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苯丙酮尿症该怎么办
苯丙酮尿症(PKU)疗法梳理

苯丙酮尿症(PKU)疗法梳理作为PKU治疗金标准的饮食控制已可避免最严重的后果发生,但关注PKU的人们却从未满足于如履薄冰的生活。
从各显神通的治疗思路,到意图一劳永逸的基因编辑,本篇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系统完整地梳理截止到2023年1月为止、世界范围内对PKU的新兴应对手段。
这些应对手段分为两大类共计五种,一类是前文未提到过的部分特医食品(LNAA),另一类则是药品/疗法(伴侣疗法、酶替代疗法、基因疗法、肝移植疗法)。
两类手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投入市场之前是否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是否需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批准。
就像在第一篇中我们提到的那样,不论是穿透肠壁从消化道进入血流,还是穿透血脑屏障从血流进入大脑,苯丙氨酸(Phe)都需要和其他的“大中性氨基酸(large neutral amino acid,LNAA)”们拼车。
在车上座位数固定的前提下,正是因为Phe人多势众、抢占了车上太多的位置,才导致有过多的Phe进入大脑,同时也减少了酪氨酸(Tyr)等其他大中性氨基酸在大脑中的含量。
LNAA作为一种特医食品,是由Phe以外的必需大中性氨基酸构成的粉末/药片。
它含有的氨基酸与PKU配方含有的氨基酸种类类似,但浓度更高。
LNAA必需在每次摄入含蛋白质的食物时同时服用。
随餐服用后,LNAA与摄入的食物一同消化、进入血流。
因此,血流中涌入了大量“安全”的氨基酸,他们与Phe竞争车上有限的位置,限制进入大脑的Phe的数量,进而降低了高血值带来的对大脑的损伤。
LNAA主要功能是降低大脑中的Phe含量,因此部分使用者可能并不会观察到血液中Phe含量的降低(即:血值下降)。
理论上来说,LNAA可以用于全部PKU人群,但是由于其在年轻PKU人群中未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常只推荐难以控制血值的成年PKU人群使用。
PKU人群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这句话更准确的说法是「PKU人群体内缺乏功能正常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
苯丙酮尿症-治疗方案

探究发病原因
• 基因解码研究表明,苯丙酮尿症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如PAH基因。 • PAH基因对苯丙氨酸羟化酶发出制造指令。这种酶将氨基酸苯丙氨酸转化为体
内其他重要的化合物。如果基因突变降低了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那么从 饮食中的获得的苯丙氨酸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吸收。 • 结果,这种氨基酸在血液和其他组织中不断积累生成毒性水平,尤其会对脑 组织造成损伤,因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对苯丙氨酸含量特别敏感,这种物质 过量会导致脑损伤。
• 饮食治疗:
• 这是治疗疾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对于苯丙酮尿症的患者来说应该是进食低苯丙 氨酸的饮食。
• 但是也需要注意蛋白水解物的供给,保证身体每天对蛋白合成所需要的氨基酸的补充, 饮食中也需要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随时调整自己的饮食方式。
• 患病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身体散发霉味或老鼠般的气味,这是因为体内过量 苯丙氨酸产生的副作用,而且患有典型性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比没有患病的家庭成员的 皮肤和头发的颜色而更加浅,且易有湿疹等皮肤疾病。
• 这些症状虽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些容易辨识的特征,但是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基层 医务人员常常引起漏诊、误诊。普通诊断也不能明确导致疾病发生的具体位点和基因 序列,而基因解码基因检测可以找到具体位点,为生育提供具体可行的指导意见。
苯丙酮尿症
丙苯氨酸血症
前言
•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又称苯丙氨酸血症,是一种儿科常 见的遗传性基因病,如果苯丙酮尿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体内的苯丙氨酸 不断的累积会导致智力残疾以及其它严重的健康问题。佳学基因苯丙酮尿症 致病基因鉴定,可精准、快速明确患者发病的基因原因,根据致病基因寻找、 设计治疗方案,指导基因矫正,避免后代或二胎再次患病。
关于苯丙酮尿症的分析和治疗

对 于一般家 庭 ,K 的治疗 也可 以采用普通 低 Pe PU h 食物 为 5 )余为中 、 型 , o, 轻 仅有 1 4 的病例智力接近于正常(Q ̄8) —% I 0。 再辅以其他食物合理 调配 的治疗方法。例如以藕粉、 土豆、 红 2 .惊厥。约 14 儿有癫痫发作 , /患 常在生后 1 个 月发作 , 8 多 主 , h 食物 为主 , 以南瓜 、 配 胡萝 卜 茄子 、 、 菜花 、 白菜 、 大 油 见于有严重智力低下者 。发作 类型可 为婴儿痉 挛症 、 动型大发 薯等低 P e 运 三餐 间辅以香蕉、 苹果等水果 , 早晚各冲 作或小发作。约 8 ̄ 患儿有脑 电图异常。癫痫发作可随年龄的 菜等蔬菜作为三餐主食 , 0 ̄ / 增长逐渐减轻或自动 停止 , 有的变换发作形式。 饮一杯国产低 Pe h 奶粉 ( 2 次) 约 0 , 偶尔间以大米饭或红枣 大米 并 3 .神经 、 精神症状 。常见精 神行 为异常 , 如兴奋不安 、 多动 、 粥作为调 剂。同时家长 通过 各种形式开发和培养患儿的智力 , 攻击性行为或孤独样 行为。神经系统 体征不多见 , 13 约 1 患儿有 加强体格 、 能力的锻练 , 努力使 其健康成长 。 不典型体征 , 如肌张力增加 、 步态异常、 腱反射亢进 、 手部轻微震 参考文献:
关 于苯 丙酮尿症 的分析和治 疗
年 玉艳
( 宁朝 阳县职业中专 , 辽 辽宁省 1 2 0 ) 20 0 摘要 :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 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醇缺陷, 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 导致苯丙
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 中大量排 出。本病属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 是先天代谢性疾病, 也是 为数不 多的可治性遗传性代谢病。本文仅
关于苯丙酮尿症的发生和早期诊治

有香麻油 的纱布敷 盖在 溃破 的地 方 , 一般 3d~ 5d即可痊 愈。 2 7 争取 家属的配合 , .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一旦 出现消化道 出血 , 其家属常表现得非常焦虑 、 恐惧 和紧张 , 常常不知所措 。 而医护人员 的言谈举 止稍有不 慎 , 即可加 重患者及 其 家属 的 心理负担 , 所以医护人员在抢救的过程 中, 不仅 要有娴熟的 医 疗操作技术和严谨 的工作作 风 , 要热情 接待 家属并耐 心解 还 释, 这样才能消除其紧张 、 恐惧 的心理 。
组 织 内谷氨酸脱羧酶 的活性 , 谷氨 酸脱羧 生成 一 使 氨基 丁酸 减少 , 而 一 氨基丁酸 是脑 组织 发育 所必 需 的物 质 , 而引起 从 患儿智力发育不全 。 2 2 四氢生物蝶 呤缺乏 导致苯 丙酮尿症 症状加重 四氢 生 . 物蝶呤是苯丙氨酸 、 酪氨酸 、 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在羟化过 色 程 中必需 的共 同辅酶 , 缺乏 时不 仅苯丙 氨酸不 能氧化 成酪 氨 酸, 而且造成多 巴胺 、 一 5羟色胺 等重 要 神经递 质 的合 成受 阻 ,
3 讨 论
人 院时 G S评分为 3分 ~ C 8分 , 于不 同时期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 上消化道 出血 , 经过积极 地对症 治疗 和采取相 应 的护 理措施
后 , 得到迅速有效地控制 。 均
参 考 文献 :
[ ] 梁维帮 , 1 杨树源, 王明璐 . 颅脑损 伤后早期上 消化道 出血及 其发
与 临 床 杂 志 ,0 0 7 3 :2 —2 . 2 0 , ( ) 1819 ( 藕 日期 :0 7 _1 收 2 o 82 )
其发 生率
为 1% ~ 7 , 般 发 生 在 伤 后 1周 内 较 多 见 , 要 是 由 创 6 4% 一 主 伤 后 发生 急性 应 激 性 溃 疡 所 致 , 急 性 胃黏 膜 病 变 。于 13 属 92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及治疗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及治疗1.苯丙酮尿症诊断本病是少数可治疗的遗传代谢病之一,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1)尿三氯化铁试验。
取尿5ml,滴入数滴10%三氯化铁,如尿中存在苯丙酮酸,便立即出现绿色。
由于病儿尿中苯丙酮酸的排泄是呈间歇性的,故一次阴性不能排除本病,应作多次检查,可作为较大小儿的初筛检查。
(2)血清苯丙氨酸浓度测定。
当血清浓度达到0.36mmol/L以上时,即可诊断本病。
(3)苯丙氨酸耐量试验。
口服苯丙氨酸100mg/kg,1~4小时后查血,可发现血浆内苯丙氨酸含量增高,酪氨酸含量降低。
(4)Guthrie细菌抑制试验。
适用于新生儿筛查。
(5)尿蝶呤分析。
应用高压液相层析(HPLC)测定尿液中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会计师,可以鉴别三种非典型氮苯丙酮尿症。
2.苯丙酮尿症治疗婴儿出生后一经诊断,应立即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
采用低苯丙氨酸奶方,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在6个月以内的小儿除治疗奶方外,可适当增加母乳。
6个月以后的小儿应以米粉及奶糕为主食,随病儿年龄增长可选用大米、小米、大白菜、土豆、萝卜、南瓜、茄子、红薯及菠菜等,这些食物中苯丙氨酸含量较少。
每日允许摄入苯丙氨酸30~50mg/kg,以维持生长及代谢的最低需要。
饮食治疗期间应定期测病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以维持在0.18~0.61mmol/L(2~10mg/dl)为宜。
如在出生1个月内即开始治疗者,智力发育可接近正常;在2~3岁以前开始治疗者,尚可限制脑损害的发展,但已发生脑损害后,则难以恢复。
3岁以上的病儿使用饮食疗法,智力无明显进步,可使神经症状减轻,活动过多的症状得以改善。
一般6岁以后可放松严格的饮食治疗,但仍适当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治疗应持续至8~10岁或更久。
苯丙酮尿症的科普知识

苯丙酮尿症的症状 其他症状
患者可能还会表现出皮肤问题、癫痫和运动 协调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如何诊断苯丙酮尿症?
如何诊断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筛查
出生后几天内进行血液筛查,可以检测到苯丙氨 酸的水平。
大多数国家都已将苯丙酮尿症纳入常规新生儿筛 查项目。
如何诊断苯丙酮尿症?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确认是否存在PKU相关的突变基因 。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评估家族成员的风险。
如何诊断苯丙酮尿症? 临床症状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家族史进行全面评估。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开始治疗,避免严重后果。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饮食管理
苯丙酮尿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限制苯丙氨酸 的摄入,通常需要遵循低蛋白饮食。
苯丙酮尿症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良好的心理 支持和咨询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极为重要。
谢谢观看
苯丙酮尿症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2. 苯丙酮尿症的症状 3. 如何诊断苯丙酮尿症? 4.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5. 苯丙酮尿症的预后与生活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定义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因 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无法正常 代谢。
苯丙酮尿症的预后与生活
苯丙酮尿症的预后与生活 早期干预
若能在出生后尽早接受治疗,患者通常可以正常 生活,智力发展良好。
早期干预对防止智力低下至关重要。
苯丙酮尿症的预后与生活
终身管理
苯丙酮尿症患者需终身遵循低苯丙氨酸饮食,定 期复查。
儿童疾病-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正常值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正常值【导读】近年来,随着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许多人也渐渐对这类遗传性的新生儿疾病有所关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正常值是多少近年来,随着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许多人也渐渐对这类遗传性的新生儿疾病有所关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正常值是多少。
当苯丙氨酸含量>0.24mmol/L(4mg/dl)即两倍于正常参考值时,应复查或采静脉血定量测定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正常人苯丙氨酸浓度为0.06—0.18mmol/L(1—3mg/dl)而患儿血浆苯丙氨酸可高达1.2mmol/L(20mg/dl)以上,且血中酪氨酸正常或稍低。
通常患儿血清苯丙氨酸高达1.2mmol/L(20mg/dl)以上时,即可确诊。
早起临床表现有头发黄,皮肤白,但这是非特异性的。
苯丙酮尿症可以通过饮食控制治疗。
由于天然食物中均含一定量苯丙氨酸,而低蛋白饮食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因此只能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也就是说,苯丙酮尿症患者终身都只能使用特制的食物进行治疗。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症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罕见疾病的一种,属于氨基酸代谢病,宝宝如果得了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是不易发现的,那么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症状有哪些呢?首先,在外表上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患儿易有皮肤颜色白、常出现湿疹的症状,由于黑色素合成减少,故患儿头发颜色色浅,干枯,没有色泽;头围比较小,乳牙生长的慢;汗液和尿中排出有难闻的鼠尿臭味、霉臭味;有的早期还出现烦躁、易激惹等症状。
有些患儿可能有喂养困难、呕吐、睡眠不安、容易哭闹等表现。
其次,智力发育上,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患儿一般从出生后4到9个月智力发育迟缓症状开始表现的明显,尤其是语言发育障碍,这些表现都提示大脑已经受到损伤,部分患儿还合并有癫痫发作,多在生后18个月内出现。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代谢疾病,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因此苯丙酮尿症的治疗研究进展一直是全世界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苯丙酮尿症的几种治疗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新的治疗方法,让读者对PKU的治疗研究进展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字】苯丙酮尿症治疗方法食疗法苯丙氨酸解氨酶大分子中性氨基酸四氢生物蝶呤基因疗法1.苯丙酮尿症的简述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简称PKU)是先天代谢性疾病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陷从而引起苯丙氨酸(Phe)代谢障碍所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伤。
1.1 致病机理苯丙酮尿症患者血液中积累高浓度的Phe,会对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血中高Phe浓度虽未影响神经元树突的形态和其生存能力,却影响了突触的形成,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
此外,大多研究支持竞争抑制的观点,即浓度过高的Phe会竞争性抑制其他大分子量中性氨基酸(large neutral amino acid, LNAA) 流经脑部的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过程, 从而妨碍脑部的正常发育【1】。
1.2临床类型按照PAH活性可将PKU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2.1 经典PKU:苯丙氨酸羟化酶PAH活性为正常人的0-0.3%,患儿对苯丙氨酸耐受量<20mg·kg-1·d-1;1.2.2 暂时型PKU:见于极少数新生儿或早产儿,可能为苯丙氨酸羟化酶成熟延迟所致生后Phe浓度超过正常,随后逐渐恢复正常;1.2.3 轻型PKU:临床表现较轻,患儿对Phe耐受量<50mg·kg-1·d-1;1.2.4 非典型PKU:又被称为恶性PKU,是因为PAH 辅酶BH4 缺乏导致,患儿神经系统表现较突出,常见躯干肌张力降低,四肢肌张力增高,不自主运动,顽固性惊厥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丙酮尿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苯丙酮尿症该怎么办
苯丙酮尿症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
1、治疗经典型的方法—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治疗期限:主张至少应治疗到患儿青春期发育成熟,最好能坚持终生治疗,成年后可以适当放宽饮食限制。
治疗原则:
(1)苯丙氨酸的摄入量必须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量。
由于患者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少,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生成酪氨酸而在血液中大量蓄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且苯丙氨酸又经旁路代谢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经尿液大量排出,所以患者尿液有特殊的难闻的鼠味。
同时苯丙氨酸是生长发育的必需氨基酸,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严重会导致死亡。
所以,苯丙氨酸既不能摄入太多,也不能摄入太少。
(2)另一方面,由于天然蛋白质中均含有4~6%的苯丙氨酸,所以必须控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而以低或无苯丙氨酸的奶粉、蛋白粉作为患儿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并且要保证给予足够的热量。
(3)对乳儿母乳仍是最好的饮食,给予计算量的母乳,对患儿的发育十分有利,因此切忌停喂母乳。
(4)必须考虑个体的差异。
由于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缺陷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饮食治疗要坚持个体化的原则,而且由于各年龄段患儿蛋白质、热量、苯丙氨酸需要量和耐受量的不同,应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体重、血液浓度制定和调整食谱,使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5)食物中除脂肪和糖类外,均含有蛋白质;其中苯丙氨酸含量占蛋白质的3%—5%。
故从普通食物中摒除苯丙氨酸是困难的。
(6)治疗方案
1)维思多系列低或无苯丙氨酸的奶粉、蛋白粉、淀粉以及饮料等。
国内也有其他厂家试制的同类产品,如国内供应的低苯丙氨酸食品有苯酮康和苯酮宁代奶粉。
制剂的质量对疗效影响非常大,选用时应予注意。
可以在此种低苯丙氨酸食品喂养的基础上辅以母乳和牛奶。
2)为保证疗效,应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正常人血苯丙氨酸浓度为1~2mg/dl,未经治疗的典型苯丙氨酸血浓度20mg/dl,多在20~50mg/dl之间,50mg/dl少见。
在饮食治疗后血Phe浓度监测第一个月应每周复查1~2次,以后每月一次。
还应定期复查血色素、白蛋白、脑电图、体格和智力发育情况等,必要时应进行血氨基酸分析,测定酪氨酸水平,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的比值等。
2、对于非典型苯丙酮尿症的治疗除了饮食治疗以外,还应补充多种神经介质,如四氢生物蝶呤(BH4)、多巴、5-羟色胺、叶酸等。
3、对于有其他合并症的患儿应予以对症治疗。
例如合并有癫痫发作的患儿,应及早开始进行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患有湿疹的患儿在血Phe浓度控制满意后,可自愈,如湿疹
严重,可给予外用药对症治疗。
苯丙酮尿症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bbtnz/yy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