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完整版)奚旦立第四版《环境监测》要点总结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油10mg/L以上的水样。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使用S 形皮托管测量静压时,只用一路测压管,将其开口插入采样点,使开口平面平行于气流方向,出口端与U 形压力计一端相连。
(四)含湿量的测定 重量法(五)烟尘浓度的测定
1.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烟气通过已知质量的捕集装置,根据捕集装置采样前后的质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烟尘浓度。
测定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
性质,这些性质可以用作校准仪器或验证测量
方法。
第九节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
环境质量图:用不同的符号、线条或颜色来表
示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或各种环境单元的综合
质量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图。
12。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答:1 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
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 ,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
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2 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解和富集与分离两部分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
答:1 流程:
放入
2测定原理: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以氟化镧单晶片为敏感膜的传感器,单晶结构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氟化镧单晶片只允许氟离子透过,氟离子透过氟化镧单晶片,改变了原电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由氟离子选择电极、外参比电极和被测溶液组成。用电子毫伏计或电位计测量上述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用氟离子标准溶液侧得的电动势相比较,即可求得水样中氟化物的浓度。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测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3 采样点的确定: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当水面宽≤
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 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
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
作业5
一、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时,为什么要在酸度较大的溶液中进行测定?为什么要在较稀的溶液中进行?
Cr2O72-(橙红)+H2O=2H++2CrO42-(黄色)
答:1分光光度计法是根据仪器侧得的吸光度求溶液浓度,所以需要保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稳定,减少副反应及杂质分子(特别是有颜色的)生成,否则将会使仪器受干扰而无法准确测量吸光度。在本题中,待测组分为Cr2O72-离子,,干扰离子为CrO42-(由Cr2O72-与H2O反应生成),而在H+浓度较高,也就是酸度较大是,会抑制Cr2O72-与H2O反应生成H+和CrO42-,减少CrO42-的生成,从而使Cr2O72-的量保持在真实水平,同时也减少了CrO42-对测量的干扰,因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环境监测奚旦立

在南京大学获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01
奚旦立曾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担任环境监测工程师,负责大气 、水质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和评估。
02
他还曾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担任副主任,负责整个监测网络
的运营和管理。
奚旦立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从事
03
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环境监测奚旦立
contents
目录
• 奚旦立简介 •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 奚旦立在环境监测的贡献 • 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 • 奚旦立的环境监测思想 • 奚旦立的环保理念与实践
01
CATALOGUE
奚旦立简介
教育背景
本科
奚旦立在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
硕士
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
参与国际环保合作
参与国际环保组织
奚旦立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保人士共同 探讨环保问题,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
推动跨国合作项目
奚旦立积极推动跨国环保合作项目,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展环境保护 工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加强国际交流与培训
奚旦立认为国际交流与培训是提高环保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他积 极参与国际环保交流与培训活动,为培养更多的环保人才做出贡献。
全民参与,共建美好环境
强调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 任,倡导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
主张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 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提倡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 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 ,形成合力,共同建设美好环境
。
06
CAT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GUE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固体废物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一、选择题1.固体废物制样后一般保存期为()月。
A.1B.2C.3D.4【答案】C【解析】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方法为:制备好的样品密封于容器中保存,贴上标签备用。
标签上应注明编号、废物名称、采样地点、批量、采样人、制样人、时间。
对于特殊样品,可采取冷冻或充入惰性气体等方法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一般有效保存期为三个月,易变质的样品不受此限制。
最后,填好采样记录表,一式三份,分别存于有关部门。
2.下列不属于垃圾渗滤液特点的是()。
A.影响的深远性B.成分的不稳定性C.浓度的可变性D.组成的特殊性【答案】A【解析】渗滤液的特性取决于它的组成和浓度。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生活垃圾组分变化很大,并且随着填埋时间的不同,渗滤液组分和浓度也会变化。
因此它的特点是:①成分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垃圾组成;②浓度的可变性,主要取决于填埋时间;③组成的特殊性,垃圾中存在的物质在渗滤液中不一定存在;一般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在渗滤液中不一定有。
3.环境监测中的毒理分析属于监测手段中的()。
A.物理技术B.化学技术C.生物技术D.容易监测技术【答案】C【解析】环境毒理学是指通过用实验动物对污染物进行毒性试验,确定污染物的毒性和剂量的关系,找出毒性作用的阈剂量(或阈浓度),为制定该物质在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提供资料,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是判断环境质量一种方法,属于生物技术手段。
二、填空题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焚烧(包括热解、气化);卫生填埋;堆肥【解析】生活垃圾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
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大致有:①焚烧。
垃圾的热值是决定性参数。
②堆肥。
需测定生物降解度、堆肥的腐熟程度。
③填埋。
渗滤液分析和堆场周围的蝇类滋生密度等成为主要项目。
三、判断题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答案】错误【解析】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最新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绪论课后习题答案

有一个印染厂(化纤产品的比例小于30%)位于一条河旁边,河道流量为1.5m3/s(枯水期),该厂下游5km处是居民饮用水源,兼作渔业水源。
该厂废水排入河道后经过3km的流动即可与河水完全混合。
印染厂每天排放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1380m3/d,水质如下:pH=7.5,BOD5=80mg/L,COD=240mg/L,氰化物=0.2mg/L,挥发酚=0.5mg/L,硫化物=0.8mg/L,苯胺=1.0mg/L,悬浮物=100mg/L,色度=150°。
印染厂上游水质如下:pH=7.3,水温<33℃,水面无明显泡沫、油膜及漂浮物,天然色度<15°,嗅和浊度一级,DO=5.5mg/L,BOD5=2.6mg/L,CODcr=5.5mg/L,挥发酚=0.004mg/L,氰化物=0.02mg/L,As=0.005mg/L,总Hg=0.0001mg/L,Cd=0.005mg/L,Cu=0.008mg/L,Cr6+=0.015mg/L,Pb=0.04mg/L,石油类=0.2mg/L,硫化物=0.01mg/L,大肠菌群=800个/L。
厂区位置如图所示。
问:①该河流属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第几级?②该厂排放的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③如不考虑水体自净,在下游3km处废水和河水混合后的水质是否满足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如不符合则废水处理上应采取什么措施?解:======================================================================2004级兽医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受体2、药物代谢酶3、半衰期4、协同作用5、M样受体6、化学治疗药7、MIC8、PAE9、耐药性10、解热镇痛抗炎药二、填空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重要为毒性反应、副作用、过敏反应和后遗效应等。
2、传出神经的主要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3、受体激动剂对受体具体有亲和力,同时具有内在活性。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固体废物监测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D.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钢材具有腐蚀性的固体废物
【答案】D
【解析】在实际使用时往往根据废物具有潜在危害的各种特性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
标准试验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定义和分类。美国 ASTM 法规定,闪点低于 60℃的为危险废
物;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试验方法,口服毒性 LD50≤50mg/kg 的为危险
4.下列特性中,可作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是(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011
2 / 19
年研]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含闪点高于 60℃的液体的固体废物
B.经口摄取,LD50≥600mg/kg 的固体废物
C.浸出液的 pH≤2 或 pH≥12.5 的固体废物
表 4-1 批量与最少份样数
2.下列固体废物加入定量水浸出液的 pH 值,具有腐蚀性的 pH 值是( )。[山东
1 / 19
圣才电子书
科技大学 2014 年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3
B.7
C.10
D.13
【答案】D
【解析】腐蚀性指对接触部位作用时,使细胞组织、皮肤有可见性破坏或不可治愈的变
废物;美国 EPA/EP 法试验,浸出液污染物浓度超过饮用水 100 倍的为危险废物;pH>12.5
或 pH<2 的液体,在 55.7℃以下时对钢制品腐蚀深度大于 0.64cm/a 的为危险废物。
5.(多选)下列哪些特点是腐蚀性物质的必要特征( )。[山东科技大学 2014 年研]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吸水性 【答案】AB 【解析】腐蚀性指对接触部位作用时,使细胞组织、皮肤有可见性破坏或不可治愈的变 化,使接触物质发生质变,使容器泄漏。通常指 pH<2 或 pH>12.5 的液体;在 55.7℃以 下时对钢制品腐蚀深度>0.64cm。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10章)】【圣才出品】

2.环境优先污染物 答: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 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 一类物质。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4 / 13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5.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 13 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 举其中的 6 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1.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八步。 【答案】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 处理;综合评价 【解析】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一监测方案制订一优化布点一样品采集一运
四、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 答: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 度)及其变化趋势的方法。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样品采集一运送保存一分析测试一数据处理一综合评价等。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空气和废气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一、选择题1.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采样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所谓【答案】C【解析】测定烟气浓度时,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度(烟气进入采样嘴的流速)等于采样点烟气流速。
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则测定结果偏高。
因此,只有当采集速度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时,气体和烟尘才会按照他们在采样点的实际比例进入采样嘴,采集的样品中的烟尘浓度才会和烟气的实际烟尘浓度相同。
2.用溶液吸收法测定大气中SO2,采用的吸收剂是(),吸收反应类型属于()。
A.NaOH溶液,中和反应B.四氯汞钾溶液,络合反应C.水,物理作用D.10%乙醇,物理作用【答案】B【解析】在溶液吸收法中,欲提高气体的吸收速率,就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性能好的吸收液。
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①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②基于发生化学反应,如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SO2是基于络合反应。
3.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浓度常用表示方法的是()。
A.mg/m3B.μg/m3C.ppmD.g/L【答案】D【解析】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使用。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μg/m3为单位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体积分数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常用mL/m3或μL/m3为单位表示。
4.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
A.不大于45ºB.45ºC.不大于30ºD.30º【答案】C【解析】依据大气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布设要求,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和附近最高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该障碍物与采样点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第一章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按监测目的分类①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批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②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1)污染事故监测(2)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士壤监测、固体版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澜、光监测卫生(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监测等。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对一定体重和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的最小细菌数和毒素量。
第二章污染物进人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氨、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五氧酚及五氯酚钠、可吸附aAng有机卤化物、三氧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氧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苯酚、间甲酚、2,4一二氧酚、2,4,6- 三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丙烯腈、总硒、粪大肠菌群。
总余氯、总有机碳。
3.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p 42断面名词解释、应用)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设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如饮用水源地及与其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风景游览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 以外的河段上。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监视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这种水样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样。
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称为综合水样,这种水样在某些情况下更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当为几条排污河、渠建立综合处理厂时,以综合水样取得的水质参数作为设计的依据更为合理。
5.物理指标检验1)水温: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
2)臭和味:定性描述法、臭阈值法(一般用自来水通过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制取无臭水。
自来水中含有余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脱除,也可将蒸馏水煮沸除臭后作无臭水。
)3)色度: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
常用以下方法测定:铂钴标准比色法,稀释倍数法。
4)浊度:反映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沸水中不溶性物质含量高一般要求测定悬浮物。
测量方法有目視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法等。
5)透明度:6)固体物:包括总固体物(包括溶解固体物和悬浮物)、溶解固体物(过滤之后的水漾蒸发烘干的剩余物质)、悬浮物(SS)。
7)电导率:8)氧化还原电位ORP 必须现场测定。
6.有机污染物测定的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①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一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质量浓度毫克每升为单位表示。
——有四种方法测定,分别是:重铬酸钾法。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氯气矫正法。
②高锰酸盐指数I mn: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③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三种方法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也叫五日培养法;微生物电极法;其他方法。
④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
他比bod或COD更能反映有机物的总量。
⑤挥发酚:根据分类物质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分与不挥发分。
沸点在230℃以下的为挥发酚。
主要会影响空气与水的氧交换。
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是水质恶化。
课后10:说明浊度、透明度、色度的含义及区别。
答:色度:一般是指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即真色。
浊度:是反映水中的不容性物质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
e 透明度:垂直向下观察,刚好能看清底部的水的高度课后40:怎样测定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测定它们对控制活性污泥的性能有何意义?答:污泥沉降比的测定: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 ,量筒中至满刻度。
静置30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大致反映了反应器中的污泥量,用于控制污泥排放,它的变化还可以及时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
污泥容积指数的。
污泥容积指数指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分钟沉降后1g 污泥所占体积SOI(ml g )=混合液经30min 沉降后干污泥体积(ml/L ))混合液污泥浓度(g/L )污泥容积指数可说明污泥是否膨胀与其沉淀难易程度。
第三章(二)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站(点)总数确定后,可采用经验法、统计法、模拟法等进行监测站(点)布设。
经验法是常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尚未建立监测网或监测数据积累少的地区,需要凭借经验确定监测站(点)的位置。
其具体方法有: 1、功能区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和居民混合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量不要求平均,在污染源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居民区多设采样点。
2、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网格中心处或网格中心 (见图3-1)。
网格大小根据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及人力、物力条件等确定。
若主导风向明显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
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这种布点方法。
它能较好地反映污染物的空用分布;如将网格划分得足够小,则可将监测结果的制成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图,对指导城市环境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同心圆布点法这种万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先找出污染群的中心,以此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图心作若干条放射线,将放射线与圆周的交点作为采样点(见图3-2)。
不同圆周上的采样点数目不一定相等或均匀分布,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比上风向多设一此采样点。
例如:同心圈半径分别取4 km 、10 km 、20km 、40km,从里向外各圆周上分别设4、8、8、4个采样点。
4、扇形布点法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以点源所在位置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城作出一个扇形区作为布点范围。
扇形区的顶角角度一般为450,也可更大些,但不能超过900。
采样点设在扇形区内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见t 图3-3)。
每条弧线上设3~~4个采样点,相邻两点与扇形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o ~~20o 。
在上风向应设对照点。
采用同心圆布点法和扇形布点法时,应考虑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特点。
在不计污染物本底浓度时,点源正下方的污染物浓度为零,随着距离的增加,很快出现浓度最大值,然后按指数规律下降。
因此,同心圆或扇形弧线不宜等距离划分,而是靠近浓度最大值的地方密一些,以免漏测污染物最大浓度的位置。
至于污染物最大浓度出现的位置,与污染源高度、气象条件和地面状况密切相关。
例如:对平坦地面上50 m 高的烟囱,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位置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列于表3-6。
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位置随之增大,如在大气稳定时,高度为100m 的烟囱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位置约在烟囱高度的100倍处。
在实际工作中,为做到因地制宜,使采样点布设完善合理,往往采用以一种统计法布点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的综合布点法。
适用于已积累了多年监测数据的地区。
根据城市空气污染物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相关性,通过对监测费数据的统计处理,对现有监测站(点)进行调整,删除监测信息重复的监测(点)。
例如:如果监测网中某些监测站(点)历年取得的监测数据较近似,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法将结果相近的监测站(点)聚为一类,从中选择少数代表性监测站(点)。
模拟法是根据监测区域污染源的分布、排放特征、气象资料,应用数学模型预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布设监测站(点)。
第四章二、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中危险废物量占总量的5%~~10%,并以3%的年增长率发展。
因此,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之一。
我国于2008年公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包括49个类别,133种行业来源和约498种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凡《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废物直接属于危险废物,其他废物可按下列鉴别标准予以鉴别。
一种废物是否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可用下列四点来鉴别:① 是否引起或严重导致人类和动、植物死亡率增加;② 是否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 ③ 是否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④ 在贮存、运输、处理、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成环境会造成现实成或潜在的危害。
我国对危险度物有害特性的定义如下,(1) 急性毒性:能引起小鼠(或大鼠) 48 h 内死亡半数以上的固体废物,国有制定的有害物质卫生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半数效死量(LD 50)试验,评定毒性大小。
(2) 易燃性: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废物(含闪点低于60o C 的液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3) 腐蚀性:含水固体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其浸出液的pH≤2成pH≥12.5的固体废物,或在55o C 以下时对钢制品每年的腐蚀深度大于0.64 cm 的固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