应可以帮助鱼类适应环境变化,保持 内稳态。
免疫系统
鱼类的免疫系统在应激反应中发 挥重要作用。
鱼类应激反应的行为表现
1 逃避
鱼类可能通过逃跑或隐藏来应对威胁。
2 攻击
部分鱼类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协作
鱼类有时会通过协作行为来应对环境变化。
评估鱼类应激反应的方法
1
行为观察
观察鱼类的行为表现和变化。
生理指标
2
测量鱼类的生理指标,如激素水平、免
疫功能等。
3
实验室测试
使用实验室测试方法评估鱼类应激反应。
减少鱼类应激反应的策略
改善环境
提供良好的水质和理想的温度。
提供隐蔽处
为鱼类提供合适的避难场所。
减少社会压力
避免过度拥挤和触发攻化学变化、神经系统调节等。
2 行为反应
包括逃避、攻击、隐藏等。
鱼类应激反应的触发因素
环境变化
如水温、水质、光照等。
社会互动
如同类攻击、领地争夺等。
食物供应
如食物稀缺、竞争等。
鱼类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
神经系统
鱼类的神经系统起到传递和调节 信号的作用。
激素调节
鱼类的激素系统参与应激反应的 调节。

《水产动物生理说》课件

《水产动物生理说》课件
气体交换差异
不同水产动物的气体交换方式各异,包括鳃、皮肤和肺的运用。
水产动物的呼吸与循环系统
1
呼吸结构多样
水产动物的呼吸器官包括鳃、皮肤和肺,不同物种采用不同的结构进行氧气的摄 取。
2
循环系统功能
水产动物的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和养分传递到细胞,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3
适应水生环境
水产动物的循环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水生环境中的不同压力。
水产动物的消化与代谢系统
消化过程
代谢调节
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 食道、胃和肠道,通过消化过 程将食物分解为养分。
水产动物的代谢系统调节能量 的利用和储存,以满足不同生 理状态的需求。
食物消化
贝类水产动物使用特殊的器官 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物质。
水产动物的神经与感觉系统
神经传导
水产动物的神经系统通过 电信号传导信息,调节行 为和生理反应。
感知环境
水产动物利用感觉器官感 知环境中的温度、压力、 光线和化学物质。
智能与学习
一些水产动物展现出智能 和学习的能力,对环境变 化做出适应并寻找食物。
水产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系统
1
生殖方式
水产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别交配、卵胎生和孤雌生殖等多种形式。
2
发育进程
水产动物的发育包括受精、胚胎发育和幼体成长阶段,不同物种有不同的发育特 点。
3
适应水生环境
水产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与水生环境的条件有密切关联。
应用案例与研究进展
1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动物生理知识的应用使得水产养殖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创新。
2 环境保护与管理
了解水产动物生理特点有助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第九章鱼类生理学 肌肉ppt课件

第九章鱼类生理学 肌肉ppt课件

Ca2+
Ca2+
动作电位通过 肌膜传入横管
肌钙蛋白与Ca2+ 结合,构型发生 变化
暴露出肌动 蛋白与横桥 的结合位点
ATP分解释放能量
横桥向M线方向摆 动,拖动细肌丝向 粗肌丝中滑行
肌管L型钙 通道开放
Ca2+释放入 胞浆↑
肌动蛋白与 肌球蛋白的 横桥结合
横桥ATP 酶激活
肌浆网膜上 Ca2+释放通
肌钙蛋白复合体
肌动பைடு நூலகம்白
原肌球蛋白
b:构成细肌丝的蛋白质
横桥
三、肌肉收缩过程
1 肌肉舒张时,横桥头部结合的ATP分解形成高势能, 利于与肌动蛋白结合。
2 当胞浆中浓度Ca2+升高,肌钙蛋白与Ca2+结合使 TnI与肌动蛋白结合减弱,原肌球蛋白内移,显露 横桥结合点。
3 肌动蛋白与横桥头部结合,引起头部摆动,耗能拖 动细肌丝滑行,ADP解离。
等长收缩:收缩时肌肉的长度几乎不发生变化,张 力却发增加。
2 单收缩的总和
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当刺激频率相对较低,在第一 个舒张未结束时,发生第二次收缩,这种收缩形式 叫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刺激频率进一步提高,在第 一个收缩未结束时,发生第二次收缩,这种收缩形 式叫完全强直收缩。
第九章 肌 肉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骨骼肌的)肌丝滑行理论和肌丝滑行
机制—横桥周期(循环)
2 掌握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3 熟悉粗、细肌丝中与肌肉收缩、兴奋收缩耦联 有关的肌丝蛋白及肌管系统结构特征、意义
4 了解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形成机制
难点:
1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2 前负荷与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静止状态

鱼类生理学

鱼类生理学

生理学的发展是与医学实践的发展与需要密切联系的。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对心血管系统的研 究,首先奠定了器官生理学的基础,并使生理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科学。
所以,生理学也就首先从研究器官系统的技能开始,对 机体各种器官系统机能进行研究,形成了器官生理学。
器官生理学已从对器官和整体的生理机能和机制的研究 发展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理学研究,采用了数、 理、化等学科相互渗透的实验方法和原理研究生物体的 生命现象。
研究对象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 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 洋。
鱼类是终年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辅助身体平衡 与运动的变温脊椎动物。已探明的约20000余种,是脊椎 动物亚门中最原始最低级的一群。
鱼肉富含动物பைடு நூலகம்白质和磷质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美, 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 作用。鱼体的其他部分可制成鱼肝油、鱼胶、鱼粉等。
有关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纳成两大类,一种是分析法,又 称急性实验法;另一种为综合法,又称慢性实验法。
分析法常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或活体动物解剖法。前者 是从活的动物身上取下所要研究的器官,置于人工环境 中,包括适合的培养剂、温度、气体条件等。
使之在短时间内保持正常生理机能,以便进行各项实验 和观察。后者则是使动物处于麻醉状态,进行活体手术, 对所欲研究的器官进行实验观察。
研究鱼类生理不仅对了解鱼类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活动 规律和机理有重要意义,而且是鱼类养殖、增殖和捕捞 的理论基础,因此,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鱼类属于低等水栖脊椎动物,高等陆生脊椎动物所具有 的各个器官系统,鱼类都已具备,仅结构较简单,但却 有相类似的机能和活动机制,当然,鱼类还具有特殊的 生理学内容。

1鱼类学实验终PPT课件

1鱼类学实验终PPT课件

鲶形目: 鲶(鲶科) 胡子鲶(胡子鲶科) 海鲶(海鲶) 黄颡(鲿科)
鳕形目: 鳕(鳕科:大头鳕)
三、作业 1 比较鲶科、胡子鲶科的主要分类特征 2 将下列6种鱼编制分类检索表: 马口鱼、鳡鱼、刺鲃、泥鳅、黄颡。
实验十一、十二:鲈形目分类(一)、(二)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二、实验鱼:见实验指导 三、作业:比较下列各组鱼的主要分类特征
1 花鲈、鳜、青石斑鱼 2 沟鯵、大甲鯵、竹甲鯵、蓝圆鯵 3 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 4 白姑鱼、黄姑鱼、鮸鱼 5 黑鲷、真鲷、黄鲷
实验十三 鲈形目分类(三); 实验十四 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等分类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各目特征、下属科\属特征及代表鱼。
一、实验材料:大黄鱼、鲫鱼 二、解剖方法:见实验指导 三、观察内容:
消化系统:口咽腔(咽齿)、食道、胃、肠、 肛门、肝脏(或肝胰脏)、胰脏、胆囊的位置、形 态特征。
骨骼:脑颅、咽颅(颌弓、舌弓、鳃弓)、 脊柱(躯椎、尾椎)肋骨、肩带、腰带、支鳍骨。 四、实验报告
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结构图,比较 小黄鱼与鲫鱼消化系统异同;绘制小黄鱼或鲫鱼的 躯椎结构图。
为分类依据。 鳍条(软条):1 2 3 4等阿拉伯数
字表示。 棘:Ⅰ Ⅱ Ⅲ等罗马数字表示。 棘与鳍条分离以“,”表示,相连以
“-”表示。
鳍表示:D:背鳍 A:臀鳍 C:尾鳍 P:胸鳍 V:腹鳍
鳍式举例: 鲈鱼:D Ⅻ,Ⅰ-13;A Ⅲ-7~8;C 17;
P 16~18;V Ⅰ-5 鲤鱼:D 3-15~22(或Ⅲ-15~22);
• 作业:
写出1-12种实验鱼的中文学名\拉丁 名、分类地位(目、科)、主要分类特 征?

鱼类学实验PPT课件

鱼类学实验PPT课件
二鱼类检索表的编制二鱼类检索表的编制15分分要求编制连续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要求编制连续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能利用编制出能利用编制出的检索表将以下鱼类区分出来
鱼类学实验
一、鱼类分类及鱼类标本参观(5分)
二、鱼类检索表的编制(15分) 要求编制连续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能利用编制出
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5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1.灰星鲨 2.何氏鳐 3.中华鲟4.日本鳗鲡5.胭脂鱼 6.青鱼 7.翘 嘴红鲌 8.团头鲂 9.鲮鱼 10.鲤 11.鲫 12.鲢鱼 13.鳙鱼14.泥 鳅 15.大口鲇 16.长吻鮠17.黄鳝 18..翘嘴鳜鱼19.花鲈20.青 石斑鱼 21.蓝圆鲹22.大黄鱼 23.小黄鱼24.真鲷25.尼罗罗非鱼 26.军曹鱼27.带鱼28.银鲳29.乌醴 30.中华舌鳎31.双斑东方鲀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三、鱼类的外形观察和解剖(15分) (1)外形观察和测量:鳞式、鳍式、全长、体长、体高、
头长、躯干长、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眼径、 眼后头长、眼间距(5分) (2)内脏器官的观察:鳃、鳃耙、心脏、胃、鳔、肝胰 脏、胆囊、脾脏、肾脏、输尿管、生殖腺、输精(卵) 管、泄殖窦(10分) (3)脑结构的观察: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 脑垂体

鱼类生理学

鱼类生理学
刺激外周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运动
不足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增强和频率加快
使鱼类窒息死亡的氧浓度(“窒息点”) 3·PH 4·温度 六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可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较大的伸展性 ·持续的紧张性 ·不规则的自律性 ·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固的三大步骤:凝血酶原激活作用
↓(激活)
凝血酶原→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Ia)
外源凝血过程的不同:1·内原性凝血途径:参与凝血的全部因子来自血液
2·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的组织因子来自组织
和促凝的方法
(二)促凝
补钙+CaCl2
光滑面接触
血液与粗糙面接触
适度提高创面温
给机体补充Vk
四 胞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普通心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 胞:结间束、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等)
(六)广盐性鱼类渗透压调节:
由淡水进入海水的调节:1·吞饮海水
DH作用,肾小球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分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
:广盐性鱼类—进入海水—喝水+吸收NaCl—血[Na+]↑—肾间组织分泌—皮质醇
鳃上皮氯细胞数量↑—提高Na+—ATP酶活性:
A·Cl一由顶
隐窝排出
B·Na+通过细
2·固体物:(1)有机物:尿酸、肌酸、肌酐等 (2)无机物:Na+、K+、Ca2+、Mg2+、Cl—、硫酸盐等
鱼类尿与食性的关系:1·肉食性鱼类为酸性(蛋白质在体内代谢产生
酸性物质) 2·草食性鱼类为碱性(草料中含有机酸钾盐,代谢产物为

鱼类生理学

鱼类生理学

鱼类生理学鱼类生理学一一·鱼类生理学定义:研究健康鱼类功能活动规律的学科功能:是生物体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二·鱼类学研究层次: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方法:离体器官:离体器官→模拟在体条件→刺激1·急性实验:活体解剖:麻醉或破坏大脑→暴露器官→刺激优点:直观、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以完整、健康动物为研究对象,在无菌、麻醉条件下进行手术,待2·慢性实验:动物清醒和恢复健康后进行实验优点:充分反映器官在体内的正常规律。

1·新陈代谢:物质交换、能量转移、自我更新2·兴奋性:活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兴奋或抑制)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4·生殖: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四·稳态的定义: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生理特征相对稳定的现象1·保持新城代谢正常进行意义:2·维持细胞的正常兴奋性3·使机体适应外环境的剧烈变化五·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六·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的机能的调节方式:为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能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迅速、精确、短暂七·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八·体液调节:由某一器官或组成分泌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另一器官,调节其功能活动的过程特点:缓慢、持久、弥散九·反馈的概念:由受控制部分发出的返回信息对控制部分的作用负反馈: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使系统保持稳态,是可逆的正反馈: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使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不可逆过程二一·血液的机能1·营养功能2·运输功能(一)血液的机能:3·维持内环境稳定4·参与体液调节5·防御和保护功能二·血浆渗透压:1·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晶体构成,维持血细胞内外水的分布2·胶体渗透压:出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构成)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分布三·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主要有0.9% Nacl和5%GS四·NaHCO3与Na2CO3的比例为20:1血液中NaHCO3的含量称碱储三一·溶血:RBC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象二·红细胞的生理功能:1·运输O2和CO22·缓冲血液酸碱物质生成调节:体液性调节,受雄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刺激RBC 生长发育,增加骨骼肌肌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一、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PCLAB-UE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主要
完成对各种生物电信号与非电生物信号进行调理、 放大,并对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使之进入 计算机。软件主要对已经数字化了的生物信号进行 显示、记录、存储、处理及打印输出,同时对系统 各部分进行控制,与操作者进行人机对话。
死亡。
MS-222适宜活鱼运输,将鱼放在清水中仅1 min就 能苏醒,但FDA要求经MS-222麻醉的鱼,食用必须 经过21 d的休药期才可销售;另外,由于其价格昂 贵限制了它的应用。
2.丁香酚(2-甲氧-4丙烯基酚) 全麻剂,是一种植物香料,丁香酚及其代谢物能够
快速从血液和组织中排出,不会诱发机体产生有毒 和突变物质,在医学上作为牙科镇痛剂被广泛应用。
(一)手术器械 1.刀:手术刀(指压式、执笔式、反挑式) 2.剪:外科剪、眼科剪 3.镊:外科镊、眼科镊 4.钳:止血钳 5.其他:探针、玻璃分针、蛙板、锌铜弓、蛙心夹等 (二)实验动物选择
健康动物
七、鱼类麻醉剂 麻醉剂能够降低鱼体新陈代谢,减少对鱼体的伤害,
提高存活率。 (一)麻醉剂的作用原理 麻醉剂首先抑制脑的皮质(触觉丧失期),再作用
二、主界面
从上到下依次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 状态提示栏及采样窗、控制面板和数据窗等其他多个 相应的子窗口组成。
三、使用方法 1.设置:标准配置,恢复出厂时的配置 2.新建:实验项目→填写信息→实验窗口→开始实验 3.采样:记录实验数据 4.控制面板参数调节 (1)通道功能调节 (2)刺激参数调节 5.文件存储:F:/ 文件名:09水养3-呼吸(左2) 6.编辑:
也可用C02 和 02(50:50)的混合气体辅助运 输活鱼。
直接往装有鲫鱼和鲤鱼的水体中注入气体, 使鱼在水中的行为逐渐迟钝。约25 min后, 鱼便沉到水底“睡眠”,此时可将鱼从水中 捞出进行运输,持续时间可超过30 h。
当鱼运到目的地后,再将它们放入水中并注 入02,5 min后即可苏醒。
±+


-+


-+


鳃盖频率 正常
略减少 增加
备注
用于一般 运输
第Ⅳ期(麻醉期)
-- +

第Ⅴ期(深度麻醉期) - - -

第Ⅵ期(延髓麻醉期) - - -

- 增加或减少 最佳操作 时期


立即进行
复苏

停止 无法恢复,
死亡
注:“±”-正常;“+”-略失;“-”-丧失。
表2 复苏过程分期及鱼类的行为表现
于基底神经节与小脑(兴奋期),最后作用于脊髓 (麻醉期)。 过大剂量或过长的接触可深及髓质,使呼吸与血管 舒缩中枢麻痹,最终导致死亡。
(二)鱼类麻醉过程的行为特征
表1 麻醉程度分期及鱼类的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分期


第Ⅰ期(轻度镇静期) ±
第Ⅱ期(深度镇静期) -
第Ⅲ期(平衡失调期) -
触 重压 肌张力 平衡感 觉
复苏过程
行为表现
第Ⅰ期 身体静止,呼吸恢复,鳃盖开始振动
第Ⅱ期 部分平衡及运动恢复
第Ⅲ期 平衡完全恢复,对外界反应恢复
第Ⅳ 行为完全恢复正常
1.MS-222(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烷磺酸盐) MS-222易处理、效力迅速、安全性高,被美国国家
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为渔用麻醉剂。 MS-222可采取浸泡、喷雾和注射等方法使用。 MS-222主要在脾脏、肝脏中积聚,过高浓度会引起
鱼类生理学实验
动物医学系
实验一
鱼类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 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一、鱼类生理学实验的地位 本课程共20学时,属专业基础课程 成绩计算:报告90 %,考勤10 % 二、鱼类生理学实验方法
离体器官实验
急性实验
活体解剖实验
慢 性 实 验
三、鱼类生理学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实验方法; 2.掌握主要仪器的操作方法; 3.掌握生理实验基本技能; 4.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表1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实验处理 空白
液体石蜡2滴 棉花少许 冰水环境 肝素4滴 草酸钾4滴
丁香酚无残留期,是合法的水产麻醉剂,能同时满 足安全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 亲鱼采卵、活鱼运输以及手术中,对鲤鱼、真鲷、 鳗鱼等有强烈的麻醉作用。
与MS-222相比,丁香酚毒性更小,无3.C02 C02 是唯一被允许用来运输食用鱼的化学麻醉剂。 用C02 麻醉鱼,没有药物消退期,食用鱼可直接上
打开原文件→选择→复制→打开“工具”下的 “画图”→处理文件→复制图片→存盘到F:/
实验三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红细胞脆性的测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1 实验目的 以凝血时间为指标,了解影响凝血的因素,加深
对生理止血过程的理解。 2 实验原理
血液凝固是一个酶解激活过程,有多种凝血因子 参与。根据凝血过程起动时凝血因子来源不同,可将 凝血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1.刺激器 2.刺激电极 (1)普通电极 (2)保护电极 (3)Zn-Cu弓 (二)引导、换能系统 1.压力换能器 2.张力换能器
(三)放大系统(信号调节) 放大器:可将生物电信号放大数千倍
(四)显示、记录系统 1.记纹鼓 2.生理记录仪
常用有二道、四道及八道仪等 3.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六、鱼类生理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四、鱼类生理学实验要求
1.实验前:教师和学生均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实验中:教师简要讲解实验原理、关键步骤、实验
要求等。学生领取器材,归还时复核,损坏登记, 丢失赔偿。 3.实验后:归还实验用品,动物尸体按指定位置放置, 轮流打扫清洁卫生;转录、整理实验结果,及时上 交实验报告。
五、常用生理仪器的使用 (一)刺激系统
市销售,但其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相对较长,麻醉 水溶液使用的浓度范围很窄,且只对部分鱼有麻醉 作用,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如用C02 辅助运输鲤成鱼,须分别用高分压(27.33 KPa)和低分压(13.17 KPa)的C02 气流交替刺激 鲤成鱼,经15~30 min后鱼即进入昏眠状态,运输 时间可维持1 h左右,且死亡率很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