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输送机
步进运输机课程设计

步进运输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步进运输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描述步进运输机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了解其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解释步进运输机运动过程中的物理概念,如齿轮传动、步进电机原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步进运输机的工作流程,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步进运输机模型,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步进运输机进行模拟调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步进运输机的相关知识,培养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安全意识,了解工业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应用型课程,结合实际工业案例,使学生掌握步进运输机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步进运输机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介绍步进运输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场景。
- 分析步进运输机的结构组成,重点讲解关键部件(如步进电机、齿轮、传送带等)的作用。
2. 步进运输机的工作原理与物理概念- 阐述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步进运输机的运动过程。
- 探讨齿轮传动、摩擦力等物理概念在步进运输机中的应用。
3. 步进运输机的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步进运输机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
步进式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进式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步进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步进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了解步进式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步进式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的操作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步进式输送机故障问题的能力;3.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对步进式输送机进行维护和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工业生产中设备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实践课程,以步进式输送机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安全意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强调操作安全。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步进式输送机的使用、维护和故障排除,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步进式输送机概述- 输送机械的分类及特点- 步进式输送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2. 步进式输送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步进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方式3. 步进式输送机的操作与维护-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维护保养方法及周期4. 步进式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工作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方法及逃生路线5. 实践操作环节- 步进式输送机的拆装与组装- 步进式输送机操作训练- 故障排查与维护保养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步进式输送机概述、输送机械分类及特点第二周:步进式输送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三周:步进式输送机的操作与维护第四周:步进式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第五周:实践操作环节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系统组织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
步进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进输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步进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步进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及其优势;3. 帮助学生掌握步进输送机的主要参数及其对输送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步进输送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步进输送机系统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法,获取步进输送机相关技术参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相互支持;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步进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步进输送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输送机概述- 步进输送机的分类及特点2. 步进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 主要部件及其作用3. 步进输送机的主要参数与性能- 输送能力、输送速度、驱动功率等参数- 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4. 步进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应用场景及优势-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5. 步进输送机的设计与计算- 设计原则与步骤- 常用计算方法及公式6. 步进输送机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调试方法及步骤7. 步进输送机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常见故障分析- 维护保养方法及措施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对应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
步进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进输送机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步进输送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2. 学生能掌握步进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势;3. 学生能了解步进输送机的相关技术参数及选型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步进输送机的知识,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输送需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步进输送机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3. 学生能运用步进输送机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输送线路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机械设备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步进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步进输送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步进输送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2. 步进输送机工作原理与结构- 工作原理- 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步进输送机与传统输送机的区别3. 步进输送机的技术参数与选型- 技术参数及其意义- 选型方法与步骤- 应用实例分析4. 步进输送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安装与调试流程- 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维护与保养技巧5. 步进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输送线路设计与优化- 创新应用案例分享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步骤与方法- 案例分析- 操作注意事项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步进输送机概述第二周:步进输送机工作原理与结构第三周:步进输送机的技术参数与选型第四周:步进输送机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第五周:步进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六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讲解步进输送机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
步进工件运送机课程设计

步进工件运送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步进工件运送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步进工件运送机的主要参数计算和设计方法,如步进电机选型、齿轮传动比计算等。
3. 帮助学生了解步进工件运送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步进工件运送机部件图纸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计算公式和工具进行步进工件运送机参数计算和选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组装和调试简单的步进工件运送机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等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机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机械设计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教师应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步进工件运送机原理及结构:介绍步进工件运送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结构组成,包括步进电机、齿轮箱、传送带等部件,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2. 步进工件运送机参数计算与选型:讲解步进电机、齿轮传动比等参数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备选型,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3. CAD软件应用:教授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步进工件运送机部件图纸,掌握二维和三维绘图技巧,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
4. 步进工件运送机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组装和调试步进工件运送机模型,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实践课本第六章内容。
同济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步进输送机_(原稿)

1.2 设计任务 1. 步进送料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齿轮机构二种常用机构。 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 图纸上画出步进送料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 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并进行运动分析;验证输出构件的轨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求
根据各项要求取值 如下: EG=150mm EA=400mm 工件下落高度 120mm 工件槽宽度 270mm D’’D’=50mm D’D=IJ=135mm BD’’=150mm ∠FBD=∠F’BD’=120°
如图所示,当门闭合时,杆 CF 在 CF’,杆 BF 在 BF’位置,当门开时,杆 CF 在 CF,杆 BF 在 BF,通过刚化法画得,如图,取 AC=850,AE=400, 偏角 θ1=10°
步进送料机设计说明书 10 / 21
方案 3
工作原理:左右各一个,使工件开关沿着轴上轨迹运动,所以工件开关左 右往复运动从而达到要求
优 点:结构简单,设计方便,可实现从动件任意预期运动,在机床, 纺织机械,轻工机械中大量运用
缺 点:1 点,线接触易磨损 2 凸轮轮廓加工困难 3 运动连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间歇运动
摆杆转过角度φ(°) 0 2.46 4.93 7.39 9.85 12.32 14.78 14.78 12.32 9.85 7.39 4.93 2.48 0 0
约束)。
2 设计思路
2.1 连杆机构的特点:
1) 其运动副元素为面接触,压力较小,承载能力较大,润滑好,磨损小,加工制造容易,且连杆 机构中的低副一般是几何封闭,对保证机构的可靠性有利。
2) 在连杆机构中,在原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变的条件下,可用改变各机构的相对长度来使从动件得 到不同的运动规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输送机)

20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课程名称: 步进输送机构 (3)◆ 1.2运动要求和计算基本数据 (3)二.机构方案的选定◆ 2.1轨道平台的移动 (3)◆ 2.2下料机的设计 (4)三.主要机构的设计计算◆ 3.1导杆机构的杆长设计 (6)◆ 3.2运动循环图 (8)◆ 3.3凸轮机构设计 (8)◆ 3.4插板相连的四杆机构的设计 (10)◆ 3.5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与计算(图解法) (12)◆ 3.6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与计算(解析法) (24)四.收获体会、建议 (28)五.参考文献 (28)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书1.课程名称: 步进输送机构简图设计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简述步进输送机是一种间歇输送工件的传送机械。
工件由料仓卸落到轨道上,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
滑架正行程时,通过棘钩使工件向前运动;滑架返回时,棘钩的弹簧被压下,棘钩从工件下面滑过,工件不动。
当滑架又向前运动时,棘钩又钩住下一个工件向前运动,从而实现工件的步进传送。
插板作带停歇的往复运动,可使工件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卸落到轨道上。
2.运动要求和计算基本数据1)输送工件形状和尺寸如附图1所示。
输送步长H=830mm。
2)滑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为0.42m/s。
要求保证输送速度尽可能左右平均,行程速比系数K值为1.7。
3)滑架导轨水平线至安装平面的高度在1100mm以下。
4)电动机功率可选1.1KW,1400r/min左右(如Y90S-4)二.机构方案的选定1.轨道平台的移动我们组经过讨论运用了:1)采用曲柄摇杆机构 2)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 3)采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2.下料机构的设计(插板的移动)我们组经过讨论运用了:1)采用凸轮导杆机构 2)采用从动件盘形凸轮与摇杆机构的组合 3)采用四杆机构三.主要机构的设计计算1.导杆机构的杆长设计1)有关系数计算2)杆长计算图2.13.凸轮机构设计我们采用的是对心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式工件输送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式工件输送机..————————————————————————————————作者:————————————————————————————————日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步进式工件输送机设计专业班级:12机械1班学生姓名:冯剑学号:1200101112完成日期:2013年12月第一章: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步进式输送机设计设计原理:步进输送机是一种能间歇地输送工件,并使其间距始终保持稳定步长的传送机械。
工件通过隔断板释放,滑落到辊道上,带有推爪的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当向右运动时推爪推动工件的左端面一起运动,经过多次的往复运动,最终把工件运送到指定位置。
设计要求1)工件质量:70kg2)输送步长H=400mm,可载5~8个工件3)运输速度为0。
44m/s,尽可能均匀,行程系数K=1。
254)工作阻力2500N5)往复次数406)滑架导路水平线与安装平面高度允许在800—1000mm。
第二章:原动机的选择减速器结构展开式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
电动机选择(一)工作机的功率P ww P =FV 1000KW 、 Tn9500w W P K =、T 1000w W P KW = 选用Tn 9500w W P K =1000v60n D = 10000.760n 33.439r /min 3.14400⨯⨯==⨯800332.816km 9500w P ⨯== (二)总效率总η234214==0.886ηηηηη⨯⨯⨯总查《课程设计手册》表1—7(三)所需电动机功率d P2.83.16()0.886wd P P KW η===总P ed 大于等于P d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电动机选用三相异步电机笼型Y132M 1-6 n 满 = 960r/min传动比分配工作机的转速:601000v 6010000.7n 33.439r /min 3.14400D π⨯⨯⨯===⨯96028.7/min 33.439n i r n ===满总n 满为电动机满载转速,n 为转轴转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输送机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老师:虞红根姓名:施志祥学号:101816设计人:徐青、施志祥、高瑜刚、李浩伦完成日期:2012年5月11日设计题目及要求题目:步进输送机设计(题二)工作原理:步进输送机是一种间歇输送工件的传送机械。
工件由料仓卸落到轨道上。
滑架作往复运动,滑架正行程时,使工件向前运动;滑架返回时,工件不动。
当滑架又向前运动时,使下一个工件向前运动,可使工件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卸落到轨道上。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输送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如下图所示。
单位:mm输送步长为H=840mm。
2)滑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为s。
要求保证输送速度尽可能的均匀,行程速比系数K值为左右。
3)滑架导轨水平线至安装平面的高度在1100mm以下。
4 )电动机功率可选用, 1400r/min左右(如Y90S-4)。
注意事项及难点提示:1)机构的协调设计;2)步进输送机构与插断机构的主要审计参数有些已给定,有些需要计算或自行确定。
比如,可按已知行程,平均速度和行程速比系数确定曲柄转速。
3)步进输送机运动简图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工件的运送要求平稳和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进行方案评价是,侧重点应放在运动和动力功能质量方面(比如,工件停放在工位上之前的速度变化应尽量平缓)。
工艺动作分解机构选型加料:由工件做自由落体运动完成插断:插断机构方案一:工作原理:运用凸轮加弹簧,使工件往下掉的开关始终与凸轮表面接触,从而与凸轮表面运行轨迹一致,实现开关一开一闭。
优点:1. 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想要的运动规律,易实现插断;2. 结构紧凑,计算简单。
缺点:1.加工两个凸轮,成本较高;2.凸轮与推杆之间的点、线接触,是使得凸轮轮廓易磨损;3.较难实现同步传递动力给两个凸轮。
方案二:工作原理:利用双摆杆机构带动插板运动实现插断。
优点:1.均为连杆和滑块,加工成本低缺点:1.杆件尺寸大,占用空间大,不便安装;2.机构工作时振动大,运动误差累计使两端难以同步插断;3.计算繁琐。
方案三:工作原理:下摆杆的竖直运动,使摆杆摆动,再通过套筒带动滑架运动,原动件可通过凸轮控制。
优点:1.结构简洁对称,易于计算;2.传动路线短,可以快速反应;3.都是连杆和滑块,成本低。
缺点:1.机构运动时,受到的冲击力大,连杆易磨损;2.振动过大使得机构运动时,速度波动大,难以实现同步和准确插断;3.原动件为凸轮,加工成本高。
方案四:工作原理:由齿轮带动星型挡板转动,同时采用三页挡板卡住工件,做插断机构,可使工件一个一个有序掉下来。
优点:1.工件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均匀,对插断机构的冲击几乎没有;2.齿轮传动比精确,两端易于实现同步和准确插断;3.传动路线短,能快速反应;4.磨损小,使用寿命长;5.结构简洁,易于计算缺点:1.齿轮和三页挡板加工成本高。
输送:步进机构方案一:工作原理:采用凸轮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凸轮带动摆杆摆动,在通过摆杆带动滑块实现往复运动。
优点:1.可以实现急回;2.往复行程大而机构尺寸小。
缺点:1.速度不均匀,惯性力大;2.凸轮较难加工,加工成本高。
方案二:工作原理:采用曲柄导杆机构,曲柄转动带动摆杆摆动,摆杆摆动转化为滑块的往复运动。
优点:1.结构简洁,易于计算;2.有急回特性;缺点:1.导杆做往复摆动其速度有波动;2.惯性力大,难以平衡;3.要达到规定步长,机构尺寸大。
方案三:工作原理:采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将凸轮的转动通过滑槽转化为滑块的往复运动。
优点:1.机构结构简洁,易于计算;2.能较准确完成往复运动。
缺点:1.圆柱凸轮难加工,成本高;2.达到规定的输送步长,工件尺寸大;3.滑块易磨损,运动的累计误差大,使运动精确性降低;4.无急回特性。
方案四:工作原理:采用椭圆规机构,带动输送架上下左右往复运动,实现步进输送工件。
优点:1. 机构结构简洁,易于计算;2. 能较准确完成往复运动;3. 速度变化较均匀,惯性力小;4. 工件对机构的冲击小,磨损小;5.有急回特性。
缺点:1.滑块滑槽难加工,成本高;2.达到规定的输送步长,工件尺寸大;结论:综合上述各方案的优缺点分析,考虑机构的运送平稳性和定位精确性,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结构简洁,传动路线短等),及机构的经济性等,我们最终选择插断机构方案四和输送机构四,组成一个步进输送机构。
步进输送机工作原理图工作循环图如图为步进输送机圆周式运动循环图。
它以输送机构中的曲柄为定标构件,曲柄每转一周为一个运动循环(在此期间,插断机构中的三页挡板转过120°)。
它描述了输送机构中的滑块和棘钩分别在推程、回程中的动作时间长短机构的设计计算电动机类型及参数根据题目要求,选用Y90S-4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满载转速为1400r/min。
输送机构1.椭圆规机构尺寸●轨迹设计根据工件的步进输送的步长H=840mm,以及工件的高度尺寸综合分析可知,推动工件的构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与构件相对静止的点(即滚子)的轨迹必须是封闭曲线。
2)轨迹在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为840mm,在竖直方向的最大距离为160mm。
3)有明显的上升段与下降段,并且轨迹曲线必须是凸性的。
最终选定长轴为840mm,短轴为160mm的椭圆轨迹作为执行构件(或者滚子)的轨迹。
其轨迹的优点在于形状规则,便于计算,并且便于机构实现。
轨迹如图所示:●连杆和执行点设计轨迹实现如图所示:可知AC应为长半轴,BC应为短半轴,即:AC=420mm,BC=80mm。
连杆长度BC=AC+BC=500mm两个滑块的行程都为S=BC2 =1000mm。
2.驱动机构设计● 极位夹角根据行程行程速比系数K 为,得: 极位夹角︒=--⨯=667.461K 1K 180θ ● 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如上图所示:曲柄长度为R ,连杆长度为L ,滑块行程S=1000mm 。
根据三角形余弦公式得: 得0.62753.37R 1000(R)L 22-==f 取R=425mm代入公式得L=790mm ,且偏距322.2mm e =● 验证杆长条件790mm L 747.2mm e R =<=+ 满足杆长条件。
● 确定转向推程角应大于回程角,工件从左向右移动,因而曲柄应顺时针回转。
● 确定曲柄转速平均速度为420mm/s ,推程为840mm ,因而 推程所占时间2s 420840T 1==回程所占时间 1.176s 1.72K T T 12=== 周期 3.176s T T T 21=+= 曲柄转速19r/min 60T1n =⨯=3. 竖直滑道的位置竖直轨道距水平滑轨的距离4.输送架设计输送架如下图所示,具体尺寸已标出插断机构1.三页挡板轴间距L如下图,三页挡板由三个相邻夹角为120°的挡板组成。
可利用挡板刚好完全卡住工件的参数来计算三页挡板轴间距L。
h=50mm,a=270mm单位:mm●三页挡板与工件边缘距离:s=h/[2*tan(Ф/2)]=50/[2*tan(120°/2)]mm=由校核计算可知:图示位置为极限位置,当且仅当工件和挡板相对位置如图时会发生卡住情况,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将s圆整为。
●两三页挡板中心距离为L=a+2s=270+2*15 mm=2.三页挡板宽度d如下图,可根据,当第一个工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三页挡板顶住第二个工件这一要求,求出三页挡板宽度d。
H=80mm,s=15mm 单位:mm由图可列方程:s=dcosФdsinФ+dsin(120-Ф)=H解得d=圆整得d=47mm3.三页挡板轴心高度h0为使工件前进时与三页挡板不干涉,h0=d+H=47+80=127mm适当增大一点距离,选h0=130mm4.传动齿轮为了实现三页挡板的谐调运动——等速反向运动, 选择两直径相等的直尺圆柱齿轮作为传动机构。
●齿轮直径d1=d2=L/2x2=300/2x2=300mm●齿轮转速由于输送机构一个周期是插断机构的三个周期,则转速n’=n/3=r/min●确定转向为了实现工件依次掉下来,应该设置左边齿轮顺时针转动。
机构协调性设计从输送机构的曲柄到插断机构的齿轮的协调设计19r/min,过渡机构采用两级曲柄转速1n=19r/min,三页挡板转速2n=3圆柱齿轮减速器,如图:如图按照减速器传动顺序各齿轮分别为齿轮1、2、3、4,设其齿数分别为1z、2z、3z、4z,转速分别为1n、2n、3n、4n.m=4mm.取齿轮1、2的模数1m=3mm,齿轮3、4的模数219r/min.有图有:1n=19r/min,4n=3又已知齿轮4的直径为300mm,齿轮1的轴和齿轮4的轴距离为500mm.经编程计算,取1z=40,2z=120,3z=4z=75.减速器设计●取皮带轮传动比为:1,其中d d1=95mm,d d2=280mm.●如图按照减速器传动顺序各齿轮分别为齿轮1、2、3、4,设其齿数分别为1z、2z、3z、4z,转速分别为1n、2n、3n、4n.取齿轮的模数m=3mm1400=475r/min则:1n=.295又4n=19r/min475=25i=19故可取1n=3n=20,2n=4n=100.C++编程#include ""#include ""#define a#define l1 425,l2 790#define w1void main(){double A,x,v;cout<<"请输入A(弧度):";cin>>A;x=l1*cos(A)+sqrt(l1*l1*cos(A)*cos(A)+l2*l2+2*a*l1*sin(A)-a*a-l1*l1);v=(l1*w1*cos(A)*(a-l1*sin(A))/(x-l1*cos(A)))-l1*w1*sin(A);cout<<"x="<<x<<endl;cout<<"v="<<v<<endl;cout<<"a="<<((l1*sin(A)-a)/(x-l1*cos(A)))*(l1*w1*w1*sin(A)+((l1*l1*w1*w1+v*v+2*l1*w1*v*sin(A))/l2)*((a-l1*sin(A))/l2))-l1*w1*w1*cos(A)-((l1*l1*w1*w1+v*v+2*l1*w1*v*sin(A))/l2)*((x-l1*cos(A))/l2)<<endl;}运动线图水平方向位移图竖直方向位移图水平方向速度图竖直方向速度图水平方向加速度图参考文献1.孙恒、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2.同济大学机械原理与设计教研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3.龚沛曾、杨志强主编,C/C++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设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