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儿童营养评价及膳食指导

儿童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一、基础营养(一)能量1、能量消耗(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食物热效应(4)生长发育2、能量的食物来源人体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类营养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粮谷类和薯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是膳食能量最经济的来源。
蔬菜和水果一般含能量较少。
(二)蛋白质1、生理功能(1)构成和修复组织(2)调节生理功能(3)供给能量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例如:面粉、小米、大豆、牛肉单独食用时,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分别为67、57、64、76,若按一定比例混合食用,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可提高到89。
我国北方居民许多食物的传统食用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证明是合理和科学的。
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①食物的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比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要好;②搭配的种类愈多愈好;③食用时间愈近愈好,同时食用最好,因为单个氨基酸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约4小时,然后到达组织器官,再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而合成组织器官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到达才能发挥互补作用,合成组织器官蛋白质。
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蛋白质两类。
植物蛋白质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含量不算高,但由于是人们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是植物蛋白质中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
蛋类、奶类、肉类都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一般要求动物性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
(三)脂类1、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2)构成身体成分(3)供给必需脂肪酸2、食物中的脂肪酸一般来说,动物性脂肪比植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动物性脂肪一般含40-60%的饱和脂肪酸,30-5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少。
幼儿膳食与营养分析

幼儿膳食与营养分析【1】一、幼儿膳食原则1.膳食首先必须合乎营养的需要,以满足迅速生长发育时期所必须的一切物质。
2.食物中应有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各种营养素之间要有正确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值接近于1:1:4-5。
3.每日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热量各占总热量的10-15%、25-35%、50-60%,动物脂肪占总脂肪的50%,动物蛋白加豆类蛋白占总蛋白的50%。
4.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就餐时间、次数和每餐热量的分配,要求早餐20-25%(其中早点5%),午餐35%,午点10%,晚餐25-30%。
5.食物的选择、配合要恰当,食物的品种、数量、烹调制备的方法均应适合幼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6.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兴奋食物中枢,引起食欲。
7.要求绝对做好饮食卫生。
表六带量食谱记录每餐饭菜名称、食物品种,并记录每个人所吃的量,单位以克计算,每周制定一次,托幼分开,注意季节性变化,食物品种多样化。
食谱中要反映自制点心次数,一类园以上每周4次,2类园3次。
如:早点豆浆150g 饼干10g 糖5g午餐白菜千张炒肉丝,西红柿蛋汤,米饭白菜75g,千张15g,猪瘦肉50克,西红柿40g,鸡蛋10g,大米75g,午点菜肉包子(自制)面粉30g,猪肥瘦肉15g,青菜30g。
因多数幼儿园提供一餐两点,带量食谱的制定,要求每人每天谷类100g,动物性食品60-80g,牛奶或豆浆100-150g,豆制品10-25g,蔬菜100-150g。
对于损耗大和带骨头的可以适当加量,对于损耗小的可以适当减量,通过营养分析动态调整。
3-6岁儿童每日供给食品种类及数量(g):谷类100-250 ,蔬菜150-250,蛋或内脏50,鱼或肉100-125,牛奶250,豆制品30-50,油10-15,糖20.表六(附)幼儿园食堂原料食品采购验收登记表1.食堂人员每日记录,库存栏内如当天买多少吃多少计0。
如买30Kg吃20Kg计10Kg。
3-6岁儿童的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

(4)矿物质-碘
• 碘--甲状腺肿无处逃 • 生理作用:制造甲状腺素。 • 缺乏影响: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发育迟缓; • 食物来源:海产品,紫菜、海带
(5)维生素A
• 维生素A—视力保护神 • 主要生理作用: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持皮肤、眼睛、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正常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 缺乏与过量 : • 缺乏:眼睛干涩(干眼病)、夜盲症、角膜溃疡,怕光、视力下降、皮肤粗糙干、毛孔大、皮肤痒、脱发头屑 • 多、眼袋大下垂、易感冒、牙齿珐琅质发暗,不坚固、儿童长不高 • 过量:维生素中毒,四肢疼痛,过度兴奋,生长停滞,脱发,婴儿囟门隆起颅压增高。
• 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肝脏、鳗鱼、奶油、芒果、杏仁、鱼肝油、蛋黄; 橙色或深绿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胡萝卜素可在人体转化。
(6)维生素B (B1、B2)
• 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因子)---疲劳一扫空 • 主要生理作用:促进生长发育、保持神经、肌肉、心脏功能、防治脚气病、改善精力; • 缺乏症:食欲差,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严重者惊厥昏迷,2-5个月猝死。母亲缺乏婴儿脚气病。 • 影响吸收因素:维生素B2、B6 铁、维生素E,
(8)维生素D
• D---钙质护卫队 • 主要生理作用: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骨钙沉淀,有利骨钙化。促进牙和骨胳生长。 • 影响吸收因素:一般烹调不会使维生素D损失。 • 缺乏与过量-: • 缺乏:儿童佝偻病,婴儿以乳类为主,无论是母乳还是牛奶维生素D含量均低(出生2周-1.5岁之内都应补充) • 过量:中毒,厌食、呕吐、腹泻、头疼、嗜睡、多尿、血钙升高。 • 食物来源: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类
(3)碳水化合物
托幼机构儿童营养与膳食

因我国儿童(尤其是农村)膳食铁主要以
植物性铁为主,吸收率低,幼儿期缺铁性贫
血成为常见和多发病。
2024/1/26
xx
17
铁
1-3岁幼儿铁的适宜摄入量(AI)为12mg/d。 膳食中良好的食物来源是动物的肝脏和血,
其中禽类的肝脏和血含量达40mg/100g以上。 牛奶含铁很少。
蛋黄中虽含铁较高,但吸收率仅有3%。
2024/1/26
xx
31
2.合理加工与烹调 幼儿的食物应单独 制作,质地应细、软、碎、烂,避免刺激性 强和油腻的食物。食物烹调时还应具有较好 的色、香、味、形,并经常更换烹调方法,
以刺激小儿胃酸的分泌,促进食欲。
2024/1/26
xx
32
3.合理安排进餐
幼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且肝储备的糖原不多,加上幼
儿活泼好动,容易饥饿,故幼儿每天进餐的次数要相应
增加。
在1-2岁每天可进餐5-6次,
2—3岁时可进餐4-5次, 每餐间相隔3-3.5小时。 一般可安排早、中、晚三餐,午点和晚点两点。
2024/1/26
xx
33
4.营造幽静、舒适的进餐环境
环境嘈杂、尤其是吃饭时看电视,会转移幼儿的注 意力,并使其情绪兴奋或紧张,从而抑制食物中枢, 影响食欲与消化。另外,在就餐时或就餐前不应责 备或打骂幼儿,发怒时,消化液分泌减少降低食欲。 进餐时,应有固定的场所,并有适于幼儿身体特点 的桌椅和餐具。
2024/1/26
xx
40
消化功能发育特点
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 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
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 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处于快速生长期,他们对于营养的需求尤为重要。
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前教育中儿童营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儿童所需的营养儿童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三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基本元素,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则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此外,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微量元素也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提供饮食均衡的餐食对于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至关重要。
饮食均衡指的是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儿童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例如,蛋白质可以从肉类、鱼类、豆类和乳制品中获得;碳水化合物可以从米饭、面食、蔬菜和水果中摄取;脂肪则可以从植物油、坚果和肉类中获取。
三、合理控制饮食份量除了注重食物的搭配外,合理控制饮食份量也是学前教育中儿童营养的一部分。
儿童应该保持适量的摄入,避免过量和饥饿。
适量的摄入可以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而过量或饥饿则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或者肥胖等问题。
四、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提供多样的食物选择和鼓励儿童尝试新鲜的食材,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此外,家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也非常重要,他们应该以身作则,营造一个积极的饮食环境,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五、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除了饮食上的关注外,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也是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的重要保障。
优质的学前教育包括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等。
通过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结: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饮食均衡的餐食、合理控制饮食份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和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营养与膳食

能量(Kcal/d )EER
总碳水 化合物
%E
总脂肪 %E
蛋白质 (g/d
)
钙 (mg/
d)
锌 (mg/
d)
铁 (mg/
d)
钠 (mg/
d)
维生素 A( ugRA E/d)
维生素 B1( mg/d
)
维生素 B2( mg/d
)
维生素 C( mg/d )
男
女
AMD AMD RR
RNI
RNI
RNI
RNI
AI
2、表中:EER:需要量;AMDR: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RNI:推荐摄入量,其中能量为、钠为适量摄入
量(AI)。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能量
1、脂肪提供的能量相对减少,占总能量比为20%-35%。 2、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为12%-15%。 3、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0%-65%。 4、能量单位:
1千卡(Kcal)= 4.184 千焦耳(KJ) 1千焦耳(KJ)= 0.239 千卡(Kcal) 碳水化合物(4Kcal/g) 脂肪(9Kcal/g ) 蛋白质(4Kcal/g )
4 1300 1250 50-65 20-30 30 800 5.5 10 900 360 0.8 0.7 50
5 1400 1300 50-65 20-30 30 800 5.5 10 900 360 0.8 0.7 50
61、根1据4中00国营1养25学0会5200-1635年2修0订-3《0中国3居5 民膳8食00营养素5参.5考摄入10量》(9020013版3)60为实用0.参8 考。0.7 50
1-6岁儿童膳食能量需要量(EER)、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 (AMDR)、蛋白质参考摄入量(RNI)
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儿童是家庭中最为珍贵的财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营养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如何合理搭配膳食,以帮助家长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儿童的营养需求1、蛋白质蛋白质是儿童身体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在儿童的日常饮食中,应该优先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肉类、豆类等。
此外,儿童应该每天摄入0.8克/公斤的蛋白质,以确保身体健康发育。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儿童能量来源的主要营养素之一,应该占到日常饮食中总能量的50%~60%。
儿童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面包、土豆、玉米等。
此外,儿童应该选择粗细搭配的膳食,以便获得足够的纤维素。
3、脂肪脂肪是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是过多摄取脂肪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每天摄取足够但是不过多的脂肪,如植物油、动物脂肪等。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家长应该让孩子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锌等。
这些营养素不仅能够维持儿童身体的正常运转,还能够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和保持健康。
二、儿童膳食搭配为了让儿童健康成长,家长们需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搭配。
下面是一些关注点:1、多样化的食物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多样化地摄取各种不同种类的食物。
这可以保证孩子摄取到不同种类的营养素,从而使其身体健康。
2、注意控制食物的数量家长们应该注意孩子每天食物的数量,确保孩子按照其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素,避免太多的食物导致肥胖和其他不利影响。
3、科学搭配家长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身高等特点,科学地搭配营养素。
这可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并减轻不适症状的出现。
三、结语家长们应该跟据儿童的营养需求和膳食搭配,制定出最适合儿童的饮食方案。
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们逐渐摆脱对油腻 food 的喜爱,不要把零食当作饱食的主要来源,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
3-6岁的幼儿的营养要求与饮食习惯

3-6岁的幼儿的营养要求与饮食习惯3-6岁是儿童的关键成长期,良好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3-6岁幼儿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一、能量和营养需求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幼儿成长所必需的,他们帮助身体保持正常功能,如维生素A有利于眼睛和皮肤健康,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钙和磷又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铁能预防贫血等。
为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幼儿需要吃各类食物,如水果、蔬菜、奶制品、肉类、豆类等。
二、饮食习惯1.均衡饮食:幼儿的饮食应尽量保持均衡,要确保从各类食物中摄取充足的营养素。
2.多样化食物:给幼儿提供各类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以保证他们获得各种营养素。
3.定期三餐:每天要给幼儿规律供应三餐,不再加杂食。
定时进餐可以帮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
5.控制甜食和盐分:控制幼儿对糖和盐的摄入,尽量避免给他们高糖、高盐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和盐腌咸肉等。
7.多喝水:鼓励幼儿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避免过多的果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
三、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建议1.以身作则:家长要给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自己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2.家庭膳食环境:为幼儿提供舒适、温馨的用餐环境,创造良好的家庭用餐氛围。
3.多样化食物选择: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鼓励他们尝试各种健康的食物。
4.定时定量进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吃零食。
5.饮食交流:与幼儿进行饮食交流,让他们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好处,培养对健康食材的兴趣。
总结:三到六岁是幼儿的关键成长期,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促进身体和智力发育。
通过提供均衡多样的食物选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脑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先于其他各系统,1岁时达 900g,为成人脑重的60%;4—6岁时,脑组织进一步 发育,达成人脑重的86%-90%。 3 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 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 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 继续进行
三、学龄前儿童的配餐原则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 , 包括养成不偏食、不挑食、 少零食,细嚼慢咽,不暴饮 暴食,口味清淡的健康饮食 习惯,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 人,正常的生长发育,预防 成年后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生。
三、学龄前儿童的配餐原则
5、重视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有利于体内维生素 D 的合成,对于增强 体质,预防和控制肥胖有重要作用。
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儿 童
学龄前期 (3—6岁) 学龄期 (6—12岁,小学阶段)
问题:这个时期的小孩和婴幼儿时期相比,有什 么特点呢?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体格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般而言,年龄越小发育越快。 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 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 增长。
2、生长发育的个Βιβλιοθήκη 差异2、专门烹调,易于消化
学龄前期儿童咀嚼和消化能 力仍低于成人,他们不能进食一 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此外, 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 宜儿童使用。因此,食物要专门 制作,蔬菜切碎,瘦肉加工成肉 末,尽量减少食盐和调味品的食 用,烹调成质地细软、容易消化 的膳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 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烹调向成 人膳食过渡。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牙齿及咀嚼能力发育特征
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
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 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 40 %,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 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 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 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 造成营养不良。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消化功能及进餐特点
5—6 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
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分钟。 但注意力分散仍然是学龄前儿 童的行为表现特征之一,这一 特征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是不 专心进餐,吃饭时边吃边玩, 使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人不 足而致营养素缺乏。
二、学龄前儿童常见营养问题
1、营养不良 (1)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 (2)贫困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
三、学龄前儿童的配餐原则
3、制定合理膳食制度 学龄前儿童胃的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 活泼好动,容易饥饿。适当增加餐次以适应学龄前期 儿童的消化能力。因此,学龄前期儿童以一日“三餐 两点”制为宜。各餐营养素和能量适宜分配,早、中、 晚正餐之间加适量点心。保证营养需要,不增加胃肠 道过多的负担。
2、营养过剩
(1)零食(高热量、高脂肪)过度
(2)缺乏运动
三、学龄前儿童的配餐原则
1、多样食物合理搭配
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 谷类、乳类、肉类 ( 或蛋或 鱼类 ) 、蔬菜和水果类 四大 类食物组成,做到膳食多样 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 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 养全面平衡。
三、学龄前儿童的配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