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公转吗

合集下载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冬至日
南回归线
缩记: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90°N 66°34´N
0° 23°26´S 夏至日二分日 冬至日
23°26´N
66°34´S
90°S
任意时刻:由 直射点 向南北递减
3. 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夏 至 日 ( 月 日 )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规律?
北半球 夏至日 ,太阳 直射北 回归线 北半 北半球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球冬 至日 ,太 阳直 射南 回归 线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节气 春秋分 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位 置 赤道 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 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A:黄赤夹角的存在 B:地球自传速度的变化 C: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D
)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8由于黄赤夹角的存在,使地球上产生了 ( D) A:昼夜更替现象 B:不同经度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时 C: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D: 四季的更替
9、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黄赤交角目前的角度是23.5º ,它可能有较 小的变化. B: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 表现 C:黄赤交角随太阳直射点的往返移动而变化 D: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 围
1月初(近日点) 1.47亿km
7月初(远日点) 1.52亿km
61`/d
57`/d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嘿,你知道地球一直在转吗?可不是瞎转哦,它有自转和公转呢!先说说地球自转吧。

这地球自转就像是个超级大陀螺,不停地转呀转。

你想想,要是地球不转了,那得有多奇怪呀!白天和黑夜就不会交替出现了,那我们的生活可就全乱套啦。

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这一天里,我们经历了日出、日落,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和夜晚的宁静。

这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每天都在重复,却又充满了惊喜。

地球自转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处呢。

比如说,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我们才能在白天努力工作、学习,晚上好好休息。

要是一直是白天或者一直是黑夜,那我们不得累趴下或者无聊死呀?而且,地球自转还带来了风。

风就像是大自然的使者,给我们带来凉爽,吹散雾霾。

没有地球自转,哪来的风呢?这不是很神奇吗?再说说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就像是地球绕着太阳跳了一场漫长的舞蹈。

这场舞蹈一年才跳一圈呢。

地球公转让我们有了四季的变化。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夏天,阳光灿烂,我们可以去海边游泳、吃冰淇淋;秋天,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冬天,白雪皑皑,我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这四季的变化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地球公转还决定了我们的气候呢。

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球公转的位置不同,气候也不一样。

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炎热干燥,有的地方寒冷多雪。

这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出的一道谜题,让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如果没有地球公转,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单调呀!地球自转和公转就像是一对默契的搭档,共同为我们创造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它们就像两个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一挥,就给我们带来了白天和黑夜、四季的变化、风、雨、雪等等。

我们应该珍惜这个美丽的世界,好好保护我们的地球。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我们要爱护地球,让它继续为我们带来美好的未来。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赤道周长:1670 24=40080千米 ~ ~ 8万里
例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C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 、1800 710N
二、地球的公转
远日点
中心
近日点
太阳
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 的是晨线 ,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四、时差
1、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比偏西地点的地方时早 (3)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 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重庆的地方时与石柱的地方时早还是晚?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自西向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23°26'N
23°26'S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º 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23º 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 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近日点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S3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S1 =S 2=S3

请解释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请解释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请解释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自身的轴心进行旋转,而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心从西向东进行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轴被称为地轴,两极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的长度。

地球自转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北极看向地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与指向北方的钟表指针方向相同)。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的变化。

当地球某一部分面对太阳时,这一部分将被照亮,形成白天;而当这一部分背离太阳时,没有阳光照射,形成黑夜。

地球自转的速度不是恒定的,由于地球自转轴有轻微的倾斜,这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与昼夜长度的变化。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进行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其中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完成一周所需的时间为大约365.25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年的长度。

地球公转运动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不同的。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大,气温较高,形成夏季;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太阳辐射量减少,气温降低,形成冬季。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础。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各个地方经历昼夜变化,而地球公转则导致了不同季节的交替。

这两个运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温度分布和生物活动等。

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地球系统的运作。

科普认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科普认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科普认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是你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吗?在本文中,我们将科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原理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即一天的时间。

我们通常将地球自转的方向设定为从西向东,即从地球的西侧到东侧。

地球的自转速度较快,约每小时1670公里。

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的变化。

当地球的某一部分处于太阳光照射下时,我们会经历白天;而当该部分背离太阳时,我们则进入黑夜。

而由于自转的影响,地球上的其他自然现象也会随之而变化,比如风向、气候等。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转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即一年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有闰年的存在。

地球公转的轨道被称为黄道面,黄道面上的一个点被定义为春分点,也是我们所说的黄道起点。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不是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的,靠近太阳的地球运动较快,而远离太阳的地球运动较慢。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冬季会感到寒冷,而夏季则炎热。

地球的公转还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照射的面积随之改变,从而带来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交替。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自转带来了昼夜的交替。

昼夜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物钟,调节了我们的睡眠和活动时间。

其次,公转带来了季节的变化。

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和迁徙等。

对于人类来说,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此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自转和公转导致了地球各地温度和降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这些气候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重要方面。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黄赤交角变大
[深度思考]
3.(2012·上海地理)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 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 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 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西略偏南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 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 增大 ,角速度逐渐 _____ 48 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 减小 ,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_ 缩小 ,B点的正午太阳高 ________ 增大 。 度逐日______
地球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 旋转运动
地球公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自西向东( 北逆 南顺 ) 一个恒星日
角速度:除极点外, 各点相等均为15°/h
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 两极递减
二、地球的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1、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
侧视图:自西向东; 俯视图: ①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方向绕转 ②南极上空俯视: 顺时针 方向绕转
3、自转速度
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 线速度: 时间内转过的弧长,用字母v表 示
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用字母ω 表示
3、地球的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15°/小时(两极
点除外)
线速度
思考: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由赤道至两极自转线速度 有什么变化规律? 2、比较60°纬度与赤道自转 线速度的差异? 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 3、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 线速度都为0。 速度是多少?
2.黄赤交角的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 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 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2022)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PPT新版课件

(2022)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PPT新版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的手指移 动了位置吗?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种现象呢?
16:28
视差是指在两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时所产生的视觉差异
‹#›
假设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 那在公转轨道的A、B两点观 察太空中远近不同的两颗恒星 1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什么现 象呢?
2号星 1号星
16:28
‹#›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科技直接观测到地球在公转,但在人们还不 能到太空中观察到地球运动的时候,天文学家就已经证实了地球在公转,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回到过去,研究这个问题吧!
先跟老师一起做一个游戏:闭上左眼,睁开右眼,大拇指对准 黑板上的小磁贴。手指保持不动,然后迅速睁开左眼,闭上右眼, 睁开右眼,闭上左眼,来回多试验几次。
16:28
‹#›
极昼,是出现在极圈范围内的一种“太阳终日不落”的现象,所以又称 “永昼”。极昼只出现在地球南、北极圈以内地区。太阳直射于北半球时, 极昼出现在北极地区;
而极夜则出现在南极地区。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则反之。在南极圈和北 极圈以内,每年都会有极昼和极夜季节。
在南极和北极,每年都有半年极昼和半年极夜。除了南极和北极以外, 极昼期内,太阳在一日内仍然有高度和方位的变化。
16:28
‹#›
地球绕太阳公转,转一圈要花约1年的时间。 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从而形成了四季变化。
16:28
‹#›
4.四季的划分: 春季:3~5月 夏季:6~8月 秋季:9~11月 冬季:12~2月
16:28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 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 的?
‹#›
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
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公 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地球在公转吗》地球的运动PPT说课教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地球在公转吗》地球的运动PPT说课教学
2 1
B
A
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
我们到操场上去做一个模拟实验。
1.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心放一个红色的圆纸片,代表太阳。
2.找两根木竿,分别立在离圆圈远近不同 的地方。在木竿的顶端分别贴上两个蓝色的圆
12
纸片,代表远近不同的两颗星。在远处的星上,
横着挂上一个木尺,并在木尺上每隔10厘米竖
பைடு நூலகம்
着贴上一个木条。
相差多少厘米?
B
A
如果再远一些呢?
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
我的观“星”记录
观测 次数
公转到A点时
公转到B点时
在A、B两点观察 1号星的视觉差
第一次 1号星在2号星
1号星在2号星
(近时) ( 左 )边第( )厘米 ( 右 )边第( )厘米
( )厘米
第二次 1号星在2号星
1号星在2号星
(远时) ( 左 )边第( )厘米 ( 右 )边第( )厘米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 椭圆,形公 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公东转的周期 是 一。年
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转动,这就是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
在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运动时是如何证明地球公转的呢?
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 恒星的周年视差
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
如果地球真是围着太阳公转,当它从轨道上的A点沿逆 时针方向运动到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1 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直径大约是3亿千米,但相对天空中恒星之间的 距离来说,3亿千米确实在太小太小,以至于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 周年视差。所以“日心说”发表后300年左右时间里,人们(包括一些 天文学家)依然对地球公转表示怀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在公转吗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 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 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 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 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 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 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小结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 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 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 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 不变的。
Hale Waihona Puke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 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阅读P85页资料



(1)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 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 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 公转?
模拟实验 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 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 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 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 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 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