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样本

合集下载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原创)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原创)

路面结构补强计算书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计算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1 北京BJ130 13.55 27.2 1 双轮组 24882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 5953 黄河JN163 58.6 114 1 双轮组 2964 黄河JN360 50 110 2 双轮组 <3 2135 东风SP9250 50.7 113.3 3 双轮组 >3 2726 江淮AL6600 17 26.5 1 双轮组 53527 四平SPK6150 38 77.8 2 双轮组 >3 471 设计年限取 8年车道系数 .5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4.7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3512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6055122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705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811200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4 (0.01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0.362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0.9 0.323 水泥稳定碎石 0.5 0.264 水泥稳定碎石 0.4 0.212.原路面的计算弯沉值及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本次外业资料收集中,对沿线各路段均采用BZZ-100标准轴载汽车,用贝克曼梁测定原有路面的弯沉值,每20m ~50m 测一点,对变化值较大路段进行加密检测,每车道、每路段的测点数不少于20点。

各路段的计算弯沉值 按下式进行计算:路面回弹模量计算:公式如下:原路面计算弯沉值及当量回弹模量如下:3.拟定补强结构方案因考虑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就地再生技术,需铣刨面层并对老路20厘米基层进行再生,再生后强度不低于于老路强度,故对新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层位第3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路基路面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设计计算书

2.1目录路基、路面设计封面﹒﹒﹒﹒﹒﹒﹒﹒﹒﹒﹒﹒﹒﹒﹒﹒﹒﹒﹒﹒﹒﹒2.1 目录﹒﹒﹒﹒﹒﹒﹒﹒﹒﹒﹒﹒﹒﹒﹒﹒﹒﹒﹒﹒﹒﹒﹒﹒﹒﹒﹒2.2 路面任务书﹒﹒﹒﹒﹒﹒﹒﹒﹒﹒﹒﹒﹒﹒﹒﹒﹒﹒﹒﹒﹒﹒﹒﹒2.3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2.4 沥青路面计算书﹒﹒﹒﹒﹒﹒﹒﹒﹒﹒﹒﹒﹒﹒﹒﹒﹒﹒﹒﹒﹒﹒2.5 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图﹒﹒﹒﹒﹒﹒﹒﹒﹒﹒﹒﹒﹒﹒﹒﹒﹒﹒﹒2.6 水泥路面计算书﹒﹒﹒﹒﹒﹒﹒﹒﹒﹒﹒﹒﹒﹒﹒﹒﹒﹒﹒﹒﹒﹒2.7 水泥路面结构层设计图﹒﹒﹒﹒﹒﹒﹒﹒﹒﹒﹒﹒﹒﹒﹒﹒﹒﹒﹒2.8 挡土墙计算书﹒﹒﹒﹒﹒﹒﹒﹒﹒﹒﹒﹒﹒﹒﹒﹒﹒﹒﹒﹒﹒﹒﹒2.9挡土墙2.9.1 横断面设计图﹒﹒﹒﹒﹒﹒﹒﹒﹒﹒﹒﹒﹒﹒﹒﹒﹒﹒﹒﹒ 2.9.2 纵断面设计图﹒﹒﹒﹒﹒﹒﹒﹒﹒﹒﹒﹒﹒﹒﹒﹒﹒﹒﹒﹒2.2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平原区)新疆某地区二级公路新建公路设计资料如下:一、基本地形地貌介绍1、地形、地貌拟建公路位于盆地,公路沿线地形总体比较平缓,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地面坡度约为3~8‰。

本段地处公路自然区划的Ⅵ2区,海拔高度在500m~700m之间。

2、起止桩号起止桩号K0+000-K91+891.55,建设里程91.89155km。

路基宽度为12m。

3、地层岩性项目所在区域自西向东,根据沿线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本地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①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岩性以泥岩、粉砂岩、砾岩、凝灰岩、碎屑岩、煤层为主;②剥蚀—堆积平原区岩性以泥质砂岩、细砂岩、红色砾岩、中、细砂、低液限粉土为主;③风积沙漠区:岩性以细砂、中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按路线所经区域内的地层特征和岩性,划分了以下工程地质段落:(1)K0+000~K0+040:老路路基,路基高度在0.8~3.5m,路基填料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粉土;(2)K0+040~K8+300:地层主要为角砾、砾砂,揭示层厚0.3~2.0m,中=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Ⅲ。

水泥路面计算书【范本模板】

水泥路面计算书【范本模板】

2.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表1轴载分配及换算二、确定交通等级板的平面尺寸选为宽4。

0m,长4.5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取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由于该路为双车道,取方向分配系数为0.5,车道分配系数取1。

0。

车道系数=车道分配系数⨯方向分配系数=1。

0⨯0。

5=0。

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按式《规范》JTGD40-2006(3 .0 4-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161100ni s i i i P N N δ=⎛⎫= ⎪⎝⎭∑ 《规范》JTGD40—2006(3。

0。

4-1) 30.432.2210i i 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2 )或 50.221.0710i i P δ--=⨯ 《规范》JTGD40—2006 (3.0。

4—3 ) 或 80.222.2410i i P δ--=⨯ 《规范》JTGD40-2006 (3.0.4-4 )式中:轴载 i P (kN )轮组 每日通过次数i N (次/d)i δ16i )P(pBZZ —100d 的轴载(次/d )50 单轴-单轮 888 412。

8534 0。

000015 5.4992 60 单轴-单轮 204 381。

72270。

000282 21.9597 70 单轴—双轮 2171 1 0.003320 7。

2077 110 单轴-双轮 888 1 4.594900 4080.2712 120 单轴-双轮 186 118。

4884003438.8424 2⨯120双轴—双轮183.20436-10⨯ 12。

1166510⨯69。

8861∑=7624Ns-—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i δ——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i δ=1;单轴—单轮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3.0.4-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规范》JTGD40-2006(3。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1 工程简介本路段属于安图至汪清段二级公路.K0+000~K3+500,全线设计时速为60km/h的二级公路,路面采用6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

路基宽度为10m,行车道宽度为2×3. 5m,路肩宽度为2×0.75m硬路肩、2×0.75土路肩。

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2年。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结构为:路面的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土。

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本设计路段自然区划位于Ⅱ3区,当地土质为粘质土,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表F.2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干燥状态取39Mpa,在中湿状态取34.5Mpa.3 设计资料(1)交通量年增长率:5% 设计年限:12年12。

4 设计任务4.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4.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4.3 绘制沥青路面结构图 5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5.1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表10-1所示。

5.1.1.1 轴载换算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121∑=⎪⎭⎫⎝⎛=ki i i P P n C C N ,()11 1.211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3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5.1.1.2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取12年,车道系数η=0.7,γ=5.0% 累计当量轴次: ()[][]329841405.07.005.8113651)05.01(3651112=⨯⨯⨯-+=⋅⨯-+=ηγγN N te次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5.1.2.1 轴载验算4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8'''121ki i i P N C C n P =⎛⎫= ⎪⎝⎭∑5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5.1.2.2 累计当量轴次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为12年,车道系数取0.7,则累计当量轴次为:()[][]次254516705.07.0836.6253651)05.01(3651112=⨯⨯⨯-+=⋅'⨯-+='ηγγN N te5.2 路面结构层设计与材料选取由上面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水泥路面结构计算书

水泥路面结构计算书

方案一假定路基为干燥状态(1)初拟路面结构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一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

根据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h c = 0.27m 。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厚h b = 0.18m ,底基层为h 1= 0.18m 的级配碎石,面层与基层之间采用PA-1做封层。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3.75m ,长5m 。

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2) 材料参数的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按表3.0.8,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 f r = 5.0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和泊松比为31GPa 和0.15 ,砾石粗集料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0./℃。

土基的回弹模量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附录,路基回弹模量取80MPa 湿度调整系数取0.95,综合回弹模量为80×0.95=76MPa , 查附录F.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回弹模量取2000MPa ,泊松比取0.2,级配碎石底基层回弹模量取220MPa ,泊松比取0.3。

(3)板底地基综合回弹模量21121220x h E E MPa h == 10.18x h h m ==0.26ln(h )0.860.26ln(0.18)0.860.414x α=+=+=0.41400220()()7611876x t E E E MPa E α==⨯= 板底地基综合回弹模量t E 取118MPa混凝土面层板的弯曲刚度D c ,半刚性基层板的弯曲刚度D b ,路面结构总相对刚度半径r g 为:3322310000.2752.12(1)12(10.15)c c c c E h D MN m ν⨯===-⨯-33122120000.18 1.0.12(1)12(10.2)b b b b E h D MN m ν⨯===-⨯- 331122212200.180.1.12(1)12(10.3)b E h D MN m ν⨯===-⨯- 12 1.00.1 1.1.b b b D D D MN m =+=+=52 1.11181.21() 1.21()0.927m b t D D g E r ++==⨯=(4)荷载应力标准轴载和极限荷载在临界荷载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为:0.6520.940.6520.940.0001450.0001450.9270.27100 1.411.11152ps g c s bcr h p MPa D D σ--==⨯⨯⨯=++ 0.6520.940.6520.940.0001450.0001450.9270.27180 1.461.11152pm g c pm bc r h p MPa D D σ--==⨯⨯⨯=++ 计算面层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荷载应力为:0.87 1.10 2.592 1.41 3.64pr r f c ps k k k MPa σσ==⨯⨯⨯=max 0.87 1.10 1.46 1.46p r c pm k k MPa σσ==⨯⨯=其中应力折减系数0.87r k =;综合系数 1.10c k =:疲劳应力系数40.057(180210) 2.592f e k N λ==⨯=。

(整理)路面设计计算书

(整理)路面设计计算书

(整理)路面设计计算书第六章路面设计6.1沥青路面结构设计6.1.1设计资料1、地形、地貌拟建公路位于盆地,公路沿线地形总体比较平缓,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地面坡度约为3~8‰。

本段地处公路自然区划的Ⅵ2区,海拔高度在500m~700m之间。

2、起止桩号起止桩号K0+000-K1+504.01,建设里程为1504.01m。

路基宽度为10m。

3、地层岩性项目所在区域自西向东,根据沿线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本地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剥蚀—堆积平原区和风积沙漠区。

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岩性以泥岩、粉砂岩、砾岩、凝灰岩、碎屑岩、煤层为主;剥蚀—堆积平原区岩性以泥质砂岩、细砂岩、红色砾岩、中、细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风积沙漠区岩性以细砂、中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地层主要分为两层,=100~第一层为细砂、低液限粉土,层厚0.4~0.7m,松散、硬塑,容许承载力σ12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第二层为角砾、砾砂,揭示层厚1.1~1.6m,中=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Ⅲ。

密,容许承载力σ4、水文及水文地质本项目沿线基本为戈壁荒漠,无大型沟河,降水稀少,无地表水流入。

路线全线有多处冲沟,沿线沟壑多呈漫流状,流程较短,水量不大,地表水冲刷痕迹明显。

主要的河沟有2条。

沿线地下水的唯一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地势较低段落受地形条件影响形成洼地,周边地下水汇集在此。

地下水埋深情况见下表表1.地下水埋深情况一览表编号地下水埋深1 1.3-2.52 1.2-1.83 2.0-3.04 1.5-2.55 3.0-4.56 1.8-3.07 1.2-3.58 1.4-2.09 1.5-2.210 0.9-1.511 1.6-2.412 0.8-1.313 1.2-1.614 1.2-2.415 0.8-2.54、气候气象项目区域地处荒漠、戈壁地带,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夏季多风,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

累计当量轴次:
N e
(1 )t
1 365 N1
(1 0.08)15 1 365 1532 .894 0.45 6836300 .582次 0.08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a).轴载换算
验算半刚性基底层底拉应力公式为
N '
k i 1
c1'c2
'
ni
(
pi P
8
)
式中: c1' 为轴数系数, c1' 1 2(m 1)
150
59.50
1
240
1.453 0.969 0.059
尼桑 CK10G 后轴
76.00
1
N
n
i 1
i
N
i
(
Pi P
)16
1800
2.230
834.389
注:轴载小于 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 30 年,安全等级为二级,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是 0.17~0.22
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水泥碎石 石灰土碎石 土基
H(cm)
4 5 6 30 ? —
20℃抗压模量
1400 1200 1000 1500 900 35
劈裂 强度
1.4 1.0 0.8 0.5 0.35 —
A B C
D ?
细粒 中粒 粗粒
水泥碎石
E
石灰土碎石
土基
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c1'c2
' ni
(
pi P

路面设计计算书——主干路

路面设计计算书——主干路
道路等级系数1面层类型系数1基层类型系数1
路面设计弯沉值:26.49(0.01mm)
层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容许拉应有效沥青空隙动态回弹容许拉应变
位度(MPa)力(MPa)含量(%)率(%)模量(MPa) (10-8)
1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3石灰粉煤灰碎石.5.257
4石灰粉煤灰碎石.5.257
1标准轴载BZZ100 100 1双轮组1350
设计基准期(年) 15设计车道分布系数.6
序号分段时间(年)交通量年增长率
1 65%
2 53%
3 42%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1350
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5913376
属中等交通等级
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路面营运第一年单向日平均当量轴次:1350
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5913376
属中等交通等级
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交叉口设计基准期内同一位置停车的累计当量轴次100000
停车站计基准期内同一位置停车的累计当量轴次100000
道路等级主干路
-C10-04
A/1
中城路(文阳路-环城路)
升级改造工程
设计计算书
项目编号:2020032601
设计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_
专业负责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审定_________________
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沥青表面层材料的60℃抗剪强度.8 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一、 刚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100KN
⑴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 轴载换算:
16
1100∑=⎪
⎭⎫
⎝⎛=n
i i i i s P N N δ 式中 : s N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i P —单轴—单轮、 单轴—双轮组、 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δ—轴—轮型系数, 单轴—双轮组时, i δ=1; 单轴—单轮时, 按
式43.031022.2-⨯=i i P δ计算; 双轴—双轮组时, 按式22.05
1007.1--⨯=i i P δ; 三轴—双轮组时, 按式22.08
1024.2--⨯=i i P δ计算。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
车型
i P
i δ
i N
16)(P
P N i i i δ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300 0.106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43.03491022.2-⨯⨯
540 2.484 后轴 101.6 1
540 696.134 交通SH361
前轴 60.00 43.03601022.2-⨯⨯ 120 12.923 后轴 2⨯110.00 22.052201007.1--⨯⨯ 120 118.031 太脱拉138
前轴 51.40 43.0340.511022.2-⨯⨯ 150 1.453 后轴 2⨯80.00 22.051601007.1--⨯⨯
150 0.969 吉尔130 后轴 59.50 1 240 0.059 尼桑CK10G
后轴
76.00
1
1800
2.230 16
1
)(
P
P N N i i i n
i δ∑== 834.389
注: 轴载小于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 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 安全等级为二级,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η是0.17~0.22取0.2, 08.0=r g , 则
[][]
362
.69001252.036508
.01
)08.01(389.8343651)1(30=⨯⨯-+⨯=⨯-+=ηr t r s e g g N N 其
交通量在4
4102000~10100⨯⨯中, 故属重型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 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中。

根据一级公路、 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 查表 4.4.6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 厚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厚20cm 。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75m, 长5.0m 。

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3) 确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tc s E E ,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a MP E 0.350=, 水泥碎石a MP E 15001=, 石灰土
a MP E 5502=
设计弯拉强度: a
cm MP f 0.5=,
a
c MP E 4101.3⨯=
结构层如下:
水泥混凝土24cm 水泥碎石20cm 石灰土20cm
×
按式( B.1.5) 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a x MP h h E h E h E 102520.020.0550
20.0150020.02
222222122
2121=+⨯+⨯=++= 1
2
211221322311)11(4)(1212-++++=h E h E h h h E h E D x
1233)2
.05501
2.015001(4)2.02.0(122.0550122.01500-⨯+⨯++⨯+⨯=
)(700.4m MN -=
m E D h x x x 380.0)1025
7.412()12(3
1
31
=⨯==
165.4)351025(51.1122.6)(
51.1122.645.045.00=⎥⎦⎤⎢⎣⎡
⨯-⨯=⎥⎦
⎤⎢⎣

-⨯=--E E a x
786.0)35
1125(44.11)(
44.1155
.055.00=⨯-=-=--E E b x
a x b
x
t MP E E E ah E 276.212)35
1025(35386.0165.4)(3
1
786.031
00=⨯⨯⨯==
式中: t E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a MP ; 0E ——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
x E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21,E E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
x h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 x D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 21,h h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 b a -——与0
E E x 有关的回归系数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式( B.1.3-2) 计算为: ()m E E h r t
c
679.0)276
.21231000
(24.0537.0)(
537.03
13
1=⨯⨯==
4)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p σ
按式( B.1.3) , 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a ps MP h r 060.124.0679.0077.0077.026.026.0=⨯⨯==--σ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 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87.0=r K 。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454.2392.6900121057.0===v e f N K
( v —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 普通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连续配筋混凝土,
计算。

f
f f
d l v ρ017.0053.0-=) 根据公路等级, 由表 B.1.2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 对路面疲劳损失影响的综合系数25.1=c K
按式( B.1.2) ,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为
a ps c f r pr MP K K K 829.206.125.1454.287.0=⨯⨯⨯==σσ 5) 温度疲劳应力
由表3.0.8, Ⅳ区最大温度梯度取92(℃/m)。

板长5m ,364.7679.05==r l ,
由图B.2.2可查普通混凝土板厚65.0,24.0==x B cm h 。

按式( B.2.2)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
a x g
c c tm MP B hT E a 23.265.02
9224.0310*******=⨯⨯⨯⨯⨯==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t K , 按式( B.2.3) 计算为
565.0058.0)0.557.2(841.057.20.5)(323..1=⎥⎦⎤
⎢⎣⎡-⨯=⎥⎦⎤⎢⎣⎡-=
b f a f K
c r tm tm r t σσ
再由式( B.2.1)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 a tm t tr MP K 16.123.2518.0=⨯==σσ
查表3.0.1 , 一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相应于二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为低级, 目标可靠度为90%。

再据查得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 查表3.0.3, 确定可靠度系数16.1=r r
按式( 3.0.3)
a r a tr pr r MP f MP r 0.563.4)16.1829.2(16.1)(=≤=+⨯=+σσ
∴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 0.24cm) 能够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二、 柔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车型 前轴重 后轴重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 m) 交通量 小客车
1800 解放CA10B 19.40 60.85 1 双 — 300 黄河JN150 49.00 101.60 1 双 — 540 交通SH361 60.00 2110.00 2 双 130.0 120 太脱拉138 51.40 280.00 2 双 132.0 150 吉尔130 25.75 59.50 1 双 — 240 尼桑CK10G
39.25
76.00
1


180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轴组单轴载100KN 作为标准轴载
⑴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a).轴载换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