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镇痛药1
药物化学第七章阿片样镇痛药

RO
O
R
R'
CH3 C 2H 5 H COCH3
H H CH3 COCH3
OR'
可待因 乙基吗啡 异可待因 海洛因
RO
O
R
R'
H
H
H
OH
CH3 H CH3 OH
O
氢吗啡酮 羟吗啡酮 氢可酮 羟考酮
P-240
NR
HO
O
OH
R
-C H2CH 2C 6H 5 -C H 2C H =C H 2
N-2-苯 乙 基 吗 啡 烯丙吗啡
顺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顺式;质子化状态时的构象成三维的 “T”形。
P-236
理化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稳定性与溶液的pH 有关系,
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pH4时最稳定),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
极易被氧化,在日光(紫外线)、重金属离子存在下可催化此
反应。
N CH3
H3C N
HO
O
OH
N CH3
P-242
第二节、其他的μ激动剂(合成镇痛药)
(一)吗啡喃类
N CH3
H
HH N H3C
R
R
H
N -甲 基 吗 啡 喃
OH 左 啡 诺
OH 左啡诺的构象
C9,C13和C14 的绝对构型与天然吗啡相同, B/C环顺式,与吗啡构象相似。其酒 石酸盐用于临床,作用为吗啡的10倍。
P-243
H
H
N H3C
哌替啶 芬太尼 阿芬太尼
6.0 0.011 0.044
相对 强度
1
550
LD50(mg/kg)
29.0 3.1
137
镇痛药课件

镇痛药课件引言疼痛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它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在医学领域,镇痛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用于缓解或消除疼痛。
本课件旨在介绍镇痛药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镇痛药的基本概念镇痛药是一类用于缓解或消除疼痛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和感受。
根据药物来源和化学结构,镇痛药可分为天然生物碱类、合成药物类和半合成药物类。
根据作用机制,镇痛药可分为阿片类和非阿片类。
二、镇痛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1.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是一类具有强大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模拟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从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
阿片类镇痛药包括吗啡、芬太尼、哌替啶等。
这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和滥用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2.非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Ds)、中枢性镇痛药和局部麻醉药等。
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如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中枢性镇痛药如普瑞巴林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减轻神经性疼痛;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通过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产生局部镇痛作用。
三、镇痛药的临床应用1.急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由创伤、手术等原因引起,治疗原则是迅速缓解疼痛,防止疼痛恶化。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和非阿片类,如吗啡、芬太尼、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和非阿片类,如吗啡、芬太尼、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
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癌性疼痛癌性疼痛是指癌症患者因肿瘤侵犯、压迫等原因引起的疼痛。
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药物化学7- 镇痛药

12
吗啡的性质
(1) 化学性质
3位有酚羟基,呈弱酸性,易氧化; 6位醇羟基,中性,酸性条件下易脱水 醚桥键,中性,对酸不稳定,易失水 7,8位双键,易还原 17位的叔氮原子呈碱性;
-酸碱两性,临床上常用其盐酸盐
吗啡的性质
(2) 稳定性 3位酚羟基的存在,使吗啡及其盐的水溶液不稳定,放置 过程中,受光催化易被空气中的氧化变色,生成毒性大的 双吗啡(或称伪吗啡)和N-氧化吗啡。
风湿性关节炎。过量服用导致肝坏死。
325 mg/片
对乙酰氨基酚
250 mg/片
125 mg/片
105 mg/片
200 mg/袋
325 mg/片
成年人一次不能超过10g,婴幼儿不推荐使用复合型感冒药。
水杨酸类
水杨酸
阿司匹林 Pka = 3.5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是风湿的首选药物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
-Cl
将水杨酸的羟基替换为氨基 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胃肠道刺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的应用已大大减少
1,2-苯并噻嗪类药物
吡罗昔康
舒多昔康
美洛昔康
❖药物结构中含有烯醇羟基,不含羧基,但具有酸性,pKa 4~6, 较一般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刺激小 ❖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 的选择性。
贝诺酯
贝诺酯口服对胃无刺激,老年人和儿童使用
二、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风湿疾病的治疗
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
磷脂酶 磷脂 非甾体抗炎药
花生四烯酸(AA)
非甾体抗炎药
前列腺素(PGs)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第七章镇痛药1

C7-C8之间有双键可被还原 C4-C5之间有一氧桥可断链
N17上一个甲基可被替换。
可修饰部位的改变也改变吗啡的活性。 1)C3位酚羟基烷基化,通常导致镇痛活性降低。
如:可待因(Codeine,7-3) 和乙基吗啡(Ethylmorphine, 7-4),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 1/10,成瘾性较小,临床主要 用于镇咳。
Pethidine hydrochloride 合成
CN
+ Cl
CH3
N
Cl
NaNH2
N CH3
NC
苯乙腈 双(β-氯乙基)甲胺
1-甲基-4-苯基-4-氰基哌啶
H2SO4 H2O
HO C
N CH3
C2H5OH
O
1-甲基-4-苯基哌啶甲酸(哌替啶酸)
CH3 N
O O
.
CH3
CH3
N
HCl . .HCl
哌替啶与吗啡一样为典型的u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为 吗啡的1/6~1/8,成瘾性比吗啡低。
在哌啶环的3位上引入甲基得到:
阿法罗定(α—Prodine,7-14)——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应用于临床。 倍他罗定(β—Prodine,7-15)——镇痛作用强于吗啡5 倍。
喷他佐辛(Pentazocine,镇痛新,7-34),为u受 体的弱拮抗剂,k受体激动剂,具激动-拮抗双重作 用,成瘾性很小。
同类药物还有:非那左辛和氟痛新。P176
苯吗喃类镇痛药的结构仍然有与吗啡相似的构象。C 环的残基以α键连接,在B环的环平面之下,既保持 了B/D环互成反式,也即乙胺基链凸出整个环平面。
O CH3 O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药目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第一章:抗微生物药(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2、苯唑西林3、氨苄西林4、派拉西林5、阿莫西林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二)头孢菌素类:1、头孢唑林2、头孢氨苄3、头孢呋辛钠4、头孢曲松钠(三)氨基糠苷类:1、阿米卡星2、庆大霉素(四)大环内酯类:1、红霉素2、阿奇霉素(五)其他抗生素:1、克林霉素2、磷霉素(六)磺胺类:1、复方磺胺甲唑片(七)喹诺酮类:1、诺氟沙星2、环丙沙星3、左氧氟沙星(八)硝基呋喃类:1、呋喃妥因(九)抗结核药:1、异烟肼2、利福平3、吡嗪酰胺4、乙胺丁醇5、链霉素6、对氨基水杨酸钠(十)抗麻风药:1、氨苯砜(十一)抗真菌药:1、氟康唑2、制霉素(十二)抗病毒药:1、阿昔洛韦2、利巴韦林3、抗艾滋病用药3-1齐多夫定3-2司他夫定3-3拉米夫定3-4去羟肌苷3-5奈韦拉平3-6依非韦伦3-7茚地那韦第二章:抗寄生虫病药(一)抗疟药:1、氯喹2、伯氨喹3、青蒿素类药物3-1蒿甲醚3-2青蒿琥酯3-3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4青蒿素哌喹片3-5复方磷酸萘酚喹片3-6阿莫地喹(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1、甲硝唑(三)抗利什曼原虫病药:1、葡萄糖酸锑钠(四)抗血吸虫病药:1、吡喹酮(五)驱肠虫药:1、阿苯达唑第三章:麻醉药(一)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2、布比卡因3、普鲁卡因(二)全身麻醉药:1、氯胺酮第四章: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一)镇痛药:1、芬太尼2、哌替啶(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1、对乙酰氨基酚2、阿司匹林3、布洛芬4、双氯芬酸5、吲哚美辛(三)抗痛风药:1、别嘌醇2、秋水仙碱第五章:神经系统用药(一)抗帕金森病药:1、金刚烷胺2、苯海索(二)抗重症肌无力药:1、新斯的明(三)抗癫痫药:1、卡马西平2、丙戊酸钠3、苯妥英钠4、苯巴比妥(四)脑血管病用药及降颅压药:1、尼莫地平2、麦角胺咖啡因片3、甘露醇(五)镇静催眠药:1、地西泮(六)其他药物:1、胞磷胆碱2、尼可刹米3、洛贝林第六章:治疗精神障碍药(一)抗精神病药:1、奋乃静2、氯丙嗪3、氟哌啶醇(二)抗焦虑药:1、艾司唑仑(三)抗抑郁药:1、阿米替林2、多塞平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用药(一)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2、硝酸异山梨酯3、硝苯地平(二)抗心律失常药:1、美西律2、普罗帕酮3、普鲁卡因胺4、普萘洛尔5、阿替洛尔6、美托洛尔7、胺碘酮8、维拉帕米(三)抗心力衰竭药:1、地高辛2、去乙酰毛药苷(四)抗高血压药:1、卡托普利2、依那普利3、硝普钠4、流酸镁5、尼群地平6、吲达帕胺7、酚妥拉明8、复方利血平片9、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五)抗休克药:1、肾上腺素2、去甲肾上腺素3、异丙肾上腺素4、间羟胺5、多巴胺6、多巴酚丁胺(六)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辛伐他汀第八章:呼吸系统用药(一)祛痰药1.溴已新2.氨溴索(二)镇咳药1.喷托维林2.复方甘草制剂(三)平喘药1.沙丁胺醇2.氨茶碱3.茶碱第九章:消化系统用药(一)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1、复方氢氧化铝2、雷尼替丁3、法莫替丁4、奥美拉唑5、枸橼酸铋钾(二)肋消化药:1、乳酶生(三)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1、颠茄2、山莨菪碱3、阿托品4、多潘立酮5、甲氧氯普胺(四)泻药及止泻药:1、开塞露2、酚酞3、蒙脱石(五)肝胆疾病用药:1、熊去氧胆酸2、联苯双酯(六)其他:1、小檗碱第十章:泌尿系统用药(一)利尿药1.呋塞米2.氢氯噻嗪3.螺内酯4.氨苯蝶啶(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1.特拉唑嗪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用药(一)抗贫血药:1、硫酸亚铁2、右旋糠苷铁3、维生素 B124、叶酸(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2、双嘧达莫(三)促凝血药:1、凝血酶2、维生素 K13、氯甲苯酸(四)抗凝血药及溶栓药:1、肝素(五)血容量扩充剂:1、右旋糠酐(40、70)第十二章: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一)下丘脑垂体激素及其类似物1.绒促性素(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2.泼尼松3.地塞米松(三)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1-1、中性胰岛素注射液1-2、胰岛素注射液1-3、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1-4、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2.二甲双胍3.格列本脲4.格列吡嗪(四)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五)雄激素及同化激素丙酸睾酮甲睾酮(六)雌激素及孕激素黄体酮甲羟孕酮第十三章:抗变态反应药1.氯苯那敏2.苯海拉明3.赛庚啶4.异丙嗪第十四章:免疫系统用药1.雷公藤多苷2.硫唑嘌呤第十五章:维生素、矿物质类药(二)维生素:1、维生素 B12、维生素 B23、维生素 B64、维生素 C5、维生素 D2(三)矿物质类:1、葡萄糠酸钙(四)肠外营养药:1、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第十六章: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一)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口服补液盐2.氯化钠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氯化钾(二)酸碱平衡调节药1.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碳酸氢钠(三)其他1.葡萄糖第十七章:解毒药(一)氰货物中毒解毒药:1、硫代硫酸钠(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1、氯解磷定(三)来硝酸盐中毒解毒药:1、亚甲蓝(四)阿片类中毒解毒药:1、纳洛酮(五)鼠药中毒解毒药:1、乙酰胺第十八章:生物制品1破伤风抗毒素2抗狂犬病血清3抗蛇毒血清3.1抗蝮咜毒血清3.2抗五步蛇毒血清3.3抗银环蛇毒血清3.4抗眼睛蛇毒血清4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4.1重组乙型肺炎疫苗4.2卡介苗4.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4.4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4.5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4.6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4.7麻疹减毒活疫苗4.8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4.9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4.10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4.11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3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4.14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4.15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4.16钩端螺旋体疫苗第十九章:诊断用药1、泛影葡胺2、硫酸钡干混悬剂第二十章:皮肤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红霉素软膏2、阿昔洛韦软膏3、咪康唑二、角质溶解药1、尿素2、鱼石脂3、水杨酸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软膏四、其他1、维A酸第二十一章:眼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氯霉素滴眼液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3、阿昔洛韦滴眼液4、红霉素眼膏(二)青光眼用药:1、毛果芸香碱2、噻吗洛尔3、乙酰唑胺(三)其他: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2、硫酸阿托品眼膏第二十二章:耳鼻喉科用药1、麻黄碱2、氧氟沙星3、地芬尼多第二十三章:妇产科用药(一)子宫收缩药:1、缩宫素2、麦角新碱3、垂体后叶注射液(二)其他:1、硝酸咪康唑栓2、甲硝唑第二十四章:计划生育用药1、避孕药1-1、环丙孕酮1-2、炔诺酮1-3、左炔诺孕酮1-4、甲地孕酮1-5、庚酸炔诺酮1-6、炔雌醇1-7、壬苯醇醚。
药理学期末思考题0812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1. 术语解释副作用及特点、毒性反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特点,变态反应及特点,继发性反应,二重感染,后遗效应,致畸作用,“三致”,受体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激动剂,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1.术语解释首关效应,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表观分布容积和意义及应用,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消除半衰期(t1/2),稳态血药浓度(Css)3.2.某弱酸性药物pKa 为3.4,请问在pH 为6.4 的尿液中有多少解离?3.3.一次静脉给药5mg,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后,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35mg/L,求表观分布容积。
3.4.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3.5.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异。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5.1.试述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2.试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3.试述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灭活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6.1.试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6.2.新斯的明为什么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6.3.双眼去动眼神经的兔,左眼滴毛果芸香碱,右眼滴毒扁豆碱,你认为哪只眼的瞳孔会缩小?请说明理由。
6.4.胆碱酯酶复活药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机制是什麽?6.5.阿托品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什麽?最先解除哪些症状?6.6有机磷酸酯中毒症状有哪些?为什么要合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解毒?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剂7.1.试述阿托品的基本作用和临床用途。
7.2.给犬静脉阿托品后,再注射大剂量乙酰胆碱,犬的血压将有何改变?7.3.琥珀胆碱中毒时用什么药解救?为何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8.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作用有何不同?8.2.用肾上腺素治疗心脏停搏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8.3.试说明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优点?8.4.局麻药注射液中为什么要加微量肾上腺素?8.5.为什么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不能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8.6.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1.请解释给酚妥拉明后再给同样剂量的肾上腺素为什么犬血压会降低(“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9.2.为什么哌唑嗪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而酚妥拉明则不能?9.3.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有哪些?9.4.β受体阻断药在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9.5.普萘洛尔的严重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有哪些?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12.1.地西泮药理作用及应用有哪些?12.2.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3.1.试述苯妥英钠抗癫痫机制。
镇痛药 PPT课件

疼痛
• 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 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 是许多疾病的症状 • 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中枢镇痛药
• 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痛 觉,使疼痛减轻或消除的药物。
• 在镇痛的同时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 • 由于其反复应用易于成瘾,又称为成瘾性镇痛药
阿片受体的分布及作用
分布
作用
脑内 丘脑内侧、脊髓胶质区、脑室 痛觉的整合及感受 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边缘系统及蓝斑核
情绪及精神活动
延髓孤束核
呼吸及咳嗽
中脑盖前核
缩瞳
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 胃肠活动
外周 肠肌等
阿片受体分类及效应
药理作用
①镇痛、镇 中枢神经系统 静、欣快
②抑制呼吸
③镇咳
④催吐 ⑤缩瞳
练习题:
1. 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 制P物质的释放,而产生镇痛作用。
受体,抑
2. 吗啡临床常用于 、 、 。
3. 胆绞痛应选用
和
。
4. 吗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是、、、。
5. 用于解救吗啡中毒的阿片受体阻断药是 。
6. 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
或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
罂粟 → 未成熟蒴果 → 白色乳状浆汁 → 棕色胶状物(烟土) → 粉末(鸦片) → 20种阿片类生物碱:
菲类:吗啡、可待因——镇痛、止咳 异喹啉类:罂粟碱——松弛平滑肌
吗啡(morphine)
——阿片受体激动剂
[ 药动学 ]
• 口服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 常采用注射给药,t1/2约2.5-3h • 少量可通过血脑屏障,也可通过胎盘屏障 • 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少量可经乳腺和胆③膀胱 ④支气管 扩血管
镇痛药的合理应用(1)

2、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1、机制:阿片受体激动剂,减少P物质释放,阻断痛觉冲动传 导,产生内源性肽的作用。
2、分类:阿片类生物碱 ---吗啡 半合成吗啡样药物 --可待因 合成类镇痛药 --哌替啶、芬太尼、地佐辛
3、阿片受体:μ/κ/δ μ:中枢镇痛、欣快感、依赖性、呼吸抑制 κ:脊髓水平镇痛、镇静和恶性呕吐 δ: 镇痛、血压下降、缩瞳作用、调控μ受体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欣快感
阿片受体兴奋剂,模仿内源性肽的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三镇一抑制)
作用于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高,推进性蠕动减弱(便秘),胆道括
约肌痉挛(胆绞痛),其他平滑肌(膀胱括约肌,子宫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
心血管系统:扩张外周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绞痛:内脏平滑肌剧烈痉挛收缩所致,如胆绞 痛,胃肠绞痛,肾绞痛,分娩痛——宜选用中枢镇 痛药或联合M胆碱受体阻断药(654-2,硫酸阿托 品等)。
钝痛:深部肌肉、骨骼、关节、内脏等的慢性 隐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疼,关节痛, 腰痛,痛经等——宜选用非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 类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塞来昔布;罗通定等)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2.适应症:癌痛、严重创伤痛、心源性哮喘,止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3.不良反应:支气管痉挛、抗利尿作用、血压下降、 便秘(最常见)、延长 产程。 4.禁忌症:支气管哮喘、前列腺肥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 肺源性心脏病。 5.中毒: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死亡。 6.解毒:纳洛酮、烯丙基吗啡、尼可刹米。
240-300min 3-5h
分布容积(L/kg )
0.2-0.4 2.9 4.0 3.2 50
消除半衰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第七章 阿片样镇痛药(Opioid 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一、阿片生物碱类
罂粟
阿片中含有
吗啡 10-20% 可待因 4% 蒂巴因 0.8%
第七章 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本品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连续使用可产生成瘾性,依赖性, 一旦停药可产生戒断综合症。
纳洛酮为μ阿片受体拮抗剂用于解救阿片类药物的中毒。
磷酸可待因(codeine phosphate)
化学名:(5α,6α)-7,8-二脱氢-4,5-环氧-3-甲 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醇磷酸盐半水合物。 性状: 稳定性: 制备:
第七章 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一、阿片生物碱类
吗啡及其盐的性质:
不稳定,易被氧化——稳定性与溶液的pH有关
酸性条件下稳定( pH=4最稳定)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容易氧化(日光、重金属起催化作用)
吗啡及其盐的性质:
分子重排:
吗啡及其盐的性质:
与亚硝酸钠反应:
如海洛因(Heroin,7-6),C3、C4都用乙酸酯化而得。镇痛 作用强于吗啡。
海洛因1874年上市,由于较吗啡更易成瘾,而被定为禁 用的毒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七章 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二、早期对吗啡的结构修饰
4)C7-C8双键氢化还原,6 位醇羟基氧化成酮得到氢吗 啡酮(Hydromor-
一、阿片生物碱类
吗啡(Morphine)最大的缺点:
容易成瘾和抑制呼吸中枢
吗啡分子的结构
左旋体吗啡作用于u阿片受 体,有镇痛、镇咳等生理活性. 右旋体无镇痛及其他生理活 性。
•吗啡分子是由5个环稠和而成,
吗啡分子的结构: A、B、C、D、E环;
C5、C6、和C14上的氢与乙胺链 (D环,成椅式构象)成顺式;
第七章 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一、阿片生物碱类
吗啡及其盐的性质:
盐酸吗啡为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味苦,能溶于水,极易溶于沸水,略溶于乙醇和甘油, 几乎不溶于氯仿或醚。因分子中具有5个手性碳,具左 旋性,mp.约为200℃,熔融同时分解。
如:可待因(Codeine,7-3) 和乙基吗啡(Ethylmorphine, 7-4),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 1/10,成瘾性较小,临床主要 用于镇咳。
2)C6位醇羟基烷基化镇痛作用 增强,但毒性增强,不能药用。 如异可待因
3)C3位酚羟基,C6位醇羟基都 酯化,则镇痛作用强于吗啡。但更 易于成瘾。
第七章 阿片样镇痛药(Opioid Analgesics)
学习要求: 掌握盐酸吗啡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吗啡的结构修饰和结构改造。 了解吗啡合成代用品的结构类型,掌握哌替啶 的结构、性质和药效。 了解镇痛药的构效关系和受体学说(简介)
第七章 阿片样镇痛药(Opioid Analgesics)
镇痛药选择性抑制痛觉中枢,可使疼痛减轻或消除,这类 药作用于阿片受体,故称为阿片样镇痛药。由于存在麻醉 性副作用,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二、早期对吗啡的结构修饰 吗啡分子中可被修饰的部位:
C3上一个酚羟基可酰化、 醚化(烷基化)、酯化;
C6上一个醇羟基(仲醇)可 酯化、醚化、氧化;
C7-C8之间有双键可被还原 C4-C5之间有一氧桥可断链
N17上一个甲基可被替换。
可修饰部位的改变也改变吗啡的活性。 1)C3位酚羟基烷基化,通常导致镇痛活性降低。
一、阿片生物碱类
自古人们就知道阿片(Opium)有镇痛止咳等
功效,并在1805年德国人Sertirner从阿片中 提取分离得到纯品吗啡(Morphine)。
吗啡是一种具有悠久 药用历史的镇痛药,在 1925年阐明了吗啡的 结构。1952年全合成 的成功得到了证实。
第七章 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B/C环互成顺式; •C/D环互成反式; •C/E环互成顺式;
•A环与B、C、E均成顺式。也 就是说乙胺链是突出于其他环平 面之上的。
吗啡的镇痛活性与这种构象严格相关。
D
C
B
E
A
盐酸吗啡(Morphine Hydrochloride)
化学名:(5α,6α)-7,8-二脱氢-4,5-环氧-17-甲基吗啡喃-3,6-二醇 盐酸盐三水合物 (5α,6α)-7,8-Didehydro-4,5-epoxy-17-methylmorphinan-3,6-diol hydrochloride trihydrate
phinone,7-7) ,镇痛作用为 Morphine的8-10倍。
还有羟吗啡酮(Oxycodone, 7-8),是氢吗啡酮分子中的14 位引入羟基得到。镇痛作用强于 吗啡,但毒副作用也增强。
第七章 镇痛药(Analgesics) 第一节 吗啡及相关的阿片样激动剂
二、早期对吗啡的结构修饰
5) 氢吗啡酮3位酚羟基甲基化 得氢可酮( Hydrocodone, 7-9);
Morphine
酸性条件 NaNO2,
NH3H2O 碱性
黄棕色
此反应可用于检查Codeine中的杂质,因Codeine 不发生该反应
吗啡(morpine)的体内代谢
吗啡为μ阿片受体激动剂,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具有 镇静、镇痛、镇咳及抑制肠蠕动的作用。临床主要用 作镇痛药。用于严重创伤和战伤引起的急性瑞同锐痛, 还可作麻醉辅助药。
镇痛药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从植物中提出的生物碱类,如吗啡,是从阿片中提出的生 物碱的主要成分。
合成及半合成镇痛药,通过对吗啡的结构进行简化和修饰 而发展起来的。
内源性阿片样肽类。
第七章 阿片样镇痛药(Opioid Analgesics)
成瘾性:
本类药物多数在连续反复应用时,可产生耐 药性和成瘾性,一旦停药会出现戒断综合症。
羟吗啡酮的3位酚羟基甲基 化得氢考酮(Oxycodone, 7-10),两种药物的镇痛作 用弱吗啡
6)
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 剂(拮抗占据优势)。