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的七种常用武器

合集下载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原则:PHA、安全检查表等十大工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原则:PHA、安全检查表等十大工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原则:PHA、安全检查表等十大工具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原则在工业生产和工程项目中,危险和有害因素是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

为了预防这些风险,需要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以下是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原则:1.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2.PHA是一种在活动开始之前对可能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的过程。

它主要用于初步筛选可能存在的高风险操作或设备。

3.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4.安全检查表是一种用于识别潜在危险的标准化工具,通常由一系列问题或检查项组成,旨在评估特定设备、系统或操作的安全性。

5.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6.FMEA是一种系统化的故障分析工具,用于识别系统或过程中潜在的故障模式,并评估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8.FTA是一种逻辑图解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系统中可能的故障路径。

它通过将高级故障(顶层)分解为更低级(中间和底级)的故障类型来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

9.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ETA)10.ETA是一种系统化的风险分析工具,用于识别特定事件链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它通过从初始事件开始,分析并识别可能产生的后续事件来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

11.作业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12.JHA是一种针对特定作业任务进行的风险评估方法,用于识别作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害因素。

13.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14.QRA是一种使用数学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量化和评估的方法,以确定其可能导致的损失或影响。

15.定性风险评估(Qualitative Risk Assessment,QRA)16.定性风险评估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判断的方法,用于评估危险因素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风险识别的七种常用武器

风险识别的七种常用武器

风险识别的七种常用武器2008-12-29 14:18|来源:《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字号:大中小|视力保护色:《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讯(供稿单位:国航股份成都维修基地党群工作部宣传室通讯员:易春霞作者:陈义怀)风险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系统(SMS)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部分。

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是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风险评估的质量,也必然影响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怎样全面准确地识别出一个系统或一项作业的风险,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风险识别中常用的七种武器,涵盖了入门和专业两个级别,基本上能满足各种风险识别的需要。

武器之一:「作业分析与流程图」(The Operations Analysis and Flow Diagram)作业分析(OA)要求编写一份逐项的事件序列或是一个图表(如流程图),来描述一项工作的主要事件。

这种方法要求将一项工作按时间顺序分解成具有较强相关性的N个片断,每个片断应是一个最小的相对独立的事件单位,此处称之为“事件元”。

作业分析可以是一份按时间序列排列的表格,更常用的是我们所熟悉的流程图。

作业分析是一种也比较容易掌握的基础性工具,可用于所有的风险识别。

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和要点在于:要尽可能详细地罗列一项工作的所有重要细节。

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附:流程图符号范例符号意义实例开始接受工作开始行程打开检查清单过程规划任务起动车辆检查清单上的第一步骤决策点(或)是/否赞成/反对通过/失败分叉/分开(且)车辆与供给物品就位放开离合器并且踩油门移动操纵杆并同时观察飞行控制装置结束期终报告抵达目的地飞机通过接受武器之二:「危险因素分析」(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危险因素分析,简称PHA。

它以作业分析或流程图为基础,运用直觉、经验、参考数据或标准等,对每一个事件元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对应的记录。

实验室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

实验室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

实验室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在我们这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实验室里,风险就像那一只藏在角落里的小猫咪,时不时就会蹦出来吓你一跳。

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实验室里的风险识别和管控措施,让大家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安心科研,不再心里打鼓。

1. 风险识别1.1 化学品的危险首先,咱们得提到化学品。

这些小家伙就像调皮的孩子,虽然有些乖,但一旦发起脾气,可就麻烦大了。

有些化学品是易燃的,碰上一点火星就能变成火焰喷射器,简直吓得人心慌!所以,在使用化学品前,先得看看它们的安全数据表,了解清楚它们的性质,做到心中有数,方能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1.2 设备的风险接下来,咱们再聊聊那些实验室设备。

老实说,有些设备就像是个“高危职业”,稍不注意就能给你来个“迎头痛击”。

比如那些高速离心机,转得飞快,要是没关好,真的是“飞了”都不知道。

而且,像电气设备也别掉以轻心,短路可不是开玩笑的,安全第一呀,大家一定要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它们状态良好。

2. 风险管控措施2.1 防护装备说到安全措施,那就必须得提防护装备了。

咱们的实验室就像是个“战场”,每个人都得穿上“铠甲”。

手套、护目镜、实验服,这些都是咱们的“必需品”。

就好比打仗前要装备好武器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

记得有次我不小心洒了一点酸,幸好穿了防护服,不然真要后悔死了!2.2 安全培训当然,光有装备还不够,咱们的安全培训也很重要。

每隔一段时间,实验室都会组织一些培训,大家可以在培训中学习到许多实用的安全知识。

这就像是在上“生存技巧课”,教你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你想,万一真遇上什么危险,脑子里能蹦出个应对办法,那可就稳了。

安全意识要从小抓起,不能心存侥幸。

3. 应急预案3.1 制定预案别忘了,实验室里还得有个应急预案。

说白了,就是遇到危险时的一份“逃生指南”。

预案里包括了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办法,比如火灾、化学泄漏等等。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真的遇到意外,能迅速找到应对措施,那种感觉就像“明灯照路”,心里踏实多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技术手段与工具介绍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技术手段与工具介绍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技术手段与工具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避免潜在的灾害风险,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用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以期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危险化学品辨识技术1.化学品标识化学品标识是一种直观的辨识技术。

通过精确标识容器、包装和管道中的化学品信息,可以快速识别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性质和使用方法。

在标识中,一般包括化学品的名称、CAS号、危险性等级、危害标识等。

化学品标识的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危险性评估与分类危险性评估与分类是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科学、系统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通过对化学品进行危害性指标、危险性类别和等级的评估与分类,可以快速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级别,为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提供依据。

3.危险品安全技术规范危险品安全技术规范是一种依法制定的安全技术标准。

它细化了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环境下的辨识和管理要求,包括存储、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以确保危险化学品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危险品安全技术规范的遵守是危险源辨识的必要条件。

二、危险化学品辨识工具1.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管理工具。

通过建立危险化学品数据库和相应的分析模型,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废弃情况,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集成各类数据和信息,提高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2.现场检测仪器现场检测仪器是一种用于快速、准确检测危险化学品的工具。

它结合了化学分析原理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化学品的成份、浓度和污染程度。

现场检测仪器具有便携、高效、实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危险源辨识和事故应急处置。

3.安全监测设备安全监测设备是一种用于监测危险化学品的工具。

例如,气体泄漏监测仪、火焰传感器、温度监控器等可以实时监测和报警,以便及时处理危险源和降低事故风险。

枪械大全_精品文档

枪械大全_精品文档

枪械大全1. 引言枪械是一种使用火药等爆炸物发射弹丸的器械。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枪械作为战争和自卫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常见的枪械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

2. 步枪2.1 突击步枪(Assault Rifle)突击步枪是一种中型自动步枪,适合近距离和中距离射击。

它们通常使用中口径子弹,具有可调节的射击模式,包括单发、连发和自动射击。

突击步枪具备较高的射速和较长的有效射程,是现代战场上最常见的武器之一。

2.2 狙击步枪(Sniper Rifle)狙击步枪是一种用于远距离精确射击的步枪。

它们通常装备有高倍率瞄准镜,以提供更好的目标识别和射击精度。

狙击步枪具备较大的射程和杀伤力,适用于狙击手等需要远程打击敌人的角色。

3. 手枪3.1 半自动手枪(Semi-automatic Pistol)半自动手枪是一种单发式枪械,每次扣动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

它们通常采用弹匣供弹,具备较小的尺寸和较轻的重量,适合近距离自卫和便携携带。

3.2 霰弹枪(Shotgun)霰弹枪是一种使用弹药散射射击的手枪。

它们通常使用较大口径的子弹,将多个小弹丸同时发射,形成扇形攻击。

霰弹枪具备较大的杀伤力和较短的射程,适用于近距离作战和打猎活动。

4. 冲锋枪4.1 冲锋步枪(Submachine Gun)冲锋步枪是一种轻型自动枪械。

它们通常使用较小口径的子弹,具备高射速和较短的射程。

冲锋步枪适合近距离战斗,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的战斗。

5. 机枪5.1 轻机枪(Light Machine Gun)轻机枪是一种便携式自动枪械。

它们通常使用中口径子弹,并具有较大容量的弹药供给系统。

轻机枪适合快速射击和提供火力压制,是步兵单位中的常见武器。

5.2 重机枪(Heavy Machine Gun)重机枪是一种重型自动枪械,通常由两名或更多的士兵操作。

它们使用较大口径的子弹,具备更长的射程和更高的杀伤力。

重机枪适合用于阻击敌人和远程火力支援。

识别风险的工具和技术

识别风险的工具和技术

识别风险的工具和技术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参与风险识别的小组成员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以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座谈,小组成员在会上可以打破常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想法。

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该方法主要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提交意见。

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德尔菲法的特点是专家们始终不见面,也不知道其他专家是谁,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由于个别专家的偏见而误导其他专家的判断的情况发生。

去专家府上送,取,不受被人误导,背靠背。

3.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4.核对单分析(Check List Analysis)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对检查项目列表中的各项进行逐一检查,避免遗漏。

我们将这种表称为核对单,也叫检查表。

用核对单进行项目风险盘点的方法叫核对单分析。

类似盘点打勾,盘点库房。

5.假设分析假设分析是检验假设条件在项目中的有效性,并识别因其中假设的不准确、不稳定、不一致或不完整而导致的项目风险。

6.鱼骨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的方法,又称因果图。

7.系统或过程流程图流程图是描绘系统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

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个部件,表达信息在各个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8.专家判断拥有类似项目或业务领域经验的专家可以直接识别风险。

在借助专家的判断时,我们需要注意专家的偏见,同时,也要重视专家的直觉。

9.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假设条件:不确定,经验推断制约因素:已确定,客观存在10.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

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方法。

一、风险辨识的常用方法1.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辨识方法,它通过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点。

具体步骤包括:- 分析企业的优势,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分析企业的劣势,找出可能导致风险的原因;- 分析企业的机会,确定可能面临的风险;- 分析企业的威胁,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风险的因素。

2.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通过构建事件树,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和其潜在后果。

具体步骤包括:- 确定风险事件的起始点;- 根据风险事件的不同可能性和后果,构建事件树;- 分析每个事件节点的概率和影响,确定可能的风险。

3. 鱼骨图法鱼骨图法,也称为因果图法,通过将问题或风险事件作为鱼骨的头部,将可能导致问题或风险的原因分别列在鱼骨的骨架上,从而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

具体步骤包括:- 将问题或风险事件写在鱼骨的头部;- 根据问题或风险事件,确定可能的原因类别;- 在鱼骨的骨架上列出可能的原因;- 分析每个原因的概率和影响,确定可能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1. 矩阵评估法矩阵评估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构建风险矩阵,将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评估,从而确定风险的等级。

具体步骤包括:- 将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分别划分为几个等级;- 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将每个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等级;- 根据风险的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在风险评估中也可以使用,通过对事件树的分析,确定每个事件节点的概率和影响,从而评估风险的等级。

3.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对不同因素进行权重的确定,最终得出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

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

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
1. SWOT分析:通过评估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识别潜在的风险。

2. 环境扫描:通过观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趋势,识别可能对企业运营产生影响的风险。

3. 风险矩阵:使用定量和定性指标评估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4. 事件树分析:以特定事件为基础,通过理解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因素,识别并评估相关的风险。

5. 多视角分析:通过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识别和评估风险,确保涵盖多个方面的风险。

6. 质量漏洞分析:通过分析先前项目或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识别潜在的质量管理风险。

7. 变革管理:评估企业发生变革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管理这些风险。

8. 经验法则:基于已知的经验和历史数据,识别和评估类似的风险。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特定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识别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识别的七种常用武器2008-12-29 14:18|来源:《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字号:大中小|视力保护色:《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讯(供稿单位:国航股份成都维修基地党群工作部宣传室通讯员:易春霞作者:陈义怀)风险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系统(SMS)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部分。

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是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直接关系到风险评估的质量,也必然影响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怎样全面准确地识别出一个系统或一项作业的风险,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风险识别中常用的七种武器,涵盖了入门和专业两个级别,基本上能满足各种风险识别的需要。

武器之一:「作业分析与流程图」(The Operations Analysis and Flow Diagram)作业分析(OA)要求编写一份逐项的事件序列或是一个图表(如流程图),来描述一项工作的主要事件。

这种方法要求将一项工作按时间顺序分解成具有较强相关性的N个片断,每个片断应是一个最小的相对独立的事件单位,此处称之为“事件元”。

作业分析可以是一份按时间序列排列的表格,更常用的是我们所熟悉的流程图。

作业分析是一种也比较容易掌握的基础性工具,可用于所有的风险识别。

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和要点在于:要尽可能详细地罗列一项工作的所有重要细节。

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附:流程图符号范例符号意义实例开始接受工作开始行程打开检查清单过程规划任务起动车辆检查清单上的第一步骤决策点(或)是/否赞成/反对通过/失败分叉/分开(且)车辆与供给物品就位放开离合器并且踩油门移动操纵杆并同时观察飞行控制装置结束期终报告抵达目的地飞机通过接受武器之二:「危险因素分析」(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危险因素分析,简称PHA。

它以作业分析或流程图为基础,运用直觉、经验、参考数据或标准等,对每一个事件元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对应的记录。

PHA有助于克服在传统直觉式风险管理中,立即集中焦点于作业的某一方面风险的强烈倾向,而这通常导致忽略隐藏在作业其它方面某些更严重的问题。

当风险水平较低或为例行性的作业时,PHA通常可以担负全部危险因素确认的工作。

在风险较高的作业中,PHA藉由呈现全面的风险问题,为后续的危险因素分析找出重点以及排出优先级。

PHA容易使用,并且花费时间较少,但它的有效性也依赖于具有实际经验的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以及可供参考的法令、标准、技术文件等数据群。

通常它一般只能进行广泛但并不深入的风险识别,在风险较高且较复杂的作业中,还需要后续的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工具进行专门的分析。

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PHA示例:搬动一件沉重装备作业:将一件3吨重的机器从一栋大楼移到另一栋起点:该机器是位于A栋大楼的原始位置上终点:该机器是位于B栋大楼的新位置上事件元危险因素或状况抬高机器以容许叉车定位机器由于不平衡而翻覆机器由于叉车失常而翻覆由于叉车失常或是不当的位置(人或叉车),而使机器掉落在人或装备上。

机器撞到高处的障碍物机器在提升过程中损毁将叉车定位叉车撞到机器叉车撞到该处的其它物品提升机器机器撞到头上高处的障碍物由于机械故障而致提升失败(伤害到机器、其它事物或是人员)机器由于不平衡而翻覆搬动机器到卡车处操作员错误而引起装载不稳定由于路面不平等造成装载物移动放置机器到卡车上捆绑不当而产生不稳定卡车装载过重,或是不当的装载分配驾驶卡车到B栋大楼搬运中发生汽车意外事故驾驶技术不良产生不稳定由于路面状况而不稳定从卡车搬下机器分析同「搬动机器到卡车处」放置机器于B栋大楼的新位置分析同「提升机器」,但焦点集中在搁放机器。

武器之三:「假设状况」法(The“What If”Tool)假设状况法就是依据作业分析的结果,直观形象地假设事件元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后果。

它是风险确认工具中最有效力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掌握有关失败模式的危险因素数据特别有效。

假设状况法的典型使用情况,是在作业分析与PHA之后作为第一项使用工具。

例如,PHA揭露某一方面的危险因素,而它需要进一步地探讨,深入探讨该方面因素的最佳单一工具可能就是假设状况法。

使用者可集中于某个关切的危险点,然后使用假设状况法去实际地挖掘出危险因素。

运用「假设状况」法分析,可以辅以情境思考加以扩展,以便进一步探讨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为使用情境思考,可发展一些简短的情境,而它们可反应作业中多重危险因素复合影响下的最坏可能结果。

在撰写情景时,一般以遵循以下原则:²简洁清楚,不拘泥于词句及文法²包括人员、机器、环境条件、管理等要素²鼓励想象力与直觉²将情境延伸至最坏可能结果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假设状况」法示例:场面:描绘一组三名操作员工,非正式地利用假设状况法,以讨论一项将多吨重的机器,从一个地点搬到另一个地点的任务。

其中部份讨论情况如下:甲:假如机器翻倒并且掉落而打断其后方墙壁内的电线,情况将如何?乙:假如它打到位于西边墙上的焊接管,情况将如何呢?(乙将甲假设的情况进一步延伸,从原先所提出的危险因素中再产生另一个变形。

)丙:假如底板因为重量集中在叉车底部而破裂,情况将如何?甲:假如机器上用以提升的端点,被叉车损坏,情况将如何?乙:假如电线、气压管或其它机器附件没有正确归位,情况将如何?丙:假如关闭/开启标示,没有正确运用于机器所需的电源上,则情况将如何?等等….附注:在工作底稿上掌握每一种假设状况相当重要。

当可能的情况基本穷尽,则将危险因素归纳为几个相似类别。

上例中所列者,可以分别归类如下:类别1:机器掉落的危险因素。

类别2:重量所导致的失常。

类别3:机器关闭与启用的危险因素。

而后这些相关类别的危险因素,再进行作业风险管理程序的其余五步骤的处理。

武器之四:「因果法」(THE Cause and Effect Tool)因果法又称鱼骨图(The fishbone tool),是一种较严谨、详细的风险识别工具。

因果法的特别优势在于它起源于质量管理,很多员工曾受过训练。

因为广泛使用,因此只需很少或不需训练就可以将它运用在侦测风险的问题上。

使用者可依据所欲分析的作业或任务的特殊性质,而加以剪裁基本骨架。

可将一个正面或负面结果的方块,放置在图形的右方。

然后利用图形架构,加入各种引发因素而完成本图形。

然后利用基本主线的旁系分支,可将其它危险因素加入到图形中。

因果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团队型危险因素确认工具,因此应该尽可能地在团队方式下使用。

由于该方法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曾广泛使用,并为大家所熟悉,兹不举例。

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武器之五:工作危险因素分析(The Job Hazard Analysis)工作危险因素分析(JHA)的目的,在于详细检视某单项工作的各种安全风险。

JHA的最佳完成方式是使用一份如图所示的表格,将某项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步骤。

某些工具诸如情境法以及假设状况法,有助于确认工作人员或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

工作危险因素分析表可由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完成,也可由经过培训的其它人员完成,但关键是实际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必须参与,以保证分析的可靠性。

JHA与前述的PHA有相似之处,但它增加了识别出危险因素后推荐采取的运行或程序,基本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完整过程,在理想状况下就等于是风险管理。

对于涉及显著风险的所有工作,完成深度危险因素评估并有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参与,这种观念就是实现作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理想模式。

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示例:工作危险因素分析表工作或作业名称工作场所名称JHA编号基本工作步骤(按先后顺序)潜在危险因素推荐的行动或程序武器之六:界面分析(THE Interface Analysis)界面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作业或系统中不同的活动要素间的潜在危险连接点或接触界面。

界面分析的设计,是藉由集中焦点于作业中不同要素的界面上,从而揭露潜在的危险因素,而这是其它任何方法所难以发现的。

在任何一个作业或系统中,一般都包含人、机、料、法、环五个要素,即便五个要素本身都没有问题,但是风险可能出现五个要素的接触界面上。

以人与机器为例,人员的资质符合要求,机器设备状态良好,但是人在操作使用机器时,却可能发生机器伤害人或人损伤机器的风险,这个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机界面的双向吻合上存在问题。

比如,人员不按规程操作,机器本身的设计在安全性上可能有某些缺陷等等,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如果一个系统或一项作业各界面的自洽性(self-consistent)良好,那么出现风险的概率就很低,但这往往是一种理想状态,大量的风险恰恰就在各界面之间产生。

因此界面分析是风险识别中十分重要和不可忽视一种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发现常规风险之外的隐藏较深的潜在风险。

界面分析主要应该考虑界面之间的潜在互动及信息传递。

要确保系统或作业周期所有阶段的互动都纳入考虑,必须建立一份良好的作业分析。

评价:重要性:☆☆☆☆难易程度:☆☆推荐指数:☆☆☆☆杀伤力:☆☆☆☆武器之七:故障树分析(The Fault Tree Analysis)故障树分析(FTA) 是一种专业水平的危险因素确认工具,该技术由美国贝尔电报公司的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

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

该方法采用图形演绎,从顶事件(TOP Event)开始,由上而下逐步分析,直到基本事件(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FTA是少数几种只要拥有必要的数据资源,即可支持量化分析的危险因素确认工具之一,用此方法计算事故发生概率,一般先理清故障树的结构,再求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后由容斥法公式近似求得。

所谓割集,也叫做截集或截止集,它是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也就是说故障树中一组基本事件的发生,能够造成顶事件的发生,这组基本事件就叫割集,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最低限度的集合叫最小割集。

由于此方法涉及到集合与概率分析等专业的数学工具,具体分析请参阅相关的专业著作,此不详述。

以下事例是某型发动机冷车起动困难的简单的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的常用符号及意义:(以下所列仅是故障树分析中的常用符号,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阅国家标准GB T 488 8-1985 故障树名词术语和符号)常用事件符号:常用逻辑符号运用故障树识别风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熟悉系统:要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