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手册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电工电子实验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重要部分。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原理。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1. 熟悉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2. 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实验操作技能;3. 理解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4. 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示波器2.函数发生器3.直流电源4.电阻器5.电容器6.电感器7.连接线等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包括以下几个实验项目:1. 交流电压测量实验2. 直流电路测量实验3. 电阻测量实验4. 电容测量实验5. 电感测量实验实验一:交流电压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示波器和测量电路连接。
2. 调节示波器:根据待测交流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调节示波器的控制方式和显示范围。
3. 读取电压值:在示波器上读取交流电压的值,并记录。
实验二:直流电路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源、电阻器和电压表连接成直流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3. 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值,并记录。
实验三:电阻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源、电阻器和电流表连接成电阻测量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3. 测量电阻:使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器中通过的电流,并结合已知电压计算出电阻的值。
实验四:电容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源连接成电容测量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3. 充电和放电:观察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记录相应的电容器电压。
4. 计算电容:使用已知的电阻值和充电时间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五:电感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感器、电阻器和电源连接成电感测量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特性与驱动电路研究

实验三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特性与驱动电路研究一.实验目的:1.熟悉MOSFET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2.掌握MOSEET对驱动电路的要求3.掌握一个实用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调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MOSFET主要参数:开启阀值电压V GS(th),跨导g FS,导通电阻R ds输出特性I D=f(Vsd)等的测试2.驱动电路的输入,输出延时时间测试.3.电阻与电阻、电感性质载时,MOSFET开关特性测试4.有与没有反偏压时的开关过程比较5.栅-源漏电流测试三.实验设备和仪器1.MCL-07电力电子实验箱中的MOSFET与PWM波形发生器部分2.双踪示波器(自配)3.毫安表4.电流表5.电压表4、实验线路见图2—2五.实验方法1.MOSFET主要参数测试(1)开启阀值电压V GS(th)测试开启阀值电压简称开启电压,是指器件流过一定量的漏极电流时(通常取漏极电流I D=1mA)的最小栅源电压。
在主回路的“1”端与MOS 管的“25”端之间串入毫安表,测量漏极电流I D ,将主回路的“3”与“4”端分别与MOS 管的“24”与“23”相连,再在“24”与“23”端间接入电压表, 测量MOS 管的栅源电压Vgs ,并将主回路电位器RP 左旋到底,使Vgs=0。
将电位器RP 逐渐向右旋转,边旋转边监视毫安表的读数,当漏极电流I D =1mA 时的栅源电压值即为开启阀值电压V GS (th )。
读取6—7组I D 、Vgs ,其中I D =1mA 必测,填入表2—6。
(2)跨导g FS 测试双极型晶体管(GTR )通常用h FE (β)表示其增益,功率MOSFET 器件以跨导g FS表示其增益。
跨导的定义为漏极电流的小变化与相应的栅源电压小变化量之比,即g FS =△I D /△V GS 。
典型的跨导额定值是在1/2额定漏极电流和V DS =15V 下测得,受条件限制,实验中只能测到1/5额定漏极电流值。
奋乐 FL1200A 单相电参数测量仪 使用手册说明书

2
目录
序言
概述
4
旧包装盒的处理
4
您的产品
正面状态下
5
反面状态下
6
主要特点
7
仪表安全指标
8
技术指标
8
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8
仪器的保养
FL1200A 单相电参数测量仪
使用手册
杭州奋乐电子有限公司
0
单相数字功率表 使用说明
感谢您购买杭州奋乐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 FL****系列单相电参数测量仪产品,为正确使用您 的产品,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将其妥善保管,以便日后查阅之用。
杭州奋乐电子有限公司 电话:0571-89969323 传真:0571-89969323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拱康路瓜山东苑 72 号 网址: E-Mail: hzfenle@
◆转换键(PF/Hz):功率因数值和频率值相切换显示。
◆ 设定键:按下该键,设定仪表的参数。具体如下 : 1、A--L:设定电流下限 “▲”“●”“ ”切换
2、A--H:设定电流上限“▲”“●”“ ”切换
3、P--L:设定功率下限 “▲”“●”“ ”切换
9
▼▼▼
▼
▼ ▼ ▼
4、P--H:设定功率上限 “▲”“●”“ ”切换 当设定功率时可以用“锁存键”来切换“W”和“kW” 5、Beep: 设定蜂鸣器是否报警,即设定蜂鸣器是否响与不响,OFF 表示关,ON 表示开(出
3
序言
概述 新型单相系列电参数测量仪,外壳采用超薄机箱,重量轻,便于携带。
高职《电子测量》课程立体实践教学平台建构研究

高职 《 电子测 量》 课程立体实践 教 学平 台建构研 究
黄 璨 , 薇 金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江苏 苏州 2 50 ) 1 14
摘要 : 高职人才的培 养依托实验、 实训、 实习等环 节。 高职《 电子测量》 技术课程的改革关键是 实践教学模 式的改革 , 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是 实践教学平 台的建立。 电子测量 《 利用基础性 实验、 开放性实验 、 仿真
测 量 数据 的精 确度上 有很 大优 势 。
仿真实验对传统实验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 。 利
用 M li i u tsm软件 的仿真 实 验 , 能排 除 实 际仪 器 操
功能。
12借助 新 建 的 实验 实训 平 台 , . 创新 开放 性 实验
作 时由于仪器精度和人为 因素等造成 的误差 , 使欲 测量的数据或欲观察的现象更准确。例如, 利用通 用示波器观察李沙育图形时, 常发现观察到 的图形
[0 2Ⅺ) 8 。 2 1] O ) 6
作者简介: 瑕 ( 7-, 江苏苏州人 , 黄 1 1)女, 9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 子与通信工程系讲师, 工程硕士, 主要从事 电 t t育、 子 子t ̄s 电 测量 的研究 。 金 薇 (9 4 )女, 1 7 _ , 江苏苏州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讲师, 教育硕士 , 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教育、 用 应
系跨专业的实验室, 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比如我 系 开放 感 测及 控 制技 术 实训 室 、 电子产 品检 测 与 调 试 实训室、 平板显示测试实训室等。学生可 以提前 预 约 , 时结 伴进 入 实 验 室 , 据 实 验 手 册 自主 进 按 根 行实 验 。通过 开放 性实 验 , 实现 了学生 的 自我管理 , 激发 了学生专业兴趣 。通过开放性实验 , 拓展 了学 生 的专业 视野 。 13利用仿真平台, . 进行仿真 实验 高职 院校大 多 资金 缺 乏 , 先进 的仪器 难 以及 时 更新 。利用仿真平 台来进行测量实验 , 很好地解决 了资 金 问题 , 并且 虚拟 平 台在 更 换元 件 的便 捷 性 和
电子式万用表操作说明书

电子式万用表操作说明书导言:电子式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在电子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操作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电子式万用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该仪器。
1. 仪器概述电子式万用表是一款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的便携式仪器。
具有数字显示、自动量程切换、阻抗、温度等功能,适用于多种电子设备的维修、调试和实验等工作。
2. 仪器特点(此处详细描述电子式万用表各功能特点,例如量程范围、精度、自动校准等)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此处介绍使用电子式万用表之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确认电池电量、插入测试引线等)3.2 测量电压3.2.1 选择量程通过选择旋钮上的电压档位,将量程调整到待测电压应该范围的最小值。
3.2.2 连接测试端子将黑色测试引线插入COM端子,将红色测试引挎插入V端子。
3.2.3 测量电压将红色测试引线连接至待测电路的正极,黑色测试引线连接至负极。
读取并记录万用表上显示的电压数值。
3.3 测量电流3.3.1 准备电路将待测电路断电,并将电流表支路连接至电路中。
3.3.2 设置选择位根据待测电流的估计值,选择电流档位。
若估计值较小,选择小档位,否则选择大档位。
3.3.3 连接测试端子将黑色测试引线插入COM端子,将红色测试引线插入A端子。
3.3.4 测量电流将红色测试引线连接至待测电路的正极,黑色测试引线连接至负极。
打开待测电路的电源,读取并记录万用表上显示的电流数值。
4. 注意事项4.1 安全使用使用电子式万用表时,要注意安全操作。
例如,避免高压触点、正确选择电流档位,避免超出仪器的额定范围等。
4.2 保护仪器使用电子式万用表时要保护仪器免受损坏,避免受潮、避免摔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4.3 避免误操作在操作电子式万用表时,要避免误操作,如选择错误的档位、接错测试引线等,以免造成测量错误或仪器损坏。
结论:本操作说明书详细介绍了电子式万用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该仪器。
全站仪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全站仪综合测量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和高程测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全站仪是一种集电子测距、角度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光电测距原理:利用红外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已知这一特性,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
2. 角度测量原理:利用全站仪内置的电子测角系统,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
3. 高程测量原理: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结合已知控制点的高程,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四、实验仪器及工具1. 全站仪一台2. 棱镜一对3. 三脚架三只4. 量角器一把5. 纸和笔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调整三脚架高度,安装棱镜。
2. 选择测站: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测站,安装全站仪和棱镜。
3. 对中整平:调整全站仪和棱镜的位置,使全站仪水平,棱镜垂直。
4. 输入数据: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棱镜高和已知控制点信息。
5. 角度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记录数据。
6. 距离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记录数据。
7. 高程测量: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8.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角度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 距离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距离,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 高程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高程,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认识到全站仪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沧州师范学院18级模电实验手册

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1)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
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
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较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
用三极管hfe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 V,R i,R 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北京交通大学电测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张梦婷学号: 12292054指导教师:姜学东实验日期: 11月21日示波器波形参数实验报告姓名:张梦婷学号 12292054 指导教师:姜学东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预习与实验操作,熟悉示波器的每个旋钮功能与用法,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对示波器进行简单的操作,主要目的为以下三个:1.熟练掌握使用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和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使用示波器,通过单踪方式与双踪方式测量两个波形相位差。
二、实验预习1.首先复习教材和ppt第三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的相关内容,复习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
2.阅读SS—7802A/7804示波器操作手册A.首先查看示波器操作手册中的注意事项,以免操作不慎造成仪器损坏。
B.了解示波器的控制部分、连接器和指示灯,掌握示波器的操作区域与显示屏区域的划分,知道示波器操作区域每个旋钮与按键的具体功能。
C.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中基本操作章节,熟悉各个功能的操作方法,由其与实验直接相关的操作,对实验做好准备。
3.由于实验需要将三角波通过RC网络变化成正弦波,因此设计如下电路图: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示波器SS—7802A(20MHZ)20MHz的双通道示波器,具备光标读出、频率测量功能。
●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水平控制区POSITION:调节屏幕上信号水平方向位移。
TIME/DIV:选择扫描速度。
左右旋转时,调节选择扫描速度,其数值在屏幕显示。
当按压此旋钮,再左右旋转,可作扫描微调。
MAG³10:扫描放大。
按下“MAG³10”键,扫描速度提高10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被放大。
SWEEP MODE:扫描方式选择。
“AUTO”为自动扫描方式。
“NORM”为正常扫描方式。
“SGL/RST”为单次扫描,每按一次此按键,选择一次单次触发。
♦垂直控制区CH1、CH2 :通道1(CHl)和通道2 (CH2)的垂直输入端,当连接测试线后,红色夹子为信号输入端,黑色夹子为地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VER2013
编写:高翠云赵阳平兰兰
审核:吴东升夏义全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3-3-12
前言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验证。
实验是新发现的手段,是创新的必经之路。
重视实验,培养良好的实验、科研作风,在实验中培养兴趣、团队合作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但也不要被巨人吓倒。
尊重实验原始数据,客观分析,大胆质疑。
成功在于一点点积累,重视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次机会。
不管你将来是否会从事本专业工作,你都会因为今天的认真而受益的!
实验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基本操作
1实验性质及学时:验证型实验3学时
2实验内容和目的:通过对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常用分立器件量值的测试,熟悉万用表的使用。
采用信号发生器发生波形,输出给示波器观察,从而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
3实验要求:
●4人1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充分合
作,又各负其职;
●提前1周查阅上述设备相关技术资料,阅读使用说明书,并观
看相关视频,设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包括数据表格。
●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机拍
摄相关图片或视频。
4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不要求篇幅,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设备功能简介简明扼要。
数据记录内容尽可能详细,拍摄的图片及视频可适当进行美化编辑。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小组分工情况;
●设备功能、原理简介;
●实验方案:主要是实验方法、步骤;
●原始数据记录;(可以为图片和视频资料)。
●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献、网站资料等
实验二万用表电阻测量精度测试及分析
1 实验性质及学时:设计型实验3学时
2实验内容和目的:采用两块精度不同的万用表对相同的若干电阻测量,记录测量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分析万用表的精度,如准确度、线性度等。
要求通过本次实验,掌握误差计算、仪表精度等知识。
3实验要求:
●4人1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充分合
作,又各负其职;
●提前1周设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尤其是数据表格、误差
计算公式。
●至少选择10种以上的电阻,对比不同挡位测量结果,每种参
量至少测试10组数据;
●可尝试改变环境条件如用电吹风加热等观察对电阻值的影响;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注意根据选择的仪表记录有效数据位数),
严禁杜撰、篡改数据。
●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4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不要求篇幅,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
原理阐述简明扼要,数据记录及分析尽可能详细。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小组分工情况
●实验原理阐述,如精度、线性度等;
●实验方案:包括采用的实验电路、设备、调试方案(具体步骤);
●原始数据记录;
●误差分析、处理,根据测量中的相关误差理论,对实测数据进行
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献、网站资料等
实验三电源纹波测试
1 实验性质及学时:设计型实验2学时
2 实验内容和目的:通过独立查询文献,了解电源纹波概念,并且设计相对合理的测试方案。
通过对电源纹波的测试,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并且掌握电源纹波测试方法。
3实验要求:
●4人1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充分合作,
又各负其职;
●提前1周设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准备好坐标绘图纸或者自
行设计的波形绘图纸、数据表格等;
●要求每位组员独立测试至少3组波形数据;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严禁杜撰、美化波形数据。
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拍摄下波形数据或者操作过程视频;
●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4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不要求篇幅,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尤其是数据、分析内容尽可能详细;实事求是,严禁杜撰、篡改数据。
5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不要求篇幅,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数据、分析内容尽可能详细。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小组分工情况
●实验原理阐述,如电源纹波概念等;
●实验方案:包括采用的实验电路、设备、调试方案(具体步骤);
●原始数据记录,主要是波形数据,包括直流、交流两种波形;
●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献、网站资料等
友情提示:安捷伦网站有相关视频,但测试不完整。
实验四模块电路特性测试
任选以下一题或者自由选择其他电路模块
题目:1)无源RC电路特性测试
2)时钟及复位电路特性测试
3)基于运放的放大电路特性测试
1 实验性质和学时:设计型实验4学时
2实验内容和目的:
(一)无源RC电路特性测试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件耗材情况,进行无源RC电路仿真设计和焊接电路,并且设计相应的电路特性即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测试方案。
通过对无源RC电路特性的实验设计及实现,熟练掌握基本测量设备如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的使用,并且熟练掌握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测试方法,对电路中关键器件对电路特性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二)时钟及复位电路特性测试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件耗材情况,进行时钟及复位电路仿真设计和焊接电路,并且设计相应的电路特性主要是频率稳定度、复位时间特性测试方案。
通过对时钟及复位电路特性的实验设计及实现,熟练掌握基本测量设备如万用表、数字示波器等的使用,并且基本掌握频率、复位时间特性测试方法,对电路中关键器件对电路特性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三)基于运放的放大电路特性测试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器件耗材情况,进行基于运放的放大电路仿真设计和焊接电路,并且设计相应的电路特性即放大特性(线性度)、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测试方案。
通过对运放放大电路特性的实验设计及实现,熟练掌握基本测量设备如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的使用,并尝试采用扫频仪测试。
熟练掌握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测试方法,对电源的质量包括对称性、纹波等对电路特性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3实验要求:
4人1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充分合作,
又各负其职;
●提前1周设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焊接好电路模块,准备好
坐标绘图纸或者自行设计的波形绘图纸、数据表格等。
●选择至少4组不同形式或不同参量组合的电路进行实验;
●尝试改变环境条件如用电吹风加热等观察对电路的影响;
●每种电路形式至少测试5组波形数据;
●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严禁杜撰、篡改数据。
4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不要求篇幅,尽可能做到重点突出,尤其是数据、分析内容尽可能详细;实事求是,严禁杜撰、篡改数据。
●小组分工情况
●实验原理阐述
●实验方案:包括采用的实验电路、设备、调试方案(具体步骤);
●原始数据记录,建议预先设计好相应的表格;
●根据相应电路原理,对电路中各元件对电路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对仿真及实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献、网站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