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风道系统设计【共23页】

合集下载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word文档

空调系统风道设计word文档

/zykt/2/2.1.html第8章空调系统风道设计§8.1风道设计的基本知识一、道的布置原则风道布置直接与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1.空调系统的风道在布置时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

2.风道的布置应符合工艺和气流组织的要求。

3.风道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4.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风量测定孔、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5.风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需要,并且不妨碍生产操作。

6.风道布置应在满足气流组织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美观、实用的原则。

二、管材料的选择用作风管的材料有薄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玻璃钢板、胶合板、铝板、砖及混凝土等。

需要经常移动的风管—大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各种软管,如塑料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等。

薄钢板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厚度一般为0.5~1.5m m 左右。

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空调工程,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或玻璃钢板制作的风管。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表面光滑,制作方便,但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在热辐射作用下容易脆裂。

所以,仅限于室内应用,且流体温度不可超过-10~+60℃。

以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风管,主要用于与建筑、结构相配合的场合。

为了减少阻力、降低噪声,可采用降低管内流速、在风管内壁衬贴吸声材料等技术措施。

三、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风管断面形状:圆形断面的风管—强度大、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建筑、结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的空调系统;矩形断面的风管—易加工、好布置,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弯头、三通等部件的尺寸较圆形风管的部件小。

为了节省建筑空间,布置美观,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断面形状均以矩形为宜。

常用矩形风管的规格如下表所示。

为了减少系统阻力,进行风道设计时,矩形风管的高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应超过10。

表8-1矩形风管规格§8.2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进行风道设计时应统筹考虑经济、实用两条基本原则。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要求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要求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作者:成台单位:一汽轿车股份目录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1.1 风道介绍 (4)1.2 出风口介绍 (4)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5)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6)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6)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 (7)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7)2.1.1风道结构 (7)2.1.2出风口结构 (7)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8)2.1.4材料 (8)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8)2.2.1风道整车布置 (8)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9)2.3通风性能 (10)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2.3.2出风量 (10)2.3.3通风有效面积 (10)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11)2.4.1叶片数量 (11)2.4.2叶片尺寸要求 (11)2.5.3叶片间距 (13)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13)2.5.1叶片数量 (13)2.5.2叶片尺寸要求 (13)2.5.3叶片间距 (13)2.6 气流性能 (13)2.6.1气流方向性 (13)2.6.2泄漏量 (17)2.7 出风口手感 (17)2.7.1拨钮操作力 (17)2.7.2拨轮操作力 (17)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18)3.1 设计验证流程 (18)3.2 设计验证的容与方法 (18)第4章附录 (19)4.1 术语和缩写 (19)4.2 设计工具 (19)4.3 参考 (19)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以完成驾驶舱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1.1 风道介绍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

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

空调风道管路的设计

空调风道管路的设计

空调风道管路的设计空调房间的送风量、回风量及排风量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完全取决于风道系统的设计质量及风机的分配是否合理。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为克服空气输送及分配过程中的流动阻力,空气动力设备——风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因此空气输送和分配是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6.1风系统设计要点1. 科学合理的、安全可靠的划分系统。

考虑那些房间可以合为一个系统,那些房间宜单独设为一个系统。

2. 风道断面形状应与建筑结构配合,并争取做到与建筑空间的完美统一。

3. 风道布置要尽可能的短,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4. 风系统新风入口应选择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为避免吸入室内的地面灰尘,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

5. 当输送有可能在风道内凝结的气体时,风道应有不小于0.005度的坡度,以有利于排除积液,并应在风道或风机的最低点设置水封泄液管。

6. 风机布置好后,不要忘记在适当的位置布置风管阀门。

6.2风系统管道的设计方法一个好的空气管道系统设计应该达到令人满意的系统平衡(改变管道尺寸或使用不同的部件),较低的噪声水平和适当的压力损失。

空气管道系统设计难于综合系统平衡、噪声水平、管道阻力特性和造价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到上述因素,恰当的选择管内流速,使能耗和管道材料及工时费用处于合理的水平。

本设计风管道水力计算就是基于推荐风速的水力计算。

6.2.1风道水力计算方法假定流速法其特点是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流速,然后再根据风道内的风量确定风管断面尺寸和系统阻力。

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 绘制空调系统的轴测图,并对各段风道编号并标注长度和风量、管段长度一般按两个管件的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本身的长度。

2. 确定风道内的合理流速,在输送空气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流速可使风管断面积减小,制作风管所消耗的材料、建设费用等降低,但同时也增加空气流经风管的流动阻力和气流噪声,增大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减小风速则可降低输送空气的动力消耗,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降低气流噪声,但却增加风管制作消耗的材料及建设费。

汽车空调出风口与风道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空调出风口与风道设计规范标准
对不同的车型,出风口的数量及位置也会不同。一般地,普通带两排座位的装空调系统的车,都配有前排吹脸出风口,前排吹脚出风口,前吹窗出风口和侧吹窗出风口。一些档次较高的车,为了照顾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往往会增配后排吹脸出风口和后排吹脚出风口;一些三排座位的旅行车或更多排座位的大型车,往往还需增配第三排出风口或更多的出风口。
风道走向尽量避免过大的转角,这样会增加风阻;在风道内部尽量不要有尖角或突出物,这样容易产生蜗旋气流,并有可能产生噪音;风道截面大小尽量做到均匀;总之,我们需要得到的风道具有风阻小,出风均匀,没有噪音的特点。
2.1.2出风口结构
出风口有前排吹脸出风口和后排吹脸出风口之分,属于外观零件,造型设计师会对它们的形状,外观,颜色,表面处理等进行重点设计,以达到期望的美学效果。
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2.1.4材料
风道类零件一般采用吹塑或注塑工艺制成,吹塑零件主要采用PE材料,而注塑则采用PP材料,以一定比例的滑石粉作为填充物,如PP-TD20。
出风口类零件材料如下:
面框、拨轮骨架:采用ABS+PC。
装饰框、壳体、拨钮:采用ABS。
连杆,曲柄:采用POM。
风门包胶、拨轮包胶:采用EPDM。
这些风道的布置于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内部空间布局有很大关系,布置要求满足风道最小截面面积的需要,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装配和可拆卸性能。
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j)调节拨钮造型与叶片应当统一。
k)对后排吹脚出风口而言,为了美观,需要被座椅遮住,应该特别关注滑动座椅。
组成
结构示意图:
图8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外形及结构:前排出风口外形为异形,后排出风口外形为方形,其上设计有拨轮和拨钮,拨轮上下有标识指示风门的开启和关闭。拨轮控制风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出风口出风量。叶片上的拨钮控制出风口水平及垂直出风方向。

综合楼空调系统中的风系统设计施工图

综合楼空调系统中的风系统设计施工图
6600600024003600720072003600360072018003000240072018007200534003600360036003600360036006000600066002400720053400600038007200720034009000630090060007200660024007200660024003600360072036007200900060005340063009003600360036003600360036007200600053400300024001800180072072007200340038006000----%%p7307302900500290050011002100210014002800210014002800210025004800480023001700170025004800480023006200280062002800534006000534009000360028004000320063009002100280017006006007200440060021002400150036002100900170014001400153030005340053400600030005340053400600030003400380030007200720072002400360036009000630090036006501900300050029003600720018003000180024003600270017001900720720036001700800360036007200169072036002730170030003600600190036003600360030002500170025001160360016001700720072018001800720034003800300034003800

空调系统风管、风口设计及计算

空调系统风管、风口设计及计算
C、旋流风口:具有送出旋转达射流,诱导比大,风俗衰减快等特点。
风管、风口分类
D、球型喷口:送风距离大,适合送风距离较大的地方,如各种大厅、 展厅及大型装配车间等。
E、其他风口:球形排风口、栅格形风口、装饰板风口等等。
风管、风口设计选型
讨论:风管、风口的设计选型需要考虑那方面因素?
实际的工程的使用条件? 送风深度及送风范围? 有无特殊美观要求? 装修方案(局部吊顶?) 与其他专业(特别是装修及照明)设计的配合等因素。
C、无机玻璃钢风管:常用于消防防排烟系统(优点:具有 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强度较高的优点,造价与钢板风管 基本相同;缺点:质量不稳定,某些厂商生产的材料质量 比较差,强度和耐火性达不到要求,现场维修较困难)。
风管、风口分类
无 机 玻 璃 钢 风 管
风管、风口分类
风管、风口分类
D、硅酸盐板风管:常用排烟管道(优点与无机玻璃钢板相类 似,显著特点是防火性能较好:缺点:综合造价比较高)。
系统风量计算一般在多联机设计中一般是根据室内冷负荷确定室内机的选择因此室内的风系统的风量可查相关产品手册确定根据空调房间的区域面积确定风口个数根据送风距离选择中或高静压的机型从而主管及各分支管的风量就已经确定
2006年下半年经销商培训
空调系统风管、风口 设计选型
中央空调市场部 覃圣强
空调系统风管、风口设计选型
分几个系统?每个系统在扫描区域?……
在水系统中的大面积区域,一般设有机房,则根据机房 情况进行系统划分;而对于多联机系统来说,内机风量有 限,且型号比较固定,根据已有型号进行合理的系统划分 即可。
流程二 :系统风量计算
送风量计算依据:
空调房间的送风量G通常按照夏季最大的室内冷负荷,由下式计算确定:

-风速、风道及风口设计

-风速、风道及风口设计

第六章风速风道及风口设计6.1 风速6.1.1风速大小的确定风速指通风管道内空气流动的速度。

一般空调系统的风速在14m/s以下(低速风道)。

低速空调系统的风速因处于通风系统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可参照表6-1。

若已知空调房间的送风量和风管的尺寸,即可用下式求出该风道内的风速。

V=L/(F×3600) (m/s) (6-1)式中,L——风量(m3/h);F——风道截面积(m2)6.1.2风速查表法以下几种风速表有助于设计人员确定风速。

用于各种场所的低速风管系统的流速见表6-2所示。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见表6-3所示。

以噪声标准控制的允许风速见表6-4所示。

逗留区的送风流速见表6-5所示。

已知建筑条件空调场所及风道情况即可通过查表法求得不同的风速。

表6-2 用于各类场所的低速风管流速(m/s)表6 -3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6.2风道6.2.1风道截面积的确定当空调房间送风量为已知时,确定送风管道截面尺寸的方法有两种:假定风速法和比阻法,假定速度法比较常用,现介绍之。

首先应已知空调送风量(参照前述的方法),然后根据建筑物的空调送风系统查出风速值(假定风道中的风速,再通过下式计算出风道面积。

最后确定风道的管径(圆管直径或矩形管道的边长)。

风道截面积计算公式F=L/(v ×3600) m 2 (6-2)式中 L--风量 m 3/h v--风速 m/sF--风道面积 m 2例如:某空调系统送风量L=7200m 3/h ,属工业空调,现安装一主风管,试确定其风管尺寸。

假定风速,查表6-1可知,工厂空调系统主风道风速推荐值为6~9m/s ,现取8m/s 。

风道面积可计算求F=L/v ×3600=7200/8×3600=0.25 m 2 若采用圆形风管,其直径可由下式计算出πFd 4=m (6-3)式中 π——圆周率 π=3.14F ——风管面积 m 2D=0.56m=560 mm 若采用方形风管,其边长应为 25.0==F A =500 mm若采用矩形风道,管道的长短边尺寸可参考表6-7选用。

风道设计规范

风道设计规范

风道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日期目录1. 目的、介绍 (3)2.引用标准 (3)3 风道开发流程图 (4)3.1设计流程图 (4)3.2 设计输入 (4)4详细设计 (5)4.1 风道的设计 (5)4.1.1 注意要点 (5)4.1.2 风道的分类 (5)4.1.3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6)4.1.3.1沿程压力损失 (6)4.1.3.2局部压力损失 (7)4.1.4出风量 (7)4.1.5 风道的安装 (8)4.1.5.1风道之间连接 (8)4.1.5.2 风道的安装定位 (10)4.1.6 材料选用 (11)4.2 出风口的设计 (12)4.2.1 出风口的介绍 (12)4.2.2 出风口的详细结构与分类 (12)4.2.3出风口整车布置 (14)4.2.4 材料的选用 (16)5.模拟分析 (16)5.1 风速分析 (16)5.2 风量分析 (16)5.3 风阻分析 (17)5.4 出风口风速方向 (17)5.5 样件测试结果 (18)6.附录 (18)1.目的、介绍目的:本规范描述了一般风道设计开发流程,用于指导风道的开发设计,本规范仅适用于多种类型汽车设计功能: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2.引用标准根据客户的目标市场确定整车要满足哪些国家或地方法规,一般规定: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6-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5-94FCC相关标准要求GMW3037 乘用车最大制冷性能验证试验3 风道开发流程图3.1设计流程图在风道3D数据设计完成后面增加模拟分析及台架试验分析过程;3.2 设计输入风道设计需要输入暖风空调的相关系统参数,具体要求如下表单位mm2名称暖风机器出口除霜管道(前)侧除霜风道吹脚风道吹面风道截面积7000 5000 2000 3000 40004详细设计4.1 风道的设计4.1.1 注意要点1)由于风道都是与仪表板本体形成总成,为了节省仪表板下的空间,而又能够满足风道的截面积,所以风道的布置尽量跟着仪表板的大面趋势来做断面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系统风道系统设计----------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第六章空调系统的风道设计通风管道是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道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能。

风道设计计算的目的,是在保证要求的风量分配前提下,合理确定风管布置和尺寸,使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最优。

§6、1 风道设计的基本知识一、风道的布置原则风道布置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的总体布置,它与工艺、土建、电气、给排水等专业关系密切,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1、空调系统的风道在布置时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

当系统服务于多个房间时,可根据房间的用途分组,设置各个支风道,以便与调节。

2、风道的布置应根据工艺和气流组织的要求,可以采用架空明敷设,也可以暗敷设于地板下、内墙或顶棚中。

3、风道的布置应力求顺直,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弯头、三通等管件应安排得当,管件与风管的连接、支管与干管的连接要合理,以减少阻力和噪声。

4、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如阀门、压力表、温度计、风量测定孔、采样孔等)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调节和测量装置应设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方。

5、风道布置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需要,并且不妨碍生产操作。

6、风道布置应在满足气流组织要求的基础上,达到美观、实用的原则。

二、风管材料的选择用作风管的材料有薄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玻璃钢板、胶合板、铝板、砖及混凝土等。

需要经常移动的风管,则大多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各种软管,如塑料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等。

薄钢板有普通薄钢板和镀锌薄钢板两种。

镀锌薄钢板是空调系统最常用的材料,其优点是易于工业化加工制作、安装方便、能承受较高温度,且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很适用于空调系统以及有净化要求的空调系统。

其钢板厚度,一般采用0、5~1、5mm左右。

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空调工程,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或玻璃钢板制作的风管。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表面光滑,制作方便,但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在热辐射作用下容易脆裂。

所以,仅限于室内应用,且流体温度不可超过-10~+60℃。

以砖、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风管,主要用于与建筑、结构相配合的场合。

它节省钢材,结合装饰,经久耐用,但阻力较大。

在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建筑和纺织厂的空调工程中,常利用建筑空间组合成送、回风管道。

为了减少阻力、降低噪声,可采用降低管内流速、在风管内壁衬贴吸声材料等技术措施。

三、风管断面形状的选择风管断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

圆形断面的风管强度大、阻力小、消耗材料少,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占用空间多,布置时难以与建筑、结构配合,常用于高速送风的空调系统;矩形断面的风管易加工、好布置,能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弯头、三通等部件的尺寸较圆形风管的部件小。

为了节省建筑空间,布置美观,一般民用建筑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断面形状均以矩形为宜。

常用矩形风管的规格如表6—1所示。

为了减少系统阻力,并考虑空调房间吊顶高度的限制,进行风道设计时,矩形风管的高宽比宜小于6,最大不应超过10 。

矩形风管规格表6-1 外边长(长×宽)(mm)120×120320×200500×400800×6301250×630160×120320×250500×500800×8001250×800160×120320×320630×250100 0×3201250×1000200×160400×200630×3201000×4001600×50 0200×200400×250630×4001000×5001600×630250×120400×3 20630×5001000×6301600×800250×160400×400630×6301000×8001600×1000250×200500×200800×3201000×10001600×12 50250×250500×250800×4001250×4002000×800320×160500×320800×5001250×5002000×1000 §6、2 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一、一、风道设计的原则进行风道设计时应统筹考虑经济、实用两条基本原则。

二、二、风道设计的基本任务1、确定风管的断面形状,选择风管的断面尺寸。

2、计算风管内的压力损失,最终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并选择合适的通风机。

风管的压力损失∆P由沿程压力损失∆Py和局部压力损失∆Pj两部分组成,即:∆P=∆Py+∆Pj (Pa) (6—1)沿程压力损失∆Py(Pa),是由于空气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沿程能量损失,又称为摩擦阻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Pj(Pa),是空气流经风管中的管件及设备时,由于流速的大小和方向变化以及产生涡流而造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

(一)沿程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长度为l(m)的风管沿程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Py=∆pyl (Pa)(6—2)式中∆py—单位管长沿程压力损失,也称为单位管长摩擦阻力损失,Pa/ m。

∆py=λ/de×υ2ρ/2 (Pa)(6—3)式中ρ—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大气压力为101325 Pa,温度为20℃),ρ=1、2kg/m3;υ—风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de—风管的当量直径,m,圆形风管的当量直径 de=d,d为风管直径;矩形风管的当量直径 de=2ab/(a+b),a、b分别为矩形风管的两个边长;λ—摩擦阻力系数,λ值可按下式计算:1/√λ=-2log(K/3、71 de+2、51/Re√λ)(6—4)式中 K—风管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各种材料的粗糙度见表6—2;各种材料的粗糙度表6—2 风管材料粗糙度(mm)薄钢板或镀锌薄钢板塑料板矿渣石膏板矿渣混凝土板胶合板砖砌体混凝土木板 0、15~0、18 0、01~0、051、01、51、03~61~3 0、2~1、0 Re—雷诺数:Re=υde/ν ν—空气的运动粘度,标准状况下,ν=15、06×10-6m2/s。

风管的沿程压力损失可按上述诸公式进行计算,也可查阅附录13以及有关设计手册中《风管单位长度沿程压力损失计算表》进行计算: 标准尺寸的圆形断面薄钢板风管计算表见附录13—1;标准尺寸的矩形断面薄钢板风管计算表见附录13—2;非标准尺寸的矩形断面薄钢板风管计算表见附录13—3。

(二)局部压力损失的基本计算公式风管的局部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如下:∆Pj=ζ×υ2ρ/2 (Pa)(6—5)式中ζ—局部阻力系数;υ—ζ与之对应的断面流速。

影响局部阻力系数ζ的主要因素有:管件形状、壁面粗糙度以及雷诺数。

由于空调系统的空气流动大都处于非层流区,故可认为ζ仅仅与管件形状有关。

ζ的数值,目前常用实验方法确定。

实验时先测出管件前后的全压差(即∆Pj),再除以与速度υ相应的动压υ2ρ/2,则可求得局部阻力系数ζ值。

为方便起见,在附录14以及许多文献资料中,都载有各种各样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ζ计算表,可供设计时选用。

§6、3 风道设计计算的方法与步骤一、风道水力计算方法风道的水力计算是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回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各管段的管径(或断面尺寸)和阻力,保证系统内达到要求的风量分配,最后确定风机的型号和动力消耗。

风道水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如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得法等。

对于低速送风系统大多采用假定流速法和压损平均法,而高速送风系统则采用静压复得法。

1、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也称为比摩阻法。

这种方法是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因素,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的风速,再根据风管的风量确定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

这是低速送风系统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压损平均法压损平均法也称为当量阻力法。

这种方法以单位管长压力损失相等为前提。

在已知总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取最长的环路或压力损失最大的环路,将总的作用压力值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环路的各个部分,再根据各部分的风量和所分配的压力损失值,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节,以保证各环路间压力损失的差值小于15%。

一般建议的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值为0、8~1、5Pa/m。

该方法适用于风机压头已定,以及进行分支管路压损平衡等场合。

3、静压复得法静压复得法的含义是,由于风管分支处风量的出流,使分支前后总风量有所减少,如果分支前后主风道断面变化不大,则风速必然下降,众所周知,当流体的全压一定时,风速降低,则静压增加,利用这部分“复得”的静压来克服下一段主干管道的阻力,以确定管道尺寸,从而保持各分支前的静压都相等,这就是静压复得法。

此方法适用于高速空调系统的水力计算。

二、风道水力计算步骤下面以假定流速法为例,来说明风道水力计算的方法步骤:1、确定空调系统风道形式,合理布置风道,并绘制风道系统轴测图,作为水力计算草图。

2、在计算草图上进行管段编号,并标注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3、选定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指最远或局部阻力最多得环路。

4、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消耗少,投资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加,运行费用增大,而且系统噪声比较大。

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投资费用增加,风管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

所以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使系统的造价和运行费用的综合最经济。

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3确定。

空调系统中的空气流速(m/s)表6—3 部位低速风道高速风道推荐风速最大风速推荐风速最大风速居住公共工业居住公共工业新风入口风机入口风机出口主风道水平支风道垂直支风道送风口2、53、55~83、5~4、53、02、51~22、54、06、5~105~6、53、0~4、53、0~3、51、5~3、52、55、08~126~94~5 4、03~44、04、58、54~63、5~4、03、25~42、0~3、04、55、07、5~115、5~84、0~6、54、0~6、03、0~5、06、07、08、5~146、5~115~95~83~5 3、08、512、512、510104、05、016、5253022、522、55、根据给定风量和选定流速,逐段计算管道断面尺寸,并使其符合表6—1所列的矩形风管统一规格(或圆形风管标准管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