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适用于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

合集下载

程序文件(17年6月新版机动车检测站专用,全套表格)

程序文件(17年6月新版机动车检测站专用,全套表格)

XX机动车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写:审核:批准:XXXXXXXXXX颁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修订表对应章节号修改条款修改人批准人批准日期程序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XXXCX01-2017 文件控制程序2 XXXCX02-2017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3 XXXCX03-2017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4 XXXCX04-2017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5 XXXCX05-2017 申诉和投诉控制程序6 XXXCX06-2017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7 XXXCX07-2017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8 XXXCX08-2017 记录控制程序9 XXXCX09-2017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0 XXXCX10-2017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1 XXXCX11-2017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12 XXXCX12-2017 设施与环境控制程序13 XXXCX13-2017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14 XXXCX14-2017 检测过程控制程序15 XXXCX15-2017 计算机检测系统控制程序16 XXXCX16-2017 新项目评审控制程序17 XXXCX17-2017 设备(标准物质)管理控制程序18 XXXCX18-2017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19 XXXCX19-2017 期间核查程序20 XXXCX20-2017 结果质量控制程序设21 XXXCX21-2017 允许偏离控制程序22 XXXCX22-2017 车辆处理控制程序23 XXXCX23-2017 检测报告控制程序24 XXXCX24-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25 XXXCX25-2017 环境保护程序26 XXXCX26-2017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27 XXXCX27-2017 安全作业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归档管理等环节,包括外来文件(检测标准)的控制。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检测方法确认程序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检测方法确认程序

1、目的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保证检测工作所使用的方法有效、适用、齐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检测过程的各直接环节的方法选用、制定和确认。

3、职责3.1检测组负责方法的选用、制定、验证和实施。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的批准。

3.3质量负责人负责对自编制的检测方法进行审核和对在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跟踪。

4、工作程序4.1检测方法的选用4.1.1技术负责人检索最新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本公司所用技术文件是最新有效版本。

4.1.2 检测员按照《车辆检测程序》中的有关规定,在按受客户送检样品后,对照技术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方法、规程、规范开展检测工作。

4.1.3 检测组选择检测方法时,应优先使用国家、国际、行业中已发布的标准方法、规程、规范开展检测。

4.1.4 在没有标准方法可用时,可以选用由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文献和期刊公布的方法,或由仪器供应商提供的方法,或由检测站自己开发制定的方法。

4.2 制定检测方法4.2.1 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依据客户的要求,查找有关标准、规程等科技书籍、期刊,选用或参照相关的检测资料,编制检测方法。

若选用的方法属于本公司内在用受控文件的有关内容,在编写检测方法时,可直接标明引用文件的名称、章节和序号等;若采用客户指定的科技书籍、期刊上公布的方法,则在编写检测方法时,采用其复印件作为附件。

4.2.2 检测方法按JJF1071—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制。

4.2.3检测组根据编制的方法进行试验性检测,并进行数据处理,出具检测报告,交质量负责人审核。

4.3 检测方法的评审4.3.1 质量负责人组织对制定的检测方法进行评审。

审核该检测方法的内容是否覆盖了JJF1071—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中的规定,是否能满足客户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测量是否合理,表达是否准确,认可后在审核人处签字。

4.3.2 评审中发现制定的方法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检测组应及时与客户协商,采取其他的措施(如送上级部门检测或告之无法检测)。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程序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按质量体系有要求,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不合格项进行纠正改进。

2、范围本程序适用本公司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组织和领导;3.2审核组长具体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对不合格项纠正措施跟踪、检查和验证。

3.3质量监督组负责内部审核的控制。

4、工作程序持续改进4.2内部审核安排每年安排内部审核1次,质量监督组编写《年度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表》,送质量负责人审批后,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程序》标识并发放至各部门执行。

4.3审核频次4.3.1内部审核分为例行审核和追加审核两种,例行审核一般集中进行,内容覆盖GB7258-2012标准和质量体系的全部条款和体系活动过程。

4.3.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后应追加审核,质量负责人根据体系运行情况确定。

4.4审核准备4.4.1质量监督组根据审核计划具体安排内审时间、确定审核实施具体日期,成立审核组送质量负责人批准。

4.4.2质量负责人任命审核组长和内审员,审核组长对审核员进行分工。

4.4.3审核组长编制《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送质量负责人审批并发放;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类型、依据、范围、人员及日程安排。

4.4.4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明确审核要点和方法。

4.5内部审核实施4.5.1审核预备会议质量负责人主持召开审核组成员会议,宣布审核组织,布置审核任务的时间安排及审核程序要求等。

4.5.2审核首次会议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并在“会议记录”上全名签列;内审员做会议记录;会议内容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及审核分工时间安排等。

4.5.3现场审核4.5.3.1 内审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对照检查并如实填写,主要是通过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考核、收集证据等,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4.5.3.2 现场审核中发现问题时,应当场让该项检测人员在“内部审核检查表”签名确认,并保证当事人充分认识不合格的存在,以利纠正。

最新RBT214:2017一整套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共168页)

最新RBT214:2017一整套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共168页)
质量手册
主题:修 订 页
修订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对应的章、节、条号
文件编号:ZLSC/QM-A-2018
第0章
第 1 页共 1 页第 A 版第 0 次修订
颁布时期:2018 年 5 月 25 日
修订内容
批准人
批准日期
14
15
特别提醒: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人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次后立即将旧页次换下。
颁布时期:2018 年 5 月 25 日
修订页
发放控制页
颁布令
第一章 基本概况
1.1 公司基本概况 1.1.1 机构名称与通信地址 1.1.2 基本情况 第二章质量手册的概述
2.1 手册内容 2.2 手册适用范围 2.3 手册的受控状态 2.4 手册的管理规定 2.5 手册的评审 2.6 手册制定时参考的标准和资料 2.7 术语和定义 2.8 相关文件 第三章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3
XXXXX 机动车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质量手册
主题:发放控制页
序号
领用人签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XXXX 机动车技术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ZLSC/QM-A-2018
第0章
第 1 页共 1 页第 A 版第 0 次修订
颁布时期:2018 年 5 月 25 日
发放人签字
3.1 质量方针 3.2 质量宗旨 3.3 质量目标 3.4 服务承诺 第四章要求
4.1 机构 4.1.1 法律地位和责任 4.1.2 组织机构框图及说明 4.1.3 保证检测结果公正的措施 4.1.4 公正、诚信及对本组织内部利益冲突的识别 4.1.5 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

最新ISO17025:2017一整套程序文件完整版(共38个程序)

最新ISO17025:2017一整套程序文件完整版(共38个程序)

HHRBDC/CX01-01~38—2018 (3)标题: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程序 (8)标题:保证实验室诚信度的政策和程序 (10)标题:质量手册的管理 (11)标题:文件控制程序 (13)标题:网络系统、检测用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管理程序 (16)标题: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 (18)标题:分包管理程序 (20)标题: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22)标题:投诉处理程序 (24)标题:不符合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25)标题:纠正措施程序 (27)标题:预防措施程序 (28)标题:记录控制程序 (30)标题:内部审核程序 (33)标题:管理评审程序 (36)标题: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39)标题:人员培训考核和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41)标题:检测环境控制程序 (43)标题:实验室管理程序 (45)标题: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47)标题:新项目评审程序 (50)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52)标题: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58)标题:期间核查程序 (62)标题:量值溯源程序 (63)标题: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65)标题:采样程序 (67)标题:样品管理程序 (69)标题:检测工作程序 (72)标题:现场检测管理程序 (75)标题:应急检测工作程序 (77)标题: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79)标题:事故处理程序 (80)标题:质量控制程序 (82)标题:例外允许偏离程序 (85)标题: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程序 (87)标题: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89)标题:档案管理程序 (93)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95)XX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HHRBDC/CX01-01~38—2018(第壹版)2018年7月1日发布2018年7月20日实施程序文件HHRBDC/CX01-01~38—2018版号:第壹版生效日期:2018年7月20日编制人:KKK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2018年7月10日受控状态:发放号:持有人:修订表程序文件目录。

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程序文件(含全套表格)

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程序文件(含全套表格)

XXXXXXXXXX程序文件编写:审核:批准:XXXXXXXXXX颁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2017年修订表对应章节号修改条款修改人批准人批准日期程序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XXXCX01-2017 文件控制程序2 XXXCX02-2017 质量监督控制程序3 XXXCX03-2017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控制程序4 XXXCX04-2017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5 XXXCX05-2017 申诉和投诉控制程序6 XXXCX06-2017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7 XXXCX07-2017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8 XXXCX08-2017 记录控制程序9 XXXCX09-2017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0 XXXCX10-2017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1 XXXCX11-2017 人员培训控制程序12 XXXCX12-2017 设施与环境控制程序13 XXXCX13-2017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14 XXXCX14-2017 检测过程控制程序15 XXXCX15-2017 计算机检测系统控制程序16 XXXCX16-2017 新项目评审控制程序17 XXXCX17-2017 设备(标准物质)管理控制程序18 XXXCX18-2017 量值溯源控制程序19 XXXCX19-2017 期间核查程序20 XXXCX20-2017 结果质量控制程序设21 XXXCX21-2017 允许偏离控制程序22 XXXCX22-2017 车辆处理控制程序23 XXXCX23-2017 检测报告控制程序24 XXXCX24-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25 XXXCX25-2017 环境保护程序26 XXXCX26-2017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27 XXXCX27-2017 安全作业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均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归档管理等环节,包括外来文件(检测标准)的控制。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新增检测项目评审程序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新增检测项目评审程序

1、目的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检测服务能力,确保新项目有足够的设施与资源,有可靠的质量保证,特制定本程序对新增检测项目进行评审。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按照客户要求和按照新标准开展检测新项目(包括扩大检测能力)的前期论证、准备工作、批准权限等的评审。

3、职责3.1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我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由本公司检测组提出新增检测项目的申请,明确检测标准,并由本公司组成评审小组组织新增检测项目的评审。

3.2 检测组负责新增检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组织编制检测实施细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

3.3 技术负责人审核、经理批准“新增检测项目申请表”和“新增检测项目评审报告”。

4、工作程序4.1 新增检测项目的提出4.1.1 由于标准变更或新标准生效需要增加新的检测项目。

4.1.2 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要求建立的检测项目。

4.1.3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新的检测项目或在旧的检测项目基础上扩大检测范围和检测能力。

4.2 新增检测项目的论证由检测组根据我站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经济情况,对新增检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对于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非标准检测项目,还应同时编制非标准检测方法。

4.3 公司组织评审小组(必要时,可聘请外单位有关专家参加)对新增检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非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组织实施。

4.4 检测组负责编制新增检测项目检测实施细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确定有关检测人员的培训。

4.5 检测组负责编制新增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表格和检测报告的格式。

4.6 新增检测项目的仪器设备应按《量值溯源程序》的规定进行量值溯源。

4.7 有关检测人员应按《人员培训考核程序》的规定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8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由站长批准检测实施细则、操作规程、非标准检测方法。

4.9 必要时应按《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与其它检测站间的比对,验证新增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

车辆检测站员工培训记录(2017)

车辆检测站员工培训记录(2017)

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员工培训记录2017年度目录人员培训程序1.目的人是影响检测工作质量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为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质量,确定相应人力资源(具备职称或学历与公司要求一致),经过人员培训(外培和内培)保证各类人员、各岗位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和能力进行检测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3.1总经理是公司人员招聘、人员素质、人员培训的总负责人。

3.2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

3.3各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和内部需要,向综合办公室提出培训要求。

3.4 综合办公室负责培训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能力。

4.程序4.1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布置,结合公司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外培或内培),负责统一安排,并制定各种形式的人员培训计划和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各部门应按培训计划具体实施。

4.2综合办公室根据体系要求制订公司内部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根据公司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业务知识、职业道德为主。

本年度培训在公司年度内审时进行评审,同时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要求资料齐全,学习记录和考核记录齐全。

4.3综合办公室制定的培训目标报总经理审核批准后,根据公司目前工作状况制定出具体培训工作计划。

4.4综合办公室将制定的培训计划下达相关部门,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实施。

4.5参加主管部门举办上岗证培训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合格者,再参加培训直至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4.6综合办公室将各类培训人员,以及特殊授权上岗人员的材料建立技术培训、授权、确认档案。

4.7各部门以及个人临时需要培训,应向综合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4.8外聘人员由各部门根据需要报综合办公室,由综合办公室审查后,报总经理,总经理召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共同讨论决定。

4.9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综合办公室组成招聘小组对外聘人员进行聘用考核。

4.10外聘人员录用后由综合办公室组织上岗前培训, 培训后分配到需要的部门,由部门安排专人带领其工作,试用期3月满后由综合办公室组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和部门意见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文件编号:HACL/CX-2017程序文件编制: XXX审核:XXX批准:XXX√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放编号:XXXX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发布发布令本公司依据《质量手册》,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了《程序文件》(第B版)于2017年颁布,2017年正式实施。

《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与《质量手册》同是本公司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本公司的一切质量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现予批准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确保本公司“公平、公正、严谨、科学”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的实现。

程序文件目录1 保证公正性和保护客户机密及所有权的程序2 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3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4 合同评审程序5 处理客户申诉和投诉的程序6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7 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 记录管理程序9 内部审核程序10 管理评审程序11 人员培训程序12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13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14 新项目评审程序15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16 环境保护程序17 数据保护程序18 允许偏离程序19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20 量值溯源程序21 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22 抽样和样品处置程序23 结果质量控制程序24 结果报告管理程序25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1. 目的确保本公司开展的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切实维护客户利益,对委托方提供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及本公司需要保密的文件、记录和其它事项严格加以控制,确保委托方和本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2.1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适用于本公司开展的所有检测工作及涉及的所有人员;2.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事项包括:a)委托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样品及其质量和水平、商情以及要求保密的信息;b)本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式等;c)本公司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包括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内审、管理评审、不合格及纠正预防措施等;d)检验人员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e)其它需要保密的资料。

3. 职责本程序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配合。

4. 工作程序4.1检测工作公正性、诚实性4.1.1本公司制定员工守则a.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本单位的检测程序和各项规章制度;b.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及客户之合约进行各项检测工作,禁止违规操作,不得伪造数据;c.秉公办事,公正检测,抵抗干扰,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判断的独立性;d.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不利用客户技术和资料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e.遵守保密规定,保护客户及本公司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f.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检测水平和工作效率;g.承担因检测事故而造成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4.1.2公正独立性保障措施a.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的业务接待和合同签订,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与客户签订业务合同、接受客户委托检验业务;b.检测人员须忠实执行标准和规范,如实填写原始记录,保证数据准确可靠;c.检测人员不与受检客户发生单独直接接触,检测人员如与客户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时,本人应如实申报,并采取回避措施;d.所有人员不得接受客户提供的娱乐、吃请活动,拒收客户任何馈赠;e.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副本由综合办公室存档。

存档后的记录和报告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修改,未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不得随便调阅;f.各级领导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意指使检测人员出具虚假数据或篡改检测结果;g.将检测人员的职业行为和质量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对违规行为视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和行政处罚,触犯法律者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b.对服务结果有了解细节的知情权;c.对未经认可的分包项目有否决权;d.有要求保密的权利;e.对服务及其结果有申诉或投诉权。

4.2保护客户机密和所有权4.2.1综合办公室在接受客户委托检测时,收样员应根据客户所填写的委托单,记录并核对其提交的所有样品、附件、技术资料,并完成交接签字手续,对有特殊保密需要的委托业务,应在检测任务单、样品标识、技术资料、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上加盖“机密”标记,所有资料按机密档案归档;4.2.2样品和技术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双方应做好登记、签字的交接记录,防止在交接中出现丢失、泄密,传递中的接收人负责保管检测样品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并承担此间的保密责任;4.2.3检测工作完成后的技术资料或样品应返回综合办公室,由其按照客户的保密要求处置保存,样品处理应严格执行《样品处置程序》;4.2.4对客户要求保密和保护的资料、信息,公司任何人不得复制,更不允许利用其进行开发和其他盈利活动,借阅必须经客户同意,总经理批准。

4.2.5公司的检测区域,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外来人员及本公司非检测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影响工作质量的区域,包括样品室、检测间、与检测有关的操作室、资料室等;4.2.6客户来访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接待,必要时做好接待记录,客户代表或其他人员提出参观要求,应经质量负责人同意,在综合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后,由专人陪同参观与之相关区域,不得查看其他客户的样品和检测过程;4.2.7 本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的所有权归属客户,未经客户的同意不得公开和复制检测结果,不得引用检测数据;4.2.8本公司向客户出具的报告的著作权归属本公司,除复印完整的检测报告和引用全部的检测结果外,其余行为本公司都将视为客户侵害本公司的检测报告著作权;4.2.9发送检测结果的保密要求:a.客户领取检测报告,应向综合办公室出具委托凭证并登记完毕后方可领取;b.如客户要求邮寄检测报告,应由综合办公室采取挂号邮寄;c.如客户要求电话或传真机传送检测报告时,综合办公室经办人应在指定的电话、传真机上详细询问并记录核实对方的电话、传真、联系人、检测项目和其他检测信息,以证实发送报告的安全和可靠。

4.2.10本公司对用来检测和处理检测结果的计算机采取加密措施,使用人都经特定授权并设置自用密码,防止非授权人接触和未经批准擅自修改,保障数据的安全、保密和完整。

4.3公司文件资料的保密4.3.1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公司保密文件台帐,做好编号、登记工作;4.3.2凡列入保密范围的文件、记录和资料一律不得外借,公司人员原则上不得复制,抄录与已无关的文件、记录和信息,因工作需要,需借阅复制、抄录保密资料的,需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并办理手续,使用人负责保密,不得丢失;资料管理员填写“文件销毁登记表”经总经理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指定人员监督销毁,并予登记。

4.4保密监督与泄密处置4.4.1本公司所有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公司的保密和保护客户的所有权进行监督。

4.4.2对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和行为,由质量负责人调查核实,填写泄密情况及其处置表,视情节轻重和/或造成的后果大小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处理,泄密者应承担泄密造成的后果,泄密情况和处置结果应报上级部门备案。

泄密情况和处置结果记录由质量负责人整理后交管理员立卷、归档保管。

5.相关文件5.1 《样品处置程序》5.2 《文件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 泄密情况处理表为确保在对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及作废文件,对管理体系文件和外来文件加以控制,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归档管理,包括外来文件如检测标准和规范等的收集及使用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类文件和记录格式的编制和批准,负责技术类受控文件发放批准;3.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批准质量记录格式及管理类文件的受控发放;3.4资料管理员负责文件的日常管理,包括标识、发放、回收、作废和归档保管;3.5技术标准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跟踪和更新3.6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使用、维护与保管。

4、工作程序4.1文件的编制与批准4.1.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管理类记录格式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并审核,报总经理批准;4.1.2各种作业指导书和技术类记录格式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检测科室编制并审批;4.1.3编制的管理体系文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复印或印刷装订成册;4.1.4外来文件如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法令,标准、规范、规程、规定等文件,经本公司技术负责人确认后使用,并由其跟踪文件的现行有效。

4.1.5所有批准后的文件均由公司资料管理员负责登记编号。

4.2文件的标识4.2.1本公司文件分类包括:a.国家和地方有关法令法规等;b.国内外的标准、规范、规程;c.本公司编制的管理体系文件;d.各类检测协议及合同。

4.2.2本公司所有文件在发放前均应标识,编码规则见下页。

4.2.34.2.4管理体系文件的标识内容包括文件名称、编码、修订状态、有效状态、受控状态。

4.2.5所有受控文件均由资料管理员标识后,登记发放;4.2.6需保留的作废文件,由资料管理员加盖“作废/保留”章后另行保存,其余登记后销毁。

4.3 文件的发放4.3.1 文件的发放范围根据类别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按需要确定,需向认可机构、发放手续,由文件领用人签收,登记于《文件发放回收记录》;文件编码规则如下:HACL_— XX—XX — XXXX文件发布年代号文件顺序号体系文件类型质量手册—SC程序文件—CX作业指导书—ZY操作规程—CZ管理文件—GL质量记录—QR实验室代号4.3.3 对管理体系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由资料管理员按照《文件发放一览表》及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4.4 文件的更改4.4.1 由使用部门或其他部门提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书,交文件原编制部门负责人审定由其指定专人进行修改;4.4.2 更改后的文件交原审核、批准人审批后发布。

若另行指定人员,则修改人员应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4.4.3 更改后的文件一经发布,由资料管理员追溯受控文件的发放范围,及时通知到原文件持有者;4.4.4 持有者按要求在文件有关部位附上文件更改通知单,本公司不采用手写更改。

4.4.5记录表式的更改,由使用部门提出并填写文件更改申请书,经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审批。

更改后的记录表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更换,并在使用部门的配合下收回原记录表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4.4.6 资料管理员应定期对文件修改情况进行核对,编制文件修改一览表,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4.4.7 文件经重大修改后或经三次更改应重新印发。

4.4.8 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法令、标准、规程等的更改,在有关部门发布后,经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确认,由资料管理员负责发放新文件并收回作废文件。

4.5 文件的保存和归档4.5.1 文件持有人负责所持文件的保存;4.5.2 文件持有者有责任妥善保管好使用的文件,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涂改、不得遗失、私自转借和复制,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件均应有备份,备份的文件也应归档保存;4.5.5档案保存应有相应的设施,确保其易检索、不被破坏和丢失;4.5.6各职能部门、岗位专用文件一般由其自行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