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合集下载

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确保在瓦斯排放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瓦斯排放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瓦斯排放措施。

一、主要通风机瓦斯排放措施1.瓦斯排放工作由矿救护队负责实施排放。

2.停电故障排查处理完成后,由电工检查主要通风机供电线路、设备是否完好,严格按照高低压停送电流程进行送电,确保主扇正常运转。

3.因长时间停电停风引起井下瓦斯浓度超限,在启动主要通风机运转前,必须检测回风井口瓦斯浓度,如回风井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0.75%时,应采用降低主要通风机频率、间歇式启动主要通风机排放。

总之,主要通风机运转过程中、总回风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75%。

4.当主扇恢复正常运转后,经观察主扇负压、电流、电压、井下全风压风流中的瓦斯、风速传感器均达到正常状态,瓦斯浓度及有害气体均不超限时,方可指派瓦斯检查员、电工入井开展瓦斯检查及送电工作。

5.经瓦斯检查员检查井下全风压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均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至规定时间,方可指派电工向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送。

二、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措施1.瓦斯排放工作由矿救护队负责实施排放。

2.救护队到达现场后,经检查局部通风机附近20米以内,瓦斯浓度不超限,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时,方可通知电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电。

3.如有多条巷道需要排放瓦斯时,必须事先排除矿井最底部工作面的瓦斯,然后在排除上部的巷道瓦斯,严禁上风侧排除的风流瓦斯流经下风侧的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处。

4.掘进巷道排放瓦斯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段排放,严禁一风吹,严格遵守瓦斯排放三原则(停电、撤人、限量),排放瓦斯时,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

5.排放瓦斯前,必须在排出的瓦斯所流经的巷道交叉口处设置警戒,并对瓦斯流经巷道内的电气设备停电并闭锁。

6.启动局部通风机前,必须对该巷的风量进行测配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地点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

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岩巷时,该巷的风速不得低于0.15m/s,局部通风机安设在煤巷时,该处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瓦斯是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瓦斯具有高度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对矿工和矿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瓦斯治理技术方案:1.瓦斯抽放技术:通过井下安装瓦斯抽放管道,将瓦斯引导到矿井口,然后进行集中抽放处理。

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

2.瓦斯抑制技术:采用瓦斯抑制剂进行喷洒,可以降低瓦斯的释放速率和浓度,提高矿井空气质量,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

常用的瓦斯抑制剂有水合物、活性炭等。

3.瓦斯利用技术:利用煤矿瓦斯发电技术,将瓦斯直接利用为能源。

该技术既能够降低矿井瓦斯释放,又能够回收利用瓦斯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瓦斯封闭技术:通过施工封闭,控制瓦斯的释放和扩散,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常用的封闭技术有封闭墙、封闭板等。

二、安全技术措施:1.瓦斯检测技术:在矿井中设置瓦斯检测仪器,实时监测矿井瓦斯浓度的变化。

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通风系统: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矿井瓦斯浓度,提高矿井空气质量,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

通风系统应包括通风井、风机、风道等设施,并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和通风工艺。

3.安全开采技术:合理规划矿井开采工作面,采取尺寸合理、结构稳定的煤柱设计,确保矿井开采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矿井支护工作,增加煤壁支护设施的密度和强度,减少煤壁和岩石的塌方和顶板坍塌。

4.安全教育培训:对矿工进行瓦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定期进行瓦斯安全培训,加强矿工对瓦斯治理措施的了解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以上是常见的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的介绍。

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瓦斯爆炸风险,保障矿工和矿井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技术,提高瓦斯治理和安全管理水平。

防止瓦斯超限及瓦斯超限处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瓦斯超限及瓦斯超限处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瓦斯超限及瓦斯超限处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是生产煤炭的重要场所。

然而,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且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情况,这对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防止瓦斯超限,并在瓦斯超限时及时处理。

本文将对防止瓦斯超限以及瓦斯超限处理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止瓦斯超限的安全技术措施:1. 有效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超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煤矿井下,通过构建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新鲜空气的不断输入和瓦斯的有效排除,可以有效地防止瓦斯超限。

2. 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对井下瓦斯浓度、风速、风量等参数进行监测来及时发现瓦斯超限的情况。

这些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输到地面,煤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井下的安全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 合理布局及排放方式:煤矿井下设备的布局和排放方式,也是防止瓦斯超限的关键因素之一。

布局合理的井下设备可以减少瓦斯的积聚,减少瓦斯超限的风险。

同时,采用科学的排放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瓦斯,避免瓦斯积聚导致超限。

4. 防爆设备的选用:在煤矿井下,需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防爆设备,以避免电器设备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

防爆设备具有防止电火花形成的功能,可以减少矿井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瓦斯超限处理的安全技术措施:1. 测量瓦斯浓度:瓦斯超限的第一步是准确测量瓦斯浓度,及时掌管瓦斯浓度超限的情况。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瓦斯浓度测量器,可以准确测量瓦斯浓度,并判断是否达到了瓦斯爆炸的临界值。

2. 停止机械运转:在瓦斯超限的条件下,机械运转既会增加瓦斯爆炸的风险,又会使瓦斯更容易积聚。

因此,必须立即停止机械运转,以降低矿井内瓦斯爆炸的风险。

3. 启动能扑灭瓦斯爆炸的装置:在出现瓦斯爆炸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启动能够扑灭瓦斯爆炸的装置。

例如,“水幕隔离法”、“瓦斯分区法”等。

4. 开始人员疏散: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必须立即组织矿工进行整个井下的警报及疏散。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瓦斯是煤炭开采的主要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其它有害气体。

如果不对瓦斯进行有效排放和处理,将会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煤炭开采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来排放瓦斯。

1、安全监测对于煤矿中的瓦斯排放,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人员安全。

监测设备可以安装在采煤机、皮带机、通风风机和巷道中的多个位置。

如果达到预定的安全限制,则发出警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煤矿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培训,以便能够在发生瓦斯事故时立即采取措施。

2、通风系统这是一个重要的排放瓦斯措施,通风系统可将瓦斯排放到可控的进风流中。

通过使用煤矿内的空气流动,通风系统可以将瓦斯从采煤面移开,进入可燃区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同时,通风系统还能改善煤矿的空气质量,并降低粉尘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

3、采煤机采煤机也是在煤炭开采时产生瓦斯的主要来源。

为减少瓦斯排放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采煤机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例如,必须采用防爆电机以及耐高温、防静电的液压油,以防止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引起爆炸。

4、整定巷道煤矿内的巷道也是瓦斯产生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开采巷道时,需要考虑到瓦斯的排放问题。

整定巷道可以有效地减少巷道产生的瓦斯,并通过通风系统进行排放。

此外,巷道的结构也需要经过专门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排放瓦斯的要求。

5、密闭巷道一旦发生瓦斯事故,要尽快把事故发生位置的瓦斯排泄管及时关闭。

为了能够快速采取这些措施,煤矿需要在巷道中安装密闭开关门,在事故发生时通过这些设备密封相关位置。

这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的扩散,并在必要时进行空气替换。

6、瓦斯抽采系统这是煤矿中排放瓦斯的最后手段。

瓦斯抽采系统可以从煤矿的底部或特定区域为采矿煤工提供安全空间。

系统可以通过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垂直的管道或贯穿巷道的横向管道)将瓦斯从煤层中抽出。

之后,瓦斯可以通过压缩和冷却措施进行处理。

总结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煤炭开采安全运作的关键之一。

矿井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⑴及需要瓦斯排放工作地点必须统一指挥,瓦斯检查工检查各地点瓦斯,由机电队、掘进队配合工作,根据排放瓦斯需要随时作好断、送电、接风筒、撤人等工作。

⑵调度室监控值班人员密切关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掘进区域及回风系统的瓦斯探头、风机开停、风门开关显示情况,作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调度室值班矿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⑶在启动局扇风机排放瓦斯前,必须由瓦斯检查工先检查局扇风机附近1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确定瓦斯浓度在0.5%以下,方准启动局扇风机进行瓦斯排放。

⑷瓦斯排放工作必须先从外至里,逐个工作面进行排放,必须排完一个再进行另一个,严禁两个及以上同时排放。

⑸排放瓦斯的巷道,排放前,其他工作面必须撤出人员,人工切断该区域的所有电源。

进行瓦斯排放时,其他工作面保持正常通风。

⑹停电、停风或打开密闭的盲巷都必须进行瓦斯排放。

瓦斯排放前必须先检查局扇附近1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确定小于0.5%,方可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进行瓦斯排放。

瓦斯排放方法依据监控系统检测数据而定,即:瓦斯浓度在 1.5%以下时,可采用一次排放法排放;瓦斯浓度在1.5—3%之间,可采取控制风量法进行排放;瓦斯浓度大于3%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报总工程师批准且必须采取“T”型排放法排放(救护队排放)。

若监控系统信息中断,则以瓦斯检查工检测数据而定,并报告调度室。

⑺采用分段排放法排放瓦斯,严禁“一风吹”。

⑻根据瓦斯浓度,确定排放方法,并指定现场监管人员。

⑼瓦斯浓度在0.5~1%时,由区域跟班队长、瓦斯检查员、电工现场指挥进行排放;浓度在1~2%时,由通风队长、安全员和防突队员、电工现场指挥;达到3%时,由矿总工程师在调度室指挥,盘县救护队现场排放。

⑽凡有关人员在排放瓦斯过程中,严禁脱岗,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⑾风机开关处必须设有电话并有专人值班,随时接听电话并准确传达有关电话信息或汇报瓦斯排放情况,若该处瓦斯超限,要立即通知值班人员,切断电源,值班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煤矿预防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预防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预防瓦斯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生产中,瓦斯爆炸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安全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加强通风管理通风是稀释和排除瓦斯的最有效手段。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风量充足、稳定。

合理布置通风线路,减少通风阻力,避免出现通风死角。

同时,要根据煤矿的开采进度和瓦斯涌出情况,及时调整通风方案,保证工作面上的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通风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

风机的安装位置、运行功率等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通风管道要保持完好无损,无漏风现象。

此外,还应安装通风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瓦斯监测与检测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是预防瓦斯爆炸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煤矿井下的各个关键位置,如采掘工作面、回风巷、机电硐室等,安装瓦斯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

这些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及时准确地将瓦斯浓度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同时,要配备专业的瓦斯检测人员,定期使用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对井下进行人工检测。

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检测到的瓦斯浓度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停止作业、加强通风等。

三、瓦斯抽采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煤矿,单纯依靠通风来稀释瓦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时就需要进行瓦斯抽采。

瓦斯抽采是通过钻孔等方式将煤层中的瓦斯抽取出来,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从而减少瓦斯涌出量,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瓦斯抽采方法有多种,如本煤层抽采、邻近层抽采、采空区抽采等。

在选择抽采方法时,要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以及瓦斯涌出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要加强瓦斯抽采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抽采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火源管理火源是引发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火源。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瓦斯(天然气)的排放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因为瓦斯是一种有害气体,容易引发爆炸,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所以对于瓦斯的排放,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的危害首先,了解瓦斯的危害非常有必要。

瓦斯是一种轻质非常易燃的气体,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组成。

当瓦斯混合氧气浓度达到5%至15%时,就会形成可燃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为了减少瓦斯排放的危害和风险,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瓦斯抽放技术瓦斯抽放技术就是通过钻探井和井筒等工程途径,将瓦斯抽出来,然后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安全的地方进行处理或利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矿井内的瓦斯浓度,降低瓦斯引起爆炸的危险。

2. 瓦斯预警技术瓦斯预警技术就是通过使用瓦斯传感器和相关的监测设备,对矿井内瓦斯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瓦斯浓度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预警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的发生。

3. 安全通风系统瓦斯安全通风系统是针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进行的,通过在矿井内展开通风设备,将空气中的瓦斯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引发爆炸的危险。

4. 安全瓦斯利用技术安全瓦斯利用技术是指将矿井内的瓦斯通过管道输送到地面,然后进行安全的利用。

常见的利用方式包括发电、制热等。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还可以进行绿色能源的开发。

5. 瓦斯排放管道技术对于某些不能抽取或者不能利用的瓦斯,我们可以采用瓦斯排放管道技术,将瓦斯排放至空气中。

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注意排放口的位置,尽量避免瓦斯直接进入人员活动区域,危及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总结瓦斯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对于瓦斯的排放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抽放技术、瓦斯预警技术、安全通风系统、安全瓦斯利用技术和瓦斯排放管道技术等都是有效减少瓦斯排放危害的技术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

瓦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瓦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瓦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瓦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第1篇瓦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1)所有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入井,严禁穿化纤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加强我矿瓦斯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使瓦斯排放安全顺利进行,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一、成立瓦斯排放领导小组:
组长: 卢宝安
副组
吴秀永杨玉林土勤志吴永高马海泉长:
成员:路明强任丿在陈永利彭余康李本怀杨斌楼苏向阳张德望张德祥林荣江吴建卢瑞方
李建华蒋兴华吴启用张天国高天朝
张德兴高凤祥高凤文
办公室下设在安全生产调度室,由吴永高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瓦
斯排放工作调度、指挥工作。

瓦斯排放工作有瓦斯排放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施工队和各职能科室密切配合。

二、科室(施工队)责任分工
1、安全生产调度室全面负责瓦斯排放工作指挥、协调、监督实施工作;
2、地测防治水科:负责瓦斯排放安全措施的编制、审批、上报工作;
3、通防科:负责瓦斯排放措施实施和业务管理工作;
4、安全科:负责瓦斯排放措施实施的监督检查落实工作;
5、生产科:负责瓦斯排放措施组织、贯彻、落实工作;
6、机电科:负责瓦斯排放时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7、施工队:具体负责瓦斯排放措施的实施工作;
三、瓦斯排放原则
排放瓦斯采取三级管理原则。

一级管理:临时停风时间短,瓦斯浓度不超过3%由通风科长、施工队班(组)长、瓦检员和电钳工负责就地排放。

二级管理:瓦斯浓度达到3%或以上,排放瓦斯流经线路短,直接进入回风系统,并不影响其它掘进工作的正常进行,排放前必须由矿技术主管组织制定书面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审查、批准、贯彻,上报、备案。

由矿长组织通风科长负责按批准的措施组织排放,安全检查科派人在现场监督检查,矿辅助救护队在现场值班,发现不按措施组织的违章排放,立即停止,并追究责任。

三级管理:掘进巷道、盲巷或已封闭的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3刎上,排放瓦斯流经路线长,影响范围大,排放瓦斯风流切断其它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出口或其他掘进工作面局扇进风流,排放前必须由矿技术主管组织制定书面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审查,上报总工程师批准,并负责向有关人员贯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通风科长负责按批准的措施组织排放,安全检查科派人现场监督检查,矿辅助救护队现场值
班,发现不
按措施组织的违章排放,立即停止,并追究责任。

四、排放地点:10302回风顺槽,10302运输顺槽
五、排放原因:停电、停风
六、排放方法:
10302回风顺槽、10302运输顺槽局扇供风、逐段限量七、排放地点最高瓦斯浓度:
10302回风顺槽内预计积存瓦斯浓度
V3H4= K x QCI r^X t=
0.5 x 0.10 x 660 =33m3
10302运输顺槽内预计积存瓦斯浓度
V:H4= K X QC眦X t=
3
0.5 x 0.10 x 660 =33m
式中:V CH—预计积存瓦斯量,m
t- 停风时间.min
K —瓦斯涌出系数,取0.5
QCH 4%—正常生产时的瓦斯涌出量
八、安全供风量
10302回风顺槽,运输顺槽安全供风量小于40nVmin。

九、预计排放时间:
2014年3月5日19时46分至2014 年3月5 日21时26分
十、影响范围:
10301运输顺槽,及回风联巷,回风顺槽及回风联巷不准有人,主井筒井口,副井筒井口,回风井井口内不准有人。

十一、撤人警戒范围:
(1)、撤人地区:排放瓦斯经过的路线(附图)
(2)、警戒点:主井井口、副井井口,回风井口(警戒人见表一)(3)、断电范围:排放瓦斯经过的路线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十二、排放顺序:
先启动103运输斜巷上部局部通风机对10302回风顺槽进行排
放,结束之后在启动103运输斜巷下段通风机进行排放10302运输顺槽,不可以同时排放。

十三、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瓦斯排放所有人员使用的矿灯、仪器必须防爆性能良好,严禁失爆,携带的瓦斯检定器必须完好并调校准确。

2、瓦斯排放组(救护队)进入巷道排放瓦斯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

3、局部通风机启动后,要随时检查运转情况,严禁发生循环风,否则要立即停止瓦斯排放工作,调整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

4、所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指定位置,等候指挥
部指挥。

必须听从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

5、当排放工作未严格执行排放措施或排放过程中出现不安全隐患时,现场指挥和安全监督人员必须立即予以纠正或停止排放。

6、排放瓦斯时,除救护队员和瓦检员外,其它人员严禁进入排放瓦斯区域及流经路线。

7、排放前救护队现场负责人都要向现场指挥汇报,确保安全排放
排放结束后经指挥部意后,人员方可撤离现场。

8瓦斯排放结束后,由指挥部通知机电组,恢复供电。

9、在进行排放瓦斯之前,必须撤出井下的所有人员,不准任何人进入。

10、其它未尽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11、本措施由安全科负责严格监督执行。

十四、瓦斯排放过程:
1、对巷道内进行瓦斯排放时采用逐段限量的方法,由外向里每5米为一段进行排放,先接一节5米的风筒进行通风,并检查风流中瓦斯的浓度,如果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 %、CO浓度超过1.5 %时,必须采用风筒接头错开的方法来减少前方风筒的出口风量(减少两个风筒的对接面积),使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在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1.5%时增加两个风筒的对接面积来增加前方巷道内的风量(增加风筒对接面积时要缓慢对接,不要一下子全部对接上),将风筒前方的瓦斯排放出来,并保证在对接风筒的过程中巷道风流中的瓦斯不超过0.8%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如瓦斯浓度超过0.8% 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要停止风筒对接,来减少巷道前方的风量,保证巷道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直至风筒接头全部对接上,检查风流中瓦斯的浓度,待风流稳定且巷道前方瓦斯浓度不超过0.8 %、CO浓度不超过1.5 %时,巷道回风流
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将5米短接风筒更换为10米风筒进行瓦斯排放(在更换为10米风筒时严格按5米风筒的接法进行瓦斯排放工作),在风筒接头全部对接上,检查风流中瓦斯的浓度,待风流稳定且巷道前方瓦斯浓度不超过0.8 %、CO浓度不超过1.5 %时,巷道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在向前接一节5米的风筒进行通风,重复以上方法直至排放结束。

2、瓦斯排放时,必须设一名救护队员在排出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随时检查瓦斯,并与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进行核
对,确保该处CH及CO浓度不超过0.8%,当接近0.8%时立即通知排放瓦斯人员调节送入巷道内风量。

3、排放瓦斯后,经救护队、通风队现场负责人检查证实巷道内风流
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0.8%,氧气浓度不低于20%且稳定30分钟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时,才可以恢复局部通风机的正常通风。

确认无误后,由现场指挥汇报指挥部后下达瓦斯排放结束的命令。

盘县黑皮凹子煤矿10302回风顺槽,运输顺槽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日期:2014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