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智能控制技术 复习题
《智能控制技术》考试试题

《智能控制技术》考试试题(备注:请将本试卷粘贴在答题本内页)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是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神经生理学、非线性动力学等学科的交叉热点。
2.模糊推理知道了语言控制规则中蕴含的模糊关系后,就可以根据模糊关系和输入情况,来确定输出的情况,这就叫“模糊推理”。
3.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某个领域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制问题。
4.递阶控制对递阶结构的大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方式。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并说明智能控制的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3个阶段: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
智能控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应能为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的全局控制,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2)定性策划和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组合控制。
3)从系统的功能和整体优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综合系统,以实现预定的目标,并具有自组织能力。
4)同时具有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表示的数学模型的混合控制过程,系统在信息处理上,既有数学运算,又有逻辑和知识推理。
2.智能控制学科有哪几种结构理论?这些理论的内容是什么?二元结构理论傅京孙曾对几个与自学习控制(learning control)有关的领域进行了研究。
为强调系统的问题求解和决策能力,他用“智能控制系统”来包括这些领域。
他指出“智能控制系统描述自动控制系统与人工智能的交接作用”。
我们可以用式(1.3)和(1.6)以与图1.3来表示这种交接作用,并把它称为二元交集结构。
1.4.2 三元结构理论萨里迪斯于1977年提出另一种智能控制结构,它把傅京孙的智能控制扩展为三元结构,即把智能控制看作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的交接,如图1.4所示。
萨里迪斯认为,构成二元交集结构的两元互相支配,无助于智能控制的有效和成功应用。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复习试题2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复习试题一、判断1、未确保安全防爆,必须严格限制仪表的表面温度。
对2、串级控制系统投用过程中,当副回路自动工作稳定,主变量等于设定值时,可以将主控制器由于手动无扰动地切向自动。
对3、国产SUPCONWEBFIELDECS-100控制系统具有HART信号处理卡件,可实现对符合HART协议的智能仪表的数据采集、组态和管理。
对4、执行器除了能够控制压力温度流量外,还能够在装置的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对5、质量流量计的传感器工作原理,通过激励线圈使管子产生振动,测量管产生科氏力,所以测量管会产生扭曲。
错6、在节流装置的流量基本方程式中,当a、6、d、P均为常数时,流量与差压成正比。
错7、数字式万用表可测量交流电压、电流、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容、三极管、还可测量功率。
错8、液体由旋转叶轮中心向外缘运动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真空)区。
对9、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离心泵都是容积泵。
错10、对每一台接入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备,在投用钱必须进行组态。
对11、真值表可以用来表示数字量的逻辑运算关系。
对12、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的输出轴输出角位移,转动角度小于260,通常用来推动蝶阀、球阀、偏心阀等转角式的调节机构,正常的角位移为90转角。
对13、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操纵变量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义)14、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的接通和分断负荷主电路的控制电器。
对15、铜热电阻在测量范围-50150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在高于150时-,被氧化,失去良好的线性特性。
对16、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时,当主参数接近给定值,副参数也比较平稳后,调节主控制器的手操拨盘,使副控制器的偏差为零,将副调节器由手动切到自动,副调节器实行外给定的定值调节。
(V)17、S型热电偶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一般可以作为精密温度测量,还可以作为基准热电偶。
对18、超声波流量计使用的频率:测量液体的频率通常在300KHz~500KHz。
智能控制技术复习题课后答案讲解

(2)。
10、(1)模型未知或知之甚少;(2)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立一个实用的专家系统的步骤包括三个方面的设计,它们分别是、
和。知识库的设计推理机的设计人机接口的设计
13.专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和。知识库、推理机
一、填空题
1.智能控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和。
1、交叉学科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飞行器控制
2.传统控制包括和。2、经典反馈控制现代理论控制
3.一个理想的智能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和。
3、学习功能适应功能自组织功能优化能力
4.智能控制中的三元论指的是:、和。
•(6)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7)知识与推理机构相互独立。专家系统一般把推理机构与知识分开,使其独立,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维护性。
2、简述专家系统设计的基本结构。
答:基本知识描述---系统体系结构---工具选择----知识表示方法----推理方式----对话模型.P20
4、什么是专家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
46、二进制编码
47.遗传算法的3种基本遗传算子、和。
47、比例选择算子单点交叉算子变异算子
48.遗传算法中,适配度大的个体有被复制到下一代。更多机会
49.遗传算法中常用的3种遗传算子(基本操作)为、、和。
49、复制、交叉和变异
第一章
1
答:(1)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
(3)神经控制系统(1分)
神经网络具有某些智能和仿人控制功能。学习算法是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
(4)遗传算法(2分)
智能控制考试题及答案

智能控制技术考试题及答案《智能控制技术》考试试题 A《智能控制》课程考试试题 A 参考答案(1) OPEN (2) 最有希翼(3) 置换(4) 互补文字(5) 知识库(6) 推理机(7) 硬件(8) 软件(9) 智能(10) 傅京孙(11) 萨里迪斯(12) 蔡自兴(13) 组织级(14) 协调级(15) 执行级(16) 递阶控制系统(17) 专家控制系统(18) 含糊控制系统(19) 神经控制系统(20) 学习控制系统1 、D2 、A3 、C4 、B5 、D6、B7、A8、D9、A 10、D1、答:传统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包括:(1) 传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建立在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的,而实际系统由于存在复杂性、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彻底性等,普通无法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
(2) 研究这种系统时,必须提出并遵循一些比较苛刻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用中往往与实际不相吻合。
(3) 对于某些复杂的和包含不确定性的对象,根本无法以传统数学模型来表示,即无法解决建模问题。
(4) 为了提高性能,传统控制系统可能变得很复杂,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初投资和维修费用,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传统控制理论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发展控制理论与方法,而且需要开辟与应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最新成果。
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正在为自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持。
人工智能影响了许多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科,它的发展已促进自动控制向着更高的水平——智能控制发展。
智能控制具有下列特点:(1) 同时具有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模型(含计算智能模型与算法)表示的混合控制过程,也往往是那些含有复杂性、不彻底性、含糊性或者不确定性以及不存在已知算法的过程,并以知识进行推理, 以启示式策略和智能算法来引导求解过程。
(2) 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 即组织级。
高层控制的任务在于对实际环境或者过程进行组织, 即决策和规划,实现广义问题求解。
(完整版)智能控制-考试题(附答案)

《智能控制》考试试题试题1:针对某工业过程被控对象:0.520()(101)(21)s G s e s s -=++,试分别设计常规PID 算法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计算模糊控制的决策表,并进行如下仿真研究及分析:1. 比较当被控对象参数变化、结构变化时,四者的性能;2. 研究改善Fuzzy 控制器动、静态性能的方法。
解:常规PID 、模糊控制、Fuzzy 自适应PID 控制、混合型FuzzyPID 控制器设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常规PID 调节器PID 控制器也就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它是根据给定值()r t 与实际输出值()y t 构成控制偏差()e t ,从而针对控制偏差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调节的一种方法,其连续形式为:01()()[()()]t p d i de t u t K e t e t dt T T dt=++⎰ (1.1)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T 为积分时间常数,d T 为微分时间常数。
PID 控制器三个校正环节中p K ,i T 和d T 这三个参数直接影响控制效果的好坏,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就必须合理地选择控制器的参数。
Ziegler 和Nichols 提出的临界比例度法是一种非常著名的工程整定方法。
通过实验由经验公式得到控制器的近似最优整定参数,用来确定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两个参数:临界增益u K 和临界振荡周期u T 。
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PID 参数如下:表1.1 临界比例度法参数整定公式51015202530354000.20.40.60.811.21.41.61.8Time(s)y (t )051015202530354000.511.5Time(s)y (t )PID 0.6u K 0.5u T 0.125u T据以上分析,通过多次整定,当 1.168p K =时系统出现等幅振荡,从而临界增益 1.168u K =,再从等幅振荡曲线中近似的测量出临界振荡周期 5.384u T =,最后再根据表1.1中的PID 参数整定公式求出:0.701, 2.692,0.673p i d K T T ===,从而求得:比例系数0.701p K =,积分系数/0.260i p i K K T ==,微分系数0.472d p d K K T ==。
智能控制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智能控制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智能控制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学习能力B. 鲁棒性C. 单一控制策略D. 适应性2. 模糊控制理论的提出者是:A. 瓦迪姆·瓦迪莫维奇·诺维科夫B. 罗纳德·费舍尔C. 洛特菲·A·扎德D.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3. 下列哪项不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A. 机器人技术B. 航空航天C. 传统农业D. 智能制造4. 神经网络在智能控制中的主要作用是:A. 增强系统稳定性B. 实现模式识别C. 减少系统成本D.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5. 遗传算法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主要用于:A. 优化控制参数B. 实现自适应控制C. 增强系统的鲁棒性D. 进行模式识别##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智能控制技术与传统控制技术的主要区别。
2. 解释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模糊控制器,其输入变量为温度(T)和湿度(H),输出变量为风扇速度(F)。
给出以下模糊规则:- 如果T是高且H是低,则F是高。
- 如果T是中且H是中,则F是中。
- 如果T是低且H是高,则F是低。
- 请根据上述规则,给出一个模糊控制表,并计算当T=28℃,H=70%时的风扇速度。
2. 考虑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输入层有3个神经元,隐藏层有4个神经元,输出层有1个神经元。
已知输入向量为\[ x = [0.5, 0.2, 0.7] \],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权重矩阵分别为:\[ W_h = \begin{bmatrix} 0.1 & 0.3 & 0.2 \\ 0.4 & 0.1 &0.6 \\ 0.5 & 0.7 & 0.8 \\ 0.9 & 0.5 & 0.3 \end{bmatrix} \]\[ W_o = \begin{bmatrix} 0.2 & 0.4 & 0.1 & 0.3\end{bmatrix} \]假设隐藏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函数都是Sigmoid函数,计算输出值。
化工智能控制概论终结考核题

化工智能控制概论终结考核题一、引言在化工领域,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化工智能控制概论是一门关于化工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基础课程。
本文将从概念、原理、应用等方面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化工智能控制概论的相关主题。
二、概念和原理2.1 智能控制的概念智能控制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器等技术手段,对化工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并通过学习、优化等算法实现自适应调节的过程。
智能控制可以根据化工过程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人为干预。
2.2 智能控制的原理智能控制的原理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环节。
感知环节通过传感器获取化工过程的实时数据;决策环节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最优控制策略;执行环节通过执行器对化工过程进行控制操作。
三、智能控制的应用3.1 智能控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化工反应过程中,智能控制可以根据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等参数,自动调整反应条件,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质量。
在化工装置运行中,智能控制可以监测设备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并进行自动维护和修复。
3.2 智能控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废气处理过程中,智能控制可以根据废气成分和排放标准,自动调整废气处理装置的操作参数,以保证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在水处理中,智能控制可以根据水质状况,自动调整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3.3 智能控制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危险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智能控制可以通过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自动调整储罐和管道的运行状态,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工业装置的安全监测中,智能控制可以通过监测设备状态和环境条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智能控制的发展趋势智能控制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将会持续发展。
未来,智能控制将更加注重对化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控制考核试卷

B.预测控制
C.串级控制
D.并联控制
15.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
A.系统复杂性高
B.环境变化频繁
C.控制目标多变
D.成本预算有限
16.以下哪些是煤化工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安全考虑因素?()
A.系统冗余设计
B.事故预警机制
C.应急响应程序
D.数据备份策略
1.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
2. PLC在煤化工智能化控制系统中主要用于数据采集。()
3.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完全取代人工操作。()
4.在煤化工生产中,所有的控制参数都应该实时调整以适应生产变化。()
5.煤化工智能化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
6.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时,不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B.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C.高压配电系统
D.生产过程优化系统
2.下列哪一种传感器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于温度的监测?()
A.压力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湿度传感器
D.气体传感器
3.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下列哪项技术常用于防止设备过热?()
A. PLC编程
B.人工智能算法
C.冷却系统
10. ABC
11. ABC
12. ABCD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过程控制系统
2.高级过程控制系统
3.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4.铜热电阻的测温范围是()。
A.0℃~100℃B.-50℃~150℃C.-200℃~500℃D.-200℃~850℃5.霍尔式压力传感器利用霍尔元件将压力所引起的弹性元件()转换为霍尔电势实现压力测量。
A.变形B.弹力C.电势D.位移6.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是()装置。
A.自动检测B.自动保护C.自动执行D.自动调节7.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来表示动态特性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其中()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A.微分方程法B.传递函数法C.阶跃响应法D.方块图法8.一个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A.系统的输入B.系统的输出C.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D.系统的初始条件9.关于被控变量时间常数T,不正确的说法是()。
A.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63.2%所需的时间B.反映被控变量变化快慢的参数C.表示被控变量静态特性的参数D.经过3T时间,可近似认为动态过程已结束10.积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A.控制及时,能消除余差B.控制超前,能消除余差C.控制滞后,能消除余差D.控制及时,不能消除余差11.在自控系统中,确定调节器、调节阀、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必须按步骤进行,其先后排列次序为()。
A.调节器、调节阀、被控对象B.调节阀、被控对象、调节器C.被控对象、调节器、调节阀D.被控对象、调节阀、调节器12.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中,副回路应包含()A.较多干扰;B.主要干扰;C.特定的干扰;D.主要干扰和尽量多的干扰13.单纯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对()进行补偿的控制系统A.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偏差;B.被控变量的变化;C.干扰量的变化;D.特定干扰的变化14.以下简称中,常用来表示模拟输入、输出信号的是()。
A.AI、AO B.DI、DOC.MI、MO D.PI、PO15.DCS中的各种卡件是指()。
A.软件B.硬件C.软件和硬件D.各种程序二、填空题4.气动执行机构接受阀门定位器输出的,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以推动调节机构动作。
5.串级调节回路中起主导作用的参数叫,稳定主导参数的辅助参数叫。
6.反馈是把系统的信号,不断直接地或经过中间变换后地返回输入端。
使输入信号增强的称为,使输入信号减弱的称为,在控制系统中采用。
7.双闭环比值调节系统有个闭环回路,当主参数受干扰变化时副参数,当副参数受干扰变化时主参数。
8. 第四代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三、判断题4.串级控制系统从整体上看是定值控制系统,要求主变量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副回路是随动系统,要求副变量能快速、准确的跟随主控制器输出变化而变化。
()5.系统的开放性,使不同制造商的DCS产品可以相互连接,但不能实现数据交换。
()四、简答题1.当孔板的入口边缘尖锐度由于使用日久而变钝时,流量指示将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2.什么是节流现象?标准节流装置有哪几种?应用最广泛的是哪种?3.什么是简单控制系统?试画出简单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框图。
4.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应用于哪些场合?五、计算题1.工艺要求检测温度为300℃,温度波动不能超过检测温度的±2%,如果采用一台测温范围是0~500℃的温度计检测该温度,试选择温度计的精度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4.B5.D6.D7.A8.C9.C 10.C11.D 12.D 13.D 14.A 15.B二、填空题4.气压信号(20~100Kpa)、推杆直线位移5.主参数、副参数6.输出全部或部分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7.两、跟踪变化、不变化8.信息化和集成化的混合型控制系统三、判断题4√. 5. ×四、简答题1.答:答:孔板使用日久,它的入口边缘的尖锐度会由于冲击、磨损和腐蚀而变钝,从而使测量值偏小。
因为当孔板的入口边缘尖锐度变钝时,在相等数量的流体经过时所产生的压差将变小,所以指示值会偏低。
2.答:流体在有节流装置节流装置中间有个圆孔,孔径比管道内径小的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的管壁处,流体的静压力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节流现象。
标准节流装置有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
应用最广泛的是孔板。
3.答:简单控制系统是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和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1 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4.答: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 在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2) 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于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
(4) 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大、干扰作用强并频繁、负荷变化大、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五、计算题1.解:C 06%2300±=±⨯%2.1%1005006±=⨯± 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
一、单项选择题4.下列不属于速度式流量计的是()。
A.涡轮流量计B.电磁流量计C.超声波流量计D.靶式流量计5.热电偶通常用来测量()500℃的温度。
A.高于等于B.低于等于C.等于D.不等于6.DCS 中的各种卡件是指()。
A.软件B.硬件C.软件和硬件D.各种程序7.在自控系统中,确定调节器、控制阀、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必须按步骤进行,其先后排列次序为()。
A.调节器、控制阀、被控对象B.控制阀、被控对象、调节器C.被控对象、调节器、控制阀D.被控对象、控制阀、调节器8.单回路定值调节系统的静态是指()。
A.控制阀开度为零,调节器偏差为零B.调节器偏差为恒定值,控制阀开度不为恒定值C.调节器偏差为零,控制阀开度为50%恒定D.调节器偏差为零,控制阀开度稳定9.用4:1 衰减曲线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时得到的T S 值是什么数值()A.从调节器积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B.从调节器微分时间旋纽上读出的积分时间C.对象特性的时间常数D.是4:1 衰减曲线上测量得到的震荡周期10.新开车的自动调节系统启动时先投()A.自动B.手动C.串级D.程序控制11.如果在燃烧炉的燃料气进口的管线上,设置一个燃料气压力控制系统,则控制阀和控制器应采用下述情况中的()。
A.气开阀、正作用控制器B.气开阀、反作用控制器C.气关阀、反作用控制器D.气关阀、正作用控制器12.常见的比值控制系统不包括下列的()。
A.单闭环比值系统B.双闭环比值系统C.并级比值系统D.串级比值系统13.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有两种途径,其中之一是( )指标控制,以工艺指标(如压力、流量、液位、温度、成分等)为被控变量。
A.不相关参数B.相关参数C.间接参数D.直接参数14.操作仪表三阀组,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不能让导压管内的凝结水或隔离液流失B.不可使测量元件(膜盒或波纹管)受压或受热C.操作过程中,正、负压阀和平衡阀可同时打开的状态D.三阀组的起动顺序应该是:打开正压阀、关闭平衡阀、打开负压阀15.用临界比例度法寻找等幅震荡曲线时,若看到过渡过程曲线是发散震荡曲线时,则应该()A.减小比例B.增加比例度C.比例度不变,加入积分作用D.比例度不变,加入微分作用二、填空题4.超声波物位计是通过测量声波回来的差来测量物位高度。
5.执行器由和两部分组成。
6.热传递方式通常有:、、 3种方式。
7.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但要求用在对象时间常数,系统负荷变化的控制系统中。
8.集散控制系统至少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两级,即级和级。
9.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取决于,而闭环系统的控制信号取决于。
10.前馈控制是根据来进行调节的,通常产生静态偏差,需由回路克服。
11.对象特性时间常数越,则过程反映越慢,易引起的过渡时间。
三、判断题4. 积分时间愈短,积分作用愈弱。
()5. 执行机构是调节阀的输出力,它是用于克服负荷的有效力。
()四、简答题1.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2.热电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3.负反馈在自动化控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4.何谓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五、计算题1.已知K 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为300℃.冷端温度为20℃。
查热电偶分度表得电势:300℃时为12.209mV,20℃时为0.798mV,280℃时为11.382mv, 求在热电偶回路内发出的电势为多少?一、单项选择题4. D5. A6. B7. D8. D9. D 10. B11. B 12.C 13.D 14. C 15. B二、填空题4.时间5.执行机构、调节机构6.传导、对流、辐射7.较小、较小8.过程控制 、 操作管理9.给定的输入信号、参考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10.扰动量、负反馈11.大、较长三、判断题4.× 5. √四、简答题1.答: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2.答:各种热电偶温度与热电动势关系的分度表都是在冷端温度为0时作出的,因此,用热电偶测温时,若要直接应用热电偶的分度表,就必须满足冷端温度为0℃的条件。
而在实际测温中,冷端温度常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使用补偿导线后,可以保证冷端温度恒定,但是不一定为0℃,因此将引入误差,为了消除或补偿误差就需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
3.答:在控制系统中采用负反馈,是因为当被控变量受到扰动作用后,若使其升高,则反馈信号升高,经过比较,偏差信号将降低,此时控制器将发出信号而使执行器动作,施加控制作用,其作用方向与扰动作用方向相反,致使被控变量下降,这样就达到了控制的目的。
4.答: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前后的压差会随着阀开度变化而变化,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
五、计算题1.解:mVmVmV C E C E t E t E t t E 411.11798.0209.12)0,20()0,300()0,()0,(),(0000=-=-=-= 在热电偶回路内发出的电势为11.411mV一、单项选择题4.Pt100在0℃时的电阻为()。
A.0ΩB.25ΩC.50ΩD.100Ω5.转子流量计中的流体流动方向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左到右D.自右到左6.化工生产过程控制大多采用()调节系统。
A、定值B、程序C、随动D、串级7.下列术语中()属于评价控制系统质量的准确性指标。
A.最大偏差B.衰减比C.调节时间D.稳态误差8.积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A.控制及时,能消除余差;B.控制超前,能消除余差;C.控制滞后,能消除余差;D.控制及时,不能消除余差9.下面哪个符号代表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