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合集下载

宝鸡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宝鸡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中等城市案例分析—宝鸡设计艺术学院城市规划01班向洁华20125220107一.概述宝鸡是中国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北第四大城市。

宝鸡市古名“陈仓”,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

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

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

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市域:为宝鸡市所辖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3区和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麟游县、太白县和凤县9县,千阳县、面积为18172 平方公里。

国家批准宝鸡为对外开放和二类陆路口岸城市,同时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上枢纽城市,城市规模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城市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远期城市发展目标确定将宝鸡建设成为陕西西部和陕、甘、宁、川四省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宝鸡市市域行政区划规划空间结构市域形成“一区两翼、五片多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1)一区两翼:一区为市域中部渭河河谷台塬城镇密集区,两翼为南部秦岭生态翼和北部北山生态翼;“一区两翼”构成了市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格局。

(2)五片:市域中部城镇密集区内的五个重点功能区,为宝鸡中心城市、蔡家坡镇—岐山县城、凤翔县城—柳林镇—长青镇—陈村镇、扶风县城—法门寺、马家镇—眉县县城—常兴镇—绛帐镇,为规划期内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点,在现状基础上呈由点到面发展态势。

(3)多点:市域南部秦岭生态翼、北部北山生态翼中的重点发展城镇,包括陇县县城、千阳县城、麟游县城、凤县县城、太白县城等城镇,呈点状集聚化发展态势。

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

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

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一、引言宝鸡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城市规划思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详细阐述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

二、城市发展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人口发展目标: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人口结构优化。

3. 城市空间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和优化。

三、空间布局1. 中心城区:以宝鸡市政府所在地为核心,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

2. 城市副中心:合理规划城市副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务金融等,分担中心城区的功能压力。

3. 城市扩展区:合理划定城市扩展区,引导城市向周边发展,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4. 乡村振兴:注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交通规划1. 城市道路网: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道路网,合理规划主干道和支路,提高交通流动性和通行效率。

2. 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公交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3. 环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环城高速公路,提高城市的交通联通性和区域交通便利性。

4. 绿色出行:鼓励和支持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改善交通环境。

五、生态环境1.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宝鸡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2. 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3.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

六、公共设施1. 教育设施: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覆盖面,满足市民对教育的需求。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宝鸡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前瞻性、高水平引领城市科学发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宝鸡市城市规划建设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凡在宝鸡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除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等规定外,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规划管理规定第一节建设用地管理第三条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严格执行陕西省住建厅《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

第四条建筑基地面积未达到《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低限值要求的零散用地不得单独开发建设,小于500平方米的零散用地宜作为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和停车场、社区管理用房、公厕、垃圾收集和中转、配电所、雨水泵站等社会公共设施用地。

第五条依法批准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用地规划条件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暂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用地规划条件按照《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本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二节建筑间距管理第六条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日照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标准,旧城区(中山路地区、新建路地区、宝福路地区、群众路地区、宝十路地区、宏文路地区和陈仓区旧城区)改造新建住宅,确因现状用地条件限制,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第七条低层、多层正南北向条式民用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36,旧城区改造新建住宅,间距系数不小于1.32。

02-宝鸡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报告-091202

02-宝鸡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报告-091202
5.3.1 综合增长率法 ..........................................................................29 5.3.2 区域平衡法 ......................................................................................................30 5.4 综合预测结果...............................................................................................................31
1.1 范围界定.........................................................................................................................1 1.1.1 宝鸡市域 ............................................................................................................1 1.1.2 宝鸡中心城区 ....................................................................................................1
2.3 宝鸡市人口发展趋势...................................................................................................18 2.3.1 已迎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2020 年前后进入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 ......18 2.3.2 市域的净流入人口将逐步增加.......................................................................19 2.3.3 人口机械增长和内部流动加大,重点集中在城镇密集区...........................20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09•【字号】•【施行日期】2009.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陕政办发[2009]14号)和省政府把我市列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城市(陕国土资函[2008]87号)的批复等文件精神,为了做好市、县(区)、乡(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长远规划与当前建设的关系,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耕地保护,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合理有效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修编原则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

正确处理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保护转变,切实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落实。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2
二、区位分析
规划基地
规划区域位于宝鸡市最东端,其中有陇海线和西宝高速穿过,可作为宝鸡联系东部的 门户。其地处陈仓区南部,渭河以南,秦岭北侧,处在陈仓组团的边缘地带。其东临天王 镇,西邻八鱼镇,北临虢镇。
3
三、高新区发展条件分析
渭河 办公 高新西区 高新大道 东区一期 东区二期 三期西 片区
商业 居住
14
六、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科技新城:面积35.3 平方公里。科技创新、 高科技产业、居住商 务、文化教育、文娱 会展、行政服务 (2010年)
宝鸡高新区规划建设沿高新大道依次向前推进,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西片区、 高新东片区一期、高新东片区二期和高新东片区三期。由此形成了自西向东的发 展趋势。
4
四、上层次规划分析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未来的 宝鸡高新区…… 城中高科积聚处 市上商贸活跃中 梦想实现之地 创意汇聚之处 悠然栖居之家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1
一、项目概况
宝鸡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科技创业园和新区两部 分。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内居住和工业类用地开始向外迁移,城市边缘 大规模拓展新区,主要为居住区和工业区。同时老城区局部地段也开始进行旧城改造,城市 内部出现了大量现代化商贸设施,城区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多中心组团城市结构初步显现。 在最新版总规指导下,城市建设重点开始东扩南移,先后发展建设了高新西区,高新东 一期,高新东二期,形成了宝鸡城区向东发展的趋势。

宝鸡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宝鸡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第二十九条建筑立面造型、色彩应在《宝鸡城市风貌研究》的成果内容指导下进行设计。
第三十条建筑亮化景观应在《宝鸡城市照明规划》的成果内容指导下进行设计、实施。
渭河沿岸及经二路沿线建筑亮化景观应在《经二路、渭河两岸城市照明详细规划》的成果内容指导下进行设计、实施。
第三十一条建筑外立面建设实行批后跟踪管理制度,并作为规划验收的规定内容。
第二十八条城市重要节点位置的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在3公顷以上的住宅项目、沿城市主次干道的18层以上的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城市景观需要重点控制的建设项目,应视其规模及重要程度,委托乙级以上资质设计单位对群体、单体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或方案竞赛、招标,择优确定实施方案。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应报市规划委员会审定。
第四十一条建设单位在管线设施敷设前,须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进行规划验线,办理市政管线工程规划验线合格证后,方可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市政管线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到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未经规划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管线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线、连霍高速公路、平汉高速公路、规划机场高速公路、310国道、二类工业用地集中布局的工业区、高压走廊两侧防护绿地宽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城市规划要求执行。
第六节建筑工程景观管理
第二十七条规划3栋以上(包括3栋)建筑的建设项目,应在建筑方案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群体设计。群体设计内容为:项目规划范围内建筑的平、立、剖面设计,幼儿园、社区、停车库等公益配套设施的平、立、剖面设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空间环境、小品设计,建筑主要立面及鸟瞰渲染效果图。

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

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

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北京目录附图: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图宝鸡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内容提要1、规划概述 (1)1.1 规划背景 (1)1.2 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1.3 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主要内容 (3)1.4 近期建设规划与线网规划2020年推荐方案的对比 (4)2、区域环境现状 (5)2.1 自然地理 (5)2.2 环境质量状况 (7)2.3 环境敏感区 (8)2.4 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 (8)3、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 (9)3.1 规划协调性分析 (9)3.2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指标 (9)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16)4.1 环境合理性论证 (16)4.2 优化调整建议 (16)5、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19)6、评价结论 (20)图1 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图图2 宝鸡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内容提要] 宝鸡市城市轨道线网规划由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开始编制,2017年6月27日宝鸡市政府以宝政函[2017]69号对线网规划进行了批复。

2016年10月,受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了线网和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次评价的《宝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括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远景2050年三个层次,主要评价对象为远景2050年规划方案,远景推荐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其中1、2、3、4号线为市区线,线路总长108.4km;R1、R2号线为市域线,线路总长48.8k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

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

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

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

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8、城市景观与特色
总体城市设计理念:旷远高塬,群山衬城;支流曲带,渭水连城;华山青黛,绿荫隐城;溯古荣今,街区耀城;缤纷元素,要素识城。

城市景观总体结构为“一带一轴六区多点”。

一带:为渭河景观带,结合渭河水系和两岸的绿地建设;
一轴:为现代景观轴,结合市级商务中心、市级行政中心和市级教育科研中心建设;
六区多点:为传统商业风貌街区、现代行政风貌街区、高效商务风貌街区、魅力文化风貌街区、活力创新风貌街区和生态工业风貌街区等6大风貌街区和主要景观节点。

9、城市宜居人居环境
规划塑造以“山、水、塬、林、桥、城”为特色的城市景观,构建“一脉、双带、多廊”网络状的绿化空间格局。

一脉:为渭河景观绿化带,结合渭河两岸的组团功能,形成多元化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双带:为依托南部秦岭北麓山地和北部台塬坡地形成的两条城市生态绿化带,构建城市独具特色的景观背景。

多廊:为结合城市水系、道路、铁路、高压走廊等布局的绿化带,形成城市绿地与外围生态绿地的重要联系廊道。

城市5大组团共规划形成24个居住片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市级—组团级—居住片区级”三级配套,方便市民生活。

城市将建设炎帝陵、石鼓山公园等文化旅游景区,以及包括人民公园在内的16个市级公园,为市民创造一个生态景观宜人、文化气息浓厚、服务设施齐全、公共社会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