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种常见导语

合集下载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

例如——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又如——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

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

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

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

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

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

《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

新闻学比较好的话术

新闻学比较好的话术

新闻学比较好的话术1.准确、准确、再准确!(准确真实是新闻写作的首要原则)2.短些、短些、再短些!(简洁明快是报纸至死不渝的追求)3.速度是准确的天敌。

(在截稿时间的压力面前,很多差错就这样无奈地产生了)4.记者要有面对事实的勇气,尤其当事实与他的信仰发生矛盾时。

5.新闻并不关乎写作,而是关平提问尖锐、坚持进取!(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种天赋,而记者很多时候需要的是一种揭示真-相的勇气)6.冒号和引号下面的事实未必是真的事实。

(所以记者需要去验证 --带着不懈的寻根问底的精神 )7.新闻以3为基础:omam(女人),ampun(金钱).rongdoing(错事)。

(这是西方早期对新闻的经典定义)8.新闻既为商人和学者服务,也为技工和劳动者服务。

(所以新闻写作,既要避免落入唐俗,又要保证通俗易懂)9.如果记者不能在导语中表现出他的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水平~!(导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10.如果你已经写好了导语,那么你已经完成了 50%的新闻写作(写导语容易,但要写出经典的导语则难上加难)11.我想,我死后在天堂门口遇到的第一个人,一定就是美联社的记者.(南非领袖甘地在出狱时对恭候在监狱大门口名时的美联社记者发出感慨)12.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先生对新闻这一职业的神圣定义)13.比谁都更加辛苦地工作!( 主编常常对新入门的记者如是说)14.记者发挥的是公众的看门狗的作用。

(由此可见记者是一个奉献多于索取的职业)15.人咬狗才是新闻。

(前一句是狗咬人不是新闻,因为那太一般化)16.我只写我亲眼所见。

(这是一名负责人的记者的座右铭)17.去敲开那扇紧闭的门!(采访时,记者需要的是勇气和决心》。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题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题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下)复习题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指导一、名词解释1新闻语言:新闻语言是兼有艺术语言、科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长的记实语言,是一种直观朴实的、确切无误的、生动形象的纪实语言。

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准确清晰、通俗易懂、简洁的特点。

2 新闻笔法:新闻写作所使用的笔法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是新闻作品中基本的笔法。

其他的如倒叙、插叙、悬念、伏笔、穿插、比喻、夸张、反复、排比、对照、夹叙夹议等等,也是新闻作品可以利用和参考的。

但是,对于新闻写作来说,更应该研究新闻写作的特殊笔法或持有的笔法。

大体说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虚实相间,以实为主。

2.粗细互补生动真切。

3 纵横捭阖,开合自如:主要有三种笔法:(1)合笔(2)跳笔(3)跨笔3新闻主题:所谓新闻主题,即指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

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新闻主题与一般文章主题的概念基本相同。

通俗地讲,即指作品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解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 新闻角度:所谓新闻角度,即指新闻事件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也即指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识别新闻价值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一个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侧面作为报道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整个事件的写作。

新闻角度的选择和体现贯穿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全过程。

在选择和体现新闻角度过程中,记者应该围绕下述三个字下功夫:(1)比(2)小(3)异。

5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它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

它要求“一语点破”,点明这篇报道的精髓所在;侧重于标出动态,告诉读者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一件什么事情;要标出主要新闻要素。

6 新闻导语:新闻导语是消息区别其他新闻文体的重要特征,属于消息特有的概念和标志。

新闻采访与写作导语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导语写作

处在饥饿中,这一数字 比去年增加了2700万。 联合国粮农组织11月25 日公布的2003年度《世 界食品部安全形势报告》 透漏了这一消息。
延缓性导语
延缓性导语又可称为间接导语,软导语。它不直接叙述
新闻事实,而是通过描绘场面、渲染气氛、解释概念、 介绍背景、引用典故等方法,先作铺垫,然后再说出新 闻事实来 。这样写的目的是增强阅听的趣味性。 稿和各类软新闻的写作。很多后续报道、解释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也经常使用这种导语。
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0日13
时),瑞典学院宣布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 者为加拿大作家爱丽丝· 门罗(Alice Munro)。 颁奖词将门罗介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
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揭晓,加 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Munro) 获此殊荣。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再次抱憾。
直接式导语适合于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严 肃新闻和时效性强的新闻报道。
包含的要素通常有 ☺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 ☺新闻事件的结果 ☺新闻事件的原因 ☺信息来源
为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要果断进行取舍
正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
目前全世界有8.42亿人
的联合国粮农组织11月25 日公布了2003年度《世界 食品不安全形势报告》。 据报告提供的数据,目前 全世界共有8.42亿人处在饥 饿中,这一数字比上年增 加了2700万。
延缓性导语通常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新闻特

日前,中国科学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别向教育部 写信推荐,请予破格录取中南大学大四学生刘嘉忆为研 究生,并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特殊措施,加强 对其学术方面的培养。这一切,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 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采访新闻特写范文

采访新闻特写范文

采访新闻特写范文标题:深夜食堂:探索城市夜间经济和人情味导语: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夜间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深夜食堂作为夜间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满足了人们夜晚就餐的需求,也带给城市更多的人情味。

今年,随着夜间经济政策的推进,深夜食堂在城市各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采访中,我发现深夜食堂一方面为夜晚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因为它们往往能满足人们在正常时间段内无法吃到的美食需求。

位于市中心的深夜食堂“夜幕下的口福”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小吃店。

在采访中,老板王先生告诉我:“我们的店铺从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5点都会有顾客,而且人声鼎沸,很多人也是专门为了到这里来消费才选择在夜晚出门。

”他表示,流动性的工作时间使得很多人在夜晚才有空闲,并且夜晚是人们社交、聚会的时间,此时开业能够吸引更多人前来。

除了夜间经济的繁荣外,深夜食堂还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人情味。

在采访中,我遇到了刘女士,她是一个常客。

她告诉我:“我每天工作到很晚,夜晚吃饭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而且这里的热闹氛围和美食都让我感到温暖和满足。

”深夜食堂的独特氛围让人们在夜晚的城市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归属感,让人们在繁忙中能够找到片刻的放松和享受。

然而,采访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某些地方,一些深夜食堂存在卫生问题和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投诉。

而且由于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迅速,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不顾食品质量,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管理,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深夜食堂作为夜间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夜晚就餐需求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人情味。

在政府和商家的共同努力下,深夜食堂将能够更好地发展,为城市夜间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多的选择。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

例如——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又如——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

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

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

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

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

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

《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

16种常见导语

16种常见导语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10万元人民币!”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牢记:只讥大款,不骂高干。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并不是胆怯,而是另有避讳。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成为小报。
由16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斑。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以期抛砖引玉,向各界新闻前辈学习。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年10月,十届人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第六讲新闻导语

第六讲新闻导语

第六讲新闻导语新闻报的道成构元之素语导的新闻报你如道开何头在正日访本的问美国防国部盖长9日上茨午在东京上智的学大发表演,表示美国支讲持本成日为合联国理安会常理事任。

国1月9日上1,午阳光媚、明空万晴里,东上京大智报告学厅座虚席。

无前来日访本问美国的防部国盖长,茨在这里发热情洋溢表讲的,话场会时爆不出发阵阵热一的烈掌。

日声本外省务房官官、日本长卫防长官厅及副官长上、大智校学及其长他关相导出席领报告了。

爱德会兹大华笑爱德华,大兹,叫德华兹兴爱奋乱喊得跳乱。

这位大晚器成英的选手国今在天五届世第界径田锦赛男标三级子远决赛中跳,以18米29 成绩的造了新的创世记界录说一法在昨举行日的第届世五界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田决赛中远,英国选手爱德华以“兹更更高更强”快奥的运精神突,破极、限战胜自,纵身跃出我8米21。

9 个这好绩不仅成让德华爱兹夺得了项目的该金牌,并且创了造一新项世的界记录。

新采闻访写与作闻新采访写与作新闻采与写访作新闻报道的成构元素之导语你的闻报道如何新头开无论为任何媒报体新道,导闻语基础是。

的导好给语者读观和众种一望期,是种一诱惑读通过者导决语定们下面他到看新的闻事件是否要或重有趣如果你在导中语失去了者读,甭想你指在稿望件的中把读者间拉来,回为读者很可能永远因不会看到稿件的你体主部写分得如精彩何故事是箭、导是弓,语语是把故事导着沿一条升的轨道射上向故的高潮事法一说导语对(新报道闻开)的头心认知核C 报的基调、报道的道架、报道的主框题都导语被着鼻牵子走。

没有好的语导,的报你会会思道路清不,胡会言乱新闻语访采与写作新闻访采写与作新采访与闻作写闻报新道的构成元素导语之导语――新报道品闻的最质初呈现能开功门见山尽快,报新道事闻实RO吸引读者,使人“一钟见”情OR为篇新全“闻音”定(重/主点题)新采访与写作闻新闻采与访作写新闻采与访写新闻作道报的成元素构之语导语导――闻报新品质的最道呈现初功【新能华网太渥华11月日电8】记(者赵青)据间媒体此8报日,加道拿大伦多多市名幼儿一因染一感种新型抗药“性超级病菌”而突脑膜炎,迄发已今住治疗院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报私仇式 用讥诮和裁决的口气,对某些失去国家权力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的人和事物 进行解构。 用途:那些国家竭力显示自己要与之脱开干系的灰色领域。如暴力拆迁、医 药暴利、土地协议出让等。
例:“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一直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从 9 月份 起,这条路被堵死了,所有开发商都要通过招标‘真刀真枪’拿地了。”
文章写作要点:只要掌握了特定的细节或知识,往里一套即可。这种写法的 实质是:用知识起到冲击力的作用,可谓“曲径通幽”。但切记不要起冲击力很 强的标题,让人读过标题就知道了内容。
民谚开路式 用时下流行的俗话、俚语开头,引人入胜,彰显媒体的民间扎根意识。但后 面一定要接点评。 用途:可以适当开玩笑的公众性问题。如非典、电荒、盗版等。 例:“‘我不让你点烤鸭,你喊:‘我非点!我非点!’结果救护车把你接走了!’ 一条手机短信,彰显了人们在非典病魔逼来时
的 调侃心态。”
文章写作要点:激愤式、破坏式、色情化民谣不能用,唯一 可用的只有调侃式的。但也要慎用。有些问题是“不宜接触”的,如河南人妖魔 化、维吾尔族小偷、爱滋村等过分敏感和残酷的社会问题。拿这些问题开玩笑会 显得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轻重对比式 用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对比之下让人眼前一亮或是触发深思的细节 放在一起做导语。 用途:多于能用两个新闻点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新闻事实。 例:“一个花十几元买来的柯达彩色胶卷,逼得市委副书记下跪认错。” 又:“一场下了几个小时的暴雨,引起了国家总理的关注。” 文章写作要点:对细节的轻重取舍,是考验记者观察力和文笔功夫的重要途 径。不要为了追求对比效果而硬拉甚至编造不相干的两个新闻点。
最多更少式 用判断句式,先下一个定义,给某种事物以一个名分地位,再接事实叙述。 句中可使用些夸张的文学笔法。定义中,“最”多,“更”少,有时也加个“之一” 的尾巴。 用途:多用于文化、娱乐、生活领域。 例:“《猫》,无疑是百老汇舞台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2003 年 3 月 28 日的上海,《猫》首次在中国演出时大受欢迎。” 文章写作要点:谨防夸张过分,不要充溢过多的激情、感叹号或溢美之词, 变成一种软文。那样做的害处是文章看起来很天真或是很媚俗化。低俗炒作,是 娱乐新闻很容易犯的毛病。文章应从多个角度披露娱乐现象背后的影子、背景、 支持物的真相,引发读者反思。
一 样,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这种记忆是奇香彻骨的。”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拘泥于文物古迹的现在模样,应 该尽量关注历史进程中风物的变迁、人脉的兴旺,争取挖掘些让人愕然良久或是 回味无穷的历史真相(如果用野史的话应说明),塑造出一个人文关怀的历史群 像。记者的文笔要灵动,选材要广泛,头脑要开阔,切忌死板的资料照抄堆砌。 不要煽情,多用冷静的口吻渲染淡淡的忧思,就像叶广芩的小说。
殿议巷谈式 用冷静的审视者身份,重新解读某些已被媒体炒得市井皆知的新热名词。 用途:已成为公众新闻热点,但争议颇多,不宜炒作和渲染的领域。如宝马 案、G7 革命和国家审计署报告等。 例:“从 2003 年 6 月开始,国家审计署的报告被冠以“风暴”之名。” 文章写作要点:这类话题往往在事件表面下是难以移动的真相,公众也许都 心知肚明。过度倾向光明和激情的一面,会让文章本身幼稚;而剑走“野”锋, 又有愤青李承鹏之疑。因此,只能竭力中庸。《新京报》有云:要汲取党报的理 性、负责任精神与都市报的灵活快速优点。
让那些热血沸腾,文风酸软,癖好煽情的 人来操刀。但一定要用于没有丝毫争议的单纯话题。如“希望工程”就不可。
活学活用式 以原文截取一部分,加进自己的叙述中,然后接直击日期式导语。 用途:逐渐“破冰”的国内政治生活或曰政治科学话题,如人权,私产等。 例:“当‘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写进宪法之后,2004 年 10 月,十届人 大对物权法草案再次进行了审议。” 文章写作要点:此类题材的文章,应多用前瞻性口吻。要用人文关怀冲淡些 许的“官”味,多半要重视发挥人大、政协等“橡皮图章”的作用。
新闻采访种常见导语
『传媒江湖』 [媒体交流]由 16 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 件作者:静夜芦苇 提交日期:2006-7-22 19:57:00 | 分类:泉水叮咚 | 访问量: 28
由 16 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一个有头脑,会思考的记者,写文章的手法必定多种多样,不会以一种模式、 一种文章结构去套所有的稿件。而文章的写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都只能管中窥豹,以见一斑。本文更不例外,仅以导语的几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 式,探讨中国大陆新闻报纸文本(区别于美国新闻文本、香港新闻文本、台湾新 闻文本与其他华语传媒新闻文本)模式的写法。以期抛砖引玉,向各界新闻前辈 学习。
电影场景式 一开始就用排比的句式交代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甚至天气。仿佛电影剧 本在事先设定场景。 用途:本用于需要渲染某种“特别”气氛的稿件,例:“大年初五。迎春灯 会。密虹公园彩虹桥。天空繁星密布。这些美好的字眼,谁也不会把它们和惨剧 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随着《南方周末》文本模式的流通, 这种写法渐渐用于越来越多的稿件尤其是特稿。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写法,似乎记者就在现场实时采访,容易给读者一种身 在其中的真实感觉。这是其优点。但使用过分就容易给人以虚假感,不太适用于 都市新闻。深度新闻尚可,但最好也只限于描写一个记者亲眼目睹发生的场景。
刻意炒作式 从新闻事实提炼出让人感觉意外的本质,需要特别挖掘细节或知识。一般都 是媒体“先入为主”,即先掌握了细节或知识本身,再去刻意地套新闻事实。往 往有特别的效果。 用途:特定目的,如媒体的自我炒作或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性事件。 例:“32 个版,《北京青年报》对单个人物的纪念特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 ‘大手笔’。” 又:“当北海市浦头县渔民张国强一口咽下这块没见过的贝肉时,他没有想 到,自己这一口吃下的竟是 10 万元人民币!”
变形煽情式
乍一看是直击日期式导语,但外包了文学手法,变成一种半实半虚的叙述加 煽情。
用途:全民面子工程类文章,如奥运,姚明,刘翔,中国人质事件。 例:“2004 年 6 月,来自雅典的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唤起了人们对于奥运火 一般的热情。” 又:“2004 年 10 月 9 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在接下来 的 6 天里,他们的生死安危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需要写得毫不脸红。可以使用排比句式,可以
国人反思式 用煽情的语言不遗余力地鼓动和号召,看似平等却隐含着一道坚固的玻璃天 花板。有些李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和白居易“自问是何人”的意味。
直击日期式 以日期为第一陈述对象,后带主语、谓语,直接叙述。对事件本身不做丝毫 重构和渲染。 用途:多用于国内政治大事件的描写及评述。 例:“2004 年 9 月 19 日,十六届四中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 职务。” 文章写作要点:政治性文章属于“雷区”,只宜照引新华社的陈述原文,不 宜评论。至多加一个“有媒体形容”或“观察家认为”、“异史氏曰”;(《南风窗》 在这方面可算敢为天下先,但它也似乎有些滥用之嫌。) 在引用中,要注意尽量不使其语言风格全盘操控自己。更要提防此类党报语 言贯穿其他稿件。
历史老人不喜欢吵闹,我们应该懂得他的脾气。一切喧嚣,一切辉煌,最后 都将归于寂静。
电影预告式 用别出心裁的文学语言和排比式的句子架构对某种事物进行特定角度的形 容,最后予以说明。彷佛《银屏导视》中对下周电影的预告。 用途:民间生活领域的几乎一切社会话题。 例:“一个瘫痪在床自学多种外语的姑娘。一个几代青年心中的奋斗楷模。 一个鼓舞了十亿人的文化偶像。这就是她——张海迪。” 文章写作要点:这种文章的体裁是很广泛的,广泛得已没有什么特别要说。
有一说一式 引用当事人原话或描写事件场面,再加以说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导语写法。 用途:几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 例:“三次,好!成交!”拍卖师一声锤响,慕绥新的防弹奔驰被以 160 万 元的价格拍卖。 又:“‘社区让我们低保户‘自愿’捐款,可谁敢不捐呢?’一位残疾人无奈 地对记者说。” 又:“女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母亲却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 生命。” 又:“古人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历史上确实有许多这 样的人,活着时默默无闻,死后一鸣惊人。” 文章写作要点:切忌用得过多过滥。
文章写作要点:千万不要把打击对象误解为落马的贪官。牢记:只讥大款, 不骂高干。赵本山的《卖拐》,在地方台播出时,台词“头大脖粗,不是高干, 就是伙夫”;到央视播出时被改为“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并不是胆怯,而是 另有避讳。对“死老虎”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很容易使一份媒体失去理性形象, 成为小报。
追溯历史式 用些煽情的文学语言,透出历史的厚重。 用途:多用于历史追溯类、文化艺术生活类文章。 例:“对于老沈阳人而言,那家的白肉血肠跟中街的马家烧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