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合集下载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理解《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演讲文体的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秀演讲的欣赏和认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难点:分析演讲文体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演讲文体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提问,创造学生对演讲文体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预读(10分钟)•学生阅读《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重难句和生词,以便后续深入学习。

3.配对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详细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演讲文体的特点。

5.小组演练(20分钟)•学生按小组分工,模拟梁任公演讲的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或者自己编写一段演讲稿进行演练。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反馈。

6.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回顾演讲文体的特点和语言运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展示对优秀演讲的欣赏和认同。

四、教学评价1.书面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读后感,评价这篇演讲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2.口头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演练中互相评价,评价同学的表现和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优秀演讲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提高对演讲文体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演讲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自己的演讲实践,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通过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演讲技巧。

3.引导学生学会从演讲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及主旨。

3.演讲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文言文表达。

2.演讲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梁任公先生吗?他有哪些成就?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讲的结构和主旨。

第三环节:文言文阅读训练1.教师挑选演讲中的关键段落,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

3.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进行解析。

第四环节:演讲技巧学习1.教师讲解演讲技巧,如发音、语速、情感表达等。

2.学生模拟演讲,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学生再次模拟演讲,力求掌握演讲技巧。

第五环节: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演讲中?第六环节:课后作业2.学生练习演讲,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程度和演讲技巧的运用。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参考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还学会了演讲技巧,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3.学生甲回答:“梁先生主要谈论了教育的意义和国家的发展。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

一段简洁的文,一个简单的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及反思罗婕一、教学设想1.单元设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是写人记事散文单元的最后一篇选文。

单元学习要求是能透过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

我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是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体悟到写人叙事并不是对事情、人物单纯、平面的叙述描写上,应该是通过对事情、人物的叙述、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或观点,换句话说也就是写人叙事在选材中时要紧紧围绕自己最想表达的那一核心情感上的。

另外,这一要求也恰恰是对高中学生写作文的一个提升方向。

2.学情分析写人记事散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也不能说是熟悉。

不陌生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学过《背影》、《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枣核》等叙事散文,说不熟悉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写人记事散文”这一概念在初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更多的是看成记叙文来讲,学生对记叙、描写的方法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因此,在高中阶段就应对散文这一文体特征要更强调,让学生明白叙事散文中叙事的意义。

3.文本分析郑桂华老师在《散文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与原则》一文提到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辨体”、“识人”、“断文”、“定点”四个步骤。

在这一理论的提示下,我对文章进行了分析思考。

“辩体”: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集中笔墨写了在一次演讲中所感受到的一个真实的梁启超;“识人”:梁实秋先生认为散文的美,美在恰当,不应有太多枝节,太繁冗的,有“割爱”的主张理论,他的散文风格简洁淡雅;“断文”:一次演讲,就让梁实秋终身念念不忘,让惜墨如金的他为此写过三篇文章,足以见得梁启超在他心中的地位。

梁实秋在文中两次提到这是一篇动人的演讲,他被梁启超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哪到底是怎样的魅力呢,这就值得探究。

另外,这篇不足千字短小而精彩的文章恰恰体现出梁实秋本人的散文主张。

“定点”:根据以上分析,联系自身的教学特点,我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品人之“简单”及文之“简洁”,设计的话题就为“一段简洁的文,一个简单的人”。

《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整理精校版)

《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整理精校版)

《记粱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必修教案0708 08:38::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掌握细节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认识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和人格魅力;学习作旁注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细节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完成下列练习1.梁实秋,中国家、家、家。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有《》、《》,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2.大家学过历史,对本文的主人公梁启超有什么了解?3.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生字、多音字及形近字辨析。

莅校()迥乎()精悍()步履()谦逊()激亢()屏息()试泪()蓟北()涕泗()箜篌()饮:(饮恨)屏:(屏住)(饮牛)(屏障)履:()履行屐:()木屐屡:()屡次屦:()草屦拭:()拂拭弑:()弑君试:()试验轼:()苏轼箜:()箜篌倥:()倥偬炯:()目光炯炯迥:()迥然不同(二)速读课文,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的背景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演讲的过程和效果第三部分(10)对梁启超的评价(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总结写法1.文章对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作了精彩生动的描写。

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做些旁注;这些描写反映了梁任公先生什么特点?①示例:“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②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明确:肖像、神态描写,既写外貌又写神采。

“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夸饰,表达对梁任公由衷的赞美之情。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同时把他们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壮语,他是谁?(梁启超)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领略大师演讲风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听写并注意加点字的字音: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闻强记手舞足蹈精彩分呈淋漓尽致无人问津莅临叱咤风云酣畅拭泪2、让学生简介梁启超和梁实秋(学生介绍之后课件展示):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送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浙江余杭人。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

1923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背景和重要性。

2.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演讲技巧。

3.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梁任公先生的个人背景介绍2.梁任公先生演讲节选3.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语言和演讲技巧分析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了解梁任公先生的个人背景教师向学生介绍梁任公先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演讲经历等。

通过介绍梁任公先生的个人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演讲内容和目的。

步骤二:观看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节选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或音频节选,并让学生以观众的身份认真聆听。

学生可以边听边做笔记,记录下他们觉得重要或者有感触的部分。

步骤三: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语言和演讲技巧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梁任公先生演讲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演讲技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如: -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内容是否清晰明了? - 他的语气和表情是否与演讲内容相符? - 梁任公先生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表达或者故事来引起听众的兴趣?学生可结合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节选,分析其所使用的具体语言和演讲技巧,并给予个人观点。

步骤四:学生演讲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演讲话题,通过互相讨论和借鉴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进行演讲实践。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指导和鼓励,帮助彼此提高演讲能力。

演讲结束后,可以进行同侪评价,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中的亮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演讲体验和感悟,提出改进的地方。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演讲实践和参与讨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演讲内容是否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 演讲者的语言表达和语速是否得体。

- 演讲者是否能够运用一些演讲技巧,如使用故事、表情和手势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

2.文章写作手法的鉴赏。

3.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难点1.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

2.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梁任公先生,让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梁任公先生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2.分析文章中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内容及其对听众的影响。

3.分析文章结尾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怀念与敬仰。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梁任公先生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从上节课学到的知识。

二、分析文章写作手法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析文章的叙述方式,如插叙、倒叙等。

3.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如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怀念等。

三、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对梁任公先生的了解,写一篇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文章。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口语表达训练1.学生分组,进行关于梁任公先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了解他的卓越才华和爱国情怀。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他的思想情感。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梁启超的了解,引入课文。

阅读: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分析: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思想进行探讨。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课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描写手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人。

作业: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梁启超的其他方面。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管理。

工具书:提供相关的工具书和文献资料供学生参考。

七、结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思想,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学习目标:1、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名士风流。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分析:目标1是重点,目标2是学习的难点。

学法指导:诵读法、跳读法(抓关键词、关键语句)、质疑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掌握生字词: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二、
整体感知:
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试梳理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三、阅读探究:
、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1、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2、深刻印象
3、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
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明确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3、请试着概括一下梁启超的形象:
撇开政坛上的梁启超不说,在文坛上,梁启超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四、表达手法赏析
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明确:
①直接表达
A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五、作业布置
名士风流是跨越时光的美丽。

用心感受名士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启迪我们的心智,更能为我们自己汲取生命的养料,去成就属于自己生命的辉煌。

通过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你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魅力?你认为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六、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请试着赏析并背诵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