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课时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1.1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1.1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了解各部件的作用;2.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3.尝试用低倍镜观察字母“e”玻片及动植物玻片标本。

【学习过程】一、认识显微镜1.对照教材第37页图2-1和实物认识并写出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将结构与其功能连线。

镜臂连接目镜和物镜,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焦螺旋转换物镜镜头反光镜透过光线遮光器安放玻片载物台上面有不同的光圈通光孔用于升降镜筒压片夹分平面镜和凹面镜,用于反射光线转换器镜座取放显微镜时目镜和物镜固定玻片镜筒放大物象2.动手探索①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②写出物镜的高倍镜与低倍镜之间长短的关系。

③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下面通光孔有什么特点?④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二、显微镜的操作(一)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二)对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三)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4.先用低倍镜观察,再转换成较高倍数的物镜镜头观察。

(四)练习1.观察字母“e”玻片,将所观察到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想一想物象移动方向和玻片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2.观察动植物细胞玻片标本,以同样方法重复练习。

(五)整理整理玻片标本,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镜头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合作探究1.显微镜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什么?放大倍数等于多少?2.显微镜哪些结构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环境比较亮用什么?环境比较暗用什么?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4.玻片上写的是字母“e”,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总结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初级中学初一生物导学案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显微镜的使用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二、自主练习
1、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_________,左手握__________;
②把显微镜置与实验台上,略扁____。

(2)对光:
①转动__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______;
②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______,右眼同时______。

转动_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调焦
①眼看物镜,旋转_______________,使镜筒徐徐下降,直至物镜接近载玻片。

②左眼看目镜,旋转_____________,使镜筒徐徐上升,直至看到物象,用__________微调,
使物象清晰。

【高中生物】3.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高中生物】3.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主备人:董晖审核人:袁金江【实验目的】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使用显微镜。

【知识链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这将为第三章第二节学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基础知识: 1.结构: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和(有平面镜和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播放)(1)一般的使用程序:取镜安放→放置玻片标本→观察→高倍镜观察。

(2)低倍镜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②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选好目标:在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换用高倍镜:转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调节亮度:调节,使视野亮度适宜↓调焦:缓慢调节,使物像清晰。

●分析、讨论3.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4.为什么换高倍镜之前要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5.换上高倍镜后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典型例题6. 【A级】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7. 【A级】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实验,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基础知识:8.镜头种类有无螺纹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物镜长小而暗小目镜小大而亮短9.显微镜成像特点:与实物相比是倒置的,即显微镜成像。

《用显微镜来观察导学案》

《用显微镜来观察导学案》

《用显微镜来观察》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应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通明载玻片3. 盖玻片4. 水5. 纸巾6. 食盐晶体7. 红细胞悬液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调节镜筒高度,使其与眼睛平齐。

用纸巾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确保清洁干净。

2. 将一滴水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盖住水滴,形成一层薄膜。

3. 取一小粒食盐晶体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压扁。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用夹子固定好。

5. 调节镜头,将物体调焦到清晰的位置。

6. 观察食盐晶体和红细胞悬液,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应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调节镜头时要缓缓挪动,避免突然转动。

3. 观察时要保持眼睛与镜头适当距离,调整焦距到清晰位置。

4. 实验完毕后,要将显微镜清洁干净,恢还原样。

四、实验结果分析:1. 观察食盐晶体: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食盐晶体呈现出规则的立方形状,具有明显的棱角和平整的表面。

2. 观察红细胞悬液:红细胞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一定的通明度,可以看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应用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物体,掌握了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拓宽我们的科学视野,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技能,不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用显微镜观察导学案》

《用显微镜观察导学案》

《用显微镜观察》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应用显微镜观察样本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描述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或微生物形态。

一、实验材料准备:1. 显微镜2. 玻璃载玻片3. 水样本或细胞样本4. 小刀或剪刀5. 水或显微镜液二、实验步骤:1. 将玻璃载玻片清洗干净并晾干。

2. 准备水样本或细胞样本,可以是一滴水、一片叶子、一根头发等。

3. 应用小刀或剪刀将样本切割成适当大小,放在载玻片上。

4. 滴上一滴水或显微镜液,将另一块载玻片轻轻压在样本上,使样本扁平并固定在载玻片上。

5.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夹子固定好。

6. 通过调节镜头和焦距,找到最清晰的视野。

7. 观察样本,记录下观察到的结构或形态。

三、实验问题:1. 你观察到的样本是什么?描述其形态特征。

2. 样本中是否有细胞结构?如果有,请描述其形态和数量。

3. 通过显微镜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细微的结构或生物体?四、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你对显微镜的应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在观察样本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在今后的进修和科研中,你觉得显微镜会对你有哪些帮助?五、拓展延伸:1. 除了水样本和细胞样本,你还可以观察哪些其他样本?2. 你可以尝试应用不同倍数的镜头观察同一样本,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3. 你还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或微生物,比较它们的异同。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在观察样本时,要注意保持显微镜和样本的干净,避免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整理实验器械,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通过这次实验,置信同砚们对于应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进修和科研打下了基础。

希望大家在实践中不息探索,不息进修,为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教版高中生物导学案-显微镜的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导学案-显微镜的使用

第一章走近細胞實驗一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主備人:審核人:【實驗目的】知識目標:認識顯微鏡的結構,初步掌握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能力目標: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情感目標: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重點、難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規範使用顯微鏡。

【知識連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這將為第三章第二節學習《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實驗打下基礎。

【學習過程】一、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和顯微鏡的使用●基礎知識:1.結構:光學部分:目鏡、鏡筒、物鏡、和(有平面鏡和凹面鏡)機械部分:鏡座、鏡柱、鏡臂、(上有通光孔、壓片夾)、鏡頭轉換器、、。

注:目鏡無旋轉螺絲,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有旋轉螺絲,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2.顯微鏡的使用(視頻播放)(1)一般的使用程式:取鏡安放→放置玻片標本→觀察→高倍鏡觀察。

(2)低倍鏡的使用方法①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上,用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

②轉動,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

③眼看目鏡內,同時反向緩緩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直到看到物像為止,再稍稍轉動,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高倍鏡的使用方法選好目標:在下將需要觀察的目標移到視野中央。

↓換用高倍鏡:轉動移走低倍物鏡,換上↓調節亮度:調節,使視野亮度適宜↓調焦:緩慢調節,使物像清晰。

●分析、討論3.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和要點是什麼?4.為什麼換高倍鏡之前要把觀察的目標移到視野中央?5.換上高倍鏡後能不能用粗准焦螺旋來調節?●典型例題6. 【A級】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調光和觀察時操作者的兩眼應()A.左眼注視目鏡,右眼閉著B.右眼注視目鏡,左眼閉著C.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著D.右眼注視目鏡,左眼睜著7. 【A級】關於“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的實驗,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①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於低倍鏡的正下方②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離標本0.5 cm處③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④調節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准焦螺旋調節,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⑦轉動細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將要觀察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二、呈像原理、放大倍數計算方法●基礎知識:8.鏡頭種類有無螺紋長度放大倍數視野大小、明暗物鏡長小而暗小目鏡小大而亮短9.顯微鏡成像特點:與實物相比是倒置的,即顯微鏡成像。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

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导学案:显微镜的使用第一节:显微镜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透镜或物镜放大物体细节的光学仪器,通常可以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和细胞组织。

2.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显微镜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物镜:用于放大目标物体的光学部分。

-目镜:放大物镜所形成的放大图像的光学部分。

-载物台: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对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实现清晰的观察图像。

-光源:提供光源,使得样品能够被照亮。

3.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系统中的透镜或物镜放大物体的图像。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会被折射并放大。

然后,光线进一步通过目镜,最终形成人眼能够观察到的放大图像。

第二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检查显微镜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光源、物镜和目镜的状态。

-准备待观察的物体样本。

2.调节对焦:-通过调节载物台的高低、物镜与目镜的距离,使得目视到的图像清晰可见。

-可以使用粗调焦机构进行粗调焦,然后使用细调焦机构进行更精细的调焦操作。

3.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通过调整物镜镜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的细节和结构。

-可以使用显微镜配套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进行图像捕获,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

第三节: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对于镜头和目镜,使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球轻轻擦拭。

-对于物镜和载物台,使用清洁液体或棉花棒进行清洗。

2.避免损坏显微镜:-使用时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和碰撞。

-不要将显微镜暴露在潮湿、灰尘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

3.定期维护显微镜:-按照显微镜的说明书,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注意更换灯泡和调整光源的亮度。

4.防止过度放大:-对于一般研究和观察,使用适当的放大倍数。

-避免过度放大,以避免图像失真和模糊。

方案总结:显微镜是进行细胞组织和微观结构观察的重要工具。

使用显微镜前,我们需要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进行准备工作并调节对焦,同时要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损坏显微镜,并定期进行维护。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含两课时)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含两课时)

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生命观念:学习使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构建“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科学理念。

科学思维:(1)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实践:规范使用单、双目显微镜,并看到清渐的物像。

态度责任: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学习难点认识掌握显微镜的结构。

【课前预习】1.观察微小的物体,应当借助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有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的,都以________为光源,属于_________。

3.对照课本,在单目显微镜的相应结构上标注出对应的结构名称。

4.对照课本,在双目显微镜的相应结构上标注出对应的结构名称。

【课中研学】探究点一显微镜的发展历史1.观看图文资料,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

说一说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探究点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2. 结合教材,辨认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并比较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异同。

思考:在显微镜中,相当于放大镜的结构是什么?3. 结合显微镜实物,从支持部分、光学部分、调节部分认识显微镜。

思考:放大倍数如何计算?低倍镜和高倍镜下视野里有什么区别?【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A. 目镜B. 反光镜C. 转换器D. 光圈2.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光线适宜条件下为了让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 )A .遮光器B .粗准焦螺旋C .反光镜D .细准焦螺旋3.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下列关于单目显微镜及双目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B .转动粗准焦螺旋,它们升降的结构一样C .物镜和目镜起放大倍数的作用D .它们都可以通过转动转换器改变物镜的倍数【分层作业】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光学显微镜: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 认识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支持部分:镜座、镜柱、载物台、镜臂、镜筒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 调节部分:转换器、遮光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1.显微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使视野更加清晰但不改变物像大小,应调节的结构是()A.目镜 B.物镜 C.转换器D.细准焦螺旋2.下列实验使用的观察工具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观察根毛B.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C.观察葫芦藓D.观察叶片的结构3.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较暗,应该调节()A.粗准焦螺旋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D.物镜4.小丽利用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永久装片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物像,若要观察到图乙的视野,他应如何操作()A.调节反光镜B.转动转换器C.转动粗准焦螺旋D.转动细准焦螺旋5.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

【学习重难点】
1、显微镜的成像规律。

2、显微镜的使用及高倍镜镜头的转换。

【课前预习】
1、对__________的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应当借助_________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导入新课)。

讲明学习目标,重难点,完成预习部分内容。

(2min)
二、“思”:自主学习。

(10min)
1、标注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各
个结构的作用
(1)遮光器的作用:。

(2)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是:和。

(3)将低倍物镜换至高倍镜时应转动:。

(4)可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5)粗准焦螺旋的作用:。

(6)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和放大倍数的乘积。

三、【实验规范操作过程】
1、取镜和安放
(1)手握住镜臂,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处,略偏左,安装好和。

2、对光(归纳为“三个转”)
(1)转动,使低倍镜对准。

(注意: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cm的距离以免损坏镜头。


(2)转动,使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使光线通过反射到镜筒内,可看到视野。

(注意:一只眼注视目镜内时,另一只眼必须睁开。


★温馨提示:对光后,不可以再移动显微镜和反光镜
3、观察
(1)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__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以免压坏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一只眼注视内,同时逆时针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总结: 1、显微镜中所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例如:字母“p”所成的像为“d”) 2、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细胞体积越,细胞数目越。


3、同方向移动装片(例如:物像偏左,则向左侧移动装片,会把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三、“议”: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寻找正确的理解和答案。

(5min)
四、“展”:展示反馈采取单个形式分组回答上述问题,解答疑难。

(7min)
五、“评”:精点精拨学生总结本话题重点,教师补充。

(3min)
六、“助”:帮助组内没有弄清知识点的同学,进一步完善导学案。

(3min)
七、“测”:巩固检测(10min)
练习使用显微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