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闻导语的类型
新闻导语类型并举例

新闻导语类型并举例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它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
1. 直叙式导语:直接陈述新闻的核心事实,不做过多的修饰和解释。
这种导语通常用于突发事件、重大新闻等。
例如:“今天早上,一列火车在我市出轨,造成多人伤亡。
”
2. 描写式导语:通过描写新闻现场的情景或细节,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导语通常用于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闻。
例如:“昨天晚上,一场大火烧毁了市区的一座古老建筑,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
3. 疑问式导语:以问句的形式提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这种导语通常用于具有争议性或敏感性的新闻。
例如:“政府是否应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
4. 引语式导语:引用新闻中某个人物的话或观点,突出新闻的重点或亮点。
这种导语通常用于具有代表性或权威性的言论。
例如:“总统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国家的安全。
”
5. 对比式导语:通过对比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或变化,突出新闻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导语通常用于具有时间性或地域性的新闻。
例如:“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房价上涨了10%。
”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不同类型的导语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在不同媒体中找茬有关同一消息的报道分析题导语类型与写作特点

在不同媒体中找茬有关同一消息的报道分析题导语类
型与写作特点
一、导语的类型
1、直接式导语直接式导语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导语,在第一句话里报道最重要的信息内容,比较简短,开宗明义。
主要在报道硬新闻时采用,要求记者高度凝练概括,不能拖沓烦冗。
2、延缓式导语延缓式导语与直接式导语的“刚性”刚好相反,比较“软”,不直接陈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是运用描写、反问、设问等手法烘托和渲染气氛,引入情境。
这类导语描绘了可知可感的新闻画面,趣味盎然,引发受众的好奇心。
二、写作特点
1、直接式导语提供最重要的信息用倒金字塔结构写硬新闻比较适合硬新闻的表达需要,导语就是倒金字塔的“塔顶”,交代最有意义和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如果受众看了导语,可以不用再往下看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好导语。
2、延缓式导语要语出“惊”人延缓式导语尤其是讲故事型的新闻导语,要么能引起受众的敬意,引发情感共鸣;要么激发好奇心,放大想象空间;要么引发质疑,想进一步求证。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
例如——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又如——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
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
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
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
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
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
《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
新闻导语的种类

新闻导语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导语作不同的分类。
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分类的方法:一、根据时间的远近点,将导语分为直接导语和延缓导语1.直接导语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时间差:报道最快的,可能是当即、当天;报道慢的,可能是数日、数周。
为了加强新闻报道的时间性,遇到最近发生的事实,就把时间要素突出地写进导语。
遇到时隔多日的事实,它仍具有报道的价值,就在导语中回避时间要素,以其他形式开头,因而就有了直接导语和延缓导语的区别。
一般来说,直接导语表达明确,叙述直接,语言简练,它常用来处理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
大量的新闻,特别是日报、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新闻,多采用这种导语,因而它被人称为新闻写作的“载重马车”。
如:昨日凌晨,普通高校第二批本科录取工作全面结束,230所高校共录取26 692名考生,其中文科5 478人,理科21 214人。
至此,我省共录取新生71 342人。
译文:昨天34国领导人致力于全美洲自由贸易圈的各项谈判之时,警察却穷于应付越来越多的示威者。
街道由于之前的冲突而一片狼藉。
2.延缓导语延缓导语的风格与直接导语不同,它或强调事件结果,或是用一段情节开头,或是引用报道对象的讲话以造成一种气氛。
它的主要事实不是一开始就报道出来,往往放在导语的后半部分。
这种写法迂回、生动、有创见,给人以轻松、舒展之感。
它能寻找一个比较新颖的叙述点,使几天、几周前发生的新闻事实仍具有新鲜感。
同时,也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因此,有些记者对那些可以采用直接导语的新闻,也运用延缓导语开头。
在实际写作中,晚报常常需要采用延缓导语。
这是因为许多重大新闻,日报、晨报已作了迅速的报道。
晚报一般是中午截稿。
在仅有的几个小时内,晚报记者很难挖掘出晨报没有报道的新材料。
但又不能不对重大新闻作出反应。
因而,晚报记者就采用延缓导语,以便同日报有所区别。
另外,新闻杂志,新闻周报以及各类专业报纸,往往也采用延缓导语写作。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
例如——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又如——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
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
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
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
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
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
《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特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特点
1. 直接式导语:直接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说出来,简单明了!比如,“哇塞,快看呐,小明获得了全市演讲比赛的冠军!”
2. 延缓式导语:不马上说重点,而是先铺垫一下,引起你的兴趣。
就像“嘿,你能想象吗,一场看似普通的聚会,最后竟然出现了让人震惊的事情——小红竟然在聚会上宣布了她要出国留学!”
3. 悬念式导语:哎呀呀,留个悬念让你特别想知道后面的事情呢!比如“天啊,学校图书馆昨晚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到底是什么呢?”
4. 描述式导语:用生动的描述来吸引你。
就像“哇,操场上热闹非凡,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开始的运动会兴奋地准备着,然而这时意外发生了!”
5. 对比式导语:通过对比来突出新闻的重要性。
比如“去年这个时候还冷冷清清,今年却截然不同了,小李的店铺竟然天天顾客盈门!”
6. 引语式导语:用别人说的话来引出新闻。
像“爷爷常说:‘真没想到咱们村子也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啊!’这不,村子最近又有新发展啦!”
7. 特写式导语:聚焦在某个具体的场景或细节上,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阳光洒在那本荣誉证书上,而它的主人——小王正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刚刚获得了一项重要的荣誉!”
8. 概括式导语:对新闻内容进行大致的概括。
就像“今天真是不寻常的一天,发生了好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小张在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9. 幽默式导语:用幽默的方式来写导语,让你不禁莞尔。
像是“哈哈,你肯定想不到,一向马马虎虎的小赵竟然做出了这么厉害的事情!”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不同类型的导语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可以根据新闻的具体情况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它们会让新闻更加吸引人呢!。
新闻导语类型

新闻导语类型新闻导语是新闻结构中的一部分,它是新闻文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闻导语是通过选题和准确的叙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让他们对新闻有更深入的了解。
新闻导语有许多类型,下面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介绍。
一、新闻事件类型1.实事新闻导语实事新闻导语是在第一时间呈现某个事件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描述并引起公众的关注。
例如:近日,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三人受伤。
2.发布新闻导语发布新闻导语通常用于政府、企业等机构发布通知和公告,介绍某项政策、计划或活动等。
例如:据XXX公安局通报,该局将加大治理交通违法行为力度。
3.社会热点新闻导语这种类型的新闻导语通常是针对某一社会事件,例如疫情、环保等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吸引读者的关注。
例如:近日,环保部门发布通知,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手续,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
二、新闻角度类型1.事件新闻导语事件新闻导语着重报道事件本身,表达事件的结果和影响。
此类导语通常报导刑事、社会等事件,使读者更容易了解事件的内容和新闻。
2.人物新闻导语这种类型的新闻导语聚焦于某个特定人物,用最能吸引公众目光的方式来描述某个人物的事迹,表达出其意识和特点。
人物新闻导语可以根据人物性质划分,如政治人物、明星人物等。
3.环境新闻导语环境新闻导语主要侧重于环保问题,引起人们对环境状况的关注,着重介绍环境问题的根源和政府的处理方法。
三、新闻情感类型1.感人新闻导语这种类型的新闻导语在所有话题中都是最具感染力的。
通过表达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的经历来感动读者,传达和加强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情感共鸣。
2.讽刺新闻导语讽刺新闻导语主要表现为一种质疑和嘲讽的语调,打破了新闻传媒一贯的传统新闻呈现方式。
此类导语常常出现在政治新闻等某些比较敏感的事件中。
以上就是新闻导语的一些类型,这些类型无非是为了给新闻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通过恰当的新闻精神,才能为读者呈现出更具体、更有关联的新闻事件,进一步加深对事件的洞察,从而掌握更广泛的信息和更深的意义。
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

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
新闻导语是正文前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用以介绍新闻事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且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新闻导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叙述式导语
叙述式导语又称直叙式导语,是指以凝练的语言简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通常用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
其优势在于能开门见山地告知读者最新发生的事实,给读者提供信息增量。
但其缺点在于难以持续吸引读者的兴趣,叙述较为平淡。
二、描写式导语
描写式导语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使用这种导语形式时应特别注意:描写的文字不宜过多,尽量使用简洁而又富于表现力的白描文字。
三、引语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是引用新闻人物精彩而生动的语言来揭示消息主题,使得新闻更加生动,能够迅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引语式导语,最常见的是引用领导人或知名人士的话语、言论,以增强新闻的权威性。
也有引用一些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人物的话语,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两大分类系统 • 一是从新闻的内容展开方式上对导语进行分
类——直接式导语和延迟式导语
一是从报道的文字表现形式上对导语进
行分类——概括式导语、描述式导语、 提问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 语等等。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
直接式导语
• 也被称为概括
式导语、硬新 闻岛屿。突出 特征是从第一 句话开始就集 中描述新闻事 件的主题。
六、写作导语的步骤
• 第一,发掘新闻中能够构成导语的事实。 • 第二,判断事件与谁有关?——谁做的?
谁说的?事件影响到谁?
• 第三,决定导语写作的形式。 • 第四,寻找能够吸引受众的关键词语。 • 第五,审读导语。
七、导语的句式
• 一般来说,导语应该使用“主语+谓语+
宾语”的句式。
××网(2004年)4月22日 电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 民法院今天(24日)依法 对马家爵故意杀人案作出 一审判决。连续残杀四名 同学的云南大学生生命科 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 马家爵以故意杀人罪被依 法判决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
第三任丈夫塞缪尔·斯米利奇掉进了南戴德一个杂草丛 生德沟渠。
第二任丈夫劳伦斯·迈耶斯失踪候没有下落。 正是杀害她第四任丈夫德凶手让玛格丽特·埃尔金陷入 了麻烦。她被指控为试图雇佣一个养蜂人来杀死他。审判 定于9月9日举行。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
概括式
• 又叫综合性导语。 • 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
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 读者提供整个消息的梗概。
不实”、目前的体育课
“形式”大于内容“走过
场”等不无关系。
使用评论式导语,要注意以下原则
• 第二,导语中的评
论要深刻独到,令 人耳目一新。如果 是一种人人皆知的 陈词滥调,评论就 失去了意义。
• 本报讯 导弹要上天,
人才是关键。为把有 限的科技力量攥成拳 头,我军战略导弹部 队今天组成了首批40 名导弹技术专家方阵, 这支队伍将在第二炮 兵现代化建设中发挥 特殊作用。
• 延迟性导语不要故弄玄虚!
例: 埃玛和艾尔弗雷德被破啤酒瓶、 香烟和各种垃圾所包围。但是即便在 入侵者点燃草地大火时这对夫妇也未 曾抱怨过。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教授麦尔文·门彻认为: “悬而未决是延迟式导语最吸引人的地方。”
寡妇埃尔金的丈夫们遇上了倒霉事。有人谋杀了她的 第四任丈夫塞西尔·埃尔金,显然,塞西尔·埃尔金当时正 在看电视《家族世仇》,有人用长把平底锅敲碎了他的头。
• 其导语的写法一般是:
“取其精,提其要,使人 一目了然。”
新华网巴格达9月1 7日电(记者闫珺岩
张伟)伊拉克北部 石油重镇基尔库克 17日发生3起自 杀式汽车炸弹袭击 事件,造成至少1 6人死亡,60人 受伤。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叙述型
对比式
• 通过过去与现
在、此地与他 地的对比,着 眼当前、衬托 现在,使消息 中的新闻价值 充分的显露出 来。
• 例: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公共图书馆。
书架上只有四本书。你在其他图书馆 或者书店找不到这些书,也不会有批量新 书补充到这里的书架上。
那是因为上周末在这里开业的 Brautigan图书馆有个独一无二的规定—— 它只接纳从未出版过的书籍。
两个原则
• 一个是一定要在新闻中发现确实吸引读者
的要素。
一个是不能延迟得太久。
• 目前全世界有8.42
亿人处在饥饿中,
这一数字比去年增 加了2700万。联合 国粮农组织11月25 日公布的2003年度 《世界食品部安全
形势报告》透漏了 这一消息。
练习,根据下列材料写出简明的直述式导语
•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20世纪60年代初,
我国每年报告的脊髓灰质炎病例达2000至43000 例,导致大量儿童残疾。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 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应 用,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数和死亡数随之显著下降。 从1994年至今已连续7年未发现本土脊髓灰质炎 野病毒病例,去年10月被世界卫生组织证明了本 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已被阻断,自 此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证实的目标。今年10月, 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地区 一周年之际,卫生部首次向全社会公布了这一成 果,这表明小儿麻痹症在我国已彻底灭迹。
延迟性导语
• 延迟性导语也称为间接式、特写导语、软导语。它
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不在导语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读 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使用情节、引语、细节、 故事的精彩片断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疑问、好奇心 或是求知欲,借此带领受众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 通常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新闻特稿和各
类软新闻的写作。很多后续报道、解释性报道、调 查性报道也经常使用这种导语。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议论型
引语式
• 引用新闻中主要
人物的精彩、简 短而又体现主题
• 路透社北京11月2日电 邓小平副 主席今天说:中国没有叫台湾
投降,而是希望它接受在平等
的基础上就中国和平统一的问 题进行谈判。
的语言,放在新
闻导语开头部分。• 本报讯 “啊,‘新娘子’,让
• 间接引语不加引 我亲亲你的脸蛋吧!”正在中
[中国日报网站(2004年)
5月12日消息]美国白宫5 月11日发表声明宣布, 布什总统当天签署法 令,对叙利亚实施经 济制裁。
直接式导语适合于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时 间性强的新闻报道。
包含的要素通常有 ☺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 ☺新闻事件的结局 ☺新闻事件的原因 ☺信息来源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议论型
评论式
• 在叙述新闻事实的
同时,用画龙点睛 的评价,揭示新闻 的因果关系和现实 意义。
• (用事实说话)需
谨慎使用
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 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 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 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 宣告结束 。
使用评论式导语,要注意以下原则
其他
• 拟人、借代、对比、排比这些手法都可以
用于导语写作。
路透社洛杉矶(2000年)3月17日电 就连好莱坞也编造不出这样 的故事:为了侦破一起神秘的盗窃案,一个联合特别行动 组成立了;联邦调查局也被请来了;一条特殊的电话线开 通了,悬赏破案的赏金是5万美元。
什么被偷了?英王皇冠上的珠宝?比尔·盖茨的财产? 都不是。被盗的东西是对洛杉矶来说重要得多的东西:奥 斯卡金像不见了。
为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要果断对新闻要素进行 取舍。
• [××在线(2003年)
11月26日消息]11月 29日至12月10日,联合 国粮农组织大会将在意 大利罗马举行。11月 25日,该组织公布了 2003年度《世界食品 不安全形势报告》。据
报告提供的数据,目前 全世界共有8.42亿人处 在饥饿中,这一数字比 去年增加了2700万。
• 第一,导语尽可能
•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朱薇、万一、许祖
避免记者的直接议
华)“现在学生体质下降
论。借新闻中相关 人物的观点、意见、
是肯定的。”有7年体育 课教学经验的北京某小学 教师陶远强提及学生体质
说法对新闻的意义
问题就直摇头。陶远强坦
作出评论。
承,学生体质下降与“快 乐体育”教育改革“华而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议论型
提问式
• 记者故意在消息开
头提出某个尖锐的、 具体的、有趣的、 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然后加以解答。
新华社兰州12月22日电 “你会 刷牙吗?”也许你会认为这个 问题应该向三岁的孩子提出 来。其实不然,兰州市著名 牙科大夫白成平几乎要对他 所有的牙病患者指导正确的 刷牙方法。他从近五十年的 行医中得出结论:90%以上 的人并不会刷牙。
使用评论式导语,要注意以下原则
• 第三,导语中的评论
要简明扼要。
• 本报讯 留英博士沈浩,
以专有技术作价510万元 入股,占深圳市汉德胜化 工涂料有限公司17%的股 权,同时出任总经理。深 圳市股资管理公司、市建 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占50 %和33%的股权。这是将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 个人技术入股与国有资产 结合,变成新资本组织形 式的大胆尝试。
路透社东京1月19 日电经济学家们今天 说,17日发生在日本 中部的大地震已造成 近500亿美元的损失, 而一年前洛杉矶地震 造成的损失为200亿 美元。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描写型
见闻式
• 一般用于记
叙、描绘比 较大的场面, 以叙事为主, 穿插一些形 象的描写。
合众国际社6月12日电 圣海伦 斯山昨晚爆发,从烟雾笼罩 的火山口喷出的巨大蘑菇状 黑色烟柱升入天空,高达将 近10英里。驾驶飞机在火山 上空飞行的飞行员说,这次 火山爆发看起来就像是原子 弹爆炸。
五、新闻导语的类型描写型
特写式
• 抓住人物表情或
一些事情的局部 加以描绘,给人 留下特写镜头般 的印象,使人有 身临其境、如见 其人、如闻其声 之感。
本报讯 9月初的一天早 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 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 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 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 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 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 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 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 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号,直接引语要 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
加引号。
华子,七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 园,看望赠送给日本的熊猫
“欢欢”。
提问式导语需要掌握的三个技术要点
• 一是所提问题一定要让读者发生普遍的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趣。
• 二是所提出的问题紧扣新闻主题。 • 三是尽快提供让读者一目了然的问题解答。
“你是否想知道自己已经怀孕?”
一吨重的月饼你见过吗?你吃过吗?临近中秋节, 在天津市家乐福超市南开店,每天将近5万人能一睹 这个大月饼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