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第一部分(1~4题20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的后门就有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树皮在寒风中(chéng xiàn)出紫红色,像壮汉的脸。
于树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清静安闲,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wēi é)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别墅biéshù②徘徊pái huái(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héng xiàn)呈现②(wēi é)巍峨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参考答案:答案:(1)①biéshù②pái huái(2)①呈现②巍峨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7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秋瑾《满江红》)(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
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的“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解析继2019年使用微型材料作文这一命题形式后,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继续沿用材料作文的形式,且稳步前行。
201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的表述方式为“请你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材料蕴含在题干中,材料为一则,且极为短小,但文化内蕴却相当丰厚。
材料出自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神谕。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给出了关于“习”字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为“习”字的本义及一个引申义;材料二为《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两则材料一个指向“习”字的意义,另一个指向“习”的效果。
既联系紧密又各有侧重。
现对今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做如下评价:一、材料厚重,内蕴丰富材料质量是材料作文命题的第一关。
今年的两则材料均非常厚重。
第一则材料是关于“习”字本义及引申义的分析。
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虽非难事,但也具有一定的思维挑战。
命题者遍稽群籍,查找汉字源流。
“习”本作“習”,从甲骨文的写法来看,上面是一个“羽”字,下面是一个“日”字(后讹化为“白”),所以其本义是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
初中生在初中学段学过会意字的相应知识,所以是能够理解的。
材料二则直接使用引申义,引述《论语》中语文课文的必选篇目,是学生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起始材料。
但对于这一则中的“习”字理解还是有争议的。
教材普遍给的注释为“温习”,这是个较为模糊的注释,当然这样处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是适合的。
本题材料一将“习”字意义明确为“反复地学,便熟练掌握”,可以说这是对教材注释的进一步细化和准确化。
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1~5题 2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xiūsè)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chàndòng),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
15、选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16、选文第⑧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解及范文点评【作文题】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材料一:习,本又是鸟反复练习飞翔。
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
本篇题干中的两个材料,共同的主题就是“习”即练习,都强调了无论我们学习什么知识或技能,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才能最终成为我们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就如我们常说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在台下反复地练习,哪来台上三分钟的精彩,又如我们练习书法,要经过对每一笔每一画的细心观察、琢磨,同时不断进行实践练习,才能写出精妙的书法作品。
根据以上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能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练习、勤学还要苦练、实践练习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方法等。
写这篇作文,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来写。
【范文】一次刻苦的练习体操比赛快到了,我们都投入到了刻苦练习之中。
为了争得好名次,我们班每天都有好好练习。
特别是星期五,我们简直练疯了。
上午第三节课是体育课,当然要练广播体操啊。
课间操时间,全校学生做完操之后,我们班根本就没回教室了。
班主任老师组织我们提前占领了有利位置,体育老师提前带我们进入了训练模式。
训练开始,体育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整个比赛流程,然后分步骤练习。
齐步走入场的时候,体育老师发现第一排走得不够整齐,就把第一排换到了最后,另一队走得好的同学换到了第一排。
为了练好齐步走,我们一次一次反复走。
每一个动作都很用心,就像我们已经在比赛场上一样。
体育老师很严格,直到我们走得像模像样了,才进入下一个动作的训练。
因为这,我们的时间不够,体育老师居然下课了还带着我们练习。
这还不算,为了练得更好,数学老师课后服务时间再次组织我们训练。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_____ ,在水一方。
(《诗经•兼葭》)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 O (秋瑾《满江红》)_____ ,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_____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________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_____ ”。
(《礼记•学记》)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阅读《骆驼祥子》节选,回答后而的问题。
(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
不, 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
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
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祥子与“那个姓孙的”在曹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3.阅读《水浒传》节选,回答后而的问题。
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也横着棒, 使个门户,吐个势,换做拨草寻蛇势。
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
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服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________ 的长篇小说。
从“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4.下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岀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的后门就有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树皮在寒风中(chéng xiàn)出紫红色,像壮汉的脸。
于树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清静安闲,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wēi é)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别墅②徘徊(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héng xiàn)②(wēi é)2.(7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瑾《满江红》)(3),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6)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礼记•学记》)3.(3分)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
①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
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条,理由是:。
4.(6分)如图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自己书斋所绘的一幅画,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画中的文字不必介绍)。
(2)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怎样的志趣?第二部分(5~20题50分)5.(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
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
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
树皮在寒风中(chéng xiàn)出紫红色,像壮汉的脸。
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
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清静安闲,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
此时我只感到山的(wēi é)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别墅②徘徊(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héng xiàn)②(wēi é)2.(7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瑾《满江红》)(3),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6)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礼记•学记》)3.(3分)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
①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
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条,理由是:。
4.(6分)如图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自己书斋所绘的一幅画,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画中的文字不必介绍)。
(2)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怎样的志趣?第二部分(5~20题50分)5.(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析)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________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自己书斋所绘的一幅画。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2)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______,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别墅(______)②徘徊(______)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héng xiàn)________②(wēi é)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句子默写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④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立足点,就是翱翔于九天,神游于幻境,或进行巧妙的艺术虚构,也都会抒发出真情实感来的。“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追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说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斗,真心实意地挚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
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的“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解析
继2019年使用微型材料作文这一命题形式后,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继续沿用材料作文的形式,且稳步前行。
2019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的表述方式为“请你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材料蕴含在题干中,材料为一则,且极为短小,但文化内蕴却相当丰厚。
材料出自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神谕。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给出了关于“习”字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为“习”字的本义及一个引申义;材料二为《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两则材料一个指向“习”字的意义,另一个指向“习”的效果。
既联系紧密又各有侧重。
现对今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做如下评价:
一、材料厚重,内蕴丰富
材料质量是材料作文命题的第一关。
今年的两则材料均非常厚重。
第一则材料是关于“习”字本义及引申义的分析。
这对于初中生来说虽非难事,但也具有一定的思维挑战。
命题者遍稽群籍,查找汉字源流。
“习”本作“習”,从甲骨文的写法来看,上面是一个“羽”字,下面是一个“日”字(后讹化为“白”),所以其本义是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
初中生在初中学段学过会意字的相应知识,所以是能够理解的。
材料二则直接使用引申义,引述《论语》中语文课文的必选篇目,是学生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起始材料。
但对于这一则中的“习”字理解还是有争议的。
教材普遍给的注释为“温习”,这是个较为模糊的注释,当然这样处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是适合的。
本题材料一将“习”字意义明确为“反复地学,便熟练掌握”,可以说这是对教材注释的进一步细化和准确化。
整体来看,两则材料的选择厚重而有深度,可挖掘的内容非常丰富。
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写出符合自己认知的好文章。
二、贴近生活,情境真实
材料厚重,但不代表晦涩艰深。
事实上这两则小材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即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真情实感进行表达。
学习生活中的“习”,无非是指课堂知识练习、课后练习、兴趣学习等。
如学生反复地背诵唐诗、反复练习数学习题。
反复练习钢琴曲等,这些能力的习得,都需要学生反复的训练。
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当然,这是对这道作文题最简单的理解。
学生如果能够思考生活中关于“习”的某些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也是不错的写作创意。
如“在不懈坚持中习得本领”。
或是反面立意“机械训练当休矣”。
这两种立意角度都是不错的。
所以,这种这道试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是基于学生学习实际的真情情境再现。
学生普遍是可以轻松驾驭的。
三、深度思考,富于理趣
作文命题也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这一点在今年的河北省中考作文题上体现得也相当充分。
从一般的思考层面看,学生大多会写记叙类文字。
叙述自己学习某个知识或某项技能的过程。
并从中得出感悟——锲而不舍地反复练习才能有所成就。
但此题显然可以往更深的层面挖掘。
材料一出示的是“习”字的本义及后来泛指的引申义。
这个引申变为了“反复的学使熟练掌握”的意思。
这种提法本身是值得推敲的。
反复的学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显然反复地学与熟练掌握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思维跨度的。
反复的学,如果过于机械,不仅不会熟练掌握,甚至可能产生厌烦情绪。
如当代个别中学的厌学情形就是如此。
所以在反复的学的同时,一定要有思考,要有不断的总结与反思,甚至要有情感的激烈冲突与深化。
这样才有可能“熟练地掌握”,甚至能够从原有的方法上实现创新。
材料二重点谈到的是“习”之乐。
这一点上可挖掘的东西同样非常多。
“习”之乐是如何体现的?“习”之乐体现在何处?如何才能寻找到“习”之乐呢?这些均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把两则材料联系起来思考,那么这道作文题的理趣之美会更显深刻。
从“习”的意义出发到“习”的方法,最后享受到“习”的乐趣。
无论是记叙性写作,还是议论性写作都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好文章来。
写作指导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虽属材料作文,但基本不设审题障碍,所以难度并不高。
同时其立意角度、文体选择都是多元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想法进行写作,但无论写什么,怎么写,都应当坚持真情实感的原则。
下面给出几点具体提示:
1.写真事——关于习的经历。
唯有真实经历,方能写得详细传神。
初中生关于“习“的真实经历是非常多的,选材面非常广。
校内学习需要反复的训练,课外兴趣更要多年坚持方能有所成果,习字、练琴、背诵、习作等都非一时之功,而是长久习练的结晶,这些均可入文。
2.抒真情——感谢那段锲而不舍坚持的时光。
单纯叙事是无法打动读者的,所以在叙事之中,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而这种真实感一定要富于变化的。
以练琴为例,开始时的一见钟情,中途的渐生倦意,关键处的咬牙坚持,最终的欢欣喜悦。
把这些情感的波动嵌在叙述当中,文章才更具感染力。
3.有实感——“习”的快乐来源于我们的深入与痴迷。
事件是单纯孤立的存在,但如果从中悟出普遍的哲理,那就是生命的珍宝。
所以再叙写“习”的经过后,要写出自己的感悟。
如习字过程中悟出字如其人,写字要方方正正,一笔一划,这正如我们做人也要为人正直,把人生的第一笔写得精彩。
这种感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习”字的深入感悟。
4.思实质——“习”不是机械地反复训练,而是有计划,有智慧的主动进步。
如果我们从议论的角度进行立意写作,这道题的立意空间也是非常广阔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习”的实质。
我们既可以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