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对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说明文阅读之漫话对联

说明文阅读之漫话对联

【精读精练】漫话对联/金虎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

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

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

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

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

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

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统编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1.艾青曾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请结合《艾青诗选》中的诗篇,谈谈你的理解。

(4分)2.阅读下面关于《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完成(1)-(2)题。

(6分)(1)填入上图①②③④处正确的一组诗篇是( )(2分)A.①《我爱这土地》 ②《煤的对话》 ③《光的赞歌》 ④《礁石》B.①《煤的对话》 ②《光的赞歌》 ③《我爱这十地》 ④《礁石》C.①《我爱这土地》 ②《礁石》 ③《煤的对话》 ④《光的赞歌》D.①《煤的对话》 ②《我爱这十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2)随着时代的变化,艾青诗歌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请借助上面的思维导图,结合下面的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艾青诗歌风格的变化。

(4分)3.请结合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鉴定下面哪一首诗歌(节选)的作者是艾青,并说出一个理由。

(4分)鱼化石(节选)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甲)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声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乙)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珍珠 朵朵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 神的笑 美的笑 水的映影 风的轻歌 (丙)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4.本学期,大家读了《艾青诗选》,通过读这本书,你了解了哪些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请结合艾青的诗分享一种方法。

(4分)5.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

漫画题和对联题

漫画题和对联题

掀起你的盖头来―2017届高考对联专题训练1、对联的特点:对联,即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相“联”,它要具备如下特征:(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2、对联的两个“禁忌”:一忌: “合掌”即上下联的意思雷同二忌:“同字”即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同字仄起平收,是一种写诗或写对联的格式,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声、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声、二声)真题演练1.下面是一副缅怀鲁迅的对联,依次填入空格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2013秋泉州单科质检上联:以赤热心,,,下联:,写沉痛书,。

①作冷静语②含慈母泪③共知长翰有深期④莫谓遗言犹讽刺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2014江苏卷)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全国真题)为上联选择下联并说明理由。

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2分)(1987年全国卷)A 柳絮池塘淡淡风B 榆荚临窗片片雪C 带水芙蕖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4、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2009年湖南)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5、以“冬尽梅花点点”为上联,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联?(2分)(2014年北京卷)A 万户杨柳依依B 千家喜气洋洋C 春回爆竹声声D 春来微风缕缕6、【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新春和教师办公室),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文转化题之漫画题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者时事的图片。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衿怀壮志,行稳方致远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衿怀壮志,行稳方致远

作文主题训练------青衿怀壮志,行稳方致远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一员名将,曾经建言要平定地方豪强张步,而当时的刘秀有畏难情绪,后来耿弇带兵激战,终于平定张步,刘秀感慨说“有志者事竟成”。

但是宋代王安石又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上述材料能给有志向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一副励志自勉联。

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这副对联是否也给你带来了一些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请以“有志者事竟成”或者“有志者事未必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以上两题目任选一题。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1.例文: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

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要想“事成”,必须“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

这句话很有道理,颇能道出“事成”的真谛。

不是吗?请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

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解析】

综合性学习一、(2013·江苏南京)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

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

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

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 网络。

“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材料二:年初,南京2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南京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嘟嘟: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而且腔调有点土,用南京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南京话不土,蛮好听的。

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材料三:南京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线路名称游览内容发车地点往返时间石塘人家线游古村落,赏竹海,体验怪坡国展中心南门对面(可乘2路、17路等公交车前往发车:9:00返程:14:00(每周六、周日)世凹桃源线亲历农事,种植桃树,观赏桃花汤山线参观茶坊等七坊,了解农副产品工艺流程溧水傅家边线览山凹村山水景色,观近郊最大的生态群落高淳慢城线游览“国际慢城”,漫步千亩竹海,体验慢生活六合竹镇线游桃花岛和大泉村黑松林,采摘果实1.你为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

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2分)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

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观赏民国建筑。

2.你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了理由。

(2分)3.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

《漫画对联—杨会品》进阶练习(三)

《漫画对联—杨会品》进阶练习(三)

漫画对联--- 杨会品》进阶练习
1、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
家亲” , 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

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
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 参考人物] 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幅上联。

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乡音已改是归人
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

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

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3、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所对词语词性相同,上下联内容相近或相反。

2023_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读·书(12分)1.书法里边蕴藏着性格密码,书法里边蕴含着人生哲理。

书法爱好者小明收藏了下面两幅书法作品,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甲乙A.字体端正秀美,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歌颂友谊的典范之词。

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困难路上要奋勇前行的精神。

C.字体蚕头雁尾,表达了做人处事中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D.字体灵动飘逸,表达了从古至今爱国是中华永恒的主题。

甲:()乙:()2.古诗文中常常用自然界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作为意象来传情达意。

古诗词爱好者小智制作了下列古诗文名句积累卡,并探求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文中的意蕴,请你帮他把空缺处的古诗文名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每空1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明月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一诗中,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太阳、月亮、银河等极大的空间意象与沧海横流相结合,反映出作者宽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借朝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同时折射出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借落日下山烘托了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二、读·思(38分)日月星辰,皆是陪伴,有你的地方,温暖如春。

七年级(2)班开展了“感悟亲情·有你有我”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核心素养·文化传承】3.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漫画对联》知识集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漫画对联》知识集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漫画对联》知识集锦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整理:夷陵区实验初中韩宗秀对联就是对子。

它脱胎于律诗颔联、颈联中的对仗联语。

据考,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则最早出现于唐代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第一副春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对联的全盛时期则是清代,对联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趋于多样,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

到民国年间更有甚者,据说高考的作文题目竟是对对子,出句为“孙行者”,对句则应为“祖冲之”这还难倒了不少考生,因为这区区三个字,不仅有对仗的平仄知识,而且还要有广阔的涉猎面,否则无法应对。

为了弘扬对联这一传统文化,近年来,各报刊等媒体,多有举办对联大奖赛,推动了全民“对联热”的形成。

按应用范围分,对联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行业联、灯联、谜联等等;对联正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永葆青春。

一、对联的特点对联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有它固有的特点。

对联发展至今,其内容形式都极其丰富,如四川江津临江楼长联共1612字,可谓“天下第一长联”了,它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其艺术价值不在一古文名篇之下。

无论长短,对联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字数相等,句法相似。

上下两联字数相等。

从语法结构上说,上下联相应部分要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具体地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

总之,要求句式相同,节奏一律。

例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接新春。

上下联都是“四三式”的七字句;又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这是上下联都是“三四式”的七字句;再如抚市老鸦岭凉亭联:老鸦岭鸦儿反哺否,望阙亭阙婆何在哉?这却是“三五式”的八字句。

2、内容相关,平仄相对。

这是对联很关键的一点。

平即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

对联习作者入门最难的就是汉字的平仄了,特别是入声更不易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话对联①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②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

真可谓:地不分东南西亲,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

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③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样式。

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坛,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④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

(A)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

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

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

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

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⑤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

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

所谓桃符,就是悬挂门两边的两块木板,上画驱鬼慑怪的“门神”,如最先的“神茶、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

之后,“门神”逐渐被书写的“吉语”所代替。

又后来,“吉语”成为对偶的“骈语”。

最后发展成了两句对伏的句子,这就是春联。

(B)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⑥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

每到过年,国内外华人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一副喜庆吉祥的对联。

这是一个数亿人的自发行为,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

⑦(C)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5~11言,还常配以4个字的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裱直贴;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

如迎春咏春:“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

当春述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抒发理想:“闻鸡起舞;跃马争春”。

图吉祈祥:“五彩云开祥气满;三阳运转惠风来”。

勉志修身:“无春不岁;有志成才”。

行业吉语:“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结合干支:“乙星明亮春情动;酉殿辉煌瑞气生”。

结合生肖:“昨夜金鸡辞我去;今朝玉犬叩门来”等。

⑧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所以也同样必须符合对联的格律。

简单地说,春联的格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词语对偶。

二是音调对立。

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

⑨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所以人们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作春联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

当然,书写春联自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想当然地随心所欲。

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右联),再写下联(左联);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⑩贴挂对联也有讲究。

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

13.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答:14. 文中第⑥段加点的“之所以”“大”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答:《漫话对联》阅读答案15. 文中(A)(B)(C)处均运用了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4分)我选择的是处,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16. 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出下联。

(2分)上联:写对联,抒情怀,传承民族文化;下联:。

17.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

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答:参考答案:13. 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名称、影响、起源、种类、格律、贴挂方法等知识,并详细介绍了春联,表达了加强对联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愿。

14. 不能去掉。

“之所以”连用,构成反复,强调了贴春联对对联的影响,如果去掉,语气平淡,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

“大”是“非常”的意思,强调关系之大,但并不绝对,体现了说明文用词严谨、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5. (A)处;分类别;作用是将对联的种类说得更加条理清晰。

(B)处;举
例子;作用是将春联的起始年代及特点说得更加具体,更有说明力。

(C)处;列数字;作用是将春联的字数要求说明得更加准确具体。

16. 读好书,做好人,争当三好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争创文明城市;读名著,养文气,陶冶美好情操。

17.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代的。

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宣传对联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