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含答案)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含答案)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习目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的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学习过程】(一)学习活动一:古代非洲※1.任务一:阅读教材P27第一段,说一说非洲的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他们的主要农作物、牲畜和工具是什么?※2.任务二:阅读教材P27、28,填下图※3.任务三:阅读课本P29历史纵横,你觉得中国与非洲可以确定的交流不晚于什么时候?(二)学习活动二:古代美洲文明※1.任务一:阅读教材P29第一段,说一说美洲的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2.任务二:阅读教材P29-31,填写表格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兴盛时间 地理范围 政治主要成就★3.任务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非桑海帝国与印加帝国有何异同? 材料: 1450 1500 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 明帝国,2. 奥斯曼帝国,3.法兰西王国,4.西班牙王国,5. 桑海帝国,6.印加帝国。
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的最后一页。
明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对内巩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外重建了东亚封贡体系,并成为这个体系的绝对核心,疆域面积达到近1 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 500万,都远超同时代其它国家,成为当时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国。
奥斯曼帝国继续处于上升阶段,穆罕默德二世终结了拜占庭帝国千余年的历史,成为君士坦丁堡的新主人,在亚洲和欧洲的海洋和陆地同时扩张领土。
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直是世界古代史上被人忽略的部分,在15世纪后期,印加帝国和桑海帝国均达到全盛,分别代表了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代帝国的最高水平。
——《简版评析: 15- -20世纪》西非最强大国家:文化中心:极盛: 政治: 经济: 文化:衰落:时间:代表国家: 经济:国家: 鼎盛时间:原因:时间: 代表国家:经济:建立时间: 国家: 鼎盛时期: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习目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的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古代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素养目标】1.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中古时期非洲国家的兴盛,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掌握此时期非洲文明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认识非洲古文明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2.概述古代美洲创造的农业文明的成果,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角度认识美洲灿烂文明的产生是建立在农业和贸易发展基础之上的,理解经济发展和文明创造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解释”角度探究美洲文明中落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以东非、西非、南非为代表的古代非洲文明和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为代表的美洲文明的特点及其社会情况。
难点:陌生国名和地名的识记和空间定位;进一步认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自主学习】一、古代非洲文明1.班图人(1)区域:从西非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
(2)成就: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________技术。
2.东非(1)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兴起,4世纪,成为地区强国。
(2)东非沿海地区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____________的传入。
②代表:10~15 世纪,产生了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
③经济状况:广泛使用奴隶劳动;以种植瓜果蔬菜________业为主;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当地把黄金、象牙和奴隶与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运来的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进行交换)。
3.西非(1)概况:8~15世纪,加纳、马里、桑海先后兴起;盛产黄金。
(2)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扩大贸易,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文化中心。
(3)桑海:攻灭马里;实行_________;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发展文化。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习目标】1、在世界地图和时间年表中准确定位古代非洲和美洲主要文明的空间和时间分布。
2、能通过典例如古代西非、玛雅文明,并结合多种史料的解读,比较全面的概括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3、通过对中古时期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简要比较,认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与统一。
【学习重难点】重点:古代非洲文明难点:古代美洲文明的兴衰。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古代非洲文明1.西非居民班图人的经济贡献(1)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2)到11世纪,班图人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班图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东非文明阿克苏姆王国兴起兴盛东非沿海地区国家产生产生原因代表国家经济发展3.西非文明概况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同时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政治经济文化桑海政治经济文化4.南非文明(1)代表:津巴布韦。
(2)概况: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点二古代美洲文明1.玛雅文明区域文明成就衰落2.阿兹特克文明兴起文明特点政治经济3.印加文明兴起统治概况【课堂探究】主题一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与原因地区特点原因非洲北非以埃及为代表的北非地区,发展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文明程度高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濒临地中海,居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东非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较快,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环境闭塞,仅在东北区域,通过尼罗河或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东北非文明因为生产环境较好,离古代西亚文明、古埃及文明较近,联系密切所以发展程度较高主题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理由史料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的影响,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影响着非洲历史,尼罗河、沿海海岸影响着非洲历史,欧洲人的入侵影响着非洲历史,是有道理的。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古代非洲文明1.20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乌干达西部的铁器时代遗址同津巴布韦的铁器时代遗址的相似处非常惊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偶合,而且可以说(两地的古代文化)是在同一个树干上长出来的。
导致两地古代遗址惊人相似的因素最可能是( )A.班图人的大规模迁徙B.阿拉伯人的传教活动C.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D.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2.在东非,中国瓷器在千百年以后仍是考古学家触摸得到的,不像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绸无影无踪地消失在湿热的气候里,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在东非海岸外沿发现有中国古代沉船。
这说明( )A.瓷器受到非洲人喜爱 B.中非交往史源远流长C.丝绸在非洲较少发现 D.宋以后中非交往增多3.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下列作物是由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的是( ) A.玉米B.甜高粱 C.粟D.马铃薯4.桑海帝国的统治者把帝国分成十个省,各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同时还指定一些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
这表明当时的桑海帝国( )A.君主专制强化 B.城市治理先进C.中央集权确立 D.政治秩序稳定知识点二古代美洲文明5.以下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大纲选录,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一、独特的文字二、复杂的历法纪年三、用于祭祀用的金字塔庙宇四、有壁画装饰的神庙A.印加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 D.玛雅文明6.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是( )①玛雅文明②阿兹特克文明③印加文明④阿拉伯文明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7.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
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 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 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二)学习目标1、了解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及成就2、了解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中心——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的主要成就3、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谴责殖民主义者毁灭印第安文明的粗暴行径(一)非洲古代文明(二)古代美洲文明1、下列属于班图人培植的农作物是()A.甜高粱B.玉米C.小麦D.粟【答案】A【解析】甜高粱是非洲班图人培植的,故A项正确。
玉米是美洲培植的农作物,B项错误小麦是西亚最旱培植的,C项错误;粟是中国最早培植的,故D项错误。
2、下列对阿克苏姆王国描述准确的是()①生活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②公元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③10-15世纪信仰伊斯兰教④对外贸易发达,出口黄金、奴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克苏姆人生活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阿克苏姆王国在公元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故①②正确;由于阿拉伯人的入侵,阿克苏姆王国于10世纪衰落,分裂为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出口黄金、奴隶,③④错误。
故选D项。
3、古代非洲文明不包括()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阿斯特克文明C.古代桑海文明中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答案】B【解析】阿斯特克文明是美洲文明,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项。
4、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
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同的是()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美洲的印第安文明D.古代印度文明【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属于大河文明,而印第安文明属于热带雨林文明,故C项正确。
5、14世纪阿兹特克人在今墨西哥地区兴起,他们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
对“浮动园地”评价正确的是()①扩大了耕地面积②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③破坏了生态环境④扩大了中心城区的面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浮动园地”本身就是为了解决耕地不足间题,故①正确;“浮动园地”土地肥沃,收成增加,国家税收自然增加,故②正确;长期开放、再生植物的垃圾等造成环境破坏,故③正确,“浮动园地”是耕地的开发,不是城市扩大,④错误,故选B项6、阅读下列材料:史料一下图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文化道址—奇琴伊查城邦的一角,这座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庙,名叫库库尔坎神庙,大约建于公元1世纪。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2019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含解析)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一、选择题1.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①大津巴布韦②阿克苏姆文明③阿兹特克文明④印加文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古代的西非地区先后出现加纳、马里、桑海三大帝国,下面关于三大帝国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地理位置相对优越②出口象牙和奴隶③黄金资源丰富④因外敌入侵而灭亡A.①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③3.如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
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A.广泛使用奴隶劳动B.手工业生产很发达C.与中国有贸易往来D.对外贸易范围广泛4.在南非的津巴布韦,发现大量的中国宋代、明代的瓷器,可能是阿拉伯人或者印度商人转销的。
这说明()A.中非交往的历史悠久B.中国商人曾经到过南非C.津巴布韦商品经济发达D.中非实现了人员的直接交流5.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
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
”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
”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6.中国很早就与东非有贸易往来,最有力的证据是()A.《新全球史》记载的阿拉伯人在中国和东非之间的贸易B.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陵墓中出土的中国瓷器C.在中国出土的象牙D.伊斯兰教的传入7.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种植物,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如今,美国50%以上的农产品都来自由印第安人培育的各种作物。
以下食品与饮品中,与印第安人无关的是()A.玉米棒B.土豆条C.番茄酱D.乌龙茶8.16 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掠杀。
高中历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一、古代非洲文明1、东非文明(1) 王国①兴起:埃及衰落后,在今 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②发展: 时,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2)其他国家①原因:由于农业的进步、环 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
②经济: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 为主; 发达;城市繁荣。
③文明交流: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 、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
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 和奴隶。
2、西非文明(1)条件: 文明的传入①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 ;② 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③冶铁:掌握了冶铁技术;1.了解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的国家发展和文化面貌。
重点: 难点:④传播:班图人逐渐扩展到地区,到7—9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西非文明的兴起:世纪,加纳、马里和等国家先后兴起。
(3)西非经济: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和,极其富有。
它们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4)马里国①崛起:征服加纳后,马里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和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②经济:继承并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③文化: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5)桑海帝国①兴衰: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
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②政治:它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任免;③经济:扩大,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④文化:兴建,鼓励文化发展。
3、南非文明(1)代表:。
(2)文明发展①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
②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
③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案 解析版)

第5课古代非洲和美洲要点学纲一、古代非洲文明(一)文明的创造者——班图人(二)东非古代文明1.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2.10—15世纪:产生一系列国家⑴产生原因,⑵著名国家,⑶文明概貌:经济特色和对外贸易。
(三)▲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四)南非:津巴布韦国家二、古代美洲文明(一)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二)△玛雅文明(参见表1)1.政治统治;2.社会经济;3.文化成就。
(三)阿兹特克文明(参见表1)1.崛起时间和地理范围;2.政治统治;3.社会经济。
(四)▲印加文明(参见表1)1.崛起时间和地理范围;2.政治统治。
一、古代非洲文明1.西非居民班图人是古代非洲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
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东非)4世纪,兴起于今埃塞俄比亚地区的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10—15世纪,由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巴尔、蒙巴莎和摩加迪沙。
这些国家在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3.(西非)8—15世纪,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成为西非强国。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
马里的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4.(南非)14—15世纪,班图人建立的津巴布韦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一)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兴盛期约4世纪—9世纪玛雅文明达于极盛,建立众多的城市国家16世纪初,阿兹特克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建都特诺奇蒂特兰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地理范围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今墨西哥地区库斯科地区政治统治(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⑴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⑵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⑴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⑵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⑶为征兵和征税,政府编制了人口调查表;⑷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⑸迁徙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防止他们反抗社会经济⑴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⑵手工业:制造精美的陶器;⑶城市建筑:精美,面积广阔,能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⑴以农业为主,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⑵城市建筑:都城建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岛上,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文化⑴发明文字;⑵用复杂的历法纪年;⑶采用20进位制,可能知道0的概念——一、15—16世纪的世界强国材料一:1450—1500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1.明帝国,2.奥斯曼帝国,3.法兰西王国,4.西班牙王国,5.桑海帝国,6.印加帝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习目标】
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的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学习过程】
(一)学习活动一:古代非洲
※1.任务一:阅读教材P27第一段,说一说非洲的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他们的主要农作物、牲畜和工具是什么?
※2.任务二:阅读教材P27、28,填下图
※3.任务三:阅读课本P29历史纵横,你觉得中国与非洲可以确定的交流不晚于什么时候?
(二)学习活动二:古代美洲文明
※1.任务一:阅读教材P29第一段,说一说美洲的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任务二:阅读教材P29-31,填写表格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兴盛时间 地理范围 政治
主要成就
★3.任务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非桑海帝国与印加帝国有何异同? 材料: 1450 1500 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 明帝国,2. 奥斯曼帝国,3.法兰西王国,4.西班牙王国,5. 桑海帝国,6.印加帝国。
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的最后一页。
明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对内巩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外重建了东亚封贡体系,并成为这个体系的绝对核心,疆域面积达到近1 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 500万,都远超同时代其它国家,成为当时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国。
奥斯曼帝国继续处于上升阶段,穆罕默德二世终结了拜占庭帝国千余年的历史,成为君士坦丁堡的新主人,在亚洲和欧洲的海洋和陆地同时扩张领土。
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直是世界古代史上被人忽略的部分,在15世纪后期,印加帝国和桑海帝国均达到全盛,分别代表了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代帝国的最高水平。
——《简版评析: 15- -20世纪》
西非最强大国家:
文化中心:
极盛: 政治: 经济: 文化:
衰落:
时间:
代表国家: 经济:
国家: 鼎盛时间:
原因:
时间: 代表国家:
经济:
建立时间: 国家: 鼎盛时期: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习目标】
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的社会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学习过程】
(一)学习活动一:古代非洲
※1.任务一:阅读教材P27第一段,说一说非洲的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他们的主要农作物、牲畜和工具是什么?
班图人 甜高粱、 西瓜、棉花 牛、绵羊、山羊 铁器
※2.任务二:阅读教材P27、28,填下图
※3.任务三:阅读课本P29历史纵横,你觉得中国与非洲可以确定的交流不晚于什么时候? 唐朝(751年)
(二)学习活动二:古代美洲文明
※1.任务一:阅读教材P29第一段,说一说美洲的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印第安人 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 ※2.任务二:阅读教材P29-31,填写表格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兴盛时间
16世纪初 15世纪末16世纪初 地理范围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 今墨西哥地区 库斯科地区 政治
城市国家 氏族统治
结构松散的王国
统一的大帝国
主要成就 城市建筑精美、金字塔、陶器、文字、历法纪年、20进制、“零”的概念
“浮动园地”增加耕地面积。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湖中小岛,水渠道路纵横交错 土地、矿藏、牲畜归国
家所有,详细人口调查 ,完善道路系统,马丘比丘遗址建筑艺术
★3.任务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非桑海帝国与印加帝国有何异同? 材料: 1450 1500 年世界主要强国排名: 1. 明帝国,2. 奥斯曼帝国,3.法兰西王国,4.西班牙王国,5. 桑海帝国,6.印加帝国。
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的最后一页。
明帝国进入全盛时期,对内巩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外重建了东亚封贡体系,并成为这个体系的绝对核心,疆域面积达到近1 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 500万,都远超同时代其它国家,成为当时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国。
奥斯曼帝国继续处于上升阶段,穆罕默德二世终结了拜占庭帝国千余年的历史,成为君士坦丁堡的新主人,在亚洲和欧洲的海洋和陆地同时扩张领土。
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一直是世界古代史上被人忽略的部分,在15世纪后期,印加帝国和桑海帝国均达到全盛,分别代表了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代帝国的最高水平。
——《简版评析: 15- -20世纪》
相同点:
1.都是较为原始的帝国,实行中央集权政治,但在文明发展程度和对外交往程度上比不上东方专制帝国。
2.都是赤道地区大洋东岸国家。
3.都是奴隶制国家。
4.都通过对外扩张,16世纪盛极一时,成为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5.都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衰落下去。
不同点:
西非最强大国家:马里
文化中心:廷巴克图
极盛:16世纪
政治:中央集权 经济:对外贸易,奴隶
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
化发展 衰落:16世纪末
时间:8-15世纪
代表国家:加纳、马里、桑海 经济: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
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国家:阿克苏姆王国 鼎盛时间:4世纪
原因:农业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发展、伊斯兰教传入
时间:10-15世纪
代表国家: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经济:奴隶、园艺业为主、外贸发达、城市繁荣
建立时间:11世纪末 国家:津巴布韦
鼎盛时期:14-15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