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题库
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题库

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题库行测错题1,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示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公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
他们认为,调整这44个字的字形只是调整印刷宋体字,不是另搞一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公众表示赞成,约6%的公众表示反对。
可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
王宁教授强调,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
既然“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那么,为何专家们还主动提供调查数据,以示多数公众支持呢?对文段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调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B,规范汉字不能是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C.新浪网的网上调查结果不能作为专家决策的依据D.官方和民间完全相左的“民调”,使得专家难以自圆其说A,医疗系统要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发挥自身作用B,药物滥用的责任不完全在医者C,在处理医患矛盾时,医生往往会成为替罪羊D,滥用药物的责任应归结于医疗系统本身,而不能强加在医生身上3,古语云:“疾风知劲草。
”经历严峻的考验,方可知晓谁才是真正坚强的人。
那么,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难道就无法试练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这段文字表述的观点是()A,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B,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强者C,日常工作照样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D,平淡的生活也能了解一个人的品格4,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后亚、非、拉美作家占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5,在英国的教育中,要求孩子尊重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家人和朋友,还包括对所有生命都有爱心和责任感。
公务员考试2022年真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2022年真题及答案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振聋发聩B. 鳞次栉比C. 饥肠漉漉D. 摩拳擦掌答案:B2.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她报名参加了各种培训班。
C.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选手们疲惫不堪地离开了赛场。
D.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答案:C3. 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历史人物的表述错误的是:A. 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B.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C.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D. 韩信是西汉初年的名将,助刘邦统一天下答案:B二、申论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大城市病”,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展公共交通、实施限行政策、加大环保力度等。
问题: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大城市病”现象的认识及解决措施。
答案要点:(一)认识:“大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压力大、生活质量下降等。
(二)解决措施:1. 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和居住区;2. 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出行效率;3.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4. 实施住房保障政策,缓解住房压力。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建设。
各地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如居民自治、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问题: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一)创新举措:1. 居民自治,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2.志愿服务,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3. 社区共建,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二)意义:1. 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2. 激发居民自治意识,促进社会和谐;3.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公务员试题阅读题及答案

公务员试题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In many countries,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isgrowing.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than ever before. Thenumber of people over the age of 60 is expected to reach 2billion by 2050. This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society.(2)As people get older, their health becomes more of aconcern. They often need medical treatment and special care.This can be very expensive. The costs of healthcare for olderpeople will increase greatly in the future.(3)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willalso increase the need for care workers and nurses.Society will need more people to take care of olderadults and provide them with support.(4)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will alsoaffect the economy. Many older people receive a pensionfrom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will need to spend more money on pensions in the future. This means therewill be less money available for other things.(5)In conclusion, the aging population will create new challenges for society. Although it is a good thing that people are living longer, it will also have a big impact on healthcare, employment, and the economy.根据以上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A. The challenges of an aging population.B.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care for the elderly.C.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D. The impact of an aging population on the economy.答案:A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a concern for older people?A. Their health.B. Their pensions.C. Their jobs.D. Their families.答案:A3. What will society need more of in the future?A. Doctors.B. Care workers and nurses.C. Pensions.D. Medicine.答案:B4. What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A. Education.B. Employment.C. Entertainment.D. Environment.答案:B5.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that an aging population will create?A. Healthcare, employment, and the economy.B. Education, entertainment, and the environment.C. Pensions, jobs, and families.D. Doctors, medicine, and care workers.答案:A二、完形填空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内容后,在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公务员试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公务员试题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环境的改善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
例如,加大了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了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市民参与环保活动等。
然而,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投入不足、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
问题:1. 根据材料,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 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3. 环境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案:1. 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条件;其次,城市环境的改善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
2. 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加大了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限制和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二是推广了绿色出行方式,如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污染;三是鼓励市民参与环保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3. 环境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环保项目往往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二是公众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市民对环保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实际行动;三是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环保法律法规的遵守不够严格,导致环保效果不佳。
结束语:通过本题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公务员,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引导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共同营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公务员理解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公务员理解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题目所给材料,以下哪项不是提高公务员理解能力的方法?A. 阅读专业书籍B. 参加培训课程B. 增加工作经验D. 减少社交活动答案:D2. 在公务员工作中,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B. 有效沟通与协调C. 正确处理复杂问题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公务员的理解能力仅在书面材料阅读中重要。
(错误)2. 公务员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提高。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公务员理解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三个应用场景。
答案:公务员理解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包括:- 阅读和理解政策文件,确保政策执行的准确性。
- 在会议中快速理解讨论内容,做出恰当的回应和建议。
-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通过理解问题本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案例分析题材料:某市公务员小李在处理一项关于城市绿化的提案时,需要理解提案的内容、目的和可能的影响。
问题:请分析小李在理解提案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小李在理解提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提案的具体内容,包括绿化的范围、种类、预算等。
- 提案的目的,即提案旨在解决的问题或达到的目标。
- 提案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提案实施的指导和限制。
五、论述题1. 论述公务员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答案:公务员提高理解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包括:- 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 多渠道获取信息,包括阅读、听讲座、参与讨论等,以增强信息整合能力。
- 实践锻炼,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对复杂情境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 反思总结,对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反思,总结提高理解能力的经验和教训。
-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避免思维定势。
结束语:通过本次公务员理解能力测试题库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公务员们更好地认识到理解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掌握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考公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练习题库公考公务员考试省考国考325题(含答案)

最新考公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片段阅读练习训练题库共325题(附答案)1.(单选题)最近,国外生物工程专家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设想:用人工方法将知识“拷贝”到大脑中去,也就是说,使一个知识不多的人很快获得更新知识,变得聪明起来。
这种设想看起来似乎异想天开,但确有可能使其成为现实。
对这段文字提出的设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大脑可以“拷贝”知识B.用拍摄电影底片并洗印而成胶片的方法将“知识”移植到大脑中去C.使一个知识不多的人很快获得更多的知识D.将知识制成“拷贝”,映入到人的大脑中2.(单选题)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启发了一些学者构建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并另辟蹊径地对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展宏观失业与经济波动的原因。
他们以工资、价格刚性和非市场出清假设取代新古典主义的工资、价格灵活性和市场出清假设,并把它结合到宏观产量与就业决定理论中而得出凯恩斯主义结论,这样就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
对以上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B.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突破在于对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实证分析C.新凯恩斯主义就是以工资、价格刚性和非市场出清假设取代新古典主义的假设D.工资、价格灵活性和市场出清假设也许是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所在3.(单选题)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些事。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A.世界原来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热爱生活B.用悲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是人类的天性C.心情的颜色决定着世界的颜色D.为物所扰,为己所累,是现代人的生存困难4.(单选题)192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
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
公务员考试试题大全及答案详解2024

公务员考试试题大全及答案详解2024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1:阅读以下文段,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中。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智能家居,还是自动驾驶,都离不开()的支持。
A. 网络技术B. 大数据C. 云计算D. 人工智能答案及详解:正确答案:D详解:文段开头提到“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后文提到的“智能家居”和“自动驾驶”都是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因此最恰当的选项是D. 人工智能。
题目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很乐于助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很适合广大中学生阅读。
D.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及详解:正确答案:C详解: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不仅很乐于助人,而且学习好”;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或“老师的帮助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C项句子结构完整,语义清晰,没有语病。
(二)数量关系题目3:某公司有员工120人,其中男员工占60%,女员工中有30%是已婚的。
请问该公司已婚女员工有多少人?A. 18B. 24C. 36D. 48答案及详解:正确答案:B详解:首先计算男员工人数:120 × 60% = 72人。
女员工人数为120 72 = 48人。
已婚女员工占女员工的30%,即48 × 30% = 14.4,四舍五入为24人。
因此,已婚女员工有24人。
题目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2倍。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A. 100平方厘米B. 150平方厘米C. 200平方厘米D. 250平方厘米答案及详解:正确答案:C详解:设宽为x厘米,则长为2x厘米。
根据周长公式2(长+宽)=60,得到2(2x + x) = 60,解得x = 10。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最新)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和答案(最新)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
>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问题: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B. 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C. 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D.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C. 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然而”转折,引出主要讨论的问题,即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因此,C选项最符合文意。
2. 数量关系题目:某公司有员工120人,其中男员工占60%,女员工中有30%是管理人员。
问该公司女管理人员有多少人?A. 10B. 15C. 20D. 25答案:C. 20男员工人数= 120 × 60% = 72人女员工人数 = 120 72 = 48人女管理人员人数= 48 × 30% = 14.4 ≈ 15人(四舍五入)3. 判断推理题目:甲、乙、丙、丁四人在讨论谁会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甲说:“冠军不是乙。
”乙说:“冠军是丙。
”丙说:“冠军不是我。
”丁说:“冠军是甲。
”已知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问冠军是谁?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 乙假设甲说真话,则冠军不是乙,乙、丙、丁都说假话,矛盾。
假设乙说真话,则冠军是丙,甲、丙、丁都说假话,符合条件。
假设丙说真话,则冠军不是丙,甲、乙、丁都说假话,矛盾。
假设丁说真话,则冠军是甲,甲、乙、丙都说假话,矛盾。
因此,只有乙说真话,冠军是丙。
二、申论1. 阅读理解材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