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种常用处方
107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验方,收藏,备用,转发~

107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验方,收藏,备用,转发~处方1【组成】防己防风各10g 黄芪15g 白术10g 秦艽10g 羌独活各10g 桂枝当归各10g 茯苓10g 生姜2片大枣5枚【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祛寒除湿,和营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症见发热,恶风,恶寒,晨僵明显,周身关节疼痛剧烈,遇冷则甚,得热则安。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处方2【组成】防己10g 蚕砂20g 苡仁30g 连翘15g 苍术 15g 赤小豆30g 滑石30g 焦山栀15g 黄柏10g 淮牛膝30g【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症见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手不能握,足不能覆,骨骱灼热、疼痛、肿胀、晨僵。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处方3【组成】当归秦艽桃仁红花各10g 地龙10g 五灵脂没药各10g 羌活15g 川芎10g 牛膝30g 甘草5g 制半夏10g 枳壳1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
关节肿痛变形,屈伸受限,痛处不移,皮肤失去弹性,按之稍硬。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处方4【组成】党参15g 独活10g 桑寄生30g 秦艽10g 防风 10g 细辛5g 当归10g 芍药川芎地黄各10g 杜仲牛膝茯苓各15g 黄芪15g 白术10g 肉桂3g 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肝肾同病,气血两损。
症见形体消瘦,关节变形,僵硬,活动受限。
伴腰酸无力,眩晕心悸,气短。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处方5【组成】麻黄100g 生石膏400g 生白术60g 川乌头15g 桂枝30g 威灵仙生甘草各10g 防风红花各12g 鲜生姜50g【用法】水煎温服。
服后盖被入睡,若不出汗可饮少量糖水。
【功效】发汗通痹。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者。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1白术附子汤【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歌诀】白术附子汤生姜,大枣再配炙甘草,散寒化湿通络痛,风湿痹证此方施。
【组成】附子9克,白术12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寒化湿,祛风通络。
【方解】方用附子、生姜辛温散寒,且能化湿;配以白术化湿祛风,以助附子化湿之力;炙甘草温中并调和诸药;大枣扶脾。
合而用之,共奏散寒化湿,祛风通络之功。
【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
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风湿痹痛等病症。
2桂枝芍药知母汤【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歌诀】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生姜白术襄,防风附子配甘草,通阳行痹逐风湿。
【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知母9克,麻黄9克,生姜3克,白术9克,甘草6克,防风9克,附子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中附子先煎30分钟。
【功效】通阳行痹,祛风逐湿。
【方解】方用桂枝、麻黄、防风祛风通阳;附子温经化湿止痛;合以知母、芍药养阴清热;白术化湿祛风;生姜散寒;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相伍,共奏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之功,实为治顽痹之良方。
【主治】肢节疼痛、肿胀、头晕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
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麻疹并发肺炎、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深部组织炎等病症。
【加减】若风湿偏盛者,加秦艽、独活;寒湿偏盛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热化火伤津者,加生地、麦冬、玄参;湿热下注者,加防己、萆薢、海桐皮;胸胁满闷者,加柴胡、黄芩;口渴欲饮者,加石斛、天花粉。
3追风丸【来源】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歌诀】追风方用星二乌,归芎防膏制白附,芍芷僵桂雄黄夏,荆龙甘橘明天麻。
【组成】胆南星30克,防风100克,制川乌50克,制草乌50克,当归100克,制白附子25克,石膏50克,川芎100克,白芍100克,白芷50克,炙僵蚕100克,桂枝40克,雄黄25克,天麻100克,制半夏75克,荆芥100克,地龙50克,甘草25克,橘络75克。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种常用处方讲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种常用处方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病因:久居湿热之地;过食肥甘厚味。
临床表现: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晨僵,得热加剧,遇凉稍解,口渴欲饮,搜赤便干,舌红苔黄腻,脉糯数。
食疗原则: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食疗处方:忍冬藤薏苡仁粥原料:忍冬藤(鲜)60克,通草9克,防风9克,薏苡仁90克,粳米100克。
烹制方法:将全部用料洗净,煎汤,去渣留汁,去渣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次。
防已桑枝煨母鸡原料:防己12克,桑枝30克,意茵仁60克,赤小豆60克,老母鸡1只。
烹制方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
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火鸡膛,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
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食肉喝汤,3天食1只。
石膏薏苡仁粥原料:粳米100克,生石膏30克,薏苡仁50克,桂枝9克。
烹制方法:将石膏用纱布包好,先煎20分钟,将薏苡仁、桂枝同放入锅内,再煎20分钟,去药留汁,加粳米和适量清水,文火煮成粥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防风薏苡仁煎原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烹制方法:将防风洗净,与薏苡仁同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清水共煎,取药液约200毫升。
食用方法:顿服,每日l剂,连用1周。
薏苡仁丝瓜粥原料:薏苡仁10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烹制方法:将薄荷、豆豉洗净,放火锅内,加水1500毫升,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丝瓜洗净,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熟烂,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食时可酌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当日服完。
墓头回糖姜汤原料:墓头回30克,红糖3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将墓头回、生姜洗净,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加入红糖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剂,随量服食。
木瓜蜂蜜原料:木瓜4个,蜂蜜500克。
『奇效良方』类风湿关节炎9方

『奇效良方』类风湿关节炎9方类风湿关节炎1、类风湿关节炎,寒型,关节肿痛,多发于末关节,晨僵,游走性,遇寒加重。
雷公藤25 青风藤15 黄芪8 川乌(先煎60分)桂枝牛膝海风藤秦艽各6 当归防已红花甘草各,日2剂。
2、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各100 生地200 制乳香制没药各100 制马前子50。
共为未每次3克日服3-4次。
3、类风湿性关节炎,热型。
萆解生地各200 制乳香制没药各150 薏苡仁100 制马前50克。
为未每服3克日3一4次。
4、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型。
附子(先煎60分)茯苓各30 桂枝威灵仙白术各15 麻黄6 细辛3。
日服一剂。
5、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型。
生石膏生地茯苓各30 白术桑枝秦艽威灵仙防已伸筋草各15玄参麻黄独活甘草各10日服一剂。
6、类风湿性关节炎黄芪80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各9;上肢加防风羌活姜黄各9;下肢加薏苡仁20 木瓜独活牛膝各9;痛甚加制马前子1克全蝎3克蜈蚣3条丹参10;关节变形加狗脊鹿角续断各9;寒湿加附子细辛桂枝各9;湿热加忍冬藤20 知母黄柏各10;腰痛加杜仲桑寄生各9;体质虚弱加人参57、类风湿性关节炎,指关节屈曲,腕、肘、膝关节僵直畸形,春季疼痛剧烈。
白花蛇地龙各150 土元蜈蚣僵蚕全蝎蜣螂各30 穿山甲20。
为未分20包,每日一包分二次服。
8、类风湿性关节炎。
湿偏盛。
薏苡仁24 苦参滑石忍冬藤各15 当归防已甘草连翘防风秦艽海桐皮各15 半夏黄芩各9。
日服一剂。
9、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夹杂。
薏苡仁24 忍冬藤当归海桐皮各15 羌活防风甘草白术附子连翘防风各12 半夏9。
日服一剂。
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
*导读:处方一:当归,熟地,海桐皮各15,苍耳子,露蜂房,山甲珠各10,乌蛇,淫羊藿各20,全蝎3,蜈蚣两条,山龙30,鸡血藤……
处方一:当归,熟地,海桐皮各15,苍耳子,露蜂房,山甲珠各10,乌蛇,淫羊藿各20,全蝎3,蜈蚣两条,山龙30,鸡血藤25,蜣螂五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日两次。
说明:从本方的组成来看,主要重于活络止痛,此方应适治于风寒湿邪,瘀滞经络之类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二:地龙半斤,蜂房,乌梢蛇60,全蝎20,白花蛇四至六条。
用法: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装入胶囊,每次四至六粒,日服三次。
说明:本方驱风祛湿,祛瘀通络,应主治风湿瘀滞经络壮类风湿。
处方三:生地,熟地,炒白术各60,淡干姜12,制川乌6,蜈蚣三条,細辛,生甘草各5。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日三次。
说明:从本方组成来看,本方着于填精养液,化湿通络,疏风定痛,应适治于肾精了充,风挟痰湿成痹的较重之类风湿,
本方中的川乌有毒蜈蚣的一般用量适于水剂两尾已算多,本方用三尾,故应适治于成痹性类风湿。
在应用此方时务必先查明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切莫自作主张。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1、马前子60克,老鹳草、透骨草、山甲珠、毛姜各30克。
将马前子加温水泡至皮软,剥去皮,破为两半,晾干后放香油内炸,至酥焦为度,与其余几味共碾细面,每晚服0.3xx-0.4xx,黄酒或xx冲服。
2、牛蒡子、麻黄草各9克,小公鸡(未小鸣的)一只,去毛,洗净肠中鸡屎,保留内脏。
将前2味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鸡腹中,用锅将鸡煮至烂熟。
第一次食肉喝汤后,盖被子出透汗。
第二次将鸡骨头焙黄研成粉,用黄酒加热冲服,再盖被子出透汗。
轻者1次即好,重者不超过3次。
3、棉花根(干品)适量,点燃后放入瓷盆中,燃至一半时,将明火扑灭,用烟熏烤患处,使患处出微汗为止。
一般1-2次可愈。
4、瘦牛肉150克,鲜松针150克,干松针75克,加烧酒600毫升。
文火煎至肉熟,分为4份,口服3份,1份涂患处。
长期服用,疗效甚佳。
5、茜草、蜂蜜各适量。
将茜草洗净捣烂,凋入蜂蜜,敷最痛处。
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6、玉竹、桑寄生各30克,鹿衔草、白术、茯苓、淮牛膝、白芍各15克,炙甘草9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若能再用玉竹30克爆兔肉或老母鸡,疗效尤为巩固。
7、制川乌、制草乌、乌梅、紫草、牛膝各9克,冰糖120克,白酒500毫升。
上药共切成碎块,与酒共入容器内密封,2天晃动1次,泡7天后滤渣取酒,每晚睡前服10毫升。
忌寒凉、房事。
8、鲜芋头1份,去皮捣成糊状,生姜汁份,面粉1份,蜂蜜少许。
混合均匀后摊于塑料布上,厚约2毫米,外敷于关节周围,用绷带包扎固定,上下端要扎紧,以防药物外溢。
冬季每3天换药1次,夏季1-2天换药1次,以保持湿润。
9、母乌鸡一只,麻黄、牛蒡子各12克。
先将乌鸡捏死或吊死(勿见铁器),去毛及内脏,洗净,置砂锅内加水淹住鸡为度,然后将麻黄、牛蒡子包裹,同入锅内炖煮,可用少量食盐,勿加其它调味品,以肉烂为宜,取出麻黄、牛蒡子,吃肉喝汤,早、晚各1次。
10、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
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方(一)

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方(一)
(一)方药
1.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云茯苓,当归,桂枝,防风,川芎,党参,熟地,白芍,炙甘草。
湿盛者,去熟地,加泽泻、苡仁、车前草;寒盛者,加川乌、草乌、乌药、灵仙;气虚者加黄芪;血瘀盛者加鸡血藤、逍遥竹、土鳖虫、刘寄奴;风湿盛者加乌药、灵仙、海风藤、络石藤;热盛者,加黄柏、知母、丹皮、赤芍、忍冬藤。
2. 五藤汤加减: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二活,防风,秦艽,当归,白芍,桂枝,灵仙,淫羊藿,炮甲,桃仁,甘草。
(二)按语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中的骨痹。
其发病原因是人体虚弱,腠理不固,风寒湿三邪侵入机体,客于骨节之间所引起。
防风散寒止痛;桂枝温经通络;威灵仙、木瓜祛风湿、通经络; 熟地黄补肝肾,得羌活、防风便补而不滞;鸡血藤、当归补血行血,疏筋活络;甘草调和诸药合而为用,共奏扶正祛邪解痹痛之功。
该病治疗中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如独活寄生汤中的土鳖虫、五藤汤中的炮甲,我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散寒、化湿、祛风或清热为法均效不显者,必是瘀血存内,阻邪外达,使邪气不能祛除,故化瘀血而经络通畅,助祛邪也。
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温补肾阳的药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药物可改善微循环、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促进炎症吸收,使致痛物质堆积减少,从而解除关节疼痛和僵硬。
本病是较顽固的慢性病,平时注意保暖,早期治疗和适当锻炼,不宜过度疲劳。
但晚期骨性强直后功能很难恢复。
风湿类风湿中药方

风湿、类风湿中药方
方一:民间治疗风湿的处方
川羌15g 当归15g 川木瓜15g 元胡15g 桂枝15g
年见10g 川牛膝20g 川芎10g 苍术15g 木防己15g 丹参15g 红花30g 香附20g 杜仲20g 地丰 15g 故纸15g
白酒、红糖各500g
炮制方法:各味中药按常规中药煎熬方法煎熬2次,再将白酒、糖与药汁混合,烧至沸腾,自然冷却后装瓶待用。
用法用量:1日1-3次,一次一汤勺。
方二:
当归10g 潞当参10g 白术10g 大活10g 木香15g 木瓜15g 桂枝15g 防风10g 川芎15g 川断15g 杜仲15g 木通10g 年见10g 陈皮10g 地丰10g 川羌10g 制川乌10g 勾丁15g 制乳没10g 秦艽10g 熟地10g 佛手15g 云苓10g 灵仙15g 红花15g 川牛膝15g 杭芍10g 杞果10g 韭子15g 全虫10g 苍术10g 甘草15g 制马前子15g 小白花蛇 1条
白酒2500g 红糖150g 冰糖120g
炮制方法:用白酒浸泡一周。
用法用量:1日1~3次,一次一汤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种常用处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病因:久居湿热之地;过食肥甘厚味。
临床表现: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晨僵,得热加剧,遇凉稍解,口渴欲饮,搜赤便干,舌红苔黄腻,脉糯数。
食疗原则: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食疗处方:
忍冬藤薏苡仁粥
原料:忍冬藤(鲜)60克,通草9克,防风9克,薏苡仁90克,粳米100克。
烹制方法:将全部用料洗净,煎汤,去渣留汁,去渣留汁,放入粳米于瓦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2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次。
防已桑枝煨母鸡
原料:防己12克,桑枝30克,意茵仁60克,赤小豆60克,老母鸡1只。
烹制方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入药袋。
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药袋塞火鸡膛,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烂。
去药袋,调味后即可食
用。
食用方法:食肉喝汤,3天食1只。
石膏薏苡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生石膏30克,薏苡仁50克,桂枝9克。
烹制方法:将石膏用纱布包好,先煎20分钟,将薏苡仁、桂枝同放入锅内,再煎20
分钟,去药留汁,加粳米和适量清水,文火煮成粥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防风薏苡仁煎
原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烹制方法:将防风洗净,与薏苡仁同放入瓦锅内,加适量清水共煎,取药液约200毫升。
食用方法:顿服,每日l剂,连用1周。
薏苡仁丝瓜粥
原料:薏苡仁10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烹制方法:将薄荷、豆豉洗净,放火锅内,加水1500毫升,沸后用文火煎约10分钟,滤汁去渣;薏苡仁、丝瓜洗净,倒入锅内,注入药汁,置火上煮至薏苡仁熟烂,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食时可酌加糖或盐调味,空腹服,当日服完。
墓头回糖姜汤
原料:墓头回30克,红糖30克,生姜3片。
烹制方法:将墓头回、生姜洗净,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加入红糖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剂,随量服食。
木瓜蜂蜜
原料:木瓜4个,蜂蜜500克。
烹制方法:将木瓜洗净、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取熬炼好的蜂蜜,与木瓜拌匀,装入
洁净的瓷器收贮备用。
食用方法:每次数匙,加水煮沸作汤服食,每日2次。
干骨节草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100克,干骨节草15克。
烹制方法:将干骨节草与猪瘦肉洗净,同放大沙锅中,加适量清水,文火煮约2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日1次。
知母炖鹌鹑
原料:熟地黄20克,知母20克,鹌鹑1只。
烹制方法:将鹌鹑宰杀,去毛、爪及内脏,切块,与药材一起放入炖盅,加适量水及调味品,隔水文火炖3小时即成。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土茯苓乌蛇汤
原料:乌梢蛇250克,土茯苓150克,赤小豆100克,生姜20克,红枣8枚,食盐、调味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乌梢蛇剥皮,去掉内脏,放入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土茯苓、赤小豆、红枣(去核)、生姜洗净。
将全部用料放入清水锅内,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3小时,汤成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食肉,每周2次。
车前子薏苡仁粥
原料:车前子15克,蚕沙9克,薏苡仁30克,适量白糖。
烹制方法:将车前子和蚕沙分别装入棉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半小时。
取出布袋,在汁液中加入薏苡仁煮成粥,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