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精选推荐八年级语文说课稿《劳山道士》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崂山道士》《干将莫邪》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曹刿论战》《崂山道士》《干将莫邪》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曹刿论战
教学目的:一、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的作者、出处及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

“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二、给出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

1、重点字注音:
guìmóu jiàn bózhéjiémǐ
刿谋间帛辙竭靡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

崂山道士 教案教学设计

崂山道士 教案教学设计

崂山道士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 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3. 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

教学重点: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预习要求二、导入课文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

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四、检查预习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五、词类活用:请师之月光辉室诸门人环听奔走“乃”字的用法: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乃以著掷月中“而”的用法:蓦然而踣不过早樵而暮归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六、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七、拓展延伸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

”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

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提前与家长交流,并观察周围的劳动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

《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 养其诚信、友善、正直等品质。
02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介绍《崂山道士》所描绘的时代 背景,例如清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道教文化等,为理解课文提供 历史背景知识。
崂山背景
阐述崂山的地理环境、道教文化 以及在道教中的地位,突出崂山 道士的神秘色彩和传奇故事。
人物角色分析
结束环节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布置与本节课所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选择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 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教 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
度。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 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
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 音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 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 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演示
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知识 点,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 ,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学生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
学习成果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针对某一主 题或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 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 习状态,增强对课文的理 解和感知。
小组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 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
任务驱动法

崂山道士初中教案

崂山道士初中教案

崂山道士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崂山道士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领悟课文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崂山道士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理解。

2. 对课文中的道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2. 利用图片或地图,让学生对崂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对崂山道士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崂山道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崂山道士的印象,讨论崂山道士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道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领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崂山道士的短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崂山道士的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有了全面的认识,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对课文中的道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领悟。

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文言词语的讲解和练习。

劳山道士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劳山道士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劳山道士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劳山道士》教案教学目标:1、复述课文,了解文意。

2、理解“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设想:1、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文言翻译,并复述课文。

2、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产道理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3、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师:大家也许都很喜欢谈狐论鬼,也喜欢观看妖魔鬼怪的影片。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许多鬼故事。

能不能讲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几位学生讲了《促织》、《画皮》等鬼故事)师:好,大家知道的很多,那么是否也知道一部谈狐论鬼的书?生齐答:《聊斋志异》。

师:谁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呢?生A: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号柳泉居士。

生B:蒲松龄据说还在路边设亭,请路人免费喝茶,讲一个鬼故事。

这样收集了许多材料,才写成了《聊斋志异》。

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课前都十分注意搜集材料。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题,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坚持。

那好,今天我们也将来学习一篇蒲松龄的大作生:《劳山道士》。

(师板书)师:对,下面就请同学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如果有的同学知道的,也请你将自己的答案与同学分享,好不好?(同学将疑难问题提出来,并由师生苍茫同解答)师:大家的疑难都解决了,那么请几位同学试着将课文串起来译一遍。

(几位同学译课文)师:假设,你有个弟弟,要让你给他讲个故事,你要将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你会怎样讲?我想请个同学先在这里试讲一下,就把我们当作你的弟弟。

(师环视全班)师: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配合讲。

(三个学生配合复述课文,师适当评点。

并板书:情节: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师:王生的这种行为可取吗?生:不可取。

师:那你们应该从王生身上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小组讨论5分钟)生A:我们宜“洁身自守”,不可骄傲自大:王生学习了穿墙术,回家就向妻子吹嘘,结果出了丑。

生B:不劳无获:王生不愿意下苦功砍柴,只想马上学仙术,结果什么也没学到。

生C:做事应该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王生去学仙术,没有学到真正的仙术,就回家了。

《崂山道士》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崂山道士》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崂山道士》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崂山道士》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著作。

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

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2、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过《聊斋志异》或看过电视剧《聊斋》吗?(学生举手回答)有谁愿意给大家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指名学生回答)“鬼狐成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经常让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感到惊奇。

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与《红楼梦》共同造就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力。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蒲松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

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得一“候选儒学训导”的虚衔。

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蒲松龄一生热衷于科举,孜孜以求出将入相,光宗耀祖,但现实却是屡试不第,备尝酸辛,一直被摈斥于仕官门外,“潦倒于荒山僻隘之乡”。

但他的知名度却大得惊人,数百年来,不用说读书人中皆知他的伟名,就是目不识丁的野老村妇以及引车卖浆者流,哪个不知聊斋故事?蒲松龄出生在一个世代耕读之家,蒲姓虽然在当地是一个望族,但蒲松龄的祖上几代都没有做过官。

崂山道士Microsoft Word 文档

崂山道士Microsoft Word 文档

《劳山道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2、掌握故事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3、掌握人物的特点以及文中所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熟练书写、运用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言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数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劳山道士》。

1.解释题目:劳山道士是指在劳山那儿的一个道士。

道士信奉道教的修行人。

这篇课文改编自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展示幻灯片,学生齐读)2.蒲松龄:字留仙,人称聊斋先生。

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可是直到72岁才考中贡生。

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

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

该书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将花妖狐怪人格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恨感情和美好理想。

作品情节奇幻,文笔简练,被誉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解释当中的“科举”、“贡生”)三、初读,自学课文1.带领学生勾画25个重点字词,阅读过程中注意发音和书写。

(倾慕、神采奕奕、玄妙、懒惰、恭敬、吩咐、刹那、汗毛、斟酒、不可思议、承蒙、筷子、纤细、脖颈、轻盈、珠圆玉润、腾空而起、目瞪口呆、菜肴、纵然、秘诀、清心寡欲、吹嘘、讥笑、居心不良)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概括。

四、重点字词的认读1、会写字(板书)倾:1、斜、歪:倾斜2、倾向:左倾3、倒塌:倾覆4、用尽:倾听玄:1、深奥:玄妙、玄机2、玄虚(靠不住):故弄玄虚、玄乎陪:1、跟随在一起:陪伴2、从旁协助:陪审刹:1、极短的时间:刹那2、佛教的寺庙:古刹耽:1、延误:耽搁、耽误纵:1、放走:欲擒故纵2、放任:放纵3、即使:纵然辞:1、告别:辞行2、辞职3、躲避、推脱:推辞、不辞辛劳诀:1、诀窍:秘诀2、容易记的词句:口诀3、分别:诀别2、词语解释(幻灯片展示)倾慕:倾心爱慕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恭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劳山道士》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劳山道士》教案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劳山道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劳山道士》。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了解作者蒲松龄及作品《聊斋志异》的相关背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诚实、善良、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课文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理解。

2.人物形象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作者蒲松龄及作品《聊斋志异》的相关背景。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4.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讲解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理解。

(3)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5.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默读、复述等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6.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劳山道士》。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生字词的正确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等。

2.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朗读、默读、复述等练习的结果。

3.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估,包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评析等。

在编写这份教案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精选推荐八年级语文说课稿《劳山道士》
2021精选推荐八年级语文说课稿《劳山道士》
xxxx最新推荐八年级语文说课稿《劳山道士》
一、教材解读
本文在承担巩固本单元文言文学习方法这一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的任务,同时,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还应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只有不畏艰辛,脚踏实地,一个人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会到处碰壁。

鉴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又考虑到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概述故事内容,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理解故事蕴涵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是正确辨析并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

教学难点是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教法介绍
一是强调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这节课我先后设计运用了个别范读、自由朗读、分段齐声朗读三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二是重视导。

教略读课文,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

教师既不能主而不导,又不能导而不主,要灵活地指导、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我采用营造氛围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突出了导在讨论归纳故事情节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之间传递,当学生甲说完后,我不立即加入,而是让学生乙指出学生甲的不足或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突出了引在释译、理解课文时我主要采用师生双方设疑问答,启发谈话式等平等讨论方法,即引又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是注重创。

创就是创新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的。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通过创新应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拓展思维的能力。

在拓展延伸板块里,我提出了一些疑问:如果王生继续在劳山待下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认为王生怎样做师父才会教给他真正的本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改编会有一些新的含义?请大家试试看。

这样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法指导
1、指导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比较浅显易懂,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是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难懂之处可反复朗读,根据语言环境去理解本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这样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2、指导合作学习,养成习惯。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大家合作才能解决。

考虑到学生在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和概述故事情节两个地方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又设计了几个互动环节,学生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合作。

这样不仅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还会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四、流程设计
本文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大的教学板块:
1、创设情境,导入新授。

首先我用神灵鬼怪,谈狐论鬼的故事集《聊斋志异》导入新课。

因为《聊斋志异》已经家喻户晓,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我问:那谁能说一个《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呢? 在这里,我抓住学生对鬼怪强烈的好奇心理,引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学习内容。

2、引导探究,熏染情感。

①整体感知。

新课标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四次朗读:首先是学生自读课文,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是了解课文内容,画出生字难词;然后是听朗读录音,这时,学生可以纠正自己错误的读音和停顿。

接着学生再自读课文,并利用注释,解决疑难字、词,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然后是分段分组齐读课文。

通过整体感知,学生对故事的情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只是会有一些难懂的字词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拦路虎,所以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

②重点突破。

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我主要采用的是师生双方设疑问答,启发谈话式等平等讨论方法。

我首先引导学生提问题,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或者是句子说出来,由其他同学来回答,之后我再进行纠正或补充。

同时,我也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最后,
出示投影片,这是我备课时归纳出的一些重点词句的释注,让学生识记,使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更加具有建构意义。

③双边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思考还给学生的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运用了二个互动环节,
互动1:用自己的话逐句复述课文。

首先,请一个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该怎样复述。

接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个别指导。

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说,经过这一轮的交流,让学生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

再让学生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总结性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同时我适时地出示四幅插图投影,让学生由情入景,披文入情,培养他们感受、理解、归纳、评价的综合能力。

互动2:开小故事会。

分小组开小故事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内容,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类热门:
初二语文说课稿故宫博物院范文
初二语文说课稿桥之美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