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正确配方
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配方三伏贴的配方已进入三伏骨气,恰是三伏贴冬病夏治的时刻,那么,三伏贴的配方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简略介绍几种罕有的三伏贴的配方.一.慢性壅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药物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根本处方,可联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色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经常运用的药物有麝喷鼻.麻黄.肉桂.小茴喷鼻等.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取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个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接收感化.因为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烧.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恰当调剂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包管临床疗效,又可以包管用药的安然性.贴敷机会:一般在每年夏日,阴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假如中伏为20天,距离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时代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距离7~10天.疗程:中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停止后,患者可以中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进步疗效.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根本穴位,重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运用中可以联合中医辨证论治选居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药物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喷鼻.肉桂.补骨脂等.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喷鼻.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取道地药材,药物均采取生药.药物用量按必定比例肯定.实行时光:头伏开端,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实行办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药物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贴敷机会: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距离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中断贴敷3年.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经常运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依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性格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四.咳喘灵膏药三伏贴配方 .药物构成:苏合喷鼻.松脂粉.麝喷鼻.冰片.川贝.冬虫夏草等生药.功效: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扶正祛邪.加强免疫力.实用规模: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哮喘.肺气肿.肺芥蒂.易伤风.特色:贴敷穴位,起到针刺穴位引药透里,直达病灶.加强抗过敏,抗病毒功效.运用便利,无毒副感化.贴敷本膏药不影响其它药物疗效. 有当即止咳平喘的功效.也有“冬病夏治”预防感化. 贴敷力强,四时顺应疗效持久,有较好地近期与远期疗效.贴敷办法:将膏药放在能加热的锅或壶)盖上面加热至软,挤压平均,揭开贴在所须要的穴位上好可(忌火烤).(洗澡可揭下,洗完后再照原位贴上).前胸竖贴笼罩(膻中.华盖)穴位,后背横贴笼罩肺俞(双穴).定喘(双穴)穴位.前后同时贴敷.药效可中断三至六日,连用三次为一疗程,一般一至三疗程可康复.五.哮喘饼天灸法三伏贴配方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喷鼻1.5克,生姜汁适量.治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麝喷鼻另研末侯用.运用时将药末参加鲜姜汁调匀,做成六个药饼备用.于夏日三伏天进行敷贴,临用前将麝喷鼻末0.3克放于每个药饼的中央,然后将药饼放于肺俞.百劳.膏肓六穴,外加胶布固定,约两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备注:没有麝喷鼻时可用公丁喷鼻替代.六.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治法:前三味混杂研为细末,与姜汁折衷如泥膏,制成小圆饼三个.将药饼放于火上烘热.分离敷贴于穴上,外用绷布固定.药饼冷后再烘再贴.一般12--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揭药后局部消失水泡,紧需涂以紫药水,任其自行接收.七.风湿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白芥子.山君草.独蒜头任选一种.八.高血压三伏贴配方 .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宝母30克,米醋适量.九.过敏性鼻炎三伏贴配方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喷鼻1.5克,姜汁适量.留意事项: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2.敷贴时代,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惊慌,用湿毛巾擦拭即可;4.贴敷时光: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5.谨遵医嘱.贴敷的顺应症重要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芥蒂,慢性咳嗽,重复伤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不合适贴敷的情形有:肺炎及多种沾染性疾病急性发烧期;对贴敷药物极端迟钝,特别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怀胎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贴敷后的反响重要有: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惊慌.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响,不影响疗效.2.贴敷后皮肤局部消失刺痒难忍.炽热.痛苦悲伤感到时,应立刻取下药膏,制止抓挠,不宜私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3.若皮肤消失红肿.水泡等轻微反响,需实时皮肤科就医.三伏贴是中医治疾病瑰宝,经由过程三伏贴可以预防和治疗冬天产生的疾病,请在大夫指点下准确运用三伏贴.。
三伏贴三九贴配方大全公布

神阙、足三里、中脘、涌泉
呕吐、胃疼、腹痛、腹泻、发烧
18
寒泻
藿香、紫苏、厚朴、干姜、陈皮等
异丙嗪、654-2、vb6针、
神阙、足三里、中脘、涌泉
泄泻清稀、多泡沫、臭气不慎
19
热泻
葛根、黄连、黄芩、金银花、甘草等
异丙嗪、654-2、vb6针、
神阙、足三里、中脘、涌泉
炎疼惜康、曲安奈德、异丙嗪、卡马西平
腰椎处、
腰疼、放射疼、腿疼
57
附件炎
当归、香附、红花、丹皮、土茯苓、蒲公英等
替硝唑、左氧氟沙星、红花片、
气海、神阙、
白带黄下、小腹疼腹胀
58
宫颈炎
五培子、沙参、玄参、红花、土茯苓、避风草等
替硝唑、左氧氟沙星、红花片、
气海、神阙、
白带黄下、小腹疼腹胀
59
丰乳散
当归、淮山、黄芪、人参、青木瓜、蒲公英等
咳痰喘、
15
毛子感染
麻黄、杏仁、细辛、半夏、白果、川贝、等
阿奇、异丙嗪、氨茶碱、氨溴索
肺腧、檀中、神阙、涌泉
咳嗽、咳痰、咳喘、发烧、
16
肺内感染
麻黄、金银花、紫苑、杏仁、细辛、牛黄等
阿奇、异丙嗪、氨茶碱、氨溴索
肺腧、檀中、神阙、涌泉
咳嗽、咳痰、咳喘、发烧、
17
急性肠胃炎
葛根、黄连、黄芩、苍术、厚朴、等
姜黄、戴黄、黄柏、天南星、天花粉等
布洛芬、异丙嗪、
阿是穴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81
高血压
龙胆草、栀子、黄芪、泽泻、大黄、茯苓等
降压零号、双克、
大椎、神阙、
头晕、耳鸣、
82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

三伏贴的配方有哪些中医学有冬病夏治的叫法,来到三伏节令针对许多病症来讲,全是十分非常好的机会。
三伏贴在许多症状的医治中起着十分关键的功效,像漫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全是典型性的病症。
因而,三伏贴的秘方就变成了较为关心的问题。
那麼,三伏贴的秘方有什么?下边我们就来详尽掌握一下。
一、漫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疾病三伏贴配方药品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姜片做为基本药方,可融合以往的诊治经验和地区特性等开展交互。
搭配交互常见的药品有血竭、麻黄、肉桂粉、茴香等。
中药材中药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选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在其中生白芥子能够提升对别的药品的穴位敷贴消化吸收功效。
因为白芥子外敷可使皮肤发热、泛红,乃至出泡。
临床医学上能够适度调节白芥子在药品中的搭配比例,既能够确保临床医学功效,又可以确保服药的安全系数。
贴敷机会:一般在每一年夏天,阴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开展贴敷医治(假如中伏为20天,间距10天可印上1次)。
在三伏期内也可开展贴敷,每2次贴敷中间间距7~10天。
治疗过程:持续贴敷3年为一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完毕后,病人能够再次开展贴敷,以推进或提升功效。
贴敷位置:肺俞穴是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基本穴道,关键搭配穴道有膻中、大椎穴、清咽、膏肓,临床医学运用中能够融合中医学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心俞、膈俞、肾俞穴、脾俞穴等穴道。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药品构成:虚贴方:黄芩、赤芍、沉香木、肉桂粉、补骨脂等。
通阳散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炮姜、仙灵脾、延胡索、茴香。
中药材中药炮制:所述药品均选用道地药材,药品均选用生药。
药品使用量按一定占比明确。
执行時间:头伏刚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执行方式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病人采用。
挑选肺俞穴(双侧)、脾俞穴(双侧)、肾俞穴(双侧)、心俞(双侧)、清咽(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穴(双侧)。
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配方引言三伏贴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药物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三伏贴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
三伏贴的作用三伏贴主要用于治疗寒湿体质、阳虚体质以及一些寒湿引起的疾病。
它能够温经散寒、活血祛湿,增强人体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常常使用三伏贴可以改善人体的体质,并且有助于预防一些季节性疾病。
三伏贴的配方材料以下是常用的三伏贴配方材料:1.红花:5克2.当归:10克3.白芷:10克4.桂枝:10克5.羌活:10克6.防风:10克7.干姜:10克8.艾叶:10克三伏贴的制作方法步骤一:准备材料将以上配方材料准备好,并确保材料的品质新鲜。
步骤二:研磨材料将研磨材料放入研磨器中,研磨成细粉。
确保所有材料均匀细致的研磨。
步骤三:混合材料将研磨后的材料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轻轻地搅拌均匀,确保所有材料充分混合。
步骤四:贴敷药物将配制好的三伏贴药物均匀地贴敷于体表相应穴位上,并轻轻按压,使药物充分吸收。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三伏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穴位选择:根据需要治疗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常用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大椎穴等。
2.用量控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三伏贴的用量,初次使用时可以适当减少药物用量。
3.贴敷时间:一般贴敷时间为30分钟到1小时,根据实际效果和个体感受适当调整。
4.皮肤检查:贴敷三伏贴后,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出现过敏、瘙痒等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结论三伏贴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通过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寒湿体质和寒湿引起的疾病。
只有正确选择配方材料并掌握制作方法,才能发挥三伏贴的最佳效果。
同时,在使用三伏贴时,也要注意使用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了解三伏贴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1.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 《中药学》。
自制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有哪些?

自制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有哪些?关于《自制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许多爸爸妈妈会在家里提前准备一些三伏贴,有需要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应用,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家中,提前准备一些三伏贴是很有必要的,绝大多数人全是去外边选购三伏贴来应用,如今的网上购物十分比较发达,很多人喜爱根据互联网选购,事实上,大伙儿还能够依据自身的状况自做三伏贴,下边详细介绍一些三伏贴中药方剂。
自做三伏贴中药方剂:1、漫性阻塞性肺病(COPD)三伏贴配方:药品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姜片做为基本药方,可融合以往的诊治经验和地区特性等开展交互。
搭配交互常见的药品有血竭、麻黄、肉桂粉、茴香等。
中药材中药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选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在其中生白芥子能够提升对别的药品的穴位敷贴消化吸收功效。
因为白芥子外敷可使皮肤发热、泛红,乃至出泡。
临床医学上能够适度调节白芥子在药品中的搭配比例,既能够确保临床医学功效,又可以确保服药的安全系数。
贴敷机会:一般在每一年夏天,阴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前三天开展贴敷医治。
治疗过程:持续贴敷3年为一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完毕后,病人能够再次开展贴敷,以推进或提升功效。
贴敷位置:肺俞穴是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基本穴道,关键搭配穴道有膻中、大椎穴、清咽、膏肓,临床医学运用中能够融合中医学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心俞、膈俞、肾俞穴、脾俞穴等穴道。
2、儿童哮喘三伏贴配方:药品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粉,其占比为4∶4∶2∶2∶1。
贴敷机会:一般在每一年三伏天开展,每2次贴敷中间间距二天,1个治疗过程共贴10次。
治疗过程:每一年贴敷1个治疗过程,持续贴敷3年。
贴敷位置:一般以人体穴位主导,临床医学常见的穴道有双侧肺俞穴、心俞、膈俞六个穴道。
临床医学可依据辩证,肺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穴、关元穴;肾气不足者加肾俞穴、清咽。
3、哮喘三伏贴配方:选穴:肺俞穴、百劳、膏肓。
伏贴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1)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2)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四、咳喘灵膏药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苏合香、松脂粉、麝香、冰片、川贝、冬虫夏草等生药。
五、哮喘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六、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七、风湿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八、高血压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九、过敏性鼻炎三伏贴配方
主要的成分: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三伏贴的配方

三伏贴的配方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冬病夏治”而治疗易感疾病的“三伏贴”也开始闪亮登场了,那么“三伏贴”都有什么组成的呢,一般什么时候贴为好呢, 一般是在三伏天的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为,此时阳气开始生发而能振奋阳气。
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
1、针对哮喘的三伏贴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膻中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孕妇禁用)1.5克,生姜汁适量。
2、针对虚寒性便秘的三伏贴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3、针对风湿性关节炎的三伏贴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大柱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针对高血压的三伏贴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针对过敏性鼻炎的三伏贴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还有很多寒性疾病,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配方~
(注: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010年三伏天“天灸治疗”时间:
伏前加强:2010 年 7月 09日星期五
初伏:2010 年 7月 19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初八)
中伏:2010 年 7月 29日星期四(农历六月十八)
末伏:2010 年 8月 08日星期日(农历六月二十八) 末伏加强:2010 年 8月 18日星期三(农历七月初九)。
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冬病夏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些冬季高发疾病在夏季会有所缓解。
下面是店铺收集关于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欢迎大家来学习!教你自制“三伏贴”治病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或醋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贴敷方法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贴敷时间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有人觉得麝香太贵,那就舍弃不用吧!效果肯定要差些!三伏贴配方:1、哮喘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取穴神阕、涌泉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下载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伏贴的正确配方三伏天将至,每年到这个时候市民最关心的就是把握时机,在三伏天用三伏贴治疗自身的疾
病,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支气管炎、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用过一次三伏贴的市民都有这样的疑惑,觉得三伏贴确实是管用的,但却不知道三伏贴的确切配方是什么,为什么能起到这样好的效果
下面就请中医肺病专家姚儒省给市民解答疑惑。
姚主任表示,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气血趋于体表,通过运用三伏贴,在配方中使用一些幸温发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能够有效祛除身体疾病。
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
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
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
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姚主任表示,就呼吸疾病来说,三伏贴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感冒等,除此之外,三伏贴还对关节疾病及一些妇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提醒广大市民,使用三伏贴治疗呼吸疾病切勿盲目跟风,自己买完自己贴,应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确定自己的体质,在医院进行贴敷,否则,很可能没有对症或者穴位不准确,不
起作用或者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
特别说明:三伏贴贴敷的适应症主要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注:若三伏贴贴敷后有些许不良反应,请遵医嘱。
【过敏体质禁用】此方由中华医杨医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