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早期
阶段,幼儿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高兴、生气、哭泣或焦虑。
他们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较为有限,常常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
言和声音来传递情绪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了辨别不同的情绪,并能更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情绪词汇,如“开心”、
“生气”、“伤心”等。
此时,幼儿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幼儿园和学前阶段,幼儿开始与同伴互动,这对他们的情绪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并从中获得满
足感和情感支持。
此时,幼儿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可以通
过语言、游戏和身体接触来表达友善、亲近和喜悦的情感。
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逐渐开始理解和管理复
杂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技巧来处理与他
人的冲突,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爆发,并表现出同情、关心和体
谅他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增加、丰富多样和能
力提升的趋势。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情绪认知、
表达和调节能力逐步提升,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情绪态度,
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通常呈现出以下一般趋势:
1. 幼儿的情绪的产生和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从出生开始,幼儿会逐渐产生各种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且能够通过表情、声音和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这些情绪。
2. 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可以学会忍耐等待、自制情绪和控制冲动等。
3. 幼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多样化。
幼儿在情绪反应上的表现逐渐变得多样化,他们可能会用笑、哭、发火等方式表达情绪,有时还会产生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害羞、好奇、羞愧等。
4. 幼儿开始具备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绪,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他们可以判断出对方可能的情绪状态,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5. 幼儿的情感能力逐渐成熟。
随着经验和学习的积累,幼儿的情感能力逐渐成熟和稳定,他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并对他人的情感做出更加敏感和适当的反应。
总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情感产生到复杂的情绪表达和理解,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培养出一系列的情绪情感能力。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指幼儿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一般趋势。
在幼儿情绪方面的发展中,从出生到2岁,幼儿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基本情感的反应,如喜悦、愤怒、恐惧等。
2-3岁时,幼儿开始逐渐掌握情绪的调节能力,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要求来调节情绪,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情绪反应。
3-6岁时,幼儿的情绪开始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6-12岁时,幼儿的情绪开始更加多样化,除了基本情感外,还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如羞愧、自豪、内疚等。
青春期时,幼儿的情绪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更多的情绪波动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来应对。
在幼儿情感方面的发展中,从出生到2岁,幼儿的情感主要建立在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互动中,如与父母、保育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2-3岁时,幼儿开始逐渐发展出对他人的情感关注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3-6岁时,幼儿的情感关系开始扩展到更多的人际关系中,如同伴、老师等,能够建立更加稳定和丰富的情感联系。
6-12岁时,幼儿的情感关系开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人际关系中发展出更多的情感技巧和智慧。
青春期时,幼儿的情感关系进一步扩展到异性之间,开始体验到更复杂和深刻的情感。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幼儿的社交经验和同伴关系也对情绪情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幼儿能够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情感表达和理解技巧。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一般的趋势,即从基本情感反应到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再到更复杂和多样化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方面,幼儿的情感关系从最初的主要照顾者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的扩展和巩固。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学习目标⏹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1、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
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
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
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
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
“假装游戏” 促进幼儿情绪推理能力发展的因素:
• 亲子关系
• 能认同孩子的情感反应并明确地教孩子多种情绪; • 与母亲有更好的依恋关系 • 父母与幼儿经常交流情感体验 • 与同伴的互动关系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掌握
• 最小化规则: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 上减弱。
– 随着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发展,由于满足或不满足需要
而引起情感体验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也随之丰富。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二)从所指向的事物看,有两个特点 • 2. 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
– 由于幼儿需要的变化,引起幼儿情绪情感的事物及其
性质也发生变化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2. 自我中心移情(egocentric empathy)
– 在2岁左右出现。 – 能区分自我与他人 – 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遭到了 痛苦 – 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不清楚,儿童知道别人是苦闷 的,但他们只有在自己也感到苦闷时才作出同病相怜 的反应。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 情绪识别能力
• 情绪推理能力
• 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3-5岁期间,幼儿逐渐掌握了正确命名他人或木偶 面部表情的词汇
•
• • •
3岁:识别“快乐”的情绪
3-4岁:识别“伤心”或“生气”等消极情绪 4-5岁:识别“恐惧”情绪 小学中期:识别“自豪、羞愧、内疚”等情绪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考点二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 五) 孟照兰的理论 • 孟照兰提出, 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有 8 ~ 10 种,
称为基本情绪, 如愉快、兴趣、 惊奇、 厌恶、 痛苦、 愤怒、 惧怕、 悲伤等。 这些情绪在个体发展中不是同时显现的,它们是随着婴儿 的成熟、 生长逐步出现的, 它们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痛苦、 微笑、 厌恶的最早出现时间都是出生后 1 ~ 2 天; 社会性微笑最 早出现在 3 ~ 6 周; 愤怒最早出现的时 • 间是 4 ~ 8 周; 悲伤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8 ~ 12 周; 惧怕最早出 现的时间是 3 ~ 4 个月; 惊奇最 • 早出现的时间是 6 ~ 9 个月; 害羞最早出现的时间是 8 ~ 9 个月。 婴儿情绪的发生既有一般规律, 又有个体差异。
下一页 返回
考点与解析
• 考点三 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
• 1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 2 成人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 • 3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 • 4 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考点一 情绪情感概述
• 一、 什么是情绪情感
•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依据需要是否获得满足, 情绪具有肯
上一页
返回
考点二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一、 婴儿原始的情绪反应
• 儿童出生后即可有情绪反应, 例如, 新生儿或哭, 或四肢舞动, 这 就是原始的情绪发展。 婴儿初生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以下 两个突出特点:
• ①婴儿初生的原始情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 具有先天性。 • ②婴儿初生的原始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的管理和调控
建立情绪认知
幼儿需要学会认识和理解自 己的情绪。
教授情绪管理技能
幼儿可以通过学习技能来帮 助管理和调控情绪。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幼儿需要感受到来自成人的 支持和安全感,以便学会适 应情绪。
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 社交交往 文化背景
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和家庭氛围对幼儿情绪 发展产生影响。
幼儿感到害怕和紧张。
愤怒
幼儿感到生气、愤怒和不 满。
幼儿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幼儿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同时,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外界情绪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儿情绪的表达方式1 面部表情
2 身体语言
幼儿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各种情绪。
例如姿势、动作和身体的紧张程度。
3 声音和语言
幼儿会通过说话和声音的变化来表达情绪。
幼儿与同伴和成人的互动也会影响他们的情 绪发展。
不同文化环境下,幼儿的情绪发展受到不同 的价值观和习俗的影响。
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
1
6个月至2 岁
2
幼儿开始展示出更复杂的情绪,如分
离焦虑和好奇心。
3
出生至6个月
幼儿主要表现出生理性的情绪反应, 如哭泣和笑。
2 岁至5岁
幼儿开始能够识别和主动表达自己的 情绪。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情 绪和情感的发展
欢迎来到幼儿心理学课件,我们将探索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了解幼儿情 绪和情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管理和调控它们。
定义幼儿情绪和情感
幼儿情绪是幼儿内在产生的具体反应,而情感则是对内外刺激的有意识的情 绪体验。
幼儿情绪的类型和特征
快乐
幼儿感到高兴、满意和愉 快。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
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
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
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
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
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一)从进行过程看,有三个特点
• 1. 幼儿情绪情感不稳定
– 幼儿晚期,孩子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但仍受家
长和教师的感染,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幼儿面前必须控
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一)从进行过程看,有三个特点
• 2. 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一)从进行过程看,有三个特点
• 1. 幼儿情绪情感不稳定
– 幼儿情绪的易变与幼儿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也有关。
例如,新入园的有一个孩子笑,其他
幼儿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笑,如果老师问“你为什么 笑”,幼儿往往说“不知道”,或者指指别人说“他 也笑”,这些现象在小班较为明显。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二)内疚的发展 • 是个体因自己的行为危害了别人,或违反了道德 规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是对行为负有责任 的一种负性体验。
– 4岁幼儿开始有了内疚感的萌芽。
– 5~6岁是幼儿内疚感开始发展的时期。
三、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 (一)情绪的自我管理
– 控制情绪、调节情绪觉醒状态到某个合适的紧 张度以期达到目标。 – 影响因素: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2. 自我中心移情(egocentric empathy)
– 在2岁左右出现。 – 能区分自我与他人 – 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遭到了 痛苦 – 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不清楚,儿童知道别人是苦闷 的,但他们只有在自己也感到苦闷时才作出同病相怜 的反应。
• 自身气质 • 父母对情绪的管理状态
三、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 (二)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实验
实验者发给4岁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
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 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
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
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 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 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 个体进入童年晚期后才逐渐成熟的。
– 不仅能从当前情境,而且能从更广阔的生活经历来看
待他人所感受到的愉悦和痛苦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移情是否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个人气质有关
• 社会化程度高的、坚持己见的并善于管理感情的儿 童 • 不善于管理感情的
– 养育行为
• 积极的教养行为 • 消极的抚养方式
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如当幼儿由于
得不到喜爱的玩具而哭泣时,成人递给他一块糖,他
就立刻会笑起来。这种“破涕为笑”的现象,在小班 尤为明显。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一)从进行过程看,有三个特点
• 1. 幼儿情绪情感不稳定
– 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他们易受情境的影响有关。幼 儿的情绪常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 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 – 例如,新入园的幼儿,看见妈妈离去时,会伤心地哭 ,当妈妈的身影消失后,经老师劝导,很快就会愉快 起来,如果妈妈再次从窗口出现,又会引起孩子的不 愉快情绪。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3. 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feeling)
– 约在2~3岁产生。
– 儿童开始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情绪是不同的。
– 在关注受害者不幸的同时也会分析其原因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4. 理解他人生活状况而产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life condition)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 情绪识别能力
• 情绪推理能力
• 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3-5岁期间,幼儿逐渐掌握了正确命名他人或木偶 面部表情的词汇
•
• • •
3岁:识别“快乐”的情绪
3-4岁:识别“伤心”或“生气”等消极情绪 4-5岁:识别“恐惧”情绪 小学中期:识别“自豪、羞愧、内疚”等情绪
• 观点采择能力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霍夫曼(Hoffman,1987)将移情能力的发展过程 概括为: • 1. 普遍移情(globe empathy)
– 出生后第一年 – 不能意识到别人是不同于自己的个体 – 儿童通过情绪感染,获得他人情绪苦闷的信号,自己也感到不愉 快。 – 无意识的对别人情绪状态的
• 最大化规则:指积极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增强。
• 面具规则:用中立的表情来表达不置可否的情绪。 • 替代规则:指个体被期望用一种很不同的情绪代替另 一种情绪。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 (一)移情能力的发展 • 移情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绪反 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相一 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
• 1. 幼儿情绪情感不稳定
– 【案例】当妈妈离开时,3岁的幼儿佳佳哭着要妈妈,
这时,妈妈给佳佳一颗巧克力糖果,她马上不哭了,
拿着糖果高兴地吃起来。
– 情绪易变 不易改变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一)从进行过程看,有三个特点
• 1. 幼儿情绪情感不稳定
– 婴幼儿期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
三、情绪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
• (二)延迟满足能力
• 延迟满足: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 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 自控能力强的幼儿(追踪研究):
• 学业优秀 • 社会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 • 自信、坚强、自我效能感高
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一)从进行过程看,有三个特点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二)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
“假装游戏” 促进幼儿情绪推理能力发展的因素:
• 亲子关系
• 能认同孩子的情感反应并明确地教孩子多种情绪; • 与母亲有更好的依恋关系 • 父母与幼儿经常交流情感体验 • 与同伴的互动关系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掌握
• 最小化规则: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 上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