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15章习题答案
第15章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习题

第十五章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首页习题习题参考答案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自动生化分析仪2.后分光3.全息反射式光栅4.蚀刻式凹面光栅5.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6.比例泵7.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8.同步分析9.分立式自动化分析仪10.顺序分析11.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12.反射光度法13.分析效率14.单波长测定15.双波长测定16.终点分析法17.连续监测法18.比浊测定法19.最小二乘法20.两点校正法二、选择题【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生化分析仪属于()A.连续流动式B.离心式C.分立式D.干化学式E.袋式2.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生化分析仪产于()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E.20世纪70年代3.卤素灯的工作波长为()A.285 nm ~400nmB.285 nm ~750nmC.325 nm ~750nmD.325 nm ~800nmE.285 nm ~800nm4.氙灯的工作波长为()A.285 nm ~400nmB.285 nm ~750nmC.325 nm ~750nmD.325 nm ~800nmE.285 nm ~800nm5.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气泡的作用是防止管道中的()A.样品干扰B.试剂干扰C.交叉污染D.基底干扰E.光源干扰6.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A.空气分段系统式和试剂分段系统式B.流动注入系统式和间歇系统式C.空气分段系统式和流动注入系统式D.非分段系统式和间歇系统式E.分段系统式和间歇系统式7.世界上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管道式自动生化分析仪8.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薄片分析自动生化分析仪9.透析器的透析效率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渗透压差B.透析开始的时间C.透析膜的孔径大小D.反应液的温度E.浓度差10.自动分析仪中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是()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高效液相色谱仪11.采用胶囊化学技术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属于()A.连续流动式B.离心式C.分立式D.干化学式E.袋式12.下列哪种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交叉污染率相对较高()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13.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样品探针主要作用是()A.提高分析精度B.防止试剂干扰C.防止交叉污染D.提高反应速度E.提高加样速度14.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特有的关键部件是()A.吸样臂B.试剂臂C.转头D.温控系统E.光学检测系统15.自动分析仪中采用“顺序分析”原理的是()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高效液相色谱仪16.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的光学系统为()A.分光光度计B.原子吸光分光光度计C.反射比色计D.固定闪烁计数器E.比浊计17.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化学试纸片中接受样品的结构是()A.塑胶层B.聚酯层C.中间层D.分布层E.指示剂层18.以下关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说法错误的是()A.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必定是单通道的B.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不必全部采用单色光C.仪器自动清洗吸样探针主要为防止交叉污染D.血糖分析仪是专用生化分析仪E.朗伯一比尔定律不适用于干化学测定技术的浓度计算19.下列哪项与自动化程度越高的仪器不符()A.使用越简单B.维护要求越低C.具有液面感应功能D.具有探针触物保护功能E.具有自动清洗功能20.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源能量降低对单色光影响最大的波长是()A.300nmB.340nmC.405nmD.450nmE.500nm21.自动生化分析仪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其分类原则是()A.单通道和多通道数量B.仪器可测定项目的多少C.是否可以同步分析D.仪器的功能及复杂程度E.测定程序可否改变22.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反应装置结构不同可分为()A.大型、中型和小型B.单通道和多通道C.流动式和分立式D.离心式和分立式E.离心式和流动式23.离心式自动分析仪的待测样品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各自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并完成化学反应,这种测定模式称为()A.离心分析B.连续分析C.顺序分析D.同步分析E.流动分析24.根据设计原理,分析速度最快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连续流动式B.典型分立式C.离心式D.半自动分立式E.全自动分立式25.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所指的交叉污染主要来自()A.样本之间B.仪器之间C.试剂与样本之间D.试剂之间E.比色杯之间26.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时,转头中的空槽也必须用相同方法加入蒸馏水是为了() A.提高分析精度B.保持平衡C.减少交叉污染D.校正零点E.作空白对照27.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A.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28.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检测器是()A.光电管B.光电倍增管C.硒光电池D.蓄电池E.固体闪烁计数仪29.可消除检测体系或样本混浊的方法是()A.单试剂双波长法B.单波长双试剂法C.双波长法D.双试剂法E.双波长双试剂法30.自动生化分析仪最常用的温度是()A.20℃B.25℃C.30℃D.37℃E.40℃31.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的材料多采用()A.普通玻璃B.隔热玻璃C.石英玻璃D.防爆玻璃E.不吸收紫外光的优质塑料32.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变化为() A.340nm,从大到小B.340nm,从小到大C.405nm,从大到小D.405nm,从小到大E.280nm,从小到大33.大多数生化分析仪的光径是()A.3cmB.0.5 cm ~1cmC.1.5cmD.2cmE.4cm34.生化分析中所谓的Carryover主要是指()A.测试时间过长B.测试项目错误C.前后标本交叉污染D.试剂过量E.标本量少35.临床上所用的专用生化分析仪主要是指()A.分析试剂专用B.分析项目专用C.分析物专用D.仪器专用E.技术人员专用36.临床化学酶活力测定一般采用()A.一点法B.两点法C.连续监测法D.终点法E.浊度法37.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血清特种蛋白测定的方法为()A.速率法B.终点法C.连续监测法D.免疫散射比浊法E.免疫透射比浊法38.干化学式自动生化仪的试纸片结构从上到下排列应该是() A.分布层中间层指示剂层支持层B.分布层指示剂层中间层支持层C.支持层分布层中间层指示剂层D.指示剂层分布层中间层支持层E.分布层支持层中间层指示剂层3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前检查()A.检查清洗液B.测定340nm波长滤光片空白读数C.检查样品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D.确认仪器台面清洁E.检查打印纸是否足够40.大多数生化分析仪获得单色光采用()A.分光棱镜B.衍射光栅C.蚀刻式光栅D.玻璃滤光片E.干涉滤光片【X型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15.3 串联和并联【习题课件】

夯实基础逐点练
9.教室中有四盏灯用两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C )
【点拨】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又每个开关能独立控 制两盏灯,则开关应安装在控制的两盏灯的干路上。
夯实基础逐点练
10.【中考•贺州】街道两旁的节日小彩灯同时亮同时灭, 由此____不__能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 如果其中一只彩灯烧坏,其他彩灯仍然发光,由此可判 断彩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并____(填“串”或“并”)联。 【点拨】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因此不能由街道两旁的节日 小彩灯同时亮同时灭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其中一只 彩灯烧坏,其他彩灯仍然发光,则说明彩灯是并联的,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点拨】将开关S换接到L1 和L2之间、L1和电池负极之 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 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小莉想研究“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是否会影响它 的控制作用”,于是她找来了器材,并 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实物进行实验。
(1)把开关连在干路的a处,闭合、断开 开关时,发现它可以控制__L_1_、__L_2__。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A图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依次经过开关、两 灯,是串联电路,符合题意。B图中开关闭合时,电流 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灯,是并联电路,不合题意。 C图中开关闭合时,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灯, 是并联电路,不合题意。D图中开关闭合时,灯泡L1被 短路,是只有L2的简单电路,不合题意。 【答案】A
解:取下一个小灯泡,另一个小 灯泡仍亮,则两灯并联;若另一 个小灯泡不亮,则两灯串联。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过程控制作业参考答案

作 业第二章:2-6某水槽如题图2-1所示。
其中A 1为槽的截面积,R 1、R 2均为线性水阻,Q i 为流入量,Q 1和Q 2为流出量要求:(1)写出以水位h 1为输出量,Q i 为输入量的对象动态方程;(2)写出对象的传递函数G(s)并指出其增益K 和时间常数T 的数值。
图2-1解:1)平衡状态: 02010Q Q Q i +=2)当非平衡时: i i i Q Q Q ∆+=0;1011Q Q Q ∆+=;2022Q Q Q ∆+= 质量守恒:211Q Q Q dthd A i ∆-∆-∆=∆ 对应每个阀门,线性水阻:11R h Q ∆=∆;22R h Q ∆=∆ 动态方程:i Q R hR h dt h d A ∆=∆+∆+∆2113) 传递函数:)()()11(211s Q s H R R S A i =++1)11(1)()()(211+=++==Ts KR R S A s Q s H s G i这里:21121212111111R R A T R R R R R R K +=+=+=;2Q112-7建立三容体系统h 3与控制量u 之间的动态方程和传递数,见题图2-2。
解:如图为三个单链单容对像模型。
被控参考△h 3的动态方程: 3233Q Q dt h d c ∆-∆=∆;22R h Q ∆=∆;33R hQ ∆=∆; 2122Q Q dt h d c ∆-∆=∆;11R hQ ∆=∆ 111Q Q dth d c i ∆-∆=∆ u K Q i ∆=∆ 得多容体动态方程:uKR h dth d c R c R c R dt h d c c R R c c R R c c R R dt h d c c c R R R ∆=∆+∆+++∆+++∆333332211232313132322121333321321)()(传递函数:322133)()()(a s a s a s Ks U s H s G +++==; 这里:32132133213213321321332211232132131313232212111;c c c R R R kR K c c c R R R a c c c R R R c R c R c R a c c c R R R c c R R c c R R c c R R a ==++=++=2-8已知题图2-3中气罐的容积为V ,入口处气体压力,P 1和气罐 内气体温度T 均为常数。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5章 国家垄断经济)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十五章国家垄断经济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国家垄断经济【答案】国家垄断经济:是指作为经济主体的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2.国家自然垄断经济【答案】国家自然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4.国家市场垄断经济【答案】国家市场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非国有的垄断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
5.国家行政垄断经济【答案】国家行政垄断经济: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二、判断题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实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答案】√2.资产阶级国家为国有垄断资本进行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国家投资。
()【答案】√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
()【答案】√4.国家自然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对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答案】√5.现实中大多数垄断不受政府机构的管制。
()【答案】×6.垄断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各国都反对垄断。
()【答案】×7.衡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通常使用的主要指标,是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增长速度,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答案】√8.国家垄断经济的产生与市场失灵直接相关。
《工程流体力学》习题1~7章参考答案

等
学
校
教
材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工程流体力学
习题参考答案
主讲:陈庆光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
黄卫星, 陈文梅主编. 工程流体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1.8
习题 1-1 如图 1-9 所示,一个边长 200mm 重量为 1kN 的滑块在 20 斜面的油膜上滑动,油膜 厚度 0.005m,油的粘度 µ = 7 × 10−2 Pa ⋅ s 。设油膜内速度为线性分布,试求滑块的平衡速度。
V= 1000 3 1000 (因为是正方形容器,厚度为 3m) 。 m 的油,使左侧容器中的油的高度增加了 ρ油 g 3ρ油 g
假设此时右侧容器的水位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了 ym,则根据左右容器的尺寸关系,左侧的油 柱将下降 2ym。再根据等压面(等压面下降了 2ym 的高度)的性质有: 1000 1000 + ρ油 g h ( y + 2 y ) + (3 − 2) ⇒ y = 9 ρ g ≈ 0.01134m = 11.34mm 3ρ g = ρ水 g 水 油 习题 3-2 在海中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其形态如图 3-10 所示。船底长度 12m,舱体宽度(垂直 于纸面)上下均为 6m,船长两端梯度均为 45 ,并近似取海水的密度为 1000 kg m3 。求船加 上货物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 3
∂v ∂v y ∂vx ∂vz ∂v y ∂vx − − Ω = ∇×v = z − i + j+ ∂y ∂z ∂z ∂x ∂x ∂y ∂v ∂v cz cy j− k = x j+ x k = ∂z ∂y y2 + z2 y2 + z2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1 下列系统中哪些属于开环控制,哪些属于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③家用洗衣机④抽水马桶⑤普通车床⑥电饭煲⑦多速电风扇⑧高楼水箱⑨调光台灯开环控制:③家用洗衣机⑤普通车床⑦多速电风扇⑨调光台灯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④抽水马桶⑥电饭煲⑧高楼水箱1.2 图1-14所示为一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图1-14 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图1-15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容器P被控变量:罐内压力操纵变量:物料输入流量扰动变量:出口流量系统框图如下:1.3 图1-15所示是一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被控对象:加热炉被控变量:炉内温度操纵变量:燃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量系统框图如下:1.4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过程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过程控制系统分为三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基本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有五种基本形式:发散振荡、单调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和单调衰减。
1.6 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16所示。
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调整时间(设定值为200℃)。
图1-16 题1.6图最大偏差:30℃余差:5℃衰减比:5:1振荡周期:15min调整时间:22min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求取图2-55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图中物理量角标i代表输入,o代表输出。
a)b)图2-55 习题2.1图a)(由分压公式求取)上式中,,。
b)上式中,,2.2 惯性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比例环节?又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在T很小的时候可近似为比例环节;T很大的时候条可近似为积分环节。
1-3章 习题过程控制

A. 斜坡函数 B. 单位脉冲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阶跃函数
13 在对象特性中,( A )是静特性,( BC )动特性。
A. 放大系数Κ B. 时间常数 T C. 滞后时间 τ )。 14 双容对象特性与单容对象特性相比增加了( D
A. 纯滞后 B. 传送滞后 C. 测量滞后 D.容量滞后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弱; B. 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
得过程的τ=8s,T=80s,自平衡率ρ=1,当调节器分别 采用P、PI、PID控制规律时,求ψ=0.75,调节器整定的 参数。
解:由于
T
8 0.2 80 0.1 ,故应用表中 T
时的公式计算。
• (1)比例调节 • • (2)比例积分调节 • • 比例度 积分时间
1 1.1 T 0.11
(A)气动式
10.测量管道内液体压力时,取压点应在管道的( A )。 p50 (A)下半部 (B)中间 (C)上半部 (D)无限制
11 典型衰减振荡过程曲线最佳衰减比为( C A. 4:1 B. 10:1 C. 4:1~10:1 12 在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中经常采用( D
)。
D. 2:1~10:1 )作为输入信号。
3.等幅振荡是过渡过程基本形式之一,如果系统出现等幅振荡,则该系
5.热电偶温度计必须作冷端温度补偿( √
)。
P36
)
6.采用 PID 调节器的条件是对象纯滞后较大。(× 7. 前馈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 )。 p7
8. 机理分析法是被控对象建模的唯一方法( × )。 p17 实验法建模 9.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 越长。( × ) )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王再英等-课后答案(全)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单回路控制系统1.1 何谓控制通道?何谓干扰通道?它们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有什么影响?控制通道——是指操纵变量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干扰通道——是指干扰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
(1)控制通道特性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从K、T、τ三方面)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灵敏度越高,余差越小。
但随着静态放大倍数的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变差。
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越大,经过的容量数越多,系统的工作频率越低,控制越不及时,过渡过程时间越长,系统的质量越低,但也不是越小越好,太小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应该适当小一些。
控制通道纯滞后的存在不仅使系统控制不及时,使动态偏差增大,而且还还会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2)干扰通道特性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从K、T、τ三方面)干扰通道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余差也越大,即控制质量越差。
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大,阶数越高,或者说干扰进入系统的位置越远离被控变量测量点而靠近控制阀,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小,系统的质量则越高。
干扰通道有无纯滞后对质量无影响,不同的只是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向后推迟一个纯滞后时间τ0。
1.2 如何选择操纵变量?1)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2)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大于干扰通道静态放大倍数;3)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些为好,但不易过小,一般要求小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
干扰动通道时间常数越大越好,阶数越高越好。
4)控制通道纯滞后越小越好。
1.3 控制器的比例度δ变化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有何影响?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有何影响?比例度δ越小,系统灵敏度越高,余差越小。
随着δ减小,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1.5图1-42为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排出。
试问: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果要设计一温度控制系统,你认为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应选谁?为什么?如果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凝结,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答: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因素主要有蒸汽的流量和温度、搅拌器的搅拌速度、物料的流量和入口温度。
被控变量应选择物料的出口温度,操纵变量应选择蒸汽流量。
物料的出口温度是工艺要求的直接质量指标,测试技术成熟、成本低,应当选作被控变量。
可选作操纵变量的因数有两个:蒸汽流量、物料流量。
后者工艺不合理,因而只能选蒸汽流量作为操纵变量。
控制阀应选择气关阀,控制器选择正作用。
1.6 图1-43为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要求确定在下面不同情况下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被加热物料在温度过高时会发生分解、自聚;被加热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发生凝结;如果操纵变量为冷却水流量,该地区最低温度在0℃以下,如何防止热交换器被冻坏。
答:控制阀选气开阀,选反作用控制器。
控制阀选气关阀,选正作用控制器。
控制阀选气关阀,选反作用控制器。
1.7 单回路系统方块图如图1-44所示。
试问当系统中某组成环节的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质量会有何变化?为什么?(1)若T0增大;(2)若τ0增大;(3)若Tf增大;(4)若τf增大。
答:(1)T0 增大,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增大,会使系统的工作频率降低,控制质量变差;(2)τ0 增大,控制通道的纯滞后时间增大,会使系统控制不及时,动态偏差增大,过渡过程时间加长。
(3)Tf 增大,超调量缩小1/Tf倍,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质量;(4)τf 增大对系统质量无影响,当有纯滞后时,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向后推迟了一个纯滞后时间τf 。
第二章串级控制系统2.1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些什么特点?(1) 串级系统由于副回路的存在, 使等效副对象时间常数减小,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系统工作频率提高。
(2) 串级控制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特别是干扰作用于副环的情况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会更强。
(3) 串级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2.2 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而与其他环节无关?主环内包括有主控制器,副回路,主对象和主变送器.而副回路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1”的环节,主变送器放大倍数一般为正,所以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
如果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为正,则主控制器为反作用,反之, 则主控制器为正作用。
2.5 试说明为什么整个副环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看?副回路所起的作用是使副变量根据主调节器输出进行控制,是一随动系统。
因此整个副回路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看。
2.6 试说明在整个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之一的正、反作用方式选错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当主、副控制器有一个正反作用方式选错时,就会造成系统的主回路或副回路按正反馈控制,当被控变量出现偏差时,系统不仅不向着消除偏差的方向校正,反而使被控变量远离给定值。
2.7 图2-20所示的反应釜内进行的是化学放热反应,,而釜内温度过高会发生事故,因此采用夹套通冷却水来进行冷却,以带走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由于工艺对该反应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单回路满足不了要求,需用串级控制。
⑴当冷却水压力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
⑵当冷却水入口温度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
⑶对以上两种不同控制方案选择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及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
(1)选冷水流量为副变量,釜内温度为主变量组成串级系统. (2)夹套温度为副变量,釜内温度为主变量组成串级系统.2.8 (右图)图2-21为一管式炉原油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要求:⑴选择阀的开闭形式?⑵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⑶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如果燃料压力突然升高,结合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分析串级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1) 气开阀(2)主控制器反作用,副控制器反作用。
(3)如果燃料气的P1突然升高,副回路首先有一个“粗调”:P1↑→F1↑→T2↑→u2↓→ F1↓没有完全被副回路克服的部分干扰,通过主回路“细调”:T2↑→T1↑→u1↓→ F1↓→T2↓→T1↓2.9 某干燥器采用夹套加热和真空吸收并行的方式来干燥物料。
干燥温度过高会使物料物性发生变化,这是不允许的,因此要求对干燥温度进行严格控制。
夹套通入的是经列管式加热器加热的热水,而加热器采用的是饱和蒸汽,流程如图2-22(右图)所示。
要求:⑴如果冷却水流量波动是主要干扰,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⑵如果蒸汽压力波动是主要干扰,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⑶如果冷却水流量和蒸汽压力都经常波动,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1)以热水温度为副变量,干燥器出口温度为主变量,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构成温度温度串级系统,冷水流量单独设计流量单回路系统理由:当被控变量为干燥器出口温度时,不宜选冷水流量做操纵变量,故单独设计流量单回路系统抑制冷水流量波动。
以干燥器出口温度为被控量、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的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太长,存在较大的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故选择换热器出口温度为副变量,构成串级系统,利用副回路减小等效时间常数。
(2) 以热水温度为为副变量,干燥器的温度为主变量串级系统。
理由:将蒸汽压力波动这一主要干扰包含在副回路中, 利用副回路的快速有效克服干扰作用抑制蒸汽压力波动对干燥器出口的温度的影响.(3)采用与(1)相同方案。
理由同(1)。
第三章比值控制系统3.1 比值与比值系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比值指工艺流量之比,即:;比值系数指主、副流量变送器输出电流信号之比,即:;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下式决定:(变送器输出与流量成线性关系时)(变送器输出与流量成开平方关系时)3.2 用除法器进行比值运算时,对输入信号的安排有什么要求?为什么?答:应使除法器输出小于1。
除法器输出值即仪表比值系数,需要通过副流量调节器的内给定设置,大于1无法设定、等于1无法现场整定。
3.3 什么是比值控制系统?它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它们的结构原理图。
答:比值控制系统就是实现副流量与主流量成一定比值关系,满足关系式:的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
(结构原理图见下页)3.4 用除法器组成比值系统与用乘法器组成比值系统有何不同之处?答:①系统结构不同,实现比值控制的设备不同。
②比值系数的设置方法不同,乘法方案通过在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输入一个外加电流信号I0设置;除法方案通过副流量调节器的内给定设置。
3.5 在用除法器构成的比值控制系统中,除法器的非线性对比值控制有什么影响?答:除法器环节的静态放大倍数与负荷成反比。
3.6 为什么4:1整定方法不适用于比值控制系统的整定?答: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的副流量回路、变比值回路均为随动控制系统,希望副流量跟随主流量变化,始终保持固定的配比关系。
出现4:1振荡时,固定配比关系不能保证。
3.7 当比值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求得比值系数时,能否仍用乘法器组成比值控制?为什么?能否改变一下系统结构,仍用乘法器构成比值控制?答:①当比值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求得比值系数大于1时,不能用乘法器组成比值控制。
因为当时,计算所得的乘法器的一个外加输入电流信号I0大于20mA,超出乘法器的输入范围。
②不用改变系统结构,只要调整F2max 保证即可。
3.8 一比值控制系统用DDZ-III 型乘法器来进行比值运算(乘法器输出,其中I1与I0分别为乘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流量用孔板配差压变送器来测量,但没有加开方器,如图所示。
已知,要求:①画出该比值控制系统方块图。
②如果要求,应如何设置流量对象乘法器控制器调节阀乘法器的设置值?解:①方框图如下:测量变送器测量变送器②;;3.9 某化学反应过程要求参与反应的A、B两物料保持的比例,两物料的最大流量。
通过观察发现A、B两物料流量因管线压力波动而经常变化。
根据上述情况,要求:①设计一个比较合适的比值控制系统。
②计算该比值系统的比值系数。
③在该比值系统中,比值系数应设置于何处?设置值应该是多少(假定采用DDZ-III型仪表)。
④选择该比值控制系统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解:①系统设计如右图:②③,所以要将调大。
所以取 ,比值系数K'通过设置,④选择A阀为气开阀,主对象为正环节,测量变送为正环节,则主调节器为反作用。
选取B阀为气开阀,副对象为正环节,测量变送为正环节,则副调节器为反作用。
3.10 在硝酸生产过程中有一氧化工序,其任务是将氨氧化成一氧化氮。
为了提高氧化率,要求维持氨与氧的比例为2:1。
该比值控制系统采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形式。
已知。
试求比值系数=?如果上述比值控制用DDZ-II型仪表来实现,比值系数的设置应该是多少?解:调整副流量的测量上限,使K<1,取,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