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4.同学相伴第1课时 教案+习题

合集下载

4《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4《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三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四课课时支配:2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学校三班级下册的同学,他们年龄一般在8-9岁之间,正处于儿童期,具有极强的古怪心和求知欲。

此外,他们刚刚进入学校三班级,正在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和学校的规章,需要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留意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感恩之心和团队意识,引导他们乐观参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学校三班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第4课《同学相伴》第一课时。

本节课以“同学相伴”为主题,通过玩耍、情景模拟和小组争辩等方式,让同学体会到同伴之间相互支持、挂念和成长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感知同伴的重要性、回顾同学交往经受、反思离开同伴的生活等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同学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增加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玩耍和小组争辩,让同学体会到共同玩耍的欢快,生疏到欢快的感受需要同伴的参与。

2、通过回顾自己在学校生活中与同学交往的经受,让同学体会到同学相伴时的乐趣与收获。

3、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争辩,让同学反思离开同伴的生活,感知到离开同伴独自生活的不适,生疏到同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让同学理解欢快的感受需要同伴的参与。

2、让同学回忆自己与同学交往的经受,体会到同学相伴时的乐趣与收获。

3、让同学生疏到同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让同学反思离开同伴的生活,感知到离开同伴独自生活的不适,理解同伴的重要性。

教学预备:1、课件、教具等教学帮助材料。

2、小组争辩题目和玩耍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老师问同学:“同学们,你们在学校中最宠爱和谁一起玩?为什么?”2、同学回答:“我宠爱和XXX一起玩,由于他/她很聪慧/很好玩/很友好等等。

”3、老师说:“同学们,很多时候,我们会由于有了好的同伴,而感到快活和欢快。

那么,在今日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感恩同伴,珍惜同伴。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9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9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9一. 教材分析《同学相伴》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力量,体验与同学相伴的快乐,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对友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体验友谊的力量。

2.培养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体验友谊的力量。

2.难点:培养学生与同学和谐相处、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升自身品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同学们在一起快乐学习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引入新课《同学相伴》。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或情境展示,让学生了解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

如: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学会尊重、理解、帮助他人。

4.巩固(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升自身品质。

5.拓展(10分钟)布置作业:以“我与同学”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同学相伴的意义。

三年级道法《同学相伴》第一课时 教案

三年级道法《同学相伴》第一课时 教案

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同学相伴的快乐。

2.明白同学相伴的重要性,乐于在生活中与同学合作和分享。

教学重点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好。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同学相伴》活动一、同学相伴的快乐1、在正式开始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儿歌《郊游》。

听完这首歌,你们想起了怎样的画面呢?相信你们一定想起了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吧!一转眼你们在学校的生活已度过了两年半,在学校里你们一定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吧。

这个学期因为疫情延期开学了,你们是否想念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呢?让我们来听听下面几个同学是怎么说的。

(播放视频)2、是呀,有同学的陪伴我们是多么的快乐呀!屏幕前的你呢,现在就和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出示问题)提起你们的好朋友,大家一定有说不完的话吧,那你最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做什么呢?好久没有相聚了,还记得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吗?老师帮你们回忆一下。

看!(播放视频)同学们在一起玩老鹰抓小鸡,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真是太开心了,想象一下,假如没有同学,这些游戏还能玩的起来吗?(出示问题)答案显而易见,没有同学,这些游戏咱们玩不起来,那么你还和同学们一起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请你们回忆一下吧。

(出示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几位同学是怎么说的吧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可能一起下过棋,一起拔河,一起跳绳,一起踢足球、打篮球,看来和好朋友在一起尽情的玩耍是件让人多么快乐的事情啊!那么现在老师请你想一想,如果没有大家共同参与,你还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吗?(出示问题)同学们,有很多游戏都需要同伴一起参与才能玩起来,没有同伴的参与就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

你说对吗?那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和同学在一起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儿啊?我们先来分享一下他们的故事吧。

播放视频:同学们,和同伴在一起不仅可以一起玩耍,当遇到困难同学之间还可以无私分享,真温暖呀!有同学的相伴是件多么快乐幸福的事儿啊!屏幕前的你又和同学有哪些无私分享的回忆呢?(出示问题)老师想给大家分享一张照片(出示),你能猜到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吗?图片中坐在病床上的小女孩,由于一次意外受伤住院了,在她最难受的时候,是同学的陪伴,让她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2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2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2一. 教材分析《同学相伴》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友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同学之间的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他们对于友谊有着初步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于同学之间的友谊有一定的体会,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提高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交场合中自信地表达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同学之间的交往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友谊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准备好相关的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同学之间友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呈现同学之间的友谊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友谊的力量。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友谊经历,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4.巩固(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以及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教案1一. 教材分析《同学相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开始从家庭、学校的小圈子走出来,融入到更大的集体中。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于同伴关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愿意去交流和分享。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他们去发现、体验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增强团队意识。

3.引导学生体验友谊,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增强团队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同学相伴。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与教师、同学互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学会与同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案例:收集一些关于同伴关系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课堂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等,用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同学在一起快乐学习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与同学相伴呢?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关于同伴关系的案例,让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与同学相伴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与同学相伴的意义。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在与同学相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同学相伴》(第1课时)教案1一. 教材分析《同学相伴》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体验与同伴共度的快乐时光。

通过这一课时,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但他们在与同伴相处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争抢玩具、闹矛盾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2.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3.体验与同伴共度的快乐时光,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体验与同伴共度的快乐时光。

2.难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分享彼此的经验,增进理解。

3.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度的快乐时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景剧,用于教学导入和操练环节。

2.准备讨论交流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设计游戏互动环节,确保学生能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景剧导入,让学生观看同学们在校园里的日常互动,引发学生对同伴关系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同学们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的情景,亲身实践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环节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5.拓展(5分钟)设计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度的快乐时光,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学相伴》教案(1)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学相伴》教案(1)

《同学相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3)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2.情感与态度(1)培养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品质。

(2)从小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行为与习惯(1)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2)关爱、帮助他人。

4.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游戏和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列举些故事或例子,让学生学会体会他人的需要和心情,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3)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1)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2)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气球。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课前重新排列教室桌椅,腾出游戏空间。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游戏:三人夹球跑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游戏观则1.各小组分别选出三人为一组,每次两组进行比赛。

2.比赛器材:气球(每组一只)。

3.方法:三人背靠背,手挽手,将气球夹在三人当中进行折返跑。

4.要求:跑的过程中气球不许落地、不许挤破、也不许被吹走,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师: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假如没有这么多同学,这个游戏能玩得起来吗?大家会玩得这么高兴吗?请参加比赛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感受引出今天的课题《同学相伴》,并板书:4同学相伴(1)同学相伴的快乐[设计意图:游戏导入,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一、同学相伴很快乐师:三年来,我们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游戏、活动是多么快乐呀!除了刚才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游戏,你还与同学参加过哪些多人游戏呢?生1:课间和同学们--起丢沙包。

生2:和同学们起跳绳、玩老鹰捉小鸡。

生3.....师:有同学相伴,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可以展开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4 同学相伴 第1课时(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4 同学相伴 第1课时(教案)

第4课同学相伴(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游戏体验、回顾往事,体会与同学交往的乐趣,感知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

2.道德修养:体会同学交往中的合作和分享,懂得在同学相伴的过程中要照顾他人感受,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共同游戏的快乐,感知快乐的感受离不开同伴的参与。

(重点)2.回顾在学校生活中与同学交往的经历,体会同学相伴时的乐趣与收获。

3.反思离开同伴的生活,感知离开同伴独自生活的不适,体会同伴的重要性。

(难点)课前准备1.蒙眼睛的软布条、小奖牌或小奖品。

2.班级集体活动时的照片和视频、《七彩音符》故事音频。

教学过程一、蒙眼画脸谱,同学相伴真快乐1.游戏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蒙眼画脸谱”。

请打开教材第22页,了解游戏方法。

(学生阅读游戏方法)2.活动开展游戏开始啦!请参与的同学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学生游戏)3.交流说感受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玩这个游戏时,笑声不断,非常开心。

说说是什么让你这么开心的。

(1)第一组。

预设:我们组表现不错,所以我们很开心。

提问:能分享一下你们组的方法吗?预设:我们组的同学齐心协力,彼此给对方加油,并按事先商量好的办法互相配合,个个画得又快又准。

点评:同伴们相互团结协作,相互支持鼓劲,游戏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大家一起感受到了快乐。

(2)第二组。

预设:我们这组的5位同学有的把鼻子画在眉毛上,有的甚至把眼睛画出圆圈外……特别是李子博同学把耳朵画在了脸蛋上,让我们笑得肚子都疼了。

我们组个个都是搞笑天才!提问:你喜欢这个游戏吗?为什么?预设:我很喜欢,因为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3)小结:谢谢同学们的分享。

看来,与同伴一起游戏是快乐感受的来源。

(板书:同学相伴)二、坐时空列车,同学相伴真美好1.看图,激发回忆(1)导入:看一看这四幅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

(课件呈现教材第23页四幅图)(2)学生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4. 同学相伴教学目标1.感受同学之间友谊的珍贵,感受同学情带来的快乐。

2.能够认识到同学和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3.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同学、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同学、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同学和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收集同学之间一起学习、生活的照片。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看图片猜游戏。

师出示孩子们在学校玩的“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贴膏药”等游戏的活动照片,让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游戏?2.思考:这些游戏,我们和谁玩得最多?3.师:这些活动我们都是与同学一起进行的,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

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同学相件的快乐。

4.揭示课题:4.同学相伴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同学相伴的快乐(一)游戏:蒙眼画脸谱1.了解“蒙眼画脸谱”的游戏方法:(1)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圈,作为脸的轮廓。

(2)选出三组同学,每组五人,分别承担画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和嘴巴的任务。

(3)另外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4)每组同学排好队分别站在三个圆圈的前面,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并让监督员检查。

(5)老师宣布开始后,学生依次走近黑板开始画五官,画完的同学就可以摘下蒙眼布。

(6)游戏过程中,老师和监督员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

(7)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画的五官位置最准确、最好看。

2.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五人,人人参与。

3.开始游戏:蒙眼画脸谱。

4.全班同学进行评审。

5.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么多人玩这个蒙眼画脸谱的游戏好玩吗?好玩在哪里?6.思考: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7.交流:你还和同学们一起玩过哪些游戏?(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推荐代表交流。

8.师小结:和同学一起玩游戏不但可以获得快乐,还可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是我们学校生活的主要形式。

(二)同学相伴的快乐1.师:现在,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在这所学校,在这个班级,已经共同生活了两年多。

与同学之间肯定有过不少快乐的往事,让我们共同回忆快乐的往事吧!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与同学之间快乐的往事。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同学相伴的快乐往事。

4.师课件出示班级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再次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感受浓浓同学情。

5.思考:假如没有同学们的陪伴,你的生活会怎样呢?想一想,一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以上呢?6.师小结: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分享一下,我们彼此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份快乐,我有一份快乐,彼此分享一下,我们就获得了两份快乐。

而我们班有这么多个同学,就可以分享这么多份快乐,我们班会有多少份快乐啊!(三)集体的重要性1.聆听《七彩音符》的故事“1”“2”“3”“4”“5”“6”“7”是七个小音符。

他们组合在一起就能演奏出许许多多美妙、动听的乐曲。

正因为这样,七个小伙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觉得谁也离不开这个群体。

可是有一天,“1”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老大,本领也是最大的。

于是,他决定离开大家,独自去闯天下。

2.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呢?请根据你的想象演一演。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进行乐曲的创作。

(2)各级派代表在全班表演。

3.感受群体的重要性(1)出示上学歌歌谱,让学生唱一唱。

(2)出示只有“1”的乐谱,再让学生唱一唱。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3)对比两个乐谱,谁更好听?4.说一说:现在,你想对“1”说些什么心里话呢?5.思考:“do”离开了大家,他就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

同样的,我们可以离开集体而生活、学习吗?为什么?6.师小结: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从而获得快乐。

但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个集体,我们就不能正常生活和学习。

俗话说得好: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团结力量大!三、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团结合作的一些名句、谚语,进一步体会同学合作的快乐。

2.师拓展:(1)人心齐,泰山移。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众人拾柴火焰高(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5)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四、总结集体生活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成长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集体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板书设计4. 同学相伴一起游戏同学相伴的快乐一起学习团结就是力量一起生活当堂检测:一、填空。

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

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的活动。

二、判断。

1.同学在一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欺负别人,而别人不可以欺负我们。

()2.除了家人以外,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我们的同学。

()3.小红觉得班级办板报是其他同学的事,与自己无关。

()4.考试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传递纸条。

()5.很多游戏都需要与大家一起玩,这样才会快乐。

()6.运动会时,我们班的长跑冠军由于身体原因输了比赛,造成班级没有获得团体第一名,大家都责怪他拖了后腿。

()7.如果没有同学的陪伴,我们自己一人会更快乐。

()8.不用与同学友好相处,反正迟早都要和同学分开的。

()9.很多人一起游戏时,只要保证自己不受伤就行了,其他人是否受伤与我没关系。

()10.小明刻苦练习,为了在运动会上给班级争光,这是集体意识的表现。

()三、简答题。

你和同伴相处,一定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选择一件写下来。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

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

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判断。

1.同学在一起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欺负别人,而别人不可以欺负我们。

( X )2.除了家人以外,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我们的同学。

(√)3.小红觉得班级办板报是其他同学的事,与自己无关。

( X )4.考试时,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传递纸条。

( X )5.很多游戏都需要与大家一起玩,这样才会快乐。

(√)6.运动会时,我们班的长跑冠军由于身体原因输了比赛,造成班级没有获得团体第一名,大家都责怪他拖了后腿。

( X )7.如果没有同学的陪伴,我们自己一人会更快乐。

( X )8.不用与同学友好相处,反正迟早都要和同学分开的。

( X )9.很多人一起游戏时,只要保证自己不受伤就行了,其他人是否受伤与我没关系。

( X )10.小明刻苦练习,为了在运动会上给班级争光,这是集体意识的表现。

(√)三、简答题。

你和同伴相处,一定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选择一件写下来。

(略)小动物们(鸽)续(节选)老舍养鸽正如养鱼、养鸟,要受许多的辛苦。

“不苦不乐”,算是说对了。

不过,养鱼、养鸟较比养鸽还和平一些;养鸽是斗气的事儿。

鸽子是满天飞的。

张家的也飞,李家的也飞,飞到一处而裹乱了是必不可免的。

这就得打架。

因此,在玩鸽的人们中间得遵守些规则。

比如说吧,我开始养鸽子,我就得和四邻的“鸽家”们开谈判。

交情好的呢,可以规定:彼此谁也不要谁的鸽,假若我的鸽被友家裹了去,他还给我送回来,我对他也这样。

这就免去许多战争。

假若两家说不来呢,那就对不起了,谁得着是谁的,战争可就无可避免了。

有这样的敌人,养鸽等于斗气。

你不飞,我也不飞;你的飞起来,我的也马上飞起来,跟你“撞”!“撞”很过瘾,两个鸽阵混成一团,一会儿我“拉过”你的来,一会儿你又“拉过”我的去,如看拔河一样起劲。

谁要是能“得过”一只来,落在自己的房上,便设法用粮食引诱下来,算作自己的战胜品。

“撞”实过瘾,可也别扭,我没法训练新鸽与小鸽了。

新鸽与小鸽必须有相当的训练才认识自己的家。

那么,我每放起鸽去,敌人也必调动人马,如果我大胆放出生手,准保叫人家给拉了去。

于是,我得早早地起,偃.(yǎn)旗息鼓...地一声不出地去操练新军。

敌人也会早起呀,这才真叫怄气!即使没这种战争,养鸽也非养气之道;鸽时时使你心跳。

这么说吧,我有点事要出门,刚走到巷口,见天上有只鸽,飞得两翅已疲或是惊惶不定....,显系飞迷了头。

我不能漏这个空,马上飞跑回家,放起我的鸽来裹住这只宝贝。

有天大的事也得放下。

其实得到手中,也许是只最老丑的糟货,可是多少是个幸头,不能轻易放过。

养鸽的人是“满天飞洋钱,两脚踩狗屎”,因为老仰首走路也。

训练幼鸽也是很难放心的事,特别是经自己的手孵出来的。

头几次飞,简直没把握,有时候眼看着你自己家中孵出的幼鸽,飞到别家去,其伤心不亚于丢失了儿女。

(选文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